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6500000011

第11章 中古亚非文学(3)

李朝时期的汉文文学仍然为文人所重视。汉诗的内容结合现实更加紧密,反映现实更加深刻。徐居正、李石亨、李劳、白光勋。申钦、李植、权毕等是这个时期负有盛名的诗人,其中权毕(1569~1612)尤被推崇,所作《驱车儿》、《切切何切切》等诗对于贫苦百姓深表同情。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8世纪前后进步文学流派——实学派兴起,实学派的代表作家朴趾源和了若镛在汉文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朴趾源(1737~1805)是朝鲜中古时代最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他出身名门望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出使中国,接受先进文化影响。其主要创作有短篇小说集《放琼阁外传》和访华旅行记《热河日记》等。前者收入的讽刺两班懦弱无能的《两班传》是作者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后者通过多种多样的文体提出了各种社会问题,全面地体现了作者的实学思想。丁若镛(1762~1836)是实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实学派的大诗人。他主张从事诗歌创作必须从关心国计民生的愿望出发,即所谓不忧君爱国,非诗也;不伤时愤俗,非诗也;非有美刺劝惩之义,非诗也。他一生写有汉诗2500余首,其中有的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思(如《述志》,有的描述百姓所受的苦难,如《奉旨廉察到积城村舍作》、《饥民诗》,有的揭露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如《猎虎行》、《狸奴行》、《龙山吏》,有的提出改革社会的理想,如《夏日对酒》等。除了上述作家作品之外,金时习的汉文短篇小说集《金鳌新话》,作为朝鲜小说创作的先驱也是不应忽视的。

大约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关系,自古以来日本和朝鲜的文化同当时历史比较悠久的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交往,受到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因而也就使得日本文化和朝鲜文化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系,产生了某些共同性。

在语言和文字上,日本和朝鲜起初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以后都采用汉字注音、表义,最后都借助汉字创立了民族文字;与此同时,大量的汉语词语融入日语和朝语之中,成为日语和朝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日本和朝鲜文学史上,都曾长期存在汉文文学和国语文学并立的现象。

在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上,日本和朝鲜的作家常以中国文学为规范,在思想、题材、体裁、格律、语言、典故等方面向中国文学学习,从中汲取营养。当然,那些优秀的作家都是既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又善于保持本民族的传统的,所以他们所写出的作品仍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作家的世界观和作品的思想性上,日本和朝鲜文学都受到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从中国传过去的佛教思想的深远影响,但日本更多地接受了佛教思想的影响,而朝鲜更多地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古南亚文学

中古南亚地区的文学就是中古印度文学。当时,南亚地域民族矛盾尖锐,割据局面严重,但是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形成许多独立的国家,仍然是一个统一体。只有斯里兰卡岛国(旧名锡兰)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意义的国家。

中古印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封建过渡时期,大约从公元前开始有了封建社会的因素,到5、6世纪初步形成了封建社会。因此以9世纪前后为界可以分成2个阶段,即中古前期和中古后期。顺应时代演变的文化、文学也是如此,也经历了2个不同的时期。

一、古典梵文文学时期(约1世纪至9世纪)

这一时期的印度几度统一又几度分裂,常常是相对统一的大国和分立的小国并立。贵霜王国衰落之后,笈多王朝于320年建立,随之强大,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庞大帝国。5世纪由于白匈奴(哒哒人)入侵,笈多王朝步入衰落时期。6世纪之后新的普西亚布蒂王朝出现,7世纪初戒日王登基,开始了新王朝的鼎盛时期。戒日王去世后,印度又陷入了分裂状态。从8世纪开始,异族不断入侵印度。10世纪之后,信仰伊斯兰教的西北部民族日益强大,逐渐占领印度的广大土地,建立了新王朝,结束了中古前期。

这一时期,我国3位高僧法显(晋)、玄奘(唐)、义净(后唐)先后留学印度学佛法。他们的著作真实地记载了当时印度的社会面貌。当时几个王朝国势强盛,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繁荣,保留了原始的农村公社制度,采用封建式的生产方式,“惟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法显《佛国记》)。帝王重视文化、学术事业,一批文人进入宫廷,受到统治者的恩宠。

这个时期,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并存并互为消长。婆罗门教融合了民间的信仰,逐渐形成印度教,崇尚三大神;即毗湿奴(司保护)、湿婆(司毁灾)和梵天(司创造)。佛教则由原始的小乘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

