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女人都想成为公主,拥有美丽的容颜和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优越。要修炼出公主的气质,就要先成为一个优雅的女人,这样才能成就一生的美丽。
很多人都会关注女人自身优雅的气质,一个女人即使衣着朴素,也难掩自然散发出的优雅,这正是优雅的女人不媚俗、不浮华、不盲从的体现。
优雅包涵了一个女人的智慧、见识、修养以及眼界、资质、容力、爱心……女人的外在美在优雅面前,就显得犹如镜中花、水中月了。
但优雅的气质是以人的文化素质,文明程度,思想品质,人格取向,生活态度和方式为基础。它和优美的身材、姣好的容颜、得体的举止、讲究的衣着相结合,互为补充。
优雅的女人总是用最温柔的方式换取最优厚的待遇,她从不抛弃生活和爱情,她理性地去爱,尽情地享受生活。
走适合自己的路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你的,才是真正最好的。很多女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一味地追求最大、最好、最美,到头来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有一个故事:一个渔夫在河边钓鱼,他每钓上来一条鱼就拿尺子量一量,凡事比尺子大的鱼都被他丢回河里了。路人不解,问:“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怎么把大鱼都扔回去了,偏偏留下小鱼?”渔夫轻松的地回答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子这么长,太大的鱼装不下。”
这也许就是何等的智慧吧!人的一辈子会不断遇到一些需要取舍的事,小到买什么颜色的衣服,吃哪种冰淇淋。大到高考的志愿怎样填;从事什么职业;找什么样的对象来结婚,等等。但许多人好像都在大事临头时犯糊涂似的,不知所措,所以经常会做些削足适履的傻事,而没想到事先就量好自己脚的尺寸,不像渔夫那样懂得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情”是一颗种子,撒下它,就结出爱的花朵。但花儿会凋零,咖啡可以冷却,情也像食品一样,随时可以变味。这两种带给人们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的东西,结局是这样惊人地相似。凡是有生命的种子都会开花结果,然后就是生命的黄昏,不管怎样活法,怎样辉煌,最后都归结空空而去,所有美好的事物莫不如此。天长地久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想要取舍它实则就这么简单,如不信,等你经历了一生的磨难后,得出的答案会让你柳暗花明的。而懂得取舍的人,把过去的经历当成生命的礼物,终究会找到适合自己最好的人生之路。
成功是多元的,并没有贵贱之分,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的就是最好的,也便是成功的。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在同类学生中,他遥遥领先……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人一旦找到自己的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常称之为“瓦拉赫效应”。幸运之神就是那样垂青于忠于自己个性长处的人。松下幸之助曾说,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个性长处,经营长处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则,必将使自己的人生贬值。他还说,一个卖牛奶卖得非常火爆的人就是成功,你没有资格看不起他,除非你能证明你卖得比他更好,因为他走的是适合自己的路,在这条路上取得了自己的成功。
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上物理实验课时,不慎弄伤了右手。教授看到后叹口气说:“唉,你为什么非要学物理呢?为什么不去学医学、法律或语言呢?”爱因斯坦回答说:“我觉得自己对物理学有一种特别的爱好和才能。”这句话在当时听似乎有点自负,但却真实地说明了爱因斯坦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明确的知道物理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路。
有个初中毕业生小明,因为学业成绩不高没能进重点高中学习。父母为此愁得整天唉声叹气。他自己也觉得挺对不住父亲,沮丧而不安,感到前途渺茫。
有一天,在美国留学回来探亲的叔叔,知道小明的情况后,问他喜欢干什么,对哪方面有特别的兴趣和基础?小明说:“文化功课一般,但一些课余的东西学得很好,比如水果雕刻技术之类”。叔叔说:“你愿不愿上职业学校学厨师专业?”
当时小明一听就直摇头。自从上学起,他就没有把学习与什么厨师联系起来。做厨师,自己没地位不说,弄得父母面子上也不好看。叔叔先是把这种想法批判了一通,说这种教育患了严重的贵族病,使得学生满脑子的不是“星”就是“家”什么的,凭本事吃饭,体面地生活,有什么丢面子。这个时代,本事才是面子。在不该讲面子的地方讲面子,将来一定会没面子……
抱着横竖就是一条路的想法,小明学起了厨师专业,没想到,学起来挺顺手,挺带劲的,比学功课顺溜多了。几年一晃而过,小明进了一家三星级饭店。当他第一次将薪水交给父母时,父母惊讶得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他们干了一辈子,月薪还没有小明的尾数多。父母第一次为儿子的前途舒了一口气。闲时,小明还在家露几手,乐得父母眉开眼笑,邻居都说小明有出息,有孝心,羡慕他父母好福气,比孩子在外留学的虚名强多了。当然,小明也为自己选择了一条自己喜爱,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感到庆幸。
是的,一棵草吃一粒露珠。成功学专家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非常诚恳地说过:“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所长……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借这个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只要下决心改变,那么,长久以来的美梦便可以实现”。
聪明的女人,赶快停下来认真的思索,什么样的优雅、什么样的外貌、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才是最适合你的?将你身上的“巨人”唤醒,做真正想做的自己!
