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600000013

第13章 近代欧洲文学(6)

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的另一位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他在长篇叙事诗《童僧》、《恶魔》里塑造了具有叛逆性格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人民反抗专制暴政的正义心声。抒情诗《帆》以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的孤帆,象征着“祈求风暴”的不屈战士。《高加索》充满热爱故土的情怀,显示了描写自然的高超技巧。莱蒙托夫在小说《当代英雄》中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的第二个“多余人”形象毕乔林。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在19世纪50、60年代走向繁荣,到19世纪70~90年代达到了高峰,并转向衰落。将近100年的俄国文坛,描写人民苦难的作家人才辈出,反映现实黑暗的作品不断涌现。他们的批判锋芒主要针对封建农奴制,后来也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度。高尔基曾拿西方文学作对比,说:“没有一个国家像俄国那样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出现过灿若星群的伟大名字。”

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因素有显著的增长,封建农奴制面临危机。先进人士对农奴制的批判以及围绕废除农奴制问题的斗争,促进了一部分作家转向现实主义。反对农奴制的斗争要求文学揭露社会的黑暗,这是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而文学本身的发展,也为它提供了条件。

普希金的后期创作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基础。莱蒙托夫、果戈理等是早期创作以浪漫主义见称的作家,也在19世纪30年代转向现实主义。诗人莱蒙托夫(1814~1841)在1840年发表小说《当代英雄》,继承普希金开始的“多余人”形象传统,塑造了又一个“多余人”形象毕乔林。毕乔林是对上流社会强烈不满的贵族青年,但他摆脱不了贵族生活,没有理想,玩世不恭,感到苦闷绝望;他时时进行自我心理分析,既否定一切,也蔑视自己,只能成为社会的“多余人”。作者用讽刺的笔调讥讽他,并谴责其所由来的贵族社会。

果戈理加强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别林斯基则反驳对立派攻击果戈理的言论,认为到19世纪40年代后期已形成了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其特点是真实描写并批判社会的黑暗,以下层人民为作品的主人公,反映人民的疾苦。这恰好是俄国社会迫切需要的文学。别林斯基的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赫尔岑(1812~1870)的小说《谁之罪?》(1847年)创造了另一个“多余人”别里托夫。这样一来,经过普希金、果戈理的创作实践和别林斯基在理论上的阐释,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到19世纪40年代已经完全获胜,并于19世纪50、60年代进入繁荣时期。

俄国文学繁荣的表现是作家众多,名著如林,而且种类齐备。小说如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1859年)、屠格涅夫的《前夜》(1860年)和《父与子》(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1864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1869年)。短篇、散文、随笔如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1852年),谢德林的《外省散记》(1856年),剧作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1860年),诗歌如涅克拉索夫的长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1863~1877年)等。在理论方面,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论点,其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1885年)对唯物主义美学作了重大贡献。

屠格涅夫的出现是繁荣时期的标志。他在写出了“多余人”形象罗亭(同名小说,1856年)、拉夫烈茨基(《贵族之家》,1960年)之后,迅速转向“新人”形象的创作,开了这个形象系列的先河。所谓“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识分子,即“自由民主资产阶级的受过教育的代表,他们不是贵族,而是官吏、小市民、商人、农民。”而此前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同名小说)几乎已是“多余人”形象的尾声。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接着提供了一批“新人”的形象。此时,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的《大雷雨》等剧作和涅克拉索夫(1821~1898)的《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分别在戏剧和诗歌方面拓宽了文艺表现生活的范围。前者将商人、演员、教师、店员、侍役等中下层人物搬上了舞台,后者则把农民、小知识分子引进了文学。

近代乌克兰文学

进入近代以后,在体裁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具有简单的对白与朗诵成分的戏剧雏形和勇士小说。

18世纪中叶,乌克兰文学进入新的阶段。这时期的重要作家是伊·彼·柯特利亚列夫斯基(1769~1838)。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和启蒙主义者,他的诗集《艾涅伊达》(1798)描述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习俗,歌颂人民的乐观精神,反映当时的社会关系。他的剧作《娜塔尔卡·波尔塔夫卡》和《有魔力的士兵》(1819)对发展乌克兰戏剧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诗歌和剧作中使用了民间语言。

其后,一些作家,如古拉克·阿尔捷莫夫斯基(1790~1865)、克维特卡·奥斯诺维亚年科(1778~1843)等继承了他的传统。农奴出身的诗人塔·格·谢甫琴科(1814~1861)的创作表达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反抗,标志着乌克兰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始。

19世纪中叶,乌克兰出现了一批现实主义作家,如涅楚伊·列维茨基(1838~1918)、斯维德尼茨基(1834~1871)、帕纳斯·米尔内(1849~1920)等。他们的创作致力于反映社会现实问题。马尔科·沃夫乔克(1833~1907)的《民间故事》,描述人民对农奴制的憎恨。

