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100000010

第10章 困孤岛·被困孤岛,岛陷心不陷(1)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当忠孝不能两全,他只能抉择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最想要的东西──他漂泊在外多年,从未侍奉过双亲,国难当头时作为儿子的他,也从未给家里顶起过一片天。此时老父恳求,再怎么铁石心肠的人,也无法弃之不顾,他不能只顾着追求心中理想,而伤害在时光中渐渐老去的父母。

乱世漂萍,本心澄净

都说乱世出英雄。或许,只有在国家危乱之时,才会涌现那么多的英雄豪杰。三国纷乱,英雄辈出;五代凄迷,儿女故事纷纭;还有民国那段动荡时光,虽然这个曾经的东方大国被欺辱和伤害,可同时,亦有无数英雄奋起,抛头颅洒热血,愿意为自己的国家献出所有。

那时的时光虽然凄凉,可因为燃烧的理想,也同样令人向往。在物质充裕而浮华的当下,或许有太多人,都找不到生存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只是单纯地茫然地跟着岁月漂流,等到走进时光,才愕然发现原来自己的人生竟然是如此苍白。而那时的人们,仿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他们有理想,有信仰,有连绵不绝的行动,他们的生命或许短暂,但当沧海横流,荏苒尽头时,他们已没有遗憾。

当钱钟书和杨绛走下轮渡,回到这片亲切而满目疮痍的国土上时,在异国生活了三年的他们震惊了──原来国内的情况已经如此危急,实在是不容乐观。战火燎原,将整片中华大地燃烧得血泪潺潺,荒凉四野中,遍地都是哀鸿,因为战争的罪恶而流离失所的人们不计其数,许多人没有死在战火下,最终却被饥饿、伤寒、病毒夺去了生命。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大学带着学生开始往后方撤退,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是在这时候成立的,这是一所由当时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在后方的昆明暂时合并成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它短暂的校史中,可以看到许多熠熠闪耀的名字。

早在钱钟书还未出国留洋时,他就已经声名在外,就有许多学校等着他学成归来,想要聘请他为本校教授。所以当他一回来,各种有聘任意向的信件、电报便纷至沓来。这其中,便有钟书的母校清华大学。最终,钱钟书还是在众多高校中选择了自己的母校。当时,冯友兰先生正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文学院院长,他和钱钟书在清华大学时的老师吴宓先生一起大力促成了此事。

一九三八年,钟书尚未归国,远在异国的他给冯友兰先生写了一封求职信,希望自己回国之后能在母校任教。接到钟书的来信之后,冯友兰格外重视,他立即向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大力推荐钱钟书,甚至要求将钱钟书破格升为正教授,从留学生直接到正教授,这种情况,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在冯友兰致梅贻琦的信中,他大力为钱钟书争取。当时清华大学聘任了王竹溪和华罗庚为教授,这两位都是赫赫有名的专家,而当时钱钟书虽然声名极盛,资历尚浅,可冯友兰依旧要求清华大学如若聘用钱钟书,他的待遇应该和华罗庚等是一样的。鉴于钟书在信中说他九月才能离开法国,无法赶上第一学期开学,冯友兰便建议梅贻琦让钱钟书第二学期再来报到。思虑之周全,几乎比钟书自己还要妥帖。

时年,钟书归来,他告别了妻子和小女儿,从上海来到中国的西南方。年仅二十八岁的他,已经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教授。从数学不及格到清华大学学子,从留洋学生到清华大学教授,年纪轻轻的钱钟书,就已创造了清华大学校史上的两个奇迹。当时的清华大学,已并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日战争初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迁到湖南长沙,成立了长沙临时大学,后来又迁到云南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堪称伟大的存在,甚至很大幅度上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发展。当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荟萃了许多中国甚至世界上最出众的人才,这些人才济济一堂,宛如群星,闪耀了华夏大地的西南角。而钱钟书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教授,并未在璀璨的群星中被遮蔽光芒,反而绽放出了自己的独特华彩。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钱钟书开有三门课,分别是大一英文、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现代小说。在他上课的第一天,叶公超先生亲自来到教室,向学生们介绍钱钟书是自己的学生,言语之间,颇为自得,显然对钱钟书非常满意并引以为豪。而早在钱钟书大学时期就建议他留校的吴宓先生,更是看重自己的爱徒,他特意找来一个学生的笔记,看看爱徒是如何授课的,看完之后,佩服不已。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清华大学走出,又如归鸟返巢的钱钟书,在这些爱才如子的老师心中,便是胜于蓝的存在。

