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8300000011

第11章 古代军事

古代战争方式

在我国古籍中,经常出现一些描述战争性质与战争方式的词,如“击”、“袭”、“侵”、“伐”、“征”、“战”、“攻”等等。其中,除了“击”、“攻”、“战”3个词表示一般地攻打、作战外,其余的词在描述战争性质和战争方式上均具有特定的含义。

“征”,是指上伐下,有道代无道;是所谓的“褒义”词。如《左传·信公四年》:“五侯九伯,汝实征之。”这是指上伐下。《孟子·梁惠王上》:“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这是指有道伐无道。

“伐”,用于诸侯国之间,不仅限于上对下、有道对无道的进攻。其特点是出兵的一方须事先找个理由,即“师出有名”。因此是中性词,后因“征伐”、“讨伐”连用,而渐具褒义。如《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代京。”

古人使用这组词是很讲究的。《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中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实际上,“伐”指正式战争,有钟鼓,表明行动公开,而且进攻的一方还有所谓的理由或借口,而“侵”就不需任何理由,只是“不宣而战”。“袭”比“侵”更富有秘密性质,只是偷偷地进攻。

除上述方式之外,还有“围”,即众兵包围;“邀”,即拦击;“逆战”,即迎击。

古代的军衔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军队都实行军衔制度。各个国家对军衔等级的设置,大都采用西欧式军衔体制。即以兵、军士、尉官、校官、将官、元帅为次序的分等设级的较完善的世界通行军衔体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又渐渐分成两大类型,一是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类型。苏联的军衔设置,以陆军为例,共分6等22级。其中兵分列兵、上等兵;军士分下士、中士、上士、大士;准尉分准尉、高级准尉;尉官分少尉、中尉、上尉、大尉;校官分少校、中校、上校;高级军官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分兵种元帅、主帅、苏联元帅、大元帅等7级8衔。美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以陆军为例,共分6等25级。其中兵分3级,军士分7级,准尉分4级,尉官和校官各分3级,将官分5级,其余国家因军队规模小,军衔设置也少,有的国家最高军衔为中将,还有的是上校。但也有不同情况,如波兰和罗马尼亚两国的军衔等级都设25级,比苏联的还多。

中国古代从春秋时期就陆续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的称号,这比西欧国家早了十几个世纪。也有意见认为这些称号都是“职务”专称,而不是“官衔”称谓。

“将军”之名出现于晋献公16年,“元帅”之名出现于晋献公之子晋文公4年,比将军之名的出现晚37年。“校尉”的出现是近5个世纪后汉代的事情。中国古代军队的武官阶品体制,与西欧军衔体制职能一致,形式不同,各自独立,两者没有承袭关系。1894年,清朝政府决定仿照西欧国家军队编练新军。到1904年建立了新军的阶位、品级体制,从此进入了军官衔级新制时期。

三军

所谓“三军”最早源于春秋后期。当时一些诸侯大国,如晋、齐、鲁、楚等国军队都设上、中、下三军或中、左、右三军。其中中军的地位较高,也更为骁勇善战。

后来,随着时代的演进,上军、中军、下军又渐渐为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等到了唐宋以后,这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固定建制。明朝的罗贯中所着的《三国演义》在这方面则有更多的描述。

不过此时,“三军”的概念较之春秋时期已有很大不同。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即军队行军或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中军即由主将亲自统率的部队,也是全军的主力。而后军即军队在行军或作战中担任后方掩护、警戒任务的部队。前军、中军、后军在我们今天的军队建制中已完全消亡了。

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句成语,许多人经常用到,但“三令”令的是什么?“五申”申的又是什么?宋代曾公亮撰《武经总要》书中记载了三令五申的具体所指。

原来,古之所谓“三令”:一令观敌人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

所谓“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这就是三令与五申的内容,是教育将士应该在战阵中和军事行动中明确的作战守则。

中国古代军事之最

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是《孙子兵法》,为春秋末期孙武所着。

中国部头最大的兵书是明朝人茅元仪撰辑的《武备志》,共有240卷。

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军制的专着是宋朝陈傅良撰辑的《历代军制》。

(第一部)兵书目录是汉武帝时杨仆编写的《兵录》。

我国最早的军事条令是《司马传·严位篇》,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的齐威王时代,即公元前378~前343年。

我国最早的专门性军事着作是《令典》和《军志》,大约成书于公元前8世纪。

我国最早的军事史巨着是《左传》,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

我国最早的火药武器是唐代开始出现的火药火箭和火药火炮。

我国最古老的战船,早在西汉时期,已能制造不同的战船。

最早刊登军事消息的报纸是《申报》,清朝光绪11年,法国舰队侵入我国的宁波,上海《申报》创办人英商美查派人前往观战,并绘图,附以说明,登在申报上。

最早的军官学校出现于汉代,当时称“武学”。正式的“武学”开办于神宗熙宁5年(1072年),学制为3年。

最早的海军学校是1866年福建总督左宗棠在福建马尾创办的船政学堂。

兵卒

“兵”本为兵器,后来凡是拿兵器的就通名为“兵”。

卒的情况也一样。古制,凡是隶属于人而供其役使的,都是穿的赤衣,这种衣就名叫“卒”,或名为“褚”。后来称穿“卒”衣的为卒,凡属供役使、服徭役和服兵役的就名为“卒”。大抵凡卒初皆为奴隶,为罪徒,故衣褚以别良人。后世囚服,衣皆赤色,京剧《苏三起解》之罪衣罪裙,便是此制之遗。