19世纪80年代,乌克兰的戏剧冲破沙皇的种种禁令,空前地活跃起来。著名的剧作家有米·彼·斯塔里茨基(1840~1914)、马·鲁·克罗皮夫尼茨基(1840~1910)等,他们以锋利的笔触提出尖锐的社会、道德、心理问题。

民主主义作家著名的伊·雅·弗兰科(1856~1916)的作品最早塑造了工人的形象。著名的帕·阿·格拉鲍夫斯基(1864~1902)、列·乌克兰英卡(1871~19131、米·米·柯秋宾斯基(1864~1913)等人的作品,表达了对阶级和民族压迫、对人身奴役的抗议,支持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这个时期著名的西乌克兰作家有马·沙什凯维奇(1811~1843)、尤·费吉科维奇(1834~1888)、瓦·斯捷凡尼克(1871~1936)等。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年代,乌克兰文学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作家队伍分化、资产阶级颓废文学出现、无产阶级文化派对优秀古典文化遗产的否定、各种色彩的文艺团体的产生等。乌克兰文学在与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得到了发展。

20世纪20年代,乌克兰文学发展了中、长篇小说体裁。刚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狄青纳(1891~1967)的《乌克兰吹来的风》(1924),库利克(1897~1941)的《康复》(1923)、《年轻的心》(1923)等作品中得到了反映。戈洛夫科(1897~1972)的长篇小说《杂草》(1927)首先塑造了农村党员的形象,潘奇(1891~1978)在《我们时代的故事》(1927)中,对塑造工人阶级的典型作了尝试。

20世纪30年代,一批年青作家登上文坛,其中有剧作家柯涅楚克(1905~1972)、诗人冈察连科(1908~)、彼尔沃马伊斯基(1908~1973)和散文作家斯米良斯基(1904~1966)、雷巴克(1912~1978)等。

这一时期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有库兹米奇(1904~1943)的《涡轮机》(1932)、柯秋巴的《新岸》(1933~1937)。写农村题材的作品有别泽克的《进入创造性的日常生活》(1931)、戈尔吉因科的《种子》(1933)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反映苏维埃人的新特点的作品有雷里斯基(1895~1964)的诗集《重量的标记》(1932)、扬诺夫斯基(1902~1954)的长篇小说《骑士们》(1935)、巴让(1904~)的叙事长诗《不朽》(1937)等。

戏剧作品有米基琴科(1897~1937)的《专政》、《闪耀吧,星光!》、《祖国的姑娘们》,柯涅楚克的《舰队的毁灭》等。

在反对德国法西斯入侵的年代,作家们创作了许多表现乌克兰人民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的优秀作品,如巴让的《宣誓》、狄青纳的《朋友的葬礼》、雷里斯基的《渴望》、马雷什科(1912~1970)的《儿子们》、柯涅楚克的《前线》等。

近代白俄罗斯文学

近代以后白俄罗斯与俄罗斯的合并,并没有使文学发展的条件得到改善,当时的文学只能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因而许多作品后来均已失传。

19世纪初出现了重要长诗《塔拉斯在帕尔纳索斯山上》,作者不详。这首长诗表达了对被压迫农民的同情,对农奴制的憎恨,语言丰富,形象生动。

著名农奴诗人巴甫柳克·巴赫里姆也属于19世纪前半期,生卒年月已难考证。他的父亲曾因参加农民起义被判死刑。巴赫里姆则因写诗反对地主被罚当兵,4部诗集也遭没收,流传至今的仅有诗一首。

在卡林诺夫斯基领导的农民起义时期(1863~1864),有过不少用白俄罗斯语写的诗歌和诗体宣言(包括卡林诺夫斯基自己的作品)。

除此之外,雷平斯基的作品则反映了波兰农奴主和民族主义者的利益,以牧歌情调描绘农民生活。

这个时期白俄罗斯自由主义贵族文学的代表是诗人和剧作家杜宁·马尔青凯维奇(1807~1884),他在农奴解放前写的作品中,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农民的劳动,但也美化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关系和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写的作品中,尖锐地刻画了沙皇官吏的贪污受贿和资产阶级的剥削本性。他的作品虽然有其局限性,但至今仍有艺术和认识上的价值。

19世纪后半期白俄罗斯最杰出的诗人是鲍古舍维奇(1840~1900)。他出生于小贵族家庭,上过彼得堡大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1863年,他在卡林诺夫斯基的起义队伍中战斗受伤,流亡乌克兰达15年之久。他最初的两部诗集《白俄罗斯牧笛》(1891)和《白俄罗斯弦音》(1894),都以假名发表。他熟悉农民生活,诗中充满对社会的抗议精神,可以说是白俄罗斯现实主义的代表。

