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600000014

第14章 近代欧洲文学(7)

18世纪初,在反哈布斯堡的库鲁茨农民起义推动下,曾出现过无名诗人创作的“库鲁茨”诗歌,然而殖民统治使匈牙利文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18世纪末叶,匈牙利受到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和革命思想的影响,在1794~1795年间又掀起了由马尔丁诺维奇·伊格纳茨领导的、建立共和国的革命运动。这些起义和运动虽然归于失败,但匈牙利人民的斗争并没有停止。

在匈牙利,反对土耳其人入侵和哈布斯堡王朝统治,长期成为文学的主题和动力。16世纪在对土耳其人斗争中献身的第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鲍洛希·巴林特(1554~1594),就写过雄壮的《战歌》(1589年)。17世纪时,诗人兹里尼·米克洛什(1620~1664)又在史诗《西盖蒂堡危急》(1645~1646年)中,歌颂了1566年匈牙利人民为了捍卫西盖蒂堡对土耳其人的英勇搏斗。17世纪末叶哈布斯堡王朝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匈牙利大部分领土以后,同样对匈牙利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使匈牙利民族文化陷于衰落的境地。

但从18世纪中叶起,法国启蒙思想在匈牙利得到广泛的传播,于是匈牙利提出了民族复兴的口号,为改革和使用匈牙利语言以及用启蒙运动的精神来发展科学文化而奋斗。当时诗人考金茨·费伦茨(1759~1831)所领导的语言革新运动,丰富了匈牙利的文学语言。匈牙利第一位革命诗人鲍恰尼·亚诺什(1763~1845)的《法兰西的变革》(1789年),成为爱国志士的革命歌曲。抒情诗人乔科纳伊·维泰兹·米哈伊(1773~1805)最早从民间诗歌中汲取创作源泉。法塞卡什·米哈伊(1766~1828)根据民间传说写成的著名幽默叙事诗《牧鹅少年马季》(1804年),描述一个机智的农村牧鹅少年对傲慢的地主进行了3倍的报复。匈牙利最早的剧作家考托纳·尤若夫(1791~1830),写出了反抗外族统治的著名悲剧《邦克总督》(1821年)。

19世纪初叶,浪漫主义文学在匈牙利兴起,诗人基什法卢迪兄弟——山陀尔(1772~1844)和卡罗伊(1788~1830)成为这一运动的创始人。这时柯尔采·费伦茨(1790~1838)写了匈牙利的《国歌》(1823年),魏勒什马尔蒂,米哈伊(1800~1855)写了爱国主义诗歌《号召》(1836年),唤醒人民起来为自由解放而战斗。

近代罗马尼亚文学

18世纪下半叶,罗马尼亚文学中出现了阿尔迪亚尔学派。这是特兰西瓦尼亚(当时亦称阿尔迪亚尔)的知识分子在这一时期发起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他们在文学上有成就的代表人物首推伊·布达伊·德列亚努(1760~1820),他的英雄史诗《茨冈人之歌》(1875)是罗马尼亚第一部成功的叙事长诗,歌颂15世纪罗马尼亚公国君主弗·采佩什组织茨冈人同奥斯曼军队作战的事迹。在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迪·戈列斯库(1777~1830)的游记、伊·戈列斯库(1768~1848)的讽刺喜剧、弗克雷斯库一家、科·科纳基(1778~1849)、著名诗人格·阿萨基(1788~1869)等人的诗歌,不仅赞美了爱情,也表现了爱国主义思想。

