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战略选择不利。《孙子兵法》还说,“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意思是说,战略指导者要根据敌我强弱形势,选择有利的战略地域,利用地形地利条件做出正确的决策;远途作战后续不接难以取胜,有的地域得而不利、得而难守就不要争取。“隆中对”指导刘备集团谋取的战略地域是荆州和益州。荆州是战略上的必争之地,也即是一个是非之地,刘备占据荆州之后在战略上始终处于被动局面,最终得而又失,损兵折将;益州地处边远,地势易进难出,不足以制天下。诸葛亮从益州兴兵,六次出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条件是其失败的客观因素之一。
第三,是战略措施不力。战争是以综合实力相竞技的事情,综合实力强的必定战胜综合实力弱的。“战者,以形相胜者也。”因此,中国兵法强调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势,战胜兵力分散之敌。“隆中对”指出,天下有变则一路出秦川,一路走宛、洛,分路合击,并取天下,可谓“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这样三分兵力的结果,使本已弱势的蜀汉政权兵力不得集中,国势分散,战而无功,最终灭亡,不能不令人扼腕。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战略策划,诸葛亮也算不上一个高明的战略家。与同时代郭嘉进言曹操的“十胜论”相比,“隆中对”着实相差甚远。对于诸葛亮战略上的失误,当时的人就已经有所认识。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就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说:“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北宋的兵法博士何去非也指出:“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于今看来,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评价。
因为有了“隆中对”作为战略思想,诸葛亮的北伐也就势必成为又一错误决定,也再一次成为对诸葛亮军事才能争议的中心。当时三分天下的形势已定,诸葛亮开始了他的北伐。最有名的是第五次北伐,结果是用马谡而失街亭,进而导致全军溃败,说明诸葛亮识人的不准。刘备虽早在临死时对他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不以为然。《三国志》中说:“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诸论皆言以为宜令延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为郃所破。”“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最致命的是,北伐先后进行了多次,不但毫无建树,而且使国家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国力日渐衰弱。以战求胜的道路显然行不通,但诸葛亮一意孤行,最终使蜀国走向败亡。
神话一层层被剥去外衣,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给诸葛亮披上神话外衣的《三国演义》。毫无疑问,诸葛亮成为神话最要感谢的人自然是罗贯中。可他为什么要在史实面前花这么大精力通过大量的虚构来塑造诸葛亮的形象呢,并且为了维护诸葛亮的形象不惜贬低曹操等三国枭雄呢?
说到底,这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儒学传统的经脉中,其所追求的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儒家“内圣外王”之理想。当然,这是抛开宋明理学盛行后的中庸无为之道说的。而要实现这个理想就不能离开道德、才智、政治这三者的统一。道德是“立德”,知识就是“立言”,政治就是“立功”,同为人间的三不朽盛业。而神坛上的诸葛亮无疑就是集道德、才智、政治——三位一体的完人形象。道德是人之所以为正人君子的内在根本;才智就是他的外在凭借,政治则是他由内而外用道德与知识来造福人间的途径。诸葛亮正是高风亮节的道德典范;同时在政治上从一介布衣而成为难得的王师权臣。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刘备、刘禅,这是一个偏小的蜀国的宗室,诸葛先生的大大风光,其实就是来源于他的精忠“扶刘”。中国自宋代以来的大部分时候,都被外族压得抬不起头来。在民族矛盾激烈的时候,总是强调一致对外,要有个领导核心。在当时,这核心就是“正统”的皇帝。这就是为什么三国故事滥觞于宋代,
皮影戏《隆中对》
结果又出现“尊刘抑曹”的缘故。虽然诸葛亮是有些才智的,但在那个时代还远没到魁首的境界,在和其他时代的俊杰比也是泛泛,也就更难说是旷世奇才,但他达到了“内圣外王”的标准。于是历史聪明地选择了他。所以他实现了他的政治理想,这是后世多少人所梦寐以求的,所以被奉为楷模也就成了必然。这种情结,我们姑且称之为诸葛亮情结。
