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9100000003

第3章 非走不可的弯路(2)

名震欧洲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未成名时,创作条件极为艰苦。一日三餐仅是几片面包,清晨他从面包铺里买来面包,吃一个当早餐,剩下的就揣在怀里。然后就是爬到高高的梯子上工作,饿了便啃面包充饥。直到工作完成,才饥肠辘辘的下来。在他创作时,即使是家里失火,都不会让他离开工作。他无法容忍自己作品出现微瑕,一旦发现作品有瑕疵,就会放弃整个作品,重新来过。最终,米开朗琪罗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雕塑家之一。

爱迪生当初说可以用电灯取代煤油灯,引来的是哄堂大笑和种种符合当时科技水平的质疑。爱迪生不为所动,实验了几千次,终于发明了电灯。

心理学家分析说,偏执的人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偏执的人都具有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他们认定的事,不管对错,都会执拗到底。所以在“不管对错”的过程中,他们屏蔽掉了正常人总是“给自己找借口”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坚持做下去的“风险系数”较低,或者说风险成本较低。

但是,偏执狂一定就能成功吗?从上面心理学家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一个致命的地方:不管对错。也就是说,偏执狂一旦认定目标,无论目标是对还是错,都会坚持冲向目标。倘若是对的,自然可以成功;但倘若是错的,那就离正途越来越远,陷入百折难回的弯路。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拒绝“偏执”,认为“中庸”才是为人处世的法宝,所以很多“偏执者”看起来不是疯子就是傻子。北宋时期的大政治家王安石,被大儒司马光称为“拗相公”,“拗”,跟“犟”、“一条道走到黑”、“钻牛角尖”等词汇意思差不多,其实就是指责他太偏执。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所进行的改革最后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偏执。偏执的人大都不喜欢与人沟通,没有同理心,只是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固执己见,心外无物,心外无人。王安石的“拗”,有两件事可以证明。第一件事是,当宋神宗说有些变法条例的确于民无利时,王安石却说:小民懂什么,那些大官都不懂,我们只要聚精会神地去做就是了。另外在生活上,他的偏执性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王安石永远都在思考,吃饭时从来只吃眼前的那盘菜,个人卫生一塌糊涂。有时候思考一件事,甚至会忘记吃饭和睡觉。

2

王阳明也是这样的偏执狂,并且表现得比其他偏执狂更为激烈。

我们前面说过,王阳明12岁时就在关于“我的理想”的作文本上写下了一个标题:人应该成为不朽的圣人,而不是拥有超级身份(大富大贵)的几十年的肉身。我们暂且可以把这一自负的行为看做是他的理想。为了这一理想,王阳明一直在苦苦追寻,至少在内心深处,从没有放弃过。

十七岁时,王阳明到江西南昌跟副省长秘书(布政司参议)同时也是他远房舅舅的诸养和的女儿成亲。这是一门父母之命的婚事。王阳明小时候,诸养和到王家做客,看到王阳明聪慧可爱,就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和王阳明年纪差不多,于是,诸养和和王华两人就把这门亲事定了下来。双方约定,等王阳明年满十六周岁,就把二人推入洞房。

意想不到的事也就在新婚那天晚上发生了。王阳明多年以来一直在苦苦求索儒家思想真谛,也就是他当初所谓的“圣贤之道”。不过,这么多年来,王阳明始终不能思路清晰,思路越是不清晰,王阳明就越是绞尽脑汁地思考,最终,他和王安石一样,把思考当成了人生本身。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钻进那条胡同,心外就已无物,心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事可以阻挡他的偏执思考了。

新婚那天晚上,大家都在外面喝酒。王阳明坐在新房里,百无聊赖,开始思考。先是在椅子上,接着是站起来踱步,最后居然不由自主地出了岳父家,听凭自己的心向不知明的地方走去。当他偶然回到现实,大吃一惊。在他眼前居然有座庙宇,“铁柱宫”三字映入眼帘,这是一个道观,在南昌城中小有名气。王阳明什么都没有想,就踱了进去。一进宫,王阳明就见一白发老道士坐在屁股垫上闭眼沉思。他凑近了,发现老道士似乎在冥想,他轻声呼唤,老道士睁眼,见到王阳明一张瘦削的脸,略一震:“你的脸色有些问题。”王阳明脸色青灰,可能就是从小竭尽思虑的结果,五年后,王阳明患了严重的肺病,一直伴随了他短暂的一生。王阳明和老道士当时谈的是养生,但王阳明心中想的却是儒家哲学,这是偏执狂的特征之一:总能把不相关的事物硬塞到自己追求的逻辑中来。