1848年,罗马尼亚诸公国的革命促进了文学的繁荣,由此,拉开了近代罗马尼亚文学的序幕。尼·菲利蒙(1819~1865)描写19世纪初期封建阶级压迫人民的《新老地主们》,是罗马尼亚第一部长篇小说。科·内格鲁齐(1808~1868)的历史小说《亚历山德鲁·拉普什尼亚努》,描写了16世纪中期摩尔多瓦公国君主拉普什尼亚努同反动贵族的斗争。博·彼·哈什德乌(1838~1907)的历史剧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安·潘恩(1796~1854)的《独特的诗或人们的歌》和《谚语集或民间故事》,创造性地编纂了当时流传的民歌、谚语、故事和谜语等,反映出作者对穷人的非常同情和对富人的非常憎恨。迪·博林蒂尼亚努(1819~1872)、切·博利亚克(1813~1881)、伊·海·勒杜列斯库(1802~1872)和格·亚历山德雷斯库(1810~1885)等人的诗歌,标志着罗马尼亚文学进入了浪漫主义的时期。瓦·阿列克山德里(1821~1890)酷爱民间文学,民歌《米奥里察》和关于绿林豪杰的民间故事《托马·阿利莫什》,都是经他收集和整理的。他的《罗马尼亚的觉醒》(1843)和《我们的士兵》(1871~1878)表现了爱国思想。

19世纪8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马尼亚文学空前繁荣,现实主义为主要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米·爱明内斯库(1850~1889)、伊·卢·卡拉迦列(1852~1912)、伊·克良格(1837~1889)和伊·斯拉维奇(1848~1925)等。这个时期,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和民粹派等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重要的文学团体有1864年成立的“青春社”,它对培养人才、推动文学的发展起过作用。它的核心人物蒂·马约雷斯库(1840~1917),提倡文学运用形象思维,并进而要求艺术达到“忘我的理想境界”,被康·多布罗杰亚努·盖里亚(1855~1920)主编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有倾向性的艺术”的《同时代人》(1881~1891)指责为“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文学月刊《新生活》(1905)是象征派的主要阵地,文学和科学性杂志《罗马尼亚生活》(1906)则宣扬民粹派思想。

在诗坛上,诗人爱明内斯库继承了前辈的浪漫主义传统,写下许多思想深刻、语言优美的诗篇,并把诗歌创作推向新的阶段。乔·科什布克(1868~1918)的诗集《叙事诗和田园诗》(1893)、《纺纱》(1896)、《勇敢的歌》(1904)等为诗坛增添了光辉。此外,亚·马切东斯基(1851~1920)、乔·巴科维亚(1881~1957)、杜·内库卢策(1859~1904)和奥·戈加(1881~1938)等人的诗歌也各具特色。

这一时期,罗马尼亚散文方面的著名作家有伊·克良格、伊·斯拉维奇、亚·弗拉胡察(1858~1919)、杜·赞菲雷斯库(1858~1922)、加·加拉克蒂昂(1879~1961)、伊·阿吉尔比切亚努(1882~1963)等。克良格的作品有描写19世纪中期农村生活的《童年回忆》(1880~1883)。斯拉维奇除著有长篇小说《玛拉》(1894)外,他的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19世纪下半叶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农村生活,揭示了农村资产阶级的形成过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伊·卢·卡拉迪列的讽刺喜剧,多以城市生活为背景,抨击19世纪末期的资产阶级社会,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巴·德拉弗兰恰(1858~1918)的著名三部曲历史剧《日落》(1909)、《暴风雪》、(1910)和《金星》(1910)取材于16世纪的摩尔多瓦历史,塑造了爱国者斯特凡大公的形象。他的短篇小说以《哈吉·图多瑟》(1903)最为著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918年,特兰西瓦尼亚同罗马尼亚合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在国内外革命形势影响下,罗马尼亚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罗马尼亚文学,现实主义流派仍占主导地位,但西方文艺思潮,如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艾尔梅主义等部在文学中有所表现。有些现代派作家由于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接触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想,走上了民主进步的道路,如杰·博格扎(1908~)和阿·巴兰格(1913~1979)等。这一时期的文学评论工作相当活跃,加、伊布勒伊利亚努(1871~1936)主编的《罗马尼亚生活》提倡民族民主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有民粹派思想的影响。欧·洛维内斯库(1883~1943)主编的杂志《精灵》主张革新,全盘接受西方最新的文艺形式,反对文学作品专写农村题材。其他著名文学评论家还有米·拉列亚(1896~1964)、乔·克林内斯库(1899~1965)、图·维亚努(1897~1964)等人。