在学生们心中,钱钟书绝对是一位极优秀的老师。他风趣,幽默,妙语如珠,知识渊博。每一堂课都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在妙趣横生中,将知识灌输进学生心里。学生们记得,这位老师脑袋里仿佛是藏着一座图书馆的,里面的中文书、外文书,谁都没有他的藏书馆丰富,更难得的是他这座图书馆,可以信手拈来,随意倾吐,当堂侃侃而谈,引人入胜。他上课时,不说中文,只讲英语,也从来不提问题,只围绕书中内容,引发思考,对于学生们,他态度十分友善,虽然不赞赏,也不批评,风格很是独特,既有中式的传道授业解惑,又带着点国外的翩翩绅士风度,十分迷人。

虽然与学生和同事们的相处都十分愉快,但深夜里备课完毕,独自静坐,窗外月色寂寥落入眼帘,地上的影子淡淡的,毫无温度,终究难以入眠。那时,他住在文化巷十一号,邻居里有顾宪良、杨武之等,呼朋唤友的,似乎也并不寂寞。但心里默默的,总觉得缺了什么,宛如一杯茶,色泽青碧,茶叶舒展,试探地尝了一口,方知道那是杯冷茶。许多寂寞怅然的夜里,他想起从前在英国的日子,虽然远在他乡,可身侧有妻子软语添香,小女啼哭或娇笑,不像此刻,唯有影子同自己做伴,这样清冷,这样孤寂。

月色里,栖在枝头的倦鸟扑棱棱地回巢,枝头摇曳,叶子簌簌地轻响,像是妻子哄女儿入睡时的童谣。他心念一动,提起笔来。幸好,在这间冷屋里,还有笔墨,聊慰寂寞。他写了许多嬉笑怒骂的奇文,在这些冷色调的长夜里,笔墨成为了他的暖炉。后来,这些文章被编辑成册,他取名《冷屋随笔》,似乎也有些怀念那时分分缕缕的寂静与萧瑟。

钱钟书曾写过一首题为《昆明舍馆作其二》的诗:

屋小檐深昼不明,板床支凳兀难平。

萧然四壁绣尘埃,百变思君绕室行。

正如这首诗,他思念着妻子和幼女,仿佛思念到极致,就可以看到她们的音容笑貌。这样的思念里,他依旧熬过了这段时光。纵使相思成灰,他也笔耕不辍。

城外的人

骄傲,在漫长的历史中,似乎都是一个更接近于贬义的词,稍稍过头,便成了骄横。中国哲学里强调中庸,于是乎骄傲的人,总是不如平和的人受人喜欢。其实盲目的骄傲才是不讨人喜欢的,如若一个人,有值得骄傲清高的本事,那么目光高一点,挑剔一些,并没有那样让人难以接受。

西方文化里,骄傲是一种自信,如果不能,毕竟是自己本事还不够,底气不足。可是国内能够这样想的人并不多,有些人,本事不够、自信不够,却偏偏憎恶害怕旁人的厉害,如若旁人恰好性子骄傲孤高,那心里就更加觉得不顺眼,分明是嫉妒。其实好笑的是,嫉妒这种东西,往往源于自卑。

钱钟书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只待了一年,接着就去了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这是一件蹊跷的事情,清华大学的教授比起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英文系主任,究竟孰轻孰重,不言自明。而钱钟书也向来没有屋大维那样的"雄心壮志",宁愿在小村子里当村长,也不愿屈居人下当第二首长。有人说,那是因为钱钟书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一年中,人缘极差,不讨人喜欢,甚至批评其他同事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外文系根本不行,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这句话将外文系的主脑得罪了个遍,自然待不下去了。

