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900000013

第13章 中国现代文学(7)

向着共产主义者方向发展的作家,当然不止鲁迅一人,而是一批人。早已是共产党员的沈雁冰,据他自述是在1924年从思想上信仰马列主义的。郭沫若也在1924年译完了日本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后,宣告“我现在成了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的信徒了,马克思主义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唯一的宝筏”。这些自述都是十分重要的。人们不能仅仅依此证明他们从此便是个彻底的共产主义者,但他们的自我宣言至少表明从此信仰马列主义,只要不是半途而废,以后便沿着马列主义指引的道路前进了。

“五卅”运动后,在革命高潮中,许多作家受马列主义影响,政治上日趋革命化。郭沫若、沈雁冰等先后参加实际革命工作,离开了文学战线。乃至新月社的闻一多,也一度投身革命运动。

中国社会阶级斗争不断冲击着作家的思想,新文学队伍政治上的分化必然影响到文学的发展。胡适自从搞“整理国故”后,影响转向学术界。通过《红楼梦》研究等,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占了一大块阵地。在文学创作方面,新月社基本上代表了资产阶级倾向,但只在诗歌领域有较大影响。后来是“新月派”主要理论家的梁实秋,虽然已经在宣扬“艺术是为艺术而存在的”,“诗是贵族的,决不能令人人了解”等,但此时影响不大。比较起来,无产阶级对新文学发展的影响要大于资产阶级,这突出表现在革命文学主张的声浪之扩展上。

早在1921年7月,便有人提出为了完成文学革命必得有革命文学的出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很重视宣传工作。1923年6月,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创刊宣言中,分析了中国当时的社会思潮和文学思潮,指出中国革命与文学运动,“非劳动阶级为之指导,不能成就”。1925年中共四大的《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指出,“在知识界中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见地传布无产阶级的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件工作。”

在文学方面,1923年后就有一批共产党员提出了建立革命文学的主张。如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蒋光赤、李求实等。稍后,沈雁冰、郭沫若、鲁迅也都就革命文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1924年后,各地还出现一些提倡革命文学的社团,最重要的是蒋光赤、沈泽民等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为阵地的春雷社。它比“五四”后着名的文学社团,出现较晚,一时影响也不很大,但这种带有鲜明革命倾向的社团的出现,恰恰说明了新文学运动中无产阶级影响正在逐渐扩大。

从事实际革命工作主要是宣传工作的共产党员,最早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党对文学艺术的见解。他们除了一般论述文艺是生活的反映、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等基本理论之外,最主要的是提出文艺与革命的关系。如邓中夏认为文学是“警醒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自觉和鼓吹人们使他们有革命的勇气”的“最有效用的工具”,因此要“以文学为工具”,来为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的运动服务。

为此,首先在题材上,他认为“须多做能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须多作描写社会实际生活的作品”,要彻底暴露黑暗地狱般的社会现实。蒋光赤甚至说:“谁个能够将现在社会的缺点、罪恶、黑暗……痛痛快快地写将出来,谁个能够高喊着人们向这缺点、罪恶、黑暗……奋斗,则他就是革命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就是革命的文学。”

其次,便是提出作家需有革命的感情。恽代英认为“要先有革命的感情,才会有革命文学。”因此,“倘若你希望做一个革命文学家,你第一件事要投身于革命事业,培养你的革命的感情。”因此,他们号召文学青年到工农中去。除此之外,他们还努力介绍国际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情况,如瞿秋白的《赤俄新文艺时代的第一燕》、蒋光赤的《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沈雁冰的《论无产阶级艺术》等。他们也简略地提到创造无产阶级文化的问题,如蒋光赤在《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中据“人类的精神生活由其物质生活而定”的理论,指出“因为社会中有阶级的差别,文化亦随之而含有阶级性。”从而提出创造无产阶级文化的任务。瞿秋白也提到“真正的平民只是无产阶级,真正的文化只是无产阶级的文化。”