罗马尼亚此时长篇小说创作也进入繁荣时期。它的题材广泛,并且出现了一批剖析人物心理活动的作品。米·萨多维亚努(1880~1961)的小说塑造了反抗压迫的农民、渔民、工人和小市民的形象,具有浓厚的摩尔多瓦地方色彩。他的历史小说反映了罗马尼亚人民反抗异族侵略、维护民族生存的斗争,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利·雷布雷亚努(1885~1944)是罗马尼亚现代长篇小说的创始人之一,他创作了《伊昂》等3部长篇小说。此外,著名的长篇小说还有卡·彼特雷斯(1894~1957)描写知识分子的《爱情的最后一夜,战争的第一夜》(1930)和《普罗库斯特之床》(1933),切·彼特雷斯库(1892~1961)反映石油工人悲惨生活的小说《黑色金子》(1932);克林内斯库暴露资产阶级的伪善的小说《奥蒂莉亚的隐秘》(1938)等。女作家霍·帕帕达特·水杰斯库(1876~1955)的小说《给音乐会》(1927)则以细致描写主人公的心理状态闻名。

在诗歌创作方面,主要的诗人有图·阿尔盖齐(1880~1967)、乔·巴科维亚、伊·巴尔布(1895~1961)、卢·布拉加(1895~1961)、亚·菲利皮德(1900~1979)、乔·托珀尔切亚努(1886~1937)等。他们抨击资本主义制度,为受压迫的劳动人民鸣不平。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在诗歌创作中都有所反映,诗歌的形式也有所创新,自由体诗开始出现。

近代阿尔巴尼亚文学

阿尔巴尼亚文学发展于16世纪,到17世纪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如1555年出版的第一部书——焦恩·布祖库的《祈祷书》,表明至少在16世纪以前,阿尔巴尼亚就有了书面语言。这个时期的作品还有马林·巴尔莱蒂的散文《斯库台被包围》(1578)、《乔治·卡斯特里奥特·斯坎德培的高超武艺及生活传记》(1579),诗人彼·布迪(1566~1622)的《基督教义》,弗·巴尔迪(1606~1643)的《斯坎德培》等。

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伊斯兰教文学对穆·屈丘库(1784~1844)等诗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使他们的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东方文学的情调。

从19世纪30、40年代起,随着阿尔巴尼亚民族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开始了民族复兴时期的文学。为了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提高民族觉悟,纳·维奇尔哈尔吉(1797~1866)等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为发展阿尔巴尼亚语言和教育作了艰苦的努力。

民族复兴文学以1878年普里兹伦同盟的建立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代表作家有纳·维奇尔哈尔吉、康·克里斯托福里迪(1830~1895)、瓦·巴夏(1825~1892)、叶·戴·拉达(1814~1903)等;后期有纳·弗拉舍里(1846~1900)、安·扎·恰佑比(1866~1930)、恩·米耶达(1866~1937)等。它的特点是反对本国封建主和土耳其的统治,热烈追求自由和民族解放。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家,如阿尔巴尼亚文学的奠基者纳·弗拉舍里,散文作家萨·弗拉舍里(1850~1904)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领袖,他们的思想集中地代表了民族复兴者的革命理想。

在民族复兴文学中诗歌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纳·弗拉舍里的长篇抒情诗《畜群和大地》(1886)及抒情诗《夏天的花朵》(1890),采用田园牧歌式的格调,描写了祖国的自然风光、农夫和牧人的生活与劳动,预言阿尔巴尼亚一定会获得解放。米耶达的抒情诗《青春女神节》,瓦·巴夏的诗篇《哦,阿尔巴尼亚》,阿斯德伦尼(1872~1947)的诗《阳光》、《理想与眼泪》等,都是抒情诗中的名篇。叙事诗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如纳·弗拉舍里的长篇叙事诗《斯坎德培的一生》(1898),戴·拉达的诗体小说《米辽萨奥之歌》(1836)以及小加夫利尔·达拉(1826~1885)的长篇叙事诗《巴拉最后的歌》(1906),均占重要地位。在这些作品中,诗人们塑造了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光辉形象,展现了阿尔巴尼亚人民抗击外敌侵略和压迫的斗争。