这一时期的文学继承了史诗时期的文学传统,有了新的发展。首先,以宫廷为中心的城市文学得到发展,文人文学渐渐抬头,逐步取得文坛的优势;其次,文学作品与宗教文献分离,形成自身的独立的文化形态,因而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再次,各种文学的形体逐渐完备、定形,戏剧、诗歌、故事、小说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文艺理论的发展,标志着文学自觉性的加强。

古典梵文文学时期是印度文学史上一个繁荣、辉煌的时代,一个文学自觉、成熟的时代。

二、地方语文学时期(约10世纪至19世纪)

9世纪以后,印度多次遭到西北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侵略,政治、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入侵的民族掠夺印度人民的土地和财产,印度各个封建王公纷纷进行抵抗,因此当时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十分尖锐,战端频起。经过几百年的动乱,在14世纪初,蒙古人帖木儿建立了新的王朝,确立了统一的印度北方的霸权。不久帖木儿王朝衰落,各封建王公抬头,割据的局面又重新出现。16世纪阿富汗的强悍民族侵入,占领德里,建立了莫卧儿王朝,再次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封建王国。它不仅独霸北方,也将势力伸向南方。新王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采取了缓和的政策,因此这一时期民族矛盾相对地得到了缓和,而阶级压迫严重,阶级矛盾上升。综观中古时期,印度长期处在外来民族控制之下,战祸不已,民不安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交,时而民族矛盾加剧,时而阶级矛盾尖锐。

所以反映在宗教、文化上,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相互抵触,而又相互融合,构成纷繁复杂的形势。印度为了抵御外族的统治,逐步改革了婆罗门教,发展成为印度教,而且加强了控制。14、15世纪之后,民族矛盾稍有缓和,印度教受到伊斯兰教的冲击,出现了宗教改革运动——“虔诚教派”的运动,它维护了民族和大多数中下层教民的利益。因此中古后期的印度,宗教问题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它贯穿着整个中古后期,成为当时社会上一个突出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文学是印度文学的一个新阶段,它受到时代、政治、宗教、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以崭新的姿态出现。10世纪之后,统一文坛的印度梵文文学衰落,代之而起的各个地方语(俗语)文学兴起,印地语文学、乌尔都语文学、孟加拉语文学、泰米尔语文学、波斯语文学、马拉玛兰语文学等等竞相出现,呈现一派百花争艳的局面。

12世纪孟加拉诗人胜天是最后一位杰出的古典梵文文学的作家。他的《牧童歌》是根据史诗和民间文学的内容,描写了大神化身的黑天和牧女陀罗的爱情。全诗感情直率,情节起伏跌宕,描写细腻,充分发挥了抒情诗体的特点。《牧童歌》由于对黑天大神的颂扬,开拓了中古时代虔信文学的先河。

10世纪之后,在民族矛盾尖锐时期,体现民族精神的英雄史诗盛行,在印地语和其他地方语中,歌颂封建王朝领主业绩的史诗众多,它们带有理想色彩,富有民族精神。最著名的作品是12世纪宫廷诗人金德·伯勒达伊的《地王颂》,它集中描写了地王和夏布哈丁王之间的战事,地王英勇善战、宽厚待人,体现了印度民族的高贵品性和不可屈辱的民族精神,最后地王惨遭暗杀,寓意了印度遭受外族蹂躏的灾难深重的现实。它继承了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文学传统,结构宏伟,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另一部重要史诗是14世纪诗人维德亚伯迪的《吉尔蒂颂》。这个时期抒情文学也有发展,有的诗人模仿迦梨陀娑的《云使》,写出了情调伤婉的情诗,抒发了征夫思妇的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如11世纪的阿伯杜尔·勒赫芒的《托告君夫》。

14世纪之后,随着宗教虔诚运动的发展,宗教文学兴起。它是宗教虔诚运动的一翼,因此又称之为虔信文学。在印地语文学中出现了几位宗教大诗人,他们各自代表不同的教派文学。格比尔和加耶西是“无形派”的诗人,他们认为神是无形的,反对偶像崇拜。格比尔则又认为只有获得智慧和理性方能与神融合,因此称他为“明理”派诗人;加耶西则认为通过情爱可以解脱,所以称他为“泛爱”派诗人。他们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是代表中下层印度人民利益的宗教改革家,尤其格比尔是来自民间的致力于宗教改革的志士,所以被称为圣者(达斯)。苏尔达斯和杜尔西达斯是“有形派”的诗人,他们认为神有形体,主张信仰大神的化身。杜尔西达斯膜拜罗摩,是“罗摩”派诗人,苏尔达斯崇拜黑天,是“黑天”派诗人。他们也是宗教改革家,亦被称为圣者(达斯),都企图以纯洁印度教的方式实现民族、国家统一和强盛的理想。

