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8400000005

第5章 知识分子要坚守科学与民主(5)

我还想谈谈宽松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我的曾外孙六岁从美国回来,在看英文的福尔摩斯。他们不评什么“三好学生”,认为评等级排队会使其他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老师并不布置家庭作业,他们回家后没有作业。读书都是自动的,不是强迫的。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与我们现在的很不一样。我在中学时,每学期也要考试排队,平时则没有,老师也不会处分成绩差的学生,不会看不起他们。处分学生不是一个好办法,那会压抑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影响完善人格的发展。在北大百年校庆时,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说,我们培养学生,要使文科学生了解理科,理科学生欣赏文科;大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专家,而是培养完整的人格,是一个完整的教育。这同我们提倡的全面发展相近。比较苏联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苏联是培养专家,出来就是很好的工程师;美国不去培养高级工程师,但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很大。现在,对于两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得失应该是清楚的。

记者:是实行专才教育还是通才教育,教育界曾有长期争论,现在倾向培养通才基础上的专才。现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学校倡导英才教育,提倡培养精英人才、领袖人物。

周先生:你有什么资格培养领袖人才?领袖人才是在社会中自然产生的,不是学校教育能够培养的。中学阶段应该给学生兴趣培养提供机会,你给他灌输东西,脑子装得满满的,他就没有自己的空间和兴趣去学东西了。沈从文早年很穷,没有老师指导,小学都没有毕业,他的学问是自学来的。他自己说是“乡巴佬进京”,谁理他?他写的小说像法国小说,但他不懂外文,他是自己看翻译小说学会的,这完全凭兴趣。有人看小说,看到半夜还不休息,是因为有兴趣。

记者:您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是什么?

周先生:中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其中国文是基础,最重要;英文也是基础,要拿起来就能写。中文学好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很多人喜欢看小说,通过大量阅读就学好了。

记者:您从小上新学堂,大学上了教会学校,后又留学海外,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了日本,四十年代再去美国,一九四九年回国。这种复杂的经历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一些知识分子的典型经历,造就了一代学者在学识上融通古今中外,品格上突显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意志。您认为我们现在教育应该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学习西方文化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

周先生:我为什么要写文化的文章呢,有许多人笼统谈东方文化、西方文化,这是不对的。你要谈文化,首先要知道世界文化史,特别是近现代文化史。我认为,现在每个国家的文化实际包含两部分,一部分叫国际现代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一部分是现代整个世界文化的共同部分。古代没有现代文化,它是十九世纪慢慢形成的。今天是全球化时代,必须是全球化文化,以国际现代文化为主,国际现代文化是大家共同的,这是文化的主要方面。二是传统文化,每个国家不一样的,包括本国的文史哲,包括本国的宗教、艺术,具有本国特色的。笼统讲东方、西方文化为什么不对?西欧文化和美国文化放在一起才是西方文化。东方文化含西亚、南亚和东亚文化。我写了篇《漫谈西化》,专门谈这个问题。中国所讲的西方,最早是指西域,后来是西天(印度),最后才指西欧,这是三个西方。糊里糊涂说西方文化是不对的。中国是三个“东方”之一,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比较了三所大学课程,中国今天有名大学的课程主要来自欧美,四分之三是外国的,物理、数学、化学是外国的,是国际现代文化,四分之一是国内的,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缩小,国际现代文化在扩大。我们现在处于双文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既有国际现代文化,又有本国传统文化。一个人也一样,可以容纳两种文化,并不矛盾。我既能听昆曲,又能听现代音乐,因为人本身就是矛盾的。西方宗教是信上帝的,科学是反宗教的,两者矛盾,但我知道很多生物学家都去作礼拜,信上帝。

记者:最后,大家都想知道,您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是如何做到保持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精神的?现在的老师很辛苦,压力很大,很多教师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你能否给教师传授一些“秘方”,以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周先生:一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要相信进化论,相信历史总是在进步,后人超过前人的。二要多动脑,多思考。上帝给我们一个大脑,不是用来吃饭的,是用来思考问题的,思考问题会让人身心年轻。

(访问者胡苇,即胡艳,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原载《中国教师》,二○○四年四月。)

汉语的今天

--百岁学者周有光教授访谈

赵丽明

汉语的今天--怎么看英文汉字混用?