民族复兴作家和诗人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最早由侨居在意大利南方的阿尔伯雷什诗人叶·戴·拉达、小加夫利尔·达拉等人所运用,弗拉舍里、米耶达等诗人又使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现实主义的作家,其代表是安·扎·恰佑比,他的诗集《父亲—托莫里山》(1902),喜剧《死后》、《十四岁的新郎》,诗剧《祖国的英雄》等,从多方面描绘了阿尔巴尼亚人民的生活,揭露了土耳其占领者的暴政,反映了人民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的愿望,他的作品对后来民族独立时期文学影响很大。

近代保加利亚文学

15~18世纪,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为民间创作的故事、谚语和歌谣。到了18世纪后半期,开始民族意识的巨大觉醒,保加利亚的修道院修士把群众喜闻乐见,兼有神学和世俗的那种称为“达马辛”的创作潮流,同民间故事、歌谣、史诗的创作潮流糅合在一起,由此,近代保加利亚文学开始了帕伊西(1722~?)的《斯拉夫—保加利亚史》(1762)是一部标志着民族觉醒的影响深远的历史和文学著作。索弗罗尼(1739~1814)的《罪人索弗罗尼的生平与苦难》(1861),描写了人民在当时社会动乱中所遭受的屈辱与痛苦。

19世纪中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衰落,保加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文学也得到空前的繁荣。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新的文学样式相继出现,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多·钦图洛夫(1823~1868)的革命诗歌,格·拉科夫斯基(1821~1867)的长诗《森林的旅客》(1856),佩·斯拉维伊科夫(1828~1895)的诗歌《不要赞美我的诗神》、《我的凶狠见鬼去吧》等。诗人赫·波特夫(1848~1876)的《哈吉·迪米特尔》、《离别》、《海杜特》、《瓦西尔·列夫斯基的绞刑》等诗,反映了民族解放斗争,吸取了民歌的表现手法,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瓦·德鲁麦夫(1840~1901)的剧本《伊凡科》(1872),对保加利亚戏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留·卡拉维洛夫(1837~1879)的小说题材宽广,他的代表作《旧日的保加利亚人》(1872)、《宠儿》(1875)揭露了大财主的荒淫腐化和反人民的罪恶。

同类推荐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李龙炳的诗

    李龙炳的诗

    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和文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农民,命运之诗会永远呼啸在我的血液之中。我只能说,诗歌确立了我和世界更美妙的关系。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窝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对文本的探索。无论明朗或晦涩,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精神立场,在爱与忧愤之间也有对落难的承担,隐逸着一份刀锋的光芒,这些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和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我的创造和想象,探索和追求,就是为了在纷乱的汉语诗歌中获得独特而独立的音调,让自己拥有心灵的自足。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 俐侎人没有文字,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但有自己的语言,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有着原始的崇拜,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红楼花影

    红楼花影

    荼蘼是花季最后盛放的花,开到荼 蘼花事了,只剩下这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它的花语是最终的美丽。《红楼花影》中爱到荼蘼,没有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好的你,生命 中最灿烂、最繁华、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未解知识之谜

    未解知识之谜

    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为神秘现象,在某些问题上,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是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 一品寻宝师