宗教虔诚运动席卷了印度多数地区,许多地方语文学都有强烈的反响。孟加拉语文学有崇拜湿婆教派和崇拜毗湿奴教派的文学;前者以歌颂湿婆妻子难近母(琼基)的诗歌成就突出,著名的穆贡德拉沃的《琼基颂》描写女神的威力、仁慈以及为民降魔除妖的功业,它反映了人民痛恨战乱、渴望安定的心愿;后者以15世纪诗人钱迪达斯为代表,他的抒情诗《黑天颂》体现了诗人对毗湿奴化身的黑天膜拜的宗教情感,也歌颂人生的美好、青春的欢乐,并且痛斥了世间的丑恶。

格比尔是14、15世纪之交的宗教诗人。他出身寒微,自身又是织布工人,自幼失学。后来随从毗湿奴教派大师摩难陀出家学道,自创格比尔宗教支派。他是位宗教改革家。他的诗歌创作是在传教过程中顺口拈来的作品、由信徒们记录下来,去世后由门徒搜集出版,名为《格比尔诗集》。他的诗由于语言通俗,内容深刻,比喻贴切、新颖,符合普通民众的心理,因而深得人民的喜欢,至今流传在民间,成为指导人们行动的至理名言。

格比尔以哲理诗见长。他尊重实践,尊重从实践得来的思想与认识,反对虚幻的偶像与空洞的玄学之说,具有素朴的唯物观念;他同情人民的疾苦,反对种姓制度和观念,主张在神的面前,只有“虔诚”,无贵贱等级之分;他不满不同宗教、教派之间的敌视心理,主张消除民族、宗教隔阂,统一国家,安定人民。他也创作了感情细腻的情诗,借男女欢情寓意教民对真神的虔诚、膜拜的心理,音律谐婉,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他的诗歌具有自然、朴实之美,但也有浅薄之弊。

加耶西(1493~1542)是印度北方印地语诗人,出生在伊斯兰教徒家庭。他笃信伊斯兰教派的“苏菲”派的教义,主张平等和泛爱。他最有名的作品是长篇叙事诗《伯德马沃蒂》,全诗分58章,1.1万余行,规模宏大,篇幅浩繁,叙述了公主伯德马沃蒂与王子勒登森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他们忠贞不渝,最后在凶恶的异邦统治者的迫害下,双双殉情。

长诗的爱情悲剧超出一般情诗的内容,而含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他们在爱情上的坚贞不屈是对异国暴君的淫威的反抗,是具有反对异族统治的民族精神的。全诗笔力遒劲畅达,形象逼真鲜明,是一部印度中古时期少有的优秀之作。

苏尔达斯是15世纪后期印地语诗人,生卒年代不详。他出生在民间艺人家里,本人也是民间说唱艺人。他曾出家当过僧人,信奉黑天教派。他的传世之作有三部作品:《苏尔诗海》、《苏尔诗选》和《文学之波》,但可靠的只有一部《苏尔诗海》。《苏尔诗海》是歌颂黑天大神的长诗。它抒情、叙事兼备,利用《薄伽梵往世书》的素材、情节,倾吐了人的真实情感,歌唱了不带灵光的人性。

诗中最精彩部分是黑天童年和少年的生活以及和牧女陀罗的爱情的描绘。童年的黑天是天真、活泼、顽皮的牧童,招人喜爱;少年的黑天是翩翩美男子,情场上的多情之种,招来众牧女的爱慕;成人之后,他嫉恶如仇,为民除掉暴君刚沙,是一位具有超凡神性的英雄。黑天性格完整,感情真挚可爱。

长诗描写了牧民的生活,着意刻画了牧女罗陀的形象,显示出一位来自民间诗人的特点:热爱生活,赞美淳朴、善良、真挚的情感。牧民的生活在诗人彩笔之下是人生的乐园,是一派和睦、幸福、勤劳、朴素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并富有田园乐趣。《苏尔诗海》被奉为宗教的圣典,是在宗教庆典之时诵读的赞美诗,苏尔达斯也被看作是宗教的圣者。然而,揭去长诗的颂神的轻纱,它却是生动有趣、浪漫抒情的印度中古人民生活的写照,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富有人情味,整部长诗散发着浓烈的生活气息。