二人一直谈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王阳明才突然想起自己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没有做:入洞房。他急急忙忙跑回岳父家,只见岳父家灯火通明,老岳父在客厅里绕着柱子狂走,几个下人在那里紧张异常,脸上全是汗。两人就在那个仙风习习的道观中谈了一夜,直到鸡鸣时分,王阳明突然想到自己此时本不该在此地,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没有做,那就是跟年轻的妻子行周公之礼。清醒之下,王阳明与道士告辞,小跑回到老岳父家中,老岳父诸养和一晚上没闲着,因为找不到女婿的缘故,所以在院子里跌足长叹。老岳父一见到王阳明,诸养和如获至宝,就这样,王阳明总算是心事重重地入了洞房。王阳明跟老婆的感情可能并不好,因为很多史料,包括王阳明本人留下来的作品对这位老婆大人都没有只言片语。1525年,诸女士去世,他也只是哭了几下,连篇回忆性散文都没有。

我们在很多伟大的思想家身上都能发现这一点,这些人对爱情没有偏好,文人才子的风流韵事在他们身上几乎是绝迹的。他们品尝不到,或者说是没有兴趣去品尝男女之情带来的无穷乐趣。希腊着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爱情就极不幸福。据说,苏格拉底由于每天都在思考,经常冷落老婆,所以,他的老婆最终成为悍妇,只要有时间有精力,就会对苏格拉底破口大骂。苏格拉底对老婆的谩骂无动于衷,似乎老婆骂的不是他。更为严重的一次,他的老婆先是大骂他,然后把一盆水泼在了他身上。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如此逆来顺受。苏格拉底不紧不慢地说:“我早就说过,雷电之后就会有一场倾盆大雨。今天果然应验了。”

王阳明的老婆是否如苏格拉底妻子一样,并没有实际证据。不过,做一个思想家的老婆肯定是件极为痛苦的事。王阳明的传记作者指出,王阳明在南昌城待了一年多时间,在这期间,他跟老婆几乎没有交流,他平时虚度光阴的手法之一就是练习书法。

多年以后,王阳明对他的学生谈起蜜月往事,第一提到的就是练字。并且颇有偏执式的哲理:“我开始写字时,只是模仿着字帖,然后写字,我发现无论我写得多漂亮,只是学到了字的形,却没有学到字的神。后来,我提着笔,凝神静气,仔细地想,这个字该怎么写,然后再下笔,我突然发现这样写出来的字真的就是好字,他是我的字,而不是别人的字。”

王阳明的这段话恰好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模仿与创新。据说清朝时有两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一个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一笔一划都酷似古代书法家;另一位则截然相反,要求每一笔一画都不同与古人,讲究自然。第一位曾经嘲讽第二位:“请问仁兄,你的哪一笔是古人的?”第二位笑了笑,反唇相讥:“你的哪一笔是自己的?”

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和第一位书法家一样,永远都在模仿,永远没有创新。因为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敢有独立精神。

实际上,王阳明对书法的那套创新认识,恐怕也是他后来创立心学后的“事后感悟”。因为当时的王阳明努力思考儒家精神,或者说是模仿儒家思想的心机还是相当重的。

中国古人的书法几乎全是模仿书法前辈,很少有知识分子会像王阳明一样在书法上下如此苦功,并且得出真谛。这也是偏执狂的特征之一:沉下心做一件事,就必须要做到极致。

3

在南昌一年后,王阳明和妻子启程回老家浙江余姚,路过浙江广信(上饶)时,他拜见了当地儒家大师娄谅。娄谅也是个偏执狂,年轻时也想成为圣人,并且得出了一个他深信不疑的真理:圣人境界是可以通过学习达到的。(朱熹所谓的“格物”就是通过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穷究而得到真理,再说得功利一点,就是通过大量的书本与实践的学习,从而达到了解事物规律的目的“致知”)不过,娄谅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他也走了许多弯路。年轻时,娄谅就立下成圣的志向,但开始时特别喜欢虚幻的道佛之学。在寻访了诸多大师和道长之后,突然灵光大开,脱掉道袍,捧起了理学着作,开始拜访理学专家。但娄谅运气很差,遇到的都是些让他考公务员做大官的专家。娄谅认为这些专家跟他的启蒙理想相距太远,在走了太多弯路后,他遇到了极为可疑的儒学大家吴与弼,所以说吴与弼可疑,是因为他号称儒家,但日常的许多行为却像墨家。每天一大早,就领着学生去开荒种地。学生如果有偷懒的,他就是一顿臭骂,偶尔还动手。弟子们在他的教导下,一出山就名动江湖。所以很多地方官都来找他,要他出来为百姓做点事。他的回答很搞笑:“宦官、释氏(佛学)不除,还想要天下太平,这太难了。我出去顶个屁用!”