到了1926年,郭沫若写了《革命与文学》,提出作家是阶级的代言人,“无产阶级的理想要望革命文学家早点醒出来,无产阶级的苦闷要望革命文学家实写出来,要这样才是我们现在所要求的真正的革命文学。”他号召作家“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漩涡中去,你们要晓得我们所要求的文学是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1926年12月,《中国青年》刊登了刘一声翻译的列宁的《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今译《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为提倡革命文学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初期的革命文学主张中,存在着一些幼年期难以避免的简单化,例如只强调文学作为政治的“工具”,而有意无意地贬低文学的价值,甚至认为文学如八股一般无用。这样,在批评“五四”后新文学作品的缺点时,便出现一概否定的倾向,把新文学比做“好个荒凉的沙漠,无边无际的”。对新文学作品在取代封建旧文学上的丰功伟绩估计不足。

同时,绝对化倾向亦已见端倪,郭沫若在《革命与文学》中说:你站在压迫阶级一边,你当然就反对革命,那么做出来的文学自然是反革命文学;你站在被压迫阶级一边,你当然会赞成革命,那你做出来的自然是革命文学,“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知道文学的这个公名中包含着两个范畴:一个是革命的文学,一个是反革命的文学。”这表现了“非此即彼”的简单化倾向。此外,在霍秋白、蒋光赤的文章中还有弗里契《艺术社会学》的机械论影响存在。这些在后来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都有更鲜明的表现。

这个时期在党所领导的工农运动中,产生了最初的工农革命群众的创作。安源煤矿罢工中的《劳工记》、“二七”罢工中的《颈上血》、上海工人起义中的《天不怕、地不怕》和广东海陆丰等地农民运动中的革命歌谣的出现,说明工农群众开始参加新文学的创作。这些作品当然应属于革命文学之列,但当时这只是萌芽状态的东西。在提倡革命文学的人中,蒋光赤这时创作较多,除了诗集《哀中国》以外,在1925年出版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1926年创作《鸭绿江上》等短篇。这些创作是对自己主张的实践,故可以看出革命文学的雏形。

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是蒋光赤此时的重要作品。主人公汪中出身贫苦农民之家,双亲被地主害死,他只身漂流在外,做过书童、茶役、店员、乞丐,参加过“二七”大罢工,坐过监狱,最后投奔革命。

通过这些经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辛亥革命后至北伐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现实,可以说是蒋光赤小说中现实成分较强的一篇。但对汪中经历的种种生活,写得都不深。作品是书信体的,用第一人称表述。作者借汪中之口说:“一个人当万感丛集的时候,总想找一个人诉一诉衷曲,诉了之后才觉舒服些”。这为求一快的情感宣泄,使作品染上浓重的主观色彩。书中插入了不太现实的恋爱故事,以及表现汪中在失去双亲后实行疯狂报复的幻觉,这些都使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气息。这一点,到了短篇集《鸭绿江上》就更加强了。这个集子中写得最好的《鸭绿江上》,类似郭沫若的《牧羊哀话》,借朝鲜贵族后裔受日本占领者的迫害,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的罪行,把爱国的题材与缠绵的爱情故事相糅合。

这些作品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强烈愤恨情绪,揭露了他们的罪恶,给一些主人公安排了革命的归宿;但情节多有编造的痕迹,又多主观地搀以爱情的内容,因而现实主义不很充分。

1927年4月,当上海工人起义胜利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蒋光赤怀着高度的政治热情完成了反映这次武装起义的中篇小说《短裤党》。这部小说描写北洋军阀在上海的血腥统治,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总罢工并转变到武装起义的过程,描写第二次起义的发动、失败和失败后再接再厉的斗争。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党领导下工人武装斗争的小说。正如作者在《写在本书的前面》中说的:“本书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证据,就是有粗糙的地方,可是也自有其相当的意义。”小说还描写了不顾个人健康和安危,关怀着起义的党的领导者杨直夫;忘我地从事工人运动,“简直是专门为革命而生”的史兆炎;还有急切要求革命,对党忠诚,不怕牺牲的工人党员李金贵等。这些形象都还没有达到性格化,但作为最早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几个共产党人形象,仍然是值得肯定的。这部小说也流露着明显的小资产阶级情绪,这特别集中地表现在党员女工邢翠英身上。她是李金贵的妻子,当李牺牲后,她产生了疯狂的变态心理,竟背着组织只身怀刀冲入警署,以个人恐怖手段为丈夫复仇,结果轻率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短裤党》是新文学发展第一期带终结性的一部作品,它是新文学经过几年的彷徨、斗争、分化后最终结出的果,它体现着新文学主流的发展趋势。《短裤党》对下一时期的文学又带有开启性,它身上已经出现了后来初期无产阶级文学所具有的主要优点与缺点。新文学踏着《短裤党》迈入了第2个发展时期。