这传言真实度究竟几何,钱钟书是否真的说过这样的话,还是因为说过某些意见被以讹传讹,后世已无法辨明。可他为人骄傲,眼光极高,等闲看不上眼,他虽然留洋国外,但处世之中,却是很有几分"迂腐",断断不肯说假话的,这个倒是毋庸置疑的。

他是有骄傲的资本的,少年成名,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年纪轻轻就破格成为清华大学的正教授。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苛,对旁人的要求亦是十分严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不是钱钟书的信条,他对自己和旁人的要求都是一样高的,因此,很少有人能得到他的青睐,毕竟,大多数人是尘世中的寻常人。可能也是因为这样,他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同事们,关系并不好。

当时他授课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英文系有三个组,A组的陈福田注重美式英语,而C组的潘家洵侧重中文翻译,只有留学英国的钱钟书讲一口纯正的英式英语。而且,他上课时从来不讲中文,只讲英文,所授内容又十分高深,这需要学生本身有较高的水平,但当时的联大学生多数水平不够,因此他们更喜欢潘家洵的英文课,比较浅显易懂,因此钱钟书的课相较而言,就显得比较冷清。

钱钟书是否真的讲过嘲讽老师的话已不得而知,但他在清华大学的人际关系,确实不太好。

在《围城》中,类似的境遇也有所影射。方鸿渐到大学任教后,发现周围的同事各有秘密,并不像表面那样正直真诚,甚至是道貌岸然的。钱钟书似乎将自己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经历糅合进方鸿渐的人生里,交织成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曲酸辣苦涩交响乐。他同叶公超的关系并不友好,刚开始,叶公超很为清华大学能够拥有钱钟书而骄傲,然而,当时光流逝,现实露出狰狞面孔,他们的相处渐渐变得不愉快。据吴学昭先生的《听杨绛谈往事》里说,两人的芥蒂开始于清华大学收购钱钟书从国外带回的书籍时,叶公超并没有按价结款,因此引发了两人的不快。这件事,在钱钟书致吴宓的诗里也能隐约得知。

或许,钟书在意的并不是一笔书款,他并不是爱财如命的人,只是他为人至真至诚,容不得丝毫虚假。何况,被他爱重珍惜的书,竟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价值,这是很令他伤心的一点。

而此事的始作俑者,又是自己曾尊敬爱重过的老师,心里的裂痕和不满,就更加巨大了。这段公案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已经成为了过往风云,也只有钱钟书和叶公超两人,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曾经的师徒就在猜疑和不信任中,走向了陌路。

后来,有人考证《围城》里那个令人嗤笑的诗人曹元朗的原型就是叶公超,而当时有人向叶公超问起钱钟书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时的情况,叶公超竟然回答说不记得钱钟书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授课过。若是得知来日竟是如此僵局,或许两人都不愿当初他们曾那样信任过彼此。由相见欢到陌路人,想来就是一件唏嘘之事。

不愉快的人际关系是钱钟书离开清华大学的一个原因,而最主要的原因却并不是这个,而是他的父亲钱基博更希望儿子能够在自己身边。当时,钱基博在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教,钱基博写信来,要求儿子也到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去执教。一边是自己热爱着的母校,一边却是老父和家人,这种选择有多么艰难,不论是选择理想还是选择家人,心里都有遗憾。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家人。钱钟书终于放弃了清华大学,走进了一所寻常的学校,在那里继续着自己的人生。而清华大学,仿佛是他生命中的过客,短短一瞥,却成为了心中永远的痛。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当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他只能抉择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最想要的东西--他漂泊在外多年,从未侍奉过双亲,国难当头时作为儿子的他,也从未给家里顶起过一片天。此时老父恳求,再怎么铁石心肠的人,也无法弃之不顾,他不能只顾着追求心中理想,而伤害在时光中渐渐老去的父母。