19世纪80~90年代的民主主义诗人中,较著名的诗人有扬卡·鲁钦纳(1851~1897)、阿达姆·古里诺维奇(1869~1894)、阿利盖尔德·阿布霍维奇(1840~1905)、费利克斯·托普契夫斯基(生卒年月不详)等。扬卡·鲁钦纳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受过高等教育,曾在铁路上任职。他的诗触及了白俄罗斯农村的阶级矛盾。

1905~1907年的俄国革命席卷了白俄罗斯的城市和乡村。白俄罗斯第一个革命女诗人乔特卡(1876~1916)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她出生于贫农家庭,经过艰苦奋斗,曾就学彼得堡高等师范学校,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早期诗集《自由的洗礼》和《白俄罗斯的琴》(为1906)充满反对专制的激情。小说《在血染的田地上宣誓》(1906)号召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后期诗中有孤独忧伤的情绪。

这个时期革命文学创作的高峰,是两位大诗人扬卡·库帕拉(1882~1942)和雅库布·柯拉斯(1882~1956)的诗歌。

另一位著名的白俄罗斯诗人马克西姆·鲍格丹诺维奇(1891~1917)出生于教师家庭,他的父亲同高尔基有深厚的友谊。他写有小说《音乐家》(1907)和诗集《花环》(1913)等。他的创作活动处于文学中“为艺术而艺术”倾向盛行、颓废悲观情绪泛滥时期,但他的诗接受民间诗歌影响,洋溢着革命和民族解放思想,对劳动人民怀有真挚的同情。

这个时期还有两位诗人:季什卡·加尔特奈伊(1887~1937),以工人生活为题材;扬卡·茹尔巴(1881~1964),主要表现农民生活。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家是兹米特洛克·皮亚杜利亚(1886~1941),他的早期小说真实地表现了白俄罗斯农民的生活和心理。

白俄罗斯民族长期遭受立陶宛、波兰领主和俄国官吏的压迫和剥削,这也使他们的语言和文学备受摧残,但白俄罗斯文学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顽强地发展着。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白俄罗斯于1919年从德国占领下获得解放,建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给白俄罗斯社会主义的新文学开拓了新的天地。

近代波兰文学

18世纪60年代起,波兰文学开始了近代启蒙运动,作品反映了对教会和贵族的批判,最著名的作家克拉西茨基(1735~1801)留下大量诗作,并创作了波兰第一部小说。1795年波兰被德奥意瓜分,民族解放斗争成为文学主题,维比茨基的《波兰没有灭亡》成为“军国诗歌”的标志,1830年被正式定为波兰国歌。与民族解放斗争融为一体的波兰浪漫主义文学战胜了一度流行的伪古典主义,成为文学主流,这一潮流的开拓者密茨凯维奇(1798~1855)1822年出版《歌谣与传奇》,揭开浪漫主义文学之幕。他的《格拉席娜》、《先人祭》、《十四行诗集》、《塔杜施先生》等作品影响了后代波兰文学,并将波兰民族文学引入世界文学之林。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还有侨居国外的诗人斯沃瓦茨基和克拉辛斯基(1812~1859),浪漫主义文学的繁荣时期还活跃着“立陶宛派”和“乌克兰派”诗人、评论家莫纳茨基(1804~1834)等,其中以“乌克兰派”的马尔捷夫斯基(1793~1826)、哥什钦斯基较为著名。19世纪40年代,华沙还出现了“吉卜赛派”和“热情派”的作家。1863年反抗沙俄占领者的一月起义失败后,沙俄对波兰的文化控制加剧。波兰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引入了西欧的实证哲学,文学潮流则转向现实主义,小说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要形式。代表作家有显克维奇(1846~1916)、普鲁斯(1847~1912)、奥热什科娃(1841~1910)、科诺普尼茨卡(1842~1910)等。

近代捷克和斯洛伐克文学

1620年白山之役使捷克30年丧失独立,沦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省,知识分子大批流亡国外,捷克进入文化衰退的“黑暗时代”,只有民间文学显示了很强的生命力。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上半叶,捷克进入民族复兴时期,近代捷克和斯洛伐克文学也随之兴起。布罗夫斯基(1753~1829)、荣格曼(1773~1847)等人提高了捷克语言的科学性和丰富性,为民族文学繁荣奠定基础。

这一时期主要作家有浪漫主义诗人科拉尔(1793~1852)、切拉科夫斯基(1799~1852,代表作《捷克歌曲回声》)、马哈(1810~1836)代表作《五月》、哈夫利切克(1821~1856)、小说家聂姆佐娃(1820~1862,代表作《外祖母》),散文剧作家狄尔(1808~1856)等等。