    一品寻宝师

    她这无权无势的乡下丫头只想送给风华绝代的城主大人两个字:“我靠!”她跟娘亲过得好好的,用得着他一纸婚约把她变成万千女子的公敌吗?她这没有战力的废物偏偏是整个大陆人人巴结的寻宝师,岂能任人欺凌?城主大人又怎样?她不伺候。可是,这个整日追着她的男人是怎么回事?——惊才风逸的他凭什么要娶一个低贱村姑?她怎配高攀他?一场变故令他惊愕发现,原来,高攀的是他。若说以前艰辛修炼是为了登上武者巅峰,那么,如今他只为她而战。勇攀武神之位,只为她灵动笑容,纵然千难万险,他甘之如饴。【娘子教诲】“靠,你干什么打我?”“我娘子喜欢吃你山后的葡萄。”“喜欢我送给你好了。”“娘子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所以,抢就可以吗?【武神威武】“天啊,武神大人竟然去了死亡之域。”“死亡之域里的冥兽凶残无比,从来就没有人活着出来过。”“武神大人是为了我们才去除害的!”“武神大人威武!”死亡之域,武神大人一脚踩在奄奄一息的巨大冥兽身上。“万年来你是第一个打败我的人类,想要我的内丹,拿去好了。”“我要你内丹干什么?”武神大人无视掉所有修炼者梦寐以求的内丹,采下死亡之域独有的野花。冥兽错愕:“你来这里就是要这野花?”“当然,不然我来干什么?”武神大人奇怪。冥兽愈发震惊:“难道这野花有何奇效?”他怎么不知道?“我娘子喜欢花。”“……”凶残冥兽决定终生不出死亡之域,人类太可怕。
  • 恶魔欺负我

    恶魔欺负我

    简直就是恶魔嘛!不就是长得帅了一点,比别人酷了一点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居然可以这样欺负别人。猫猫个咪的,恶魔你就放马过来吧,本姑娘才不会害怕呢。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些小小的心动呢。
  • 青城Ⅰ

    青城Ⅰ

    艾天涯喜欢顾朗,如星辰般耀眼的顾朗。 在她十三岁的人生中没有比这喜欢更郑重的意义了。 如果没有突然转学而来的结巴美女叶灵,没有桀骜不驯无法无天的“老大”海南岛,没有以欺负艾天涯为人生目标的胡巴, 没有那一系列极致而疯狂的变故,没有那残酷到不可言说的惊天秘密……这份喜欢将如同每个懵懂少女的心事一样,遥远而梦幻。
  • 爱有8种习惯

    爱有8种习惯

    本书为我们作出见证:当我们向丰盈之爱敞开心扉之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更美好,并将世界变成更公正而和平的地方。本书帮助我们回答并解决现代人面临的重要问题,诸如:为什么说我现在过的生活就是我应该过的生活?我怎样原谅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我怎样和难以相处的人坦率交流?我怎样给他人提供最大的帮助?我怎样忘掉过去着眼未来?本书通过富于启发性的故事和宝贵建议,向我们展示出:通过培养慷慨、静默、求真、坦诚、游戏、宽恕、慈悲和社群等简单却意义深远的爱的习惯,我们就能创造完满而有意义的生活。
  • 校草的合租恋人

    校草的合租恋人

    洛宇与小晴本来就是一对冤家,但是他们却是青梅竹马!洛宇在学校是风云人物,校草极别。小晴在学校同样也是倍受关注,校花极别。当他们俩个人同居住在一起时,相互吃醋,相互针对!但是,当他们同居久了,日久深情,当他们发现自己对对方的感情时,又会如何?
  • 皇后不称职:朕的霸道女人

    皇后不称职:朕的霸道女人

    光溜溜的穿越,有木有搞错!虽然自己的男人跟那种人跑了但也不至于光溜溜的穿越到另一个男人的床上吧!美男美男不准过来!敢过来偶就!….…错乱的时空;错乱的国家;错乱的感情,当一切秘密随之解开的时候,我是不是也该离开?
  • 从女孩到女人

    从女孩到女人

    调酒师是一个特别的人,他叫dark,是个南方人,有着清秀的面庞和不羁的笑容,笑容里满是无所谓,让女人不敢依靠。樱子却无畏,她本就是不再爱的女人。她是一个不停行走的女人,从女孩到女人,她一直在路上,就为了等一个男人义无反顾的对她说:“我要带你走。”
  •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古龙文集: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

    楚留香受朋友焦林之托去寻找失散的女儿,却发现江湖各路人等都在因为玉剑公主与史天王的婚事而纷纷出动,极力阻挠甚至极力促成者都有……“午夜兰花”是楚留香系列中可谓最扑朔迷离、写法独特的一本,一开始,似乎永不变老、永不会死的侠盗楚香帅,就已经死了……在这个“推理故事”中,楚留香与他的朋友们,成了后人口中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