米拉巴依(1503~1573)是印度封建时代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她一生不幸,20多岁时就成了寡妇,以敬神拜仙,笃信宗教排解精神的苦闷。她信奉黑天大神,一生写下不少宗教抒情诗,倾吐了她被压抑的心愫,尤其在描写牧女罗陀爱慕黑天的诗歌里,透露出诗人渴慕爱情自由、不满封建礼法的心思。她的宗教诗既有强烈的生之欲望,又有悲观色彩和神秘主义倾向。

17世纪以后,虔信诗歌衰落,大量效仿前人之作涌现,形式僵化,内容单调,缺少创新的精神。

与宗教虔信文学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世俗文学。14世纪用梵文编定的《关于骗子的故事》就是社会中各种奸诈之徒的形象集锦,描绘了各色各样以行骗为术的人物的面貌,作品幽默,富有情趣,也具有反宗教的倾向。孟加拉语作家卡娜和达克合著的《格言集》有肯定人生、否定来世的反宗教倾向。无名氏的长诗《虚空往事诗》揭露了宗教对人迫害的残酷。

乌尔都语文学和孟加拉语文学

乌尔都语文学是巴基斯坦、印度用乌尔都语创作的文学,起源于波斯古典文学,于11~12世纪开始发展。第一个用乌尔都语写诗的是波斯语诗人哈佳·玛苏德·萨迪·苏莱曼,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狱中哀歌》。用乌尔都语创作取得重大成就的是阿密尔·霍斯陆,他曾被誉为“印度的鹦鹉”,著有诗集《哈里格·巴里》。

15~17世纪,乌尔都语文学得到发展,著名诗人有穆罕默德古利·古特布·夏赫、瓦里、夏赫·阿布鲁、密尔·特基·密尔等。

18世纪末的散文作品,如童话和故事,大多根据梵文古典文学和波斯文学加以改写,如密尔·阿门有名的民间故事《花园与春天》等。

同类推荐
  • 社会底蕴

    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而且是一名学者,一名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部,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字数近200万字,且字字珠玑,句句秀美,或清秀隽永,或激进深邃,为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学遗产。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热门推荐
  • 女大当婚

    女大当婚

    尹清清第一次见武师益就看了不该看的,以致于武教授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她总集中不了精神。事实证明尹清清跟武教授猿粪不浅,因为,无论她做什么都能遇到他。当她以为毕业了她跟他的孽缘总算了了时,谁知道他竟然是她第十个相亲对象。相亲篇:相亲第十场,陈女士千万保证的最后一场。十分钟后,尹清摊牌:“我觉得我们不合适,这么说吧,你太老了,按辈分你都是我叔了。”某人咬牙,“配你刚刚好。”“可是,教授,你是我导师,你不觉得这样会破坏我们之间纯洁的师生关系吗?”“亲力亲为教导自己老婆,我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宠妻篇:亏得她一直认为武师益是教师中的典范,没想到他却是禽兽中的模范。温情篇:青江市一夜之间几位风云人物全部落马,而被媒体发现跟几位高官都暧昧不明的陈素素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社会舆论纷至沓来。“我不想考了。”“因为母亲的事吗?别担心,就算天塌下来,还有我给你顶着。”尹清双手捂脸,“你是不是后悔娶我了?”“我后悔没有早点娶你,”“我担心陈女士……”“不会,有我呢。”怎么会有事?
  • 我和猫妖有个约会

    我和猫妖有个约会

    老天,我只是安分守己听从母命的都市灰姑娘,谁知大学时严禁恋爱,现在却被逼嫁人——我的人生就是折腾and死命折腾!事业焦头烂额也就算了,委委屈屈相个亲,怎么眨眨眼猪头中年男就成了迷死人不偿命的猫妖?!还口口声声为了报十三年前救他一条小命的恩,他要和恩人我幸福生活到终结!No!我不想和妖怪扯上任何关系!不愿过虚假的快活日子!但我的弱势反抗遭遇惨败,爹、娘、朋友、同事一致认为我和猫妖尚尚如胶似漆!遭遇陷害失业失意后,双亲大人更是要求我跟着尚尚远走他乡。认命的我“嫁猫随猫”,从此奇怪的事情接二连三:绝色黑狐狸不请自来,又有清秀猴妖凑热闹,最后居然跑来货真价实的九尾白狐、帅哥神仙!挟持、麻烦、考验……然而妖心难测,我不知不觉喜欢上的猫妖是否对我也有些心动?血琉璃到底和我有什么牵扯?我和尚尚能修成正果吗?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雁翔红楼