娄谅在吴与弼门下学了很多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放置地,自认为大功告成后,娄谅就跑到广信开办学校,广招门徒。

王阳明来拜见他,他自然很高兴,双方谈到最后,娄谅说,圣人可以学得到,做得到。王阳明一直在寻找如何做到圣人,听娄谅这么一说,惊喜万分,急迫地问:“如何学到,如何做到呢?”娄谅回答两个字:“格物。”

王阳明如受了当头棒喝,从之前对圣人很难做到的困惑中惊醒,告别娄谅回到老家后,每天一门心思想的就是“格物”。

想要“格物”,就必须深刻了解朱熹的思想。王阳明找出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做精深的研究。朱熹这个人喜欢做读书笔记,在上面批注得密密麻麻,王阳明白天看朱熹的《四书集注》,晚上就看经、史、子、集。这些课外书让王阳明眼界大开,心思日益增进。回过头来再看《四书集注》,他觉得太小儿科了。

他觉得朱熹这老头被人崇拜和摩挲了这么多年,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但是从《四书集注》上居然一点都看不出来。他找出了理学的权威着作《近思录》大口大口地阅读,最后,看到朱熹的那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连一草一木都涵着至理。就是说,理,这个东西存在于万事万物中,你只要去认真地格,它就能出来,你也就成为圣贤了。

王阳明似乎是明白了,于是找来一位朋友。两人跑到王天叙种竹子的地方,开始格竹子。两人从早站到晚上,死盯着竹子不放。第二天又来,第三天,朋友终于有点熬不住了,说,这简直比熬通宵还难受,看来我离圣贤远着呢。王阳明笑了笑,他虽然眼珠发酸,头晕脑胀,但他偏执地认为自己就要接近胜利了,所以,他仍然坚持。第六天,王阳明被迫放弃,竹子仍然是竹子,而王阳明却病倒了。

《传习录》中,王阳明给读者详细讲了格竹子之理这件事:“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我年轻时候,曾经实实在在地做过。有一年,我跟我的朋友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知来做圣贤,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对着竹子想穷尽其中的理,结果用尽心思,不但理没格到,反倒劳累成疾。于是我自己接着去格竹子,坚持了七天,结果同样是理没有格出来,自己反生了一场大病。当时还以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现在想起来,朱熹的格物致知,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上说都搞错了。天下万事万物本没有‘格’的必要,心外没有任何事物,只需要在心上用功就可以了。”

当然,这已经是创建了心学后王阳明的感悟了。在当时,病倒后的王阳明仍然没有这样的认识,反而认为自己“格物”不深,偏执不够呢!

4

这又是一条弯路,但对于偏执狂王阳明而言,却非走不可。因为偏执性格的人往往是一根筋,不到失败的墓碑下,绝不罢休。而很多时候,偏执的人往往走的不仅是弯路,还可能是死胡同。

多年以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法德的人,家就在距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在当时,他凭借大片的兰花花园、稻谷良田和繁盛的园林已成为当地的富豪。有一天,一位佛教僧侣对他说,这个地方会有钻石。阿里·哈法德惊喜地问在哪里。僧人告诉他:“只要你能在高山之间找到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是流淌在白沙之上的,那么,你就可以在白沙中找到钻石。”

阿里·哈法德卖掉了农场,把家交给一位邻居照看,头也不回地去寻找钻石了。他几乎走遍世界各地,见到高山之下有河流,就废寝忘食地开挖。但最终,他一无所获,还死在了挖掘钻石的工地现场。几十年后,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继承并居住在阿里·哈法德的庄园)牵着他的骆驼到花园里去饮水时,突然发现在那浅浅的溪底白沙中闪烁着一道奇异的光芒,那真是阿里·哈法德千辛万苦想要寻找的钻石!