要不要保持汉语纯洁性呢?

二○○六年是《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和《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五十周年。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一日,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以及中国语言学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文字学会、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中国辞书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共同发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承办的纪念会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常委会议厅隆重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及一些著名语言学家等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多年以来,在国际上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工作发言人的周有光老先生,对此早有精辟的阐述,他多次谈到这个问题。最近,我们又拜访了一○一岁的周有光先生。

周有光:你今天电话里不是说有两个问题吗?我们谈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赵丽明:第一个问题,先聊聊近些年来,外来语,还有许多字母词都到汉语里来了。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周有光:哦,这是不可避免的,这叫“洋泾浜”。“洋泾浜”最厉害是日本,日本文里本来大部分都是“洋泾浜”。“电灯”,灯本来日本没有的,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灯”日本话跟中国差不多的。后来呢就不行了,变成英文了,成日本英语了。日本呢,先吸收德语、荷兰语,后来是英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吸收英语,多到惊人。一个日本教授讲笑话,“nihong”就是日本嘛,现在“nihong”没有啦,只剩一个“Japan”啦。(笑)假如仔细研究日本的语言,日本大部分的老词都是中国去的,新的词是欧洲去的,它自己的词大概百分比少得不得了。这是一个好事情还是坏事情呢,至今有争论。我们要维持汉字的纯洁性,反对外来词的侵略,这是没有办法的,要接受外来的文化,就要吸收外来的词汇,这是必然的。所以我写过一篇文章,我就讲这个问题,可能在这里面。(翻书)赵丽明:这个问题谈完以后不再说了啊,爷爷,累了。

周有光:不不,没关系,和你们聊天很高兴。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文化传播和熟语翻译》。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语言是不一样的,文字也是不一样的,“语言异声,文字异形”。以后就相互学习,“书同文”以后就有了一个共同的“通语”。后来,到了汉朝末年,印度佛教传进来了,对中国文化影响非常大。佛教传进来,它不仅是一个宗教,不仅是几个菩萨,它带来的是印度的文化。首先是建筑技术,中国人原本是不会造楼房的,造楼房是印度来的。中医,我们去研究一下中医,里面大部分是从印度来的,这个最近我才知道。文艺复兴之前,印度文化是非常高的。文艺复兴以后,就把印度甩在后边了。印度对我们的语言影响很大。我们许多词汇都是印度词汇,我这篇文章里面就举了许多例子。许多我们常用的词汇,实际是印度来的。比如说运动员,有种子运动员,对吧?种子这个字是印度话翻译过来的。我们常常说,我很烦恼,烦恼就是从印度来的。许多话都是从印度来的。中国话词汇大多是单音节的词,双音节比较少。印度翻译过来,单音节就不够用了。大量的双音节就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创造了许多新的词来适应翻译的需要。所以你说我们语言纯洁,印度文化一来我们的语言就不纯洁啦?这是第一个时期外来词影响我们。

第二个时期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大家都知道严复翻译西洋书。他翻译书很不容易,可是他翻译的书后来大家都不看了,都看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书了。譬如我们现在讲“社会学”,这是从日本来的,严复翻译是叫“群学”,sociology,翻译得很好,可是现在没有人用了。再比如“政治”“经济”这些词,中国古代就有,不过不是现在这个意思。日本把它们借去用,用了以后中国又从出口转内销。外来词分两种,一种是音译,这个很明显;一种是意译,用久了就不知道了。假如你抵抗外来词,不用外来词,那么文化就不能进步了。所以要吸收外国文化,你不可能不吸收外国词汇。

赵丽明:英文和汉字混在一起用。要不要保持汉语的纯洁性,要不要规范呢?