人们喜欢诸葛亮和喜欢其他三国人物是很不相同的。作者罗贯中和大量拥亮派为“为王者师”的情结和理想,把诸葛亮演化成了超越个体存在和历史存在的神化符号。他的精神更符合以儒学为主的传统中国文化,他的人生更能满足一些人的情结和理想,从而也就更有生命力。作为偶像和符号本来就是要坐在神坛上才有他存在的价值。所以,拥亮派才要拼命地维护他的神坛地位,自《三国演义》成书到现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一直作为智慧的化身而被后人奉若神灵,拥亮派们已在潜意识中把诸葛亮看成了自己实现理想的文化符号,更有甚者的是把他视为理想自我的化身。为了使自己更信服,同时也想使别人更信服他们,就必须不遗余力地为诸葛亮加上外在的才智光环了。而真正具有大智慧的司马懿,却反倒被人们忽视乃至于遗弃了。
以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你就会发现,总有些天真的人试图要改写历史。他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假设:如果诸葛亮没有早死,他一定能够打败司马懿,并最终消灭曹魏,恢复汉室,这种假设无限地夸张了诸葛亮的智谋。但从历史上说,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胜负原本没有悬念。实际上,诸葛亮是被司马懿拖垮、累倒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是诸葛亮打败了司马懿,而是司马懿打败了诸葛亮。就诸葛亮的自身条件来看,即使诸葛亮能多活二十年,他也未必是最后的赢家。诸葛亮之所以不能战胜司马懿,不仅仅是因为其时运不济,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缺乏足够的智慧。
我们只要细细分析,即便经过《三国演义》神话过的诸葛亮,也不难判定其实他同样也是失败的,只不过人们给了太多的宽容,不谈失败罢了。而历史上的诸葛亮,注定也是要失败的。遗憾的是,中国人所编织出来的智慧化身,还有根深蒂固的诸葛亮情结,让人们深陷于诸葛亮的智慧神话中。我们所希望的是,不能把小说中诸葛亮形象与历史中的诸葛亮混为一谈。
冤屈千年的周瑜
在人们的精神领域中,英雄永远是心中永恒的话题,也是一面永不飘落的旗帜。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是英雄的摇篮。乱世是残酷和血腥的,但也是最有吸引力的。纵观中国历史,毫无疑问,三国当属最迷人、最令人神往的时代。那是一个血雨腥风,乱世飘零的年代,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周瑜就是那个时代的乱世英雄之一,遗憾的是,人们对他却是没有什么好印象。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智慧非凡,才德卓越,对东吴名士周瑜做了大量的修改和贬低,使这样一位风度翩翩、心胸开阔、气宇轩昂的名士变为了一个心胸狭隘、嫉妒心极强的人。《三国演义》里是怎么写周瑜的呢?当时曹操称雄一方,向北灭了大敌袁绍,统一了北方,之后几经辗转灭掉了大大小小数个军事集团。但与此同时,刘备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也在不断努力,但终不敌曹操而败北。谋士诸葛亮提出联吴抗曹之论,被刘备采纳了。果然,在说服了孙权后,凭借诸葛亮、周瑜之智,以及庞统、徐庶等人的协助终于在赤壁大败曹操。随即,孙刘联盟力图竭力灭曹,想不到于华容道上关羽义释了曹操。可怜的周瑜还不知道,原想要一举占据荆州,但却被聪明的诸葛亮抢了先。尽管他妄图强攻,但还是被赵云的部队挡回,而且自己还中了箭。周瑜不甘心,几次追要荆州总是无功而返。孙权爱惜周瑜,让鲁肃替他去要荆州,但仍是无功而返。情急之下周瑜想到了美人计,却又反被诸葛亮识破而使东吴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当周瑜再次与刘备谈判时,诸葛亮又以取下西川为约再度粉碎了周瑜的妙计。终于,他要和刘备翻脸了。他想借假道伐蜀之计,灭了刘备。但这个计谋还是逃不过诸葛亮的眼睛,最终他还是失败了。即便如此,诸葛亮却认为还是不够,因为他要去掉这个劲敌。于是乎诸葛亮又落井下石地在信中讥讽周瑜。终于,随着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叹息,周瑜去了……虽然很多人知道《三国演义》里的许多描述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事实,但人们却一味盲目地相信,甚至有些记录历史的书籍都记载了这样并不真实的历史。
其实,历史中真实的周瑜“雄烈,胆略过人”,“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在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中,他评价周瑜是“性度恢廓,大率得人,惟与程普不睦”。意思是说:周瑜雄姿英发,气度不凡,性情豁达,大体上是得人心的,只是与程普关系不和睦。难道说与程普不和就成了“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吗?其实不然,周瑜与程普不和,主要原因是在程普身上。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位居周瑜之下,很不服气,他“数凌侮瑜”,而周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由此可见,周瑜不仅心胸开阔,人品高尚,而且有教育人、影响人、令人信服的魅力。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周瑜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该书的《赤壁之战》中称周瑜为胸中带甲、胆识过人、智勇兼备的优秀军事家。
孙权与陆逊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