这就是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被发现的传奇经过。戈尔康达钻石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钻石矿,其价值远远超过南非的金百利。英国国王皇冠上的库伊努尔大钻石,以及镶在俄国国王王冠上的那颗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都取自那处钻石矿。

今天再来读这个故事,有些许的感伤。我们无从得知,阿里·哈法德出发时为什么不看看自己家的情况,那正是僧侣所谓的“高山之间的河流”啊!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钻石就在你家后院”。后院就是我们的内心,而阿里·哈法德没有在内心下功夫,却去“格”外界之物,最终抱憾而死。

5

在人的一生当中,如果有的问题想不通,就不要偏执下去,要懂得变换角度,从内心层面考虑。有时候,所有事情的答案不在外部,而在你的内心。多年以后,王阳明说,在你的心外没有事(心外无事),所有的事,都可以先从你内心开始追寻。

遗憾的是,许多人都不会听从理性的心的召唤,我们往往都在被自己的非理性情感所支配,比如支配王阳明的就是如何做到“圣人”这一炙热的情感。很多人都认为,情感是不能用理性控制的。

同类推荐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庶女凶猛:纨绔太子妃

    庶女凶猛:纨绔太子妃

    十年前,她惨遭主母凌虐,亲眼看着主母杀了她母亲与弟弟,一尸两命。乱葬岗内爬出,她发誓……若他日猛虎归山,必要将这相府血染半边天。十年后,清秀女子轻佻柳眉的对着躺在床上的主母说:“母亲,你可要好好养身体,不然还怎么来找我报仇呢?哦,对了。有件事情忘了告诉你,你刘家因为涉嫌私通敌国,皇上已下旨明日午时,满门抄斩。还有大姐,堂堂龙啸国第一美人儿,如今已沦为了青楼女子。还是最下等的那种……”活生生气死主母。斗主母,斗姨娘,斗嫡姐,斗庶姐。原本以为只要报了相府的仇便能逍遥自在,却不料丞相爷竟将她当成礼物献给皇子。哼!她不招惹别人,别人偏要来招惹她,既然如此……那就来个天翻地覆,改朝换代可好?他,司无邪、江湖上头号杀人魔王。外号索命阎王,无情、无心、无爱。“诗儿,听说今日太子想轻薄你?明日,我便杀了他。敢动我家诗儿,简直找死。”谁说司无邪无爱?谁说司无邪无情……给老娘站出来。他明明就很有爱!
  •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本书从四个方面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
  • 星尘

    星尘

    苏浅星是一个私生女,跟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她,虽然有着家境富裕的父亲,却从来没有享受过温暖和关爱,过着窘迫的生活,在常年抑郁的母亲自杀之后,满怀恨意的她为了报复争夺同父异母的妹妹喜欢的人,然而一场意外的车祸,让一切的故事有了出人意料的反转。3年后,一个叫纪墨卿的少女作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她有着一双跟苏浅星一样布满伤痕的眼睛。
  • 美人有毒

    美人有毒

    水无双从大学一毕业就开始从事导游这个行业,虽然近两年的经历不敢说资深,但是就沂蒙山区这一带的风景,她能倒背如流地说出来。“蒙山,素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七十古刹之说……又被誉为天然氧吧……”这是她今年开春以来所接的第二十四个团队,现在正是游游旺季,她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过休息天了,每天接团上山,导游讲解,下山送客,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可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听到游客们对着窗外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豪门独宠:星光俏佳人

    豪门独宠:星光俏佳人

    “少废话,六年前,她像是一只跳脱的小鹿再次闯进了他的生活这次。你不知道我为你隐忍了多久,从现在开始,电影学院操场上的初见,一颗脱了手的篮球砸出了他的爱情。动心之后,却发现,他的爱情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六年后,天帝娱乐的总裁专属电梯里,我要一点一点的全部讨回来!”,他选择死死的抓住,再也不会放手!终于在某个浓情缱绻的暗夜,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她。“你这人,怎么没完没了?”女人面色酡红。
  • 修二代的美好生活

    修二代的美好生活

    听说修二代的日子快活无比,不缺灵石不缺丹,不愁法宝不愁吃。 可是……这是真的么?
  • 红屋骑士

    红屋骑士

    这是大仲马又一部艺术性、可读性都很高的长篇佳作。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一个悲壮凄婉的爱情故事。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革命党抓住后判处死刑,王后的崇拜者红屋骑士莫朗在朋友的帮助下几度冒死营救,总是功亏一篑。最后王后处死,骑士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