近代匈牙利文学

同类推荐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我心永恒

    我心永恒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捡前人散落在草丛里的思想瑰宝,观一颗从暗夜里醒来的露珠,赏一株在悬崖边绽放的花朵,装一襟从时光隧道里吹来的轻风,然后染一身智慧的芬芳。篇篇美文,段段经典,字字珠玑,句句金玉,润泽心田,激励人生。
热门推荐
  • 霸王宠妻

    霸王宠妻

    信心:一个异世的孤儿,生性淡薄钟离亦邪:商界的霸主,冷漠无情她与他,相遇了他愿意宠她、护她,不求回报而她只需要接受他的宠平时冷漠孤高的商业霸主,不近人情只有在她的面前,才会卸下冷漠的面具在看见她的第一眼起,她就注定只能在他身边不容许任何人觊觎,哪怕是多看一眼也不舍不容许她消失在他的眼前,哪怕是睡觉也要抱在怀里为她,他愿意做任何事情,包括付出生命而她,却当作没有看见,执意要走为她,他伤害别人伤害自己在所不惜而她,远走天涯在路上当她消失在自己的眼前整个世界开始冰冷,嗜血、狂杀脚踏一路荆棘来到她的面前最终抵不过她的笑靥如花拥抱那娇小却温暖的身子上天入地,他也愿随她而去推荐娜的完结文《冷王宠妃》:………………………………………………
  • 精神的故乡

    精神的故乡

    跟孩子们谈谈精神,是我这本小书的任务。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任务,但同时也是一件困难的任务。精神这种东西太抽象了,又听说孩子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对抽象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不过,我又想,如今大人们都在忙于物质的事情,譬如挣钱呀,装修房子呀,买汽车呀,等等,哪有工夫关心精神这种没有用处的玩意儿,要谈精神也只有跟孩子们谈了。再说,精神是属于人的心灵的东西,而凡是和心灵有关的一切东西本质上必定是单纯的,是从孩提时期生长起来的。所以,只要我谈的真是精神,就一定能与孩子们谈得通。如果谈不通,就意味着我谈得不好,甚至谈的根本不是精神而是别的什么复杂的东西。看起来,写这本书对我自己也是一次考试呢。
  • 总裁的极品妻

    总裁的极品妻

    “呵呵,那打扰你真的不好意思啊,对了,感觉怎么样啊?”刚坐下就跟她探讨这种深奥的问题,有点过早吧。“你指什么?他的为人?还是别的什么?”她自然知道她问的是那男人了,更知道,她问的是那种事情,只是,她向来不喜欢开玩笑的,所以冷冷的憋了她一眼。“呃,他的为人?呵呵,没事了,中午要不要一起出去吃饭啊?大家约好在刚开业的那家餐厅。”“今天中午不行,改天吧,这两天有些忙。”她说的是她的……
  • 魔妃惹不得

    魔妃惹不得

    不就是盗个墓而已嘛,还穿越了?夜染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围观了,是被扒光衣服的那种围观!而更加悲催的是,自己手腕上一只黑色的手镯,里面居然封印着一只只有自己才看得见的暗魂!这只暗魂对她说:来,姑娘,我教你一门心法,你没事的时候练着玩!——夜染悲呜,这心法太特么邪门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互联网行业、通讯行业、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和创业者的必读书!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却是一位从大学辍学的80后。一个沉默寡言、言行举止都令人琢磨不透的“社交障碍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网络帝国的王者》是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业秘密及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书,看他怎样实现从0到百亿元的疯狂。
  • 妻为上之嫡女惊华

    妻为上之嫡女惊华

    轰隆,一道闪电从东方斜空劈下后紧接着便是一道道惊雷,哗啦啦的雨声随之而来。倾盆大雨过后,天刚灰蒙蒙亮,青瓦上的雨丝如线条,没能断歇,镇国公府西院长廊上,一道倩影急匆匆的走来,那步伐就跟脚下生了风火轮似的,眨眼便到了眼前。“净梅,歆儿可是醒了?”说着也不待站在门口穿着翠绿花袄的丫鬟应声,便伸手推开房门,急冲冲的走了进去,喘息的叫了声,“歆儿……”净梅忙……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毕业式

    毕业式

    ,展现了新的历史环境下。社会生活在部队的折射,以及新一代的军人他们的生活情感,影响到她的作品呈现出两类主要的主题:一类是反映部队生活的题材,还有一类题材是写农村少女,《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毕业式》作者地方大学毕业入伍的经历,这类题材在作者笔下都有着淡淡的但又挥之不去的酸涩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