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知足而恬淡,乃常活之泓
犹记得杨绛先生在百岁生日时的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也许正是经历了百年的人生,才会如此看淡名利,也许这种心态从她成年以后就一直伴随她到老,所以才会与世无争,大隐隐于市,孤绝而知足地活到了一百余岁。
她的一百余岁,小部分是作为"女儿"的身份存在,大部分则是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存在,而且她将这个"大部分"掰成好几份,又以"翻译家"、"戏剧家"和"文学家"的身份享誉于世。
作为一个从辛亥革命时期出生的女子,摆脱了宗法社会缠小脚、教育受限的传统女性的卑微命运,她是幸运的。她出生于一个开明的家庭,父亲杨荫杭留过学,对四个女儿的教育自然有着严苛要求。杨绛排行老四,却从小懂事听话,不仅学业有成,还成为父亲得力的助手--在父亲年迈之时还协助父亲完成案件卷宗的整理。这里不得不讲其所受的家教,若没有家长的支持,杨绛及其姐妹如何去学堂受教?当她们都学有所成,无论留学经年还是受国难压迫,她们都最终回到父母身边,守候并孝敬。当她自己成为人妻人母,亦将这种世袭的家风浸染于整个家庭,与钱钟书的风雨并肩、甘苦同尝是她作为妻子的本分,西方思想的灌输并未教她开化到不食人间烟火,反倒是中国那种"相夫教子"的传统规训令她执守终生。
众所周知,她是钱钟书先生的清华大学校友,是他《围城》里某个人物的原型,更是他亦师亦友、相伴终生的伴侣。两人相识于清华大学,却早已在无锡老家有过擦肩之缘。才子才女相见恨晚,相伴到英国留学,她遂成为他形影不离的伴侣和生活起居的照料者。即使后来回国,遭遇国内运动,他俩也是不离不弃,苦中求乐,不管世事如何艰险,仍保持乐观的心态。原本她可以勤勤恳恳做一名家庭主妇,也不必管家庭收入,更不必做学问写剧本,可是她在生育完孩子、相夫教子时期仍不忘个人精神上的追求,相继写出《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等轰动一时的戏剧作品,翻译出《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大部头的作品。这么多作品的问世,一部分源于她的高寿,但更多的是源于她独到的观察这个世界的眼光,她对创作和翻译工作的严谨作风和自我要求。本书就从杨绛的人生延宕伸展开去,将她的所见、所闻、所写都有机地融合并梳理出来,力求系统而完整地叙述这位老人的一生。
本书语言平实,笔墨写实,贴合着杨绛先生一生所为、恬淡而不事张扬的风格徐徐道来。为过世的人作传,除了从"围观"过他生前的人群中找寻话题,就是从他遗留下来的文字中找寻素材。作为普通人而言,有人替自己作传是一件何等荣幸之事,其实大多也仅留存于子女后辈的回忆当中了,就算记录下来也只是精小文章罢了。作为杨绛而言,她和钱钟书唯一的女儿钱瑗因病逝于二老前头,书写的后继者从此断绝,这是隐痛。好在杨先生达观,她将三人相依相伴、亦友亦亲的往事留在了笔墨间,化作了永恒,反过来,她成了丈夫和女儿的书写者,也是他们人生最直接的见证人。
感慨的是,她像是上天派遣来照顾钱钟书的使者,为他的创作和学术研究奉献自我--若钱先生是引领莘莘学子走向广阔、深远的学术殿堂的人,那杨先生便是为他全程擎着火炬和披荆斩棘之仆者。她甘愿放弃自身才学,去支持丈夫走得更远,这也是钱先生始终对她满意有加的原因之一。即使钱先生离世后,他的几麻袋的读书笔记、摘录、文章、著述全由杨绛独自整理编辑,孑然一身的她仍忘不了做善后工作,如同拿着笤帚扫去雪地里的足迹,要还一幅清亮、完美的画面给人间。书中除了对两人的婚姻、治学方面有翔实的记述,亦向读者展示了大师级人物无论在生活、写作、待人处世方面的勤勉和低调,这也是现在学界急功近利、单薄浮躁风气的最好对照,值得所有人静下心来一读。
百年,相较于沧海桑田,只是弹指一挥间。人生奇趣无止无尽,能像杨绛那样活得充实、恬淡、知足又不卑不亢的人,确实难得。我们既然难以亲见其面,那么就在书中领略这股精神和气蕴吧。
岳南