1927年发生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中国政局发生了极大的动荡。轰轰烈烈向前发展的大革命惨遭失败,千百万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人头落地。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黑暗的历史时期,即由北洋军阀的统治转为蒋介石的法西斯专政时期。在大革命高潮中,许多作家投笔从戎,因而革命文学未形成一个广泛的运动。而在这时,许多人从实际斗争岗位上又回到文学战线来了。但是由于革命的失败,也一度造成了新文学队伍的思想混乱。有的人叛变,有的人动摇,有的人出于对蒋介石的屠杀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愤慨,产生了急躁、盲动的情绪。这些当然也会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匿居上海的沈雁冰开始写作《蚀》三部曲,蒋光赤在“宁汉合流”后,写了《野祭》、《菊芬》。

这些小说表现革命失败时的幻灭感或冒险情绪。但大震荡很快过去,革命作家重新积聚力量,结集起来,单独地打出了自己的旗帜。这样,随着左翼文艺运动的出现,新文学便进入了它的发展的第2个时期。

现代小说

新文学发展的第一期里,短篇小说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缺少有分量的长篇小说。新的白话小说创作先从短篇开始也是很自然的,因为它的格式与传统小说有更显明的区别,写作短篇更带着“文学革命”的特点。但要充分反映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貌,非有鸿篇巨制不可。茅盾、巴金、老舍等在20世纪30年代创造了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批长篇,这个现象是20世纪30年代文学比较“五四”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有大的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现代,任何国家或民族的文学,如果没有优秀的长篇小说,将是一个重大缺陷,也难以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

在开创长篇小说繁荣局面上,茅盾建立了重大功勋。“五四”以来,茅盾在译介外国文学理论和创作以及开辟新的文学批评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托尔斯泰、左拉等外国文学大师的作品,都给他许多教益。他又亲身参加党所领导的革命活动,从事过实际革命工作。因此,在思想、生活、文学上都已有长期的准备,才能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一鸣惊人。当他参加大革命时,他并没有想到要写《蚀》,那是“经验了人生以后才来做小说”。他不仅开了“幻灭”主题的先河,而且还是三部曲形式的首创者。

《蚀》应当说是现代文学中最早的成功的长篇。随着茅盾思想上消极悲观情绪的逐渐克服,也受无产阶级文学论争的影响,在《蚀》之后,茅盾的创作有了变化。1929年他在日本写作第二部长篇《虹》(未完成原计划),描写女主人公梅行素从“五四”到“五卅”运动这一长时期的思想经历。梅受“五四”新思潮影响,为反抗封建婚姻而离开家庭,但她在社会上并未找到理想的天国,那黑暗的现实激起了她的憎恨和复仇的情绪。到此为止,梅的思想并未超出《蚀》里的同类女性,不管她们的性格有多少差异。但当“五卅”的革命浪潮来到,特别在梁刚夫的帮助下,学习了革命理论之后,梅便踏上了通向理想天国之虹了。

《虹》的第一步还是踏在《蚀》之上,但它又迈出了第二步,当梅在“五卅”运动中走在南京路上,庄严宣告:“时代的壮剧就要在这东方的巴黎开演,我们应该上场,负起历史的使命来”之时,她便加入了那“突变”英雄的行列。《虹》已经具有初期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的某些共性。接着茅盾又迈出了第三步。这就是紧接着的两个中篇《路》和《三人行》在缺乏生活体验的情况下,他要表现革命斗争,给人物指明出路,结果收到的只能是概念化的酸果。可以说这两部中篇犯了初期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的通病。

由此,茅盾得到了教训:“徒有革命的立场而缺乏斗争的生活,不能有成功的作品”。这样,既要坚持为人生的文学的有为态度,要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反映生活,使作品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又要避免概念化的错误,茅盾觉得只靠“经验了人生以后才来做小说”是不够的,还要加上“因为要做小说,才去体验人生”的方法。他没有把概念化的原因归之于理论指导,而是尽可能地补救自己生活的不足。这就是他所归纳的:“一个做小说的人不但须有广博的生活经验,亦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的头脑能够分析那复杂的社会现象;尤其是我们这转变中的社会,认真研究过社会科学的人每每不能把它分析得正确。”

