第四篇第二章5他人威望,充当办事的媒介
求人办事时,你还可以巧妙地利用对方的攀附之心。当你身边实在没有合适的说客帮忙时,也可以从名人中找一位。找一个对方非常崇拜的名人,借用一下他的地位和声望,充当你与被求者沟通的媒介。
攀附之心大部分人都有,谁不希望有个声名显赫的朋友:一个明星,或者随便一个大人物。如果能跻身于他们的行列,自己也便沾上了荣耀,在别人眼里也就身价大增了。
有位阿拉伯人名叫艾布杜,本来穷困潦倒,身无分文,就是使用了这种手段,广求于天下,不但求来许多名人做朋友,还为自己求来了百万家财。
艾布杜是这样做的,他在自己的签名簿里贴有许多世界名人的照片,再模仿名人的亲笔字,签写在照片底下。艾布杜带着这几本签名簿旅游,登门造访工商巨子和富翁。
“我是因仰慕您而千里迢迢从沙漠地阿拉伯前来拜访您的,请您贴一张照片在这本《世界名人录》上,再请您签上大名,我们会加上简介,等它出版后,我会立即寄赠一册……”
被他拜访的富豪,一看到其中的照片和签名都是当代世界的名人时,会有什么反应呢?人都是好名的,尤其是有钱人更爱虚名。因此,多数人都心甘情愿地签下大名,并提供照片。
又由于这些人非常有钱,喜欢摆阔,一想到能跟世界名人排名在一起,便感到无限风光,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毫不吝惜地付给艾布杜一笔为数可观的金钱。
每本签名簿的出版成本不过是几美元,而富人所给的报酬,却往往超过上千美元。艾布杜整整花了6年的时间,旅行96个国家,提供给他照片与签名的共有2万多人。给他的酬劳最多的是2万美元,最少的也有50美元,总计收入大约500万美元。
艾布杜就是利用了那些富翁、名人的攀附之心,为自己赚得了大量钱财,可见这种做法的效果之大。
另外,巧妙利用别人的攀附之心,还因为有许多人都崇尚名人。因此,生意场上若能使自己的商品与某个名人挂上钩,销路自然大开。
北京北海公园琼岛北面有家名叫仿膳饭店的老饭庄,已有数十年历史。虽然这里的饭菜全是仿照清朝宫廷菜点的方法烹制,但生意一直很清淡。后来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外国游客大多数对皇帝的起居饮食怀有浓厚兴趣,于是决定以“皇帝吃过的饭菜”作为仿膳的特色,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他们搜集了许多关于宫廷菜点的传说和有关的逸事,编成故事,让服务员背下来,在点菜、上菜时根据不同顾客、不同场合加以介绍,生意一下子变得兴隆起来。
有一次,美国华盛顿黑人市长在这里举行答谢宴会,席间服务员端上一盘点心,彬彬有礼地介绍说:“慈禧太后夜里梦见吃肉末烧饼,第二天早上碰巧厨师为她准备的正是肉末烧饼,她高兴极了,认为这正是心想事成、吉祥如意的象征。今天各位吃的就是当年慈禧太后‘梦寐以求’的肉末烧饼,愿大家今后事事如意,步步吉祥……”一席话把美国客人逗乐了。华盛顿市长高兴地敬了服务员一杯酒,说:“下次来北京,愿再来你们这里做客!”
现在有许多商业广告喜欢用名人而不惜重金,实际上也是借别人攀附之心来做生意。声名鹊起的人都喜欢用的东西,普通人心理上容易认同:“我和某某用的是同一个品牌。”同样是消费,多一层“攀龙附凤”的光环,自然很多人愿意借这个光。
攀龙附凤之心大部分世人都有,这就为我们求人办事多提供了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在求人时,可以考虑一下运用这种方法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