周有光:纯洁这两个字,天下没有纯洁的,英文是世界上作用最大、流通最广的,它是最不纯洁的。没有纯洁的语言。规范是需要的,规范是按照客观的情况来加工,不是根本改变,根本改变是不可能的。规范里面有不合理的东西,因为它已经成了习惯了,这个规范有它的限度,规范是必须要的。汉语的词汇太不规范,这是需要规范的。比如说,一个potato有几十种讲法,我们北京人叫土豆,上海叫洋山芋,(笑)这么多种叫法没有必要,可以规范。

两种语言相接触以后,必然要相互影响。比如上海的“洋泾浜”,为什么洋泾浜要在上海发生呢?因为上海在从前是跟外国接触最多的地方,现在“洋泾浜”最多的地方是广州、香港。香港话里有许多外来语,我看他们讲话,70%是广东话,30%是英国话。他们打球不叫打球,叫“打ball”。(笑)ball是受英文影响的。就有这么一种现象。所以要纯洁很困难。英语怎么变成一种非常发达的语言呢,就是因为英语一直在传播,它长时间吸收外来文化,是最不纯洁的。(笑)纯洁都是相对的。

所以说,语言相互影响这是一个自然现象,这一点要弄清楚,这不是病态。可是这样一来,词汇甚至语法就乱了。比如说:这个人很美国的;这个人很中国的。这种说法原来是不行的,看来语法也在变。

为什么现在我们感觉到乱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中国长期封闭,忽然一开放,当然会发生这个乱的现象。第二呢,现在全球化越来越厉害,新的词汇越来越多。今天我看报,webster(著名的《韦氏字典》)收了一百个新的字,“google”都收进去了。我刚把它剪下来的,有一百个词收进去了。英国方面他们每年也要研究词汇的变化,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结果还没有出来。每一种文字都在变。

政府、学术界该怎么做?--“彗星词”与规范化赵丽明:面对汉语汉字当前这种情况,政府、学术界该怎么做?

周有光:我想学术界就是要研究,学术界不能做结论,只能提出建议,可是学术界的研究非常重要,违背学术规律的东西是不可能成立的。

语言文字不是一成不变的,变了以后需要规范。已经变了还没有规范,在这个阶段当中,发生一些混乱也是自然现象,没有关系的。因为语言,特别是词汇,它不讲道理的,它不是先有一个规则,再按照规则来变动的。你不知道它怎么变,要等它稳定以后再规范化。

字母词进入中文来发生两个问题,第一跟我们语言不符合,第二跟汉字发生矛盾。汉字跟字母放在一起怎么排呢,它有种种的问题。是不是承认它?我的看法是这样子的:这是一个过渡时期,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哪些字母词会稳定下来,哪些不稳定。例如“卡拉OK”很是流行了二十多年,现在又不流行了,呵呵。

赵丽明:您都知道它不流行了?

周有光:有些词你要看它是不是稳定,一时很难判断。有的词是“彗星词”,它起来很快,走掉也很快。比如“批林批孔”,一下子就没有了。

赵丽明:您这个词真好,彗星词,曾经很亮,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闪而过。

周有光:哎,所以你要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它的变化,等它稳定了,再加以规范化。你规范得太早也没有用!你规定“不许有外来词”,也没有用处。现在的网上语言,我是完全看不懂,呵呵……你说它是对还是不对,目前很难下一个结论。因为有些现象是一种偶尔的现象,临时的现象,它还没有稳定。不合适的东西自然会淘汰,要过了一段时间再加以规范。人为规范的作用很小,要顺自然的趋势来规范,违背了趋势,你的规范没有人遵守。(笑)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赵丽明:您说得太对了!