古代军中的旗帜

古代军中旗帜很多,这些旗帜颜色各异,大小形状不同,图案、装饰繁多,各标志一定的意义。

表明身份:国王的旗帜叫“常”,上面画的是日月,表示天明。主帅在军中居于中央,用黄牙旗,为青、赤、白、黑四旗之首。

表示方位:青旗表示东方,赤旗表示南方,白旗表示西方,黑旗表示北方,黄旗表示中央。

指挥队形阵势:在战斗操练时,举青旗布直阵,举白旗布方阵,举赤旗布锐阵,举黑旗布由阵,举黄旗布环阵。

用于指挥和开道的旗,旗杆头上缀有牦牛尾,下面有五彩折羽。

兵符

符牌中的重要角色,莫过于古代的兵符。兵符的佼佼者,则莫过于虎符。信陵君窃符救赵,是有关虎符的最早的故事。考古发现的秦国虎符,是今日所见的最古老的虎符,已有2300多年了。

虎符在汉代,铭文始铭于虎脊,符分字也分。它是今日凭信物普遍在骑缝处盖章、编号的祖型。

虎符到宋代,改成牌状。辽、金、元也加以模仿。元虎符,牌顶饰一虎头,俗称“虎头牌”。从此,凭信物的雅称“符”,逐渐让位于俗称“牌”。今日称“牌”,而不再称符了。

牌源于符,符源于节。古代节的质料、形制,用途很多。诸如玉节、角节、虎节、龙节,或调兵,或用之外交,然而最古老的是竹节。考古发现的鄂君启节,形若带节竹板,却是用青铜铸成。有趣的是,其节共有五枚,合起来恰是一个带节的竹筒。它生动地提示,断竹为节,剖节为符,这就是符节的发展史。

剖物为信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会。符牌文化可考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

同类推荐
  • 军事先锋

    军事先锋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孙子兵法》又名《孙子》《吴孙子兵法》,相传为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该书总结春秋时期作战经验,揭示战争规律,对战争意义、治军方略、战略战术等多有创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我国最早且最有价值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经”、“百代谈兵之祖”。《三十六计》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佚名。全书按六计并为一套,共分六套。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役(世界军事之旅)

    本书是一本集聚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战争书籍,它告诉读者:战争带来劳民伤财、废墟残骸的同时,也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书中包括了十字军东征、血战顿河畔、德国农民战争、海地独立战争、美英战争、菲律宾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这些战争有的让世界重新划分版图,有的让权力者重新洗牌,有的……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具有“陆战之王”的美称,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有的带有穿甲弹,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极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突击能力,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热门推荐
  • 曾国藩1:血祭

    曾国藩1:血祭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下堂妻遭遇钻石男:迫嫁豪门

    下堂妻遭遇钻石男:迫嫁豪门

    在现场直播的婚礼上,爆出她与陌生男子的录像,她被新郎母亲打一耳光骂做破鞋,成了弃妇,更被扫地出门。离婚之后,冷得像冰的全球第一富豪,腹黑冷清的大总裁居然会娶名声已经烂大街的她,并给她一场真正的世纪婚礼……这一切的一切,只缘于……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总裁的恋人

    总裁的恋人

    我对我大学的第一天充满了期待。那新的人生画卷啊,就要闪亮巴巴的在我面前就地铺开了啊。前方各色的国货蟀哥在向我微笑。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我得瑟了十九载还是混在了自己门前上学。蟀哥们呐……可知我的辛酸泪啦。想我洛洛芳龄十九,风华正茂的年纪啊!硬是还没有将自己推销出去,我既没缺胳膊少腿,也没歪鼻子斜眼。为什么广大的蟀哥朋友就没对我芳心暗许滴捏?不是说中国一直没摆脱男多女少的怪圈,为啥在我面……
  • 激光:神奇的光束

    激光:神奇的光束

    本书是一本介绍激光的科普读物,着重介绍了激光在自然科学研究、军事、工业、医疗、环保等学科以及技术领域和文化娱乐活动中的典型应用实例。
  • 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本书总结出50个影响人一生的成败的习惯,用精练的文字对其进行充满哲思的精辟分析,并结合大量实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优良习惯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使读者对习惯有认识能从自发上升到自觉,获得一条重塑自己,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
  • 至尊战神

    至尊战神

    涅槃重生。成就天穹之位的他,苏羽堪破生死,沟通天地,是否能够成为天地寰宇的王者?拥有生成于天地之前的绝世宝物,前方等着他的将是更恢宏的场景!万险千难,荆棘满途,苏羽踏上了一条精彩绝伦的战神之路!,却发现自己只不过刚刚踏入修炼的门槛,无法阻止他找寻母亲的脚步
  • 魔女公主的花之追爱记

    魔女公主的花之追爱记

    那个,那个,占星学太复杂,纯奈再这里暂且不谈……太阳星座,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十二星座。因为是以地球为不动的对照点,太阳在一年中以宇宙中黄道面为平面,围绕着十二个星座运动为周期。
  • 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本书将人道理融入故事之中,它能教会你如何识别好人与坏人,它能告诉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它能让你多侧面、多角度地去认识社会,把社会中的真、善、美、丑、一一辨认出来。总而言之,它能让你更聪明、更优秀。这些选编的故事中运用大量的夸张手法来描摹事物,抒发感情,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更深刻地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了。这些故事会伴你走过美好的童年,让你感到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新鲜,希望你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获取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路,以便在日新月异的新世纪中,实现你的梦想。
  • 自由多美好

    自由多美好

    突然被扔到不知名的历史朝代里的钱多多,人如其名,爱钱如命,最经受不起钱的诱惑,本想赚个盆满钵满就去自由自在的快意江湖,纵情山水,但谁知道赚钱计划一再的被打乱……最终打乱钱多多自由计划的是谁,是风流倜傥的王爷、冷酷骄傲的将军、潇酒不羁的侠盗还是阴柔多情的商贾才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