这样,马列主义给了他对复杂纷繁的现实生活的洞察、缕析之力,使他的创作从中得益匪浅;重视生活体验又使他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概念化。他终于写出了现代社会分析小说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最重要的长篇《子夜》。1933年《子夜》的出版,成为当年文坛上的重要事件。瞿秋白甚至把1933年叫做“子夜年”。

1927年后理论战线发生了一场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如陈独秀支持的“机械派”,认为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封建关系只是“残余的残余”。其目的在于以等待资本主义成熟再搞社会主义革命为由,取消当前的革命。“新思潮派”则认为中国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要把民主革命继续进行下去。茅盾写作《子夜》有明确的目的,就是通过描绘现实生活,说明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以驳斥托派的谬论。他的小说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社会生活,但同时又是从生活出发,通过生活本身引出历史的结论。

同类推荐
  • 心声集

    心声集

    《期待》、《九寨之秋》、《学会夸奖》、《学会放弃》、《献给爱人的歌》、等等……《心声集》这本诗集收录的是作者成绛卿的心得之作。
  •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汉诗就像一朵暗自芬芳的兰草,朴实无华却最写尽人生百态。再没有哪个朝代的女人,会如汉时的女子那般敢爱敢恨,刚烈痴情。也再找不到那野性未褪,却温柔多情的汉子。用今朝的笔写汉时的情,迎面而来的,除了浓浓的烟火气息,还有那些让你心动的爱恨情痴。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热门推荐
  • 金陵爵

    金陵爵

    蔷薇花已开,可待美人折?琼楼玉宇,我看见烟雨迷离中的南国楼台几万重。子夜吴歌,我听见谁在吟唱为这随风而逝的爱情。青春与美貌在深宫禁苑里被默默祭奠,权力与欲望在爱恨纠葛中正熊熊燃烧。王谢士族,胡马铁骑。生逢乱世,南北分庭。英雄辈出的华丽时代,谁可定鼎天下?
  • 天才儿子腹黑娘亲

    天才儿子腹黑娘亲

    穿越后发现自己有了个儿子,儿子的身边还有一只神秘无敌的兽宠。没关系,人生直接跳过了生儿育女这一段,省事了。至于孩子他爸是谁,跟她有什么关系?带着儿子闯荡江湖,任你妖魔鬼怪,还是奸人贱人,母子齐心,遇神杀神,遇佛弑佛!【毒舌、没心没肺、深藏不露的腹黑女主+纯真腹黑、拥有无敌兽宠的天才宝宝+狂宠妻儿的霸道尊主,这是一篇幽默诙谐的萌宠文,不虐,一对一!简介小白,内容不白!】小墨:娘亲,有坏叔叔拦路抢劫,怎么办?云溪:自己搞定!这点小事不要来麻烦娘亲!小墨:娘亲,这位叔叔很帅很好很有钱,我可不可以让他做我的爹爹?云溪:虽说是个短命鬼,不过等哪天他两脚一蹬归了西,那他的财产就全部归我们母子所有了!小墨:娘亲,这个男人长得好像我,难道他是我爹爹?云溪:不要乱认爹!万一是个穷光蛋,你养他一辈子啊?神秘男主:睁大眼睛看清楚了,本尊全身上下都是名牌,还有我手里的这柄宝剑,无价之宝!一场新秀争霸赛,未婚生子受人唾弃的云溪大放异彩,众星拱月,成了香饽饽,上门提亲的人几乎将将军府的门槛踏破。小墨左手摇着“通过”的牌子,右手举着“淘汰”的牌子,忙得不亦乐乎。“不在天下十大美男排行榜之列的,淘汰!”“打不过我和我娘亲的,淘汰!”“身价没有百万两黄金的,淘汰!”“……”如火如荼的海选即将接近尾声,一帮神秘人突然闯入。“你们是干什么的?”“嘿嘿,给我家尊主报名来了。”“本人不出席的,直接淘汰出局!”“尊主很快就过来了,怕你不信他有钱,所以特意回去搬金山去了。”这是一个尚武的剑客时代,整个傲天大陆共有五个国家,按照各国实力先后的排名,分别有南熙国、东陵国、北湘国、西慕国和位于四个中间的傲天国。每个国家都崇尚武力,玄气纵横傲天大陆。云溪,前世是古武世家的家主,身怀绝世武学,无意间穿越到了云家未婚先孕的大小姐身上。迷糊、爱财如命、闲事莫理是云溪的保护色,一旦有人触及她的底线、伤害她在意的人,她就会不择手段、阴狠毒辣,不死不休!毒舌、没心没肺,只想带着儿子混吃混喝,逍遥快活一辈子。云小墨,女主的儿子,五岁,天才宝宝。纯真可爱的外表是他的保护色,对他好的人,他无比亲近,对他不好的人,都会被他整得无比凄惨。娘亲所有的话,他都奉为圣旨,贯彻执行,直至腹黑的亲爹出现……☆☆☆☆☆☆☆☆☆☆推荐自己完结的作品:女皇选夫极品特工女皇(女强)☆☆☆☆☆☆☆☆☆☆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书中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
  • 法相天尊