周有光:(笑着说)我的话也不一定对!我这个人过时了。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手机,手机可以发短信,可以有好多用处。所以我买了一个手机,结果给了保姆用,我的耳朵不灵。(笑)我的儿子教保姆怎么用手机。她小学毕业,她后来又自己看了很多东西。所以她的程度至少有初中生的程度。我的电脑也主要是她用,不是我用,因为我不灵了。

赵丽明:您这儿是个学校!(周先生笑)您刚才讲的规范问题应当给国家语委、教育部讲讲。

周有光:我也不清楚他们。不久之前教育部开了一次招待新闻记者的会,他们请我去,我去了,他们说我们教育部成立以来,第一次请一○○岁的人来。(笑)这就是那次拍的照。(指着墙上的照片。照片上写着:著名语言学家及相关人士与记者见面会二○○六年三月二十二日教育部)怎么研究汉字呢?--必须了解世界才能了解中国学生:我们在学习文字学,想请教周爷爷,我们怎么研究汉字、研究古文字呢?

周有光:中国研究古文字,南开大学有一个中心;当然那种研究是好的,不过没有走出中国原来的范围。我不反对原来的研究方法。但是你一定不能限于这个范围。《说文》这个系统是好的,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只知道汉语汉字,旁的都不知道,这当然不行了。

同类推荐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热门推荐
  • 海底探险的故事

    海底探险的故事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马云教典:成就阿里巴巴帝国的36个法则

    马云教典:成就阿里巴巴帝国的36个法则

    本书共分八章,从36个方面归纳总结了马云成功的方法,全面解读了马云的务实、创新精神。如果本书对您做事或者创业有所启发,将是对作者莫大的奖赏。
  •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创业十五年,从草根到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可谓传奇。传奇的背后,是马云对失败的极度重视。本书虽然不是马云想在退休后写的《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却包括了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对马云,对阿里巴巴的常年观察研究。正如马云所言:“似我者俗,学我者死。”成功的经验不一定能带给创业者生机,但失败的教训,能使人警醒。
  • 千年调

    千年调

    一曲情长久搁置了千年终成千年调,九重天外的雪山夜夜冰霜消了飞雪淡了颜色,远人未归。一株承载着上古之神魂魄的九转莲花,一位是九重天上桃夭殿的上神冥夜,她的救命之恩,她的师傅,她伴其百年心生爱意,不知是谁不懂不识爱意还是姻缘簿上无二人姓名,终究是聚少离多情深缘浅。以世间情爱之力,聚这世间痴情怨换那姻缘簿上一双姓名生生世世。眉间的一点朱砂痣,遗落的心头血,恩义情仇,爱恨茫然,尽化作一曲千年调,奏起世间痴情人。黄泉有一块三生石,可知前世今生未来,凡人可以在哪里求的姻缘,神可不可以?神若想要姻缘可不可以去求这块三生石?不能吗?凡人若想要求得姻缘都可去三生石上刻那一双姓名。神,若想要一桩姻缘又该去求谁?今日起,你便是我冥夜的徒弟了。弟子汐诺见过师傅,汐儿定会铭记师傅进入的教诲不愧于天不愧于地。不愧于师傅,汐诺在心中默默加了一句。师傅,你千万别不要汐儿,惜儿会听话的。我从来没说过不要你。师傅,你说的是真的吗?为师从不妄言。师傅,你一定要记得,你说过不会不要汐儿的。师傅,你可知道在凡间替女子绾发是何意?这是九重天上,凡间之事无需过多在意。到底是不知道的吗?放好冥夜,扑通一声,汐诺直直的跪在子夜面前,连磕三个响头,神色哀戚的说:求天帝救救师傅,汐诺什么都愿意做,只要你救救师傅。九转莲心便是自己的心脉,心脏,在百年前这颗心已经给了师傅,现在只不过是将这颗心拿出来,这颗满是师傅的心。汐儿,傻站在那里做些什么,快来见过你师叔。你是何人?汐诺身子一颤,望着坐在首位熟悉的身影,缓缓说道:我叫汐诺。碧落湖畔的玉兰花开得很美。下次不许再接近这里。但那句不允许,那冷漠疏离的声音,却生生撕扯着汐诺的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带着狼儿去寻亲