诸葛瑾、步骘联名上疏曰:“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孙权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蒋干称瑜曰:“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
刘备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即便是在其他三国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有关周瑜“量窄”的记载。
就是这么一位指点江山、指挥若定、鞠躬尽瘁的文武全才,在《三国演义》中却被罗贯中描写成了处处算计刘备和诸葛亮的人,实在令人心痛。
另外,在民间也有很多关于周瑜的传说和故事。从这些故事和传说上看,在元朝以前,人们还都是很喜欢周瑜的。
比如说“曲有误,周郎顾”,说的就是周瑜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和文人气质。周瑜不但足智多谋,善于作战,而且精于音律,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三国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那意思是说:“喂,你错了。”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诗,有两句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为了让心爱的人多看我几眼,老是故意地弹错),诗中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再比如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意思是说: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像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轻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像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通篇描述了周瑜的盖世豪情和赤壁之战的恢弘场面。尤其这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更是千百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诵的名句。在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写周瑜的胯下马、掌中枪,而是武官文写:以美人、服饰、容貌、神态、战后的场面来烘托周瑜的年轻英俊、气概俊伟、雍容娴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指挥才干和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能使一代文豪为其吟咏千古绝唱的人,表明周瑜真不愧是千古风流人物。
然而自元代往后,周瑜的形象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对他的形象进行了丑化,一路不断升级,到《三国演义》成书时达到颠峰,这时的周瑜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等一出出精彩的但并非真实的片段,使人们一提起这位三国名士,首先想到的,就是周瑜的小心眼和小肚鸡肠。
“三气周瑜”应该算是表现周瑜气量狭小的最出名和最精彩的段落了。
一气:赤壁大战后的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一气周瑜”发生在南郡城下,吴军与曹军交战,周瑜中毒箭,他诈死麻痹敌人,终于打败了曹仁。而等吴军辛辛苦苦追赶曹军后再回到南郡时,城已被赵云所得;与此同时,在诸葛亮授意下关羽张飞又轻易取得了荆州和襄阳,于是周瑜气得“金疮迸裂”。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将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和“二气周瑜”有关的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无异于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同义词。这件事引起小说家发挥的欲望,先是周瑜给孙权上书,请他分开刘、关、张三人,用美女、宫室娱刘备之耳目,然后把三人各个击破,于是大事可定。但孙权认为当时还有曹操在北,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总之,事未如愿,周瑜又难免气大伤身。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结果病死了。“三气周瑜”则发生在荆州城下,周瑜假托攻取西川,以借道荆州为名想趁机夺回荆州。可此计被孔明识破,等吴军到了荆州城下,赵云却不放入,而四下里千军万马向城下奔来,“皆言要捉周瑜。”于是周瑜就此气死。临死前,他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
那真实的历史又是怎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