    雁翔红楼

    此文已半价红楼一出,为之辗转反侧痛彻心扉之人不知几许!“情”之一字,千回百转,却又有谁能料得到,参得透?林雪,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穿越到红楼,成为那个世外仙姝林黛玉的婢女----雪雁.熟知历史进程的她,竭尽全力去改写红楼女儿的悲情命运。到最后,她能否于愿以偿呢?谁又是她最终停驻呢?看秀丽睿智的女子翱翔红楼,如何在红楼闯出一片自在广阔的天空!
  • 纨绔萌妃世无双:邪尊宠上瘾

    纨绔萌妃世无双:邪尊宠上瘾

    她是皇城脚下的纨绔女混混,容颜倾世,风华正茂!他是睥睨天下的狂妄邪尊,偏生将她捧于掌心,细细安放!她狂,她傲,她嚣张跋扈;他疼,他宠,只为她一人。“只要迷儿想要,我便给!江山为聘天下为媒又何妨?”“万千独宠皆有时限,这般信誓旦旦以往同哪个姑娘说过了?”“此生只迷儿一人,只要迷儿不离,生生世世绝无时限。”不日,他却亲手将她送至他人手中。“迷儿,我知错了。”“想要我原谅你,除非你在这儿跪到我满意为止!”纤细食指刁蛮的指着地面。门外:“男儿膝下有黄金,尊主连皇帝都不曾跪过,怎会跪姑娘?”“我们老大乃无价之宝,岂是区区黄金能够比拟的!”她可否比拟黄金,只有门内两人知晓了。
  • 爱有8种习惯

    爱有8种习惯

    本书为我们作出见证:当我们向丰盈之爱敞开心扉之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更美好,并将世界变成更公正而和平的地方。本书帮助我们回答并解决现代人面临的重要问题,诸如:为什么说我现在过的生活就是我应该过的生活?我怎样原谅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我怎样和难以相处的人坦率交流?我怎样给他人提供最大的帮助?我怎样忘掉过去着眼未来?本书通过富于启发性的故事和宝贵建议,向我们展示出:通过培养慷慨、静默、求真、坦诚、游戏、宽恕、慈悲和社群等简单却意义深远的爱的习惯,我们就能创造完满而有意义的生活。
  • 大王莫怕

    大王莫怕

    土里土气的山村野丫头木小多无意中结识了要去中南山修炼的高傲贵公子夜泽天,一路发生了很多搞笑无厘头的事情,到了中南山之后又经过多层选拔终于留下成为南派入室弟子……与尘冠希,许仙,沉鱼落雁等人成为师兄妹,其中爆笑不断,欢喜多多……(有心脏病的亲们慎入哦!笑残概不负责。)另外随着时间的累积,小丫头有和小王爷产生了怎样的情愫呢,大家拭目以待吧
  • 好想和你在一起

    好想和你在一起

    他陪伴在她身边整整十五年,她却爱了另一个男人十五年。“不要伤心了,打起精神来,刑杰森不是也没怪你吗?”“他是没怪我,可我受够了那些明明自己难过还要不停安慰我的人,这感觉让我觉得自己糟透了。”当她不顾一切追求真爱,却撞破南墙头破血流的时候,他默默用时间来证明了,他才是最好的。当她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意,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依然有他在等候。他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走过来略显浮夸地勾搭住她的肩膀,嘴里的话也依然欠揍:“我妈给我取这名字的时候可真有先见之明啊,姜涞姜涞,我可不就是你的将来么。”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却唯独他能用这么漫长的时间证明给她看,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还是存在永远不变的人,当她终于顿悟,悔恨回头,他依旧和十几年前一样,一心爱她,全心等候,毫不吝啬地向她展开了怀抱。他说:“因为不知道下一辈子是不是还能遇见你,所以我这辈子才这么努力,想把最好的都给你。”
  • 有你陪伴,一路上充满阳光

    有你陪伴,一路上充满阳光

    本书所选均为古今中外优秀的友情故事,如俞伯牙和钟子期、马克思与恩格斯等。在这些故事中,既有孩童之间的真挚友情,又有成年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领会到正确的交友方法,并使孩子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纯洁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