    带着狼儿去寻亲

    本书已经加入五折书库,全文订阅也就一块多钱。感谢亲们这么长时间以来的支持,谢谢大家!我,温碧柔,关于什么和算了算了么关系地自传~~~~什么?老爸刚娶了后妈就要把偶赶出家门?算了算了么关系,偶走就走!什么?偶一出家门就被汽车给撞死了?算了算了么关系,偶还可以穿越!什么?偶头一次穿越老天爷就把偶扔在了一个大森林,更恐怖地还是偶娘居然是一头狼!算了算了么关系,偶忍!什么?偶居然还有一哥哥,而那哥哥是头大白狼?算了算了么关系,好歹不是白眼狼!什么?偶地哥哥不是普通地狼,还想嫁给偶?算了算了么关系,好歹它还能变成人!什么?你是说,眼前那一个一个地大美男都是偶地夫?算了算了么关系,反正偶亲人还么找到,就先让偶把他们都养起来就是了!什么?偶还要供他们吃穿住,偶哪有那么多钱啊?算了算了么关系……可是,偶真的是没有那么多钱啦!所以,亲们,收藏偶地文文,给偶票票啊~~~~偶地书友圈:http://m.pgsk.com/,欢迎大家光临新文家有“妖”妻:链接简介:某鸟在天上小心翼翼地飞啊飞,飞啊飞,“扑通”一声掉地上。晕晕糊糊爬起来,继续飞啊飞,飞啊飞。某孩:爹,你看,天上有只笨鸟在飞!某鸟:你才是笨鸟!话音刚落,一头磕在了屋梁上。摸摸脑袋,继续飞啊飞,飞啊飞。某孩翻翻白眼:好笨的麻雀哦!某鸟:我才不是麻雀,我可是南方神兽朱雀,是朱雀!太过激动,一个不稳,一头扎在了某男怀里。某孩:嘿嘿,笨鸟就是笨鸟,正好拿回去做汤!我本来是一只很可爱很可爱的朱雀啦,但是在偷练老妈的法术时却不小心将自己的法力封掉,更郁闷的是在把自己法力封掉之后,忘掉了解法,本想找玄武大叔帮忙,却因为一时大意,掉到了这片陌生的大陆!无法穿越时空,就无法找老妈,就无法恢复法力,也就无法回到我最喜欢的21世纪啦!不过,因为有他,即使永远都要留在这里,也不错啦!本来是养尊处优的少爷,一夕之间却惨招灭顶之灾,历经艰幸寻找到父亲的好友,求救未果,却差点儿被烧死在客房,逃脱生天,他到底应该何处何从?虽然日子难过,不过,总算有只笨鸟总是相陪左右…如无意外,每天晚上八点准时更新,亲们可以先点击“放入书架”,等到养肥了再看。呵呵~
  • 天价契约

    天价契约

    “邵北寒是你男朋友?”沈桐的背被迫贴在墙上,顾梓风的眼睛危险的眯起。某女诚实的点点头。“男朋友?我同意了吗?”某男笑得轻浮。某女放肆一笑,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你没病吧,我交男朋友需要得到你的批准?”“你忘了你签下的是什么?你忘了你要赔上的生生世世?跟他走?你想好了,信不信我把飞机轰下来?”他的原则,只要得到,绝不放掉。“你……狠!”不做无谓的争吵,要逆天,先认怂……柔弱小羊变成狼!拍拍手,N次,出逃成功!某男掀翻了面前的桌子,怒火滔天,喂不熟的白眼狼……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未解知识之谜

    未解知识之谜

    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为神秘现象,在某些问题上,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就已经达到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