    法相天尊

    孔雀明王历劫重生于废柴之身,两人合二为一,将创造何等奇迹?筋脉尽断怕什么?我有易筋洗髓!没有功法怕什么?我有至尊秘籍!司徒云咸鱼翻身变成天才,门派征战中崭露头角,天骄比拼傲视群雄。修法相,铸金身,得大道,再踏仙途!
  • 铁血奇侠传

    铁血奇侠传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说到底不过是那些充满野心的少数人的游戏而已,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将大多数无辜的百姓当做草芥任意玩弄!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求名不求利,为了毫不相干的人挥洒热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霸宠冷漠娇妻

    霸宠冷漠娇妻

    精彩片段【一】司徒睿大雪里,少女抱着才三个月大的婴儿对着少年怒喊:“司徒睿,你这个混蛋!我不信你的话,我一定要再做一次鉴定,你不能冤枉侮辱我!”冷厉的少年直接将一张纸扔在了花诺的脸上:“自己看!”说完,决然的转身离去。自此,她由云端陨落地狱,前程尽毁。精彩片段【二】端木瑞花诺惊愕的看着笑得分外魅惑的端木瑞:“你为什么要跟我结婚?”“很简单,我爸妈想抱孙子,逼我结婚,而我还没有玩儿够,不想这么早结婚!而你,需要给你的孩子一个名分!”端木瑞望着摇篮里粉雕玉琢的孩子,寓意明显——这将是一场无关爱情,只有利益的婚姻交易。为了孩子,她的人生,自此走入黑夜,游走在灰色地带——化名“夜色”!精彩片段【三】袁启当年,他被设计,失去了生命中的最爱。可当他再看见那个本以为已经死去的人,早已冰封的情愫猛然复苏。不顾一切,他当众拥住了她!他由阳光的谪仙化身痴情的魔,霸情如海,她一时间无力抵抗。
  • 呆萌公主俏王妃

    呆萌公主俏王妃

    穿成了公主,不仅失忆受伤,还斗奸妃、惩皇子、反太后应接不暇;灵贵妃使计让慕妤公主和亲,怂后力保,她却自告奋勇,帅气王子如可应付这鬼主意层出不穷,萌翻天下的太子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不做王的替身妃:凤头钗

    不做王的替身妃:凤头钗

    四年前,女扮男装的独孤小九救了亡命公子的宋玉,二人相识生情。走时宋玉送给阿九一枚非同寻常的凤头钗,作为婚约之物。两年前,卫国公主国破家亡跳崖,落入川息江,崖头留下一枚凤头钗。*南风卷帘,柳絮翻飞,而许诺为我别上凤头钗的意中人,始终未见。*最遥远的距离,我在你面前,你却不认识我。*若说无情,君又为谁辗转不眠。若说无心,又是谁为卿纵身跃下。*你来了,轻易穿过我的心房,我为你放弃一片城。人生若只如初见。偶相遇,浅相识,深相思,终难忘……【轻寒公子】完结文《萌妻休夫:腹黑王爷小哑妃》新文《驯夫小野妃:腹黑王爷难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