2014年4月11日
序二心有兰芷,细嗅红尘
煮一壶岁月的茶,浓香里开出一朵娴静的花。纵然年华老去,前尘往事都已成烟,她的心却一如当年,如兰芷,如静水。
她生于乱世,心里却有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
这就是杨绛。
百年岁月,在苍茫历史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在一个人身上却是一段非常漫长的时光。二〇一四年七月十七日,杨绛就一百〇三岁了,这位早已满头银发的老人依然头脑清醒。这一生的荣辱悲欢,在她的心里凝练成了沉甸甸的智慧。
她与钱钟书的爱情一直流传为一段佳话。沧桑岁月里,他们真正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他们都携手走过,风雨同舟。他们几乎成了模范夫妻,无论是从个人爱好、志趣上看,还是从家庭背景上看,抑或从学历、成就上看,都是非常相当的。
为了支持丈夫写作长篇小说《围城》,杨绛心甘情愿地揽下了所有的家务活,并辞退了保姆以减少开支。而钱钟书对她更是赞赏有加,以至于在朋友间留下了一个"誉妻癖"的称号。
杨绛的文章正像她本人一样,乐观而宁静,智慧而婉转。她对文字的运用有着精准独到的领略,无论是在戏剧的对白里,还是在散文的写作上,都像一面静敛的湖一样平淡而意味深远,总是顺其自然,从来不会刻意地矫揉造作。而这自然的笔调里,又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这一生,她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四十七岁那年,她着手翻译《堂吉诃德》。为了能更加精准地翻译这部著作,她开始学习西班牙文。历经二十年,《堂吉诃德》终于在一九七八年与广大读者见面。当西班牙国王、王后来华访问的时候,邓小平将中译本的《堂吉诃德》作为礼物赠予他们。为此,西班牙国王特意为杨绛颁发了"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对西班牙文化传播作出的贡献。
我们看到杨绛身上闪耀着各种荣誉的光环,而这些光环的背后,也往往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历史。
早已参透世事的杨绛说:"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没有人是完美的,人生一世,也有很多东西是不可能兼得的。
曾经艰难的岁月,她都坚强而勇敢地走过来了。
荣耀也好,羞辱也罢,她总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走过韶华胜极的岁月,走过沧海桑田的人生,她的心已经静如止水。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世给了她巨大的打击,但她依然坚强地走了过来。余生里,她一个人在这苍茫尘世踽踽独行,一个人怀念曾经的"我们仨",一个人整理尘封的记忆,一个人向着沉沉斜阳,坚守最初的信念。
人生倥偬,拥有过便是幸福。纵然走到了人生的边上,杨绛依然不卑不亢地生活着。百年的时光铸就了中国文坛的一个佳话,也铸就了浩瀚历史中一段不朽的传奇。
时光张开翅膀,载着一位老人的历史,飞向远方。这百年的往事,都化成了和煦的风,裹挟着生命的能量,盘旋在人们的心上。为了一份敬畏,为了得到精神的滋养,所以,我们愿意静下心来,虔诚地追寻杨绛先生的过往。
那一年,她的生命开始在杨家,她有儒雅的父亲,有温柔的母亲,有可爱的兄弟姐妹。这个"寒素人家",却装着满满的幸福,他们相亲相爱,把幸福化作力量,去抵御疾病和岁月的动荡。
命运给这一家设下重重考验,幼时辗转多地,父亲的事业"跌宕起伏",死神差一点"意外到访",学校更是换了又换,这些都成了杨绛心中难以抹去的记忆,像少时背诵的第一首古诗一样,深深地存在脑海中,陪伴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