一九三九年夏,昆明的山水多,天气并不炎热,学校放了暑假,平日里人气旺盛的学校顿时沉默了许多。钱钟书收拾好行李,走出校门,回到了上海。女儿已长大了许多,可见了父亲,却有点陌生,黏在妈妈身后,害怕这个陌生人跟自己抢妈妈。妻子却很高兴,钱钟书的母亲、弟弟,都为他的归来而格外开心。如果没有后来的事,那么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探亲之旅。

那时他尚且不知道,此去上海探亲,就是永别。他再也没有回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他离开时,原本是打算探亲过来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的,甚至清华大学的聘任书都已经放在案头--那时的钱钟书,不愿成为背弃母校的人。只是没想到,他终究还是拗不过老父哀求。其实离开清华大学,前往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连妻子杨绛也觉得不妥,可是他们只能违背心意,无奈地选择遵从父命。

钱钟书深知,对于老迈的父母来说,孩子有多大的成就和出息,都是无法弥补无人承欢膝下的伤怀的。他们不需他成龙,只要他能够陪伴在他们身侧,就已足够。

岁月悠悠,如歌如梦。往事里的种种悲欢离合,谁泪眼婆娑,盈眶而落下;谁辗转反侧,彻夜不能眠;谁心里苦涩难言,如同剜骨割肉一样疼痛……再怆然的伤,都成了寥寥几行文书,轻飘飘地,就带过了所有伤痕。历史就是如此,一个人,如沧海一粟,如天地孤鸿,在苍茫的横轴里只是微微一点,那些苦痛纠结的汤,无人替喝,只能由自己慢慢地饮下去,独自品味那份伤痛。

城里的人

月涵校长我师道察:

同类推荐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物

    这是一次对英雄事迹的重温,也是一次对烽火年代的回望。所有的重温和回望,都是因为在这些远去的英烈们的身上,深藏着我们民族不可失落的魂魄。阅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韧劲与执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心灵会得到无数次震撼与洗礼。
  •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美国国父:华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对话周有光

    对话周有光

    是什么样的家世、教育、交游背景铸就了周有光的生命底色?他是如何描述他心目中优秀学者?周有光与张允和如何成就七十年的爱情与婚姻传奇?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让周有光渡尽劫灰?109岁的老人有何长寿与养生秘诀?汉语拼音与语文如何在周有光的笔下变得有用且有趣?周有光晚年在思考哪些问题?而这些思考为什么让他声誉渐隆?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热门推荐
  • 《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一道润泽员工心灵与幸福人生的智慧鸡汤!一部砥砺员工品性与职业操守的道德经典!本书将传统国学中所蕴涵的经典智慧和人文精神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创新地结合在一起,让员工从《论语》中砥砺德行,修炼品性,实现自身发展与企业需要的完美契合,达到与企业发展“共和共赢”的境界!
  • 用心管人

    用心管人

    一位企业领导在谈到管理时强调“发善念”、“用心力”。天下最大的善念,莫过于慈悲。管理者对员工要有慈爱之心,以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身心健康、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而“用心力”其实就是赚取人心。比如你的企业有100人。你真正以慈悲心对他们。剩下的99个人就都会对你产生尊敬。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的所有事情就都容易解决,因为你所管理的任何事情,无外乎都是人做的事情,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也就很好办了。
  • 修士记

    修士记

    无善恶之心,何以为人 无是非之心,何以为人 修真者纵逆天而行,亦为人也,须持善秉义,方能印证大道 修士记!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凤求凰

    凤求凰

    《凤求凰》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在部分城市、淘宝网、当当网已有销售。凤求凰凤兮凤兮九天翔,翱游四海求其凰。参风云兮暗日月,顾影自怜在高堂。忽现耀目以神动,有玉人兮出潇湘。才堪咏絮情堪握,嫣然一笑兮明珠失光。凤兮清歌引碧霄,振翅奋近绮罗香,瑶池绿波荡鸳鸯。音未绝,轻逐芳,欲行不行归故乡!凤求凰群号:43225880(已满)晓晓说群号:43704325(已满)凤兮清歌群号:43038093(已满)凤舞九天群号:16032613(已满,抱歉)谢谢一直支持凤求凰和紫晓的朋友们!
  • 错爱花心男

    错爱花心男

    【系列文】那个狂妄的不可一世的男人居然一手拿着一千万的支票,一手拿着离婚协议来和她谈条件。这男人居然这样看不起人,这样欺负人。她糖心一千万照收,可是仇同样要报。她要让这个目中无人的臭男人,见识下她的厉害。就在婚礼当天,一身婚纱的糖心一手捧花,一手搂着男人走进了礼堂。顿时,她糖心的名字出现各家的头版头条,欧耶,她成了最拉风的新娘。她不仅成了最拉风的新娘,还成了夫家最热门的话题。天生丽质的她居然一进门就让一贯掌权的老寿星捧在手心里宠爱,这下,那个狂妄的男人没招了。夫家所有人都轮番给她拍着马屁,好吧,既然这样她也只能勉为其难的做那个男人的老婆了。可她糖心可不是耐得住寂寞的老婆,有了老公她夜店照逛......男人照勾搭。他可以花边新闻不断,那她也可以天天上头条,看着他们到底谁斗得过谁!她如何也想不到那个处处在她那吃瘪,那个风流的纨绔少爷居然是那个传说中“麒麟”的幕后黑手。
  • 异世之嫣然

    异世之嫣然

    路边摊也能淘到极品空间,附赠品是穿越单程票一次?刚穿越胸口便被插了一刀,还不知道为啥被捅!好不容易缓过劲来,发现附身的体质是魔武废材。看来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了,空间里有山有水有秘籍,野外求生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难。她发誓,这辈子,自己一定要活得肆意自在!亲情、友情、爱情一个都不能少,黄金、白银、铜币一枚都不能扔!
  • 痞夫宠妻

    痞夫宠妻

    他是世人眼中冷酷无情的战神,是位高权重的明国三王爷,是世间公认的英雄,二十出头便名震四海,不知有多少女子挤破头想得到他的一丝眷顾。独独她不吃这一套,不仅无视他的身份地位以及赫赫战功,还骂他痞子、流氓?最可恶的是她居然不屑嫁给他……她竟然敢不屑!“哼,要是早知道那个明国三王爷就是你这下流坯子,我死也不嫁。”颜静觉得自己很委屈,为何所有人都认为是自己攀上了高枝,为何就没有人看清这道貌岸然的家伙其实是个痞子!为何偏偏这痞子还成了她的丈夫……某年某月的某天,某女人突然羡慕的对她说:“王爷对你真好,我要是有这么个丈夫,死了也甘心。”是么?他似乎对她也就有那么点宠溺,那么点包容,那么点忍让,还有那么点有求必应,再有点关心和……在某女由羡慕直接升级为嫉妒的眼神刺激下,她乖乖闭嘴,做小媳妇状装可怜博同情,同时列举男人十大罪状。“他霸道的令人发指,还色胆包天,下流,赖皮,不体贴,不厚道,简直像个痞子……”某女开始掰着手指口不择言污蔑人,越骂越顺口,越骂越开心,完全没意识到某黑脸男的靠近。旁边女人开始偷偷在心底幸灾乐祸,叫你得瑟,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吧,活该!&&&&&&她以为她这辈子都不会再爱上别的男人……可是,为什么看到他用自己的胸膛为她挡箭,她会那么心疼,眼泪突然像拧开的水龙头哗啦啦流个不停,为什么宁愿受伤的那个是自己……又为什么在听说漂亮大方的北国公主要嫁给他时,会生气的不理他,其实这又不是他的错,可是就是忍不住的要怨他,从什么时候起,她也变了…………………………………………下面介绍几本比较不错的书:《闲妻当家》西楼小楠《扶摇》天下归元《姬无心》笨米虫《逃妾难追》懒惰的馒头《丑妃无敌》夜初《赖上契约妻》竹玉儿《痞夫宠妻》龙御海(这本是自己的)《女主天下》夏日情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揭秘日常生活中人人该懂的心理法则;传授人生旅途中一用就灵的心理策略。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你就是强者;了解了别人的心理,你就是智者。越是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你就越能掌控周围的事物,越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幸福就离你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