做有独特品位的高雅女人
什么是品味?品,有人品、品质、品德的意思;味是趣味、体味、回味,合起来,大概是指一个人的品质、趣味、情操、修养。但品味从字面上还有另外一个最原始、最直接的解释:品是品尝,味是味道,合起来倒有品尝味道的意思。比如同样是一杯茶,有的人端起杯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去,这个茶是什么味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品味。而另一种人,会在一间四壁排满了书,窗前有几棵绿意盎然的植物的屋子里,斜斜地靠在用竹藤做的沙发上,捧着一本书,沏上一杯茶,让茶叶在热水的浸润下慢慢地舒展开来,一阵阵的清香在四周飘荡。然后,再端起茶杯,细细品尝,让那茶水苦中带甜,甜中带涩的味道由舌尖慢慢沁入心扉,然后由品茶而品到生活、品到人生……这就是品味。
生活品味,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为品尝生活的味道。但不是用舌尖用味觉去品,而是用心去品。比如说看到秋天里一棵掉光树叶的大树,有的人感觉到的无非是一棵光秃秃的树嘛,而有的人却能品出一种萧瑟苍凉的美。比如说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一个孕妇站在自己座位旁而需让座时,有的人会觉得懊恼,觉得倒霉,甚至对那个孕妇产生了一种厌烦埋怨的情绪,而另一种人,会心甘情愿地主动让座,并且会从对方的感谢和旁人的赞许中品到一种付出的快乐、奉献的快乐。再比如说,同样是做销售,有的人感觉到做销售就是一种必须厚着脸皮求人,然后才能让自己赚到钱的工作,有的人却能从对客户的服务、关怀、交流中品味到这是一份能帮助客户,能给客户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且富有挑战性,能实现自我价值、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事业。
对生活不同的感受和态度体现出一个人品味的高低。
品味高的人,她的生活优雅、精致、有情趣、有格调、有追求、有意义;品味低的人生活粗鲁低俗,愚昧无聊,但往往这种人还自以为是,丑态百出。
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修养。第一是品格的修养,第二是文化艺术的修养。品格的修养,是一个人的最根本修养,它能从内在提高一个人的品味。如果一个人的品格高尚、正直、正义、宽容、有爱心、有责任感、进取、勤奋、豁达等等,那么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品味自然是高的。品格的修养能体现高雅品味中的“高”字;而文化艺术的修养,能体现高雅品味中的“雅”字。比如说提高了文学方面的修养,那么谈起话来就有内涵,语句就会文明优雅。比如说提高了美术方面的修养,懂得色彩的搭配和谐,提高了审美的情趣,那么她在穿着打扮上就会优雅脱俗,在居家的布置上也会别具一格,饶有情趣。提高了音乐舞蹈方面的修养,那么你举手投足的体态,说话的声音、表情等都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一种美感。
在生活中,用高级的品味去挑选廉价的东西,也会不同凡响。
有些女人总是不断地在购物,但需要用时却往往拿不出个象样的东西。但有些女人,哪怕只是围一条丝巾,都让人觉得很有格调。她们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钱包的厚度,也不在于身材的好坏,而在于“品味”。高级的品味不是指只买名牌的虚荣心,而是指能够挑选出在自己身上能体现出价值的商品。
也许有人会怀疑培养高级品味的必要性,因为不少人都认为,等有钱时品味自然就会提高。但是,就算有一天买彩票中了大奖,你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就能够拥有贵族般的高尚品味。这就不得不谈一谈品味与钱的关系。有的人认为高雅的品味、优雅精致的生活、文化艺术的修养、打高尔夫球、听音乐会、弹钢琴、写字绘画读书、穿着打扮等等,这些似乎都是有钱人才能办得到。只有先赚到了钱,才能提高品味。有的人甚至直接把有钱的生活跟有品味的生活混为一谈。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钱或许能够让你高雅的品味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但绝对买不到高雅的品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穿着名贵华丽的衣服,戴了一身的金银珠宝,但是却让人看起来粗俗不堪。而有的人虽然衣着便宜,但搭配得大方得体,显得高雅脱俗。这就是品味的差别。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夫妇靠做生意发了一笔横财。有钱了,生活富裕了,但别人总说他们俗气,他们不甘心,就决定附庸风雅。这天,他们去参加一个文化沙龙,为了表现自己的富贵,两人都穿得珠光宝气地出现在聚会上,与那种高雅的艺术氛围格格不入,并且还闹出了大笑话。聚会上,有人唱了《满江红》这首歌,这对夫妻看到大家都听得入迷,就问:“这首歌是谁写的?真好听。”别人回答说是岳飞,那位富太太很认真地说:“能不能告诉我这位岳飞住在哪儿?电话号码多少?他这么厉害,我可得多跟他学学!”
所以说,粗俗的人即使有钱也只能买到些豪华排场,骨子里还是低俗不堪。不是生活状况决定品味,而是品味决定生活状况,这句话并不夸张。如果想过比现在更好的生活,那就从提升自己的品味开始吧!因为提升品味,无异于提前进入你期望中的美好生活。
没有钱,也并非不能有高雅的品味,这样的例子就多了。像古代许多的文人逸士,他们往往都是过着清贫但高雅的生活,就像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高雅品味,普通人是难以企及的。
把钱看得太重,钻进钱眼里,沦落为金钱的奴隶的人浑身散着铜臭味,是谈不上高雅品味的。但另一方面,一味地轻视钱,虚伪地视钱财如粪土,不切实际,自视清高,这样的人又不免有一股酸溜溜味道,像孔乙己一样,同样也不算有高雅的品味。
总之,作为聪明女人必须明白,品味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内在高尚品格的体现,是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高雅的品味是用心品出来的五彩缤纷的生活的味。
心怀大度,宽容豁达
一个人是否能够真正宽容别人,反映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性格,更说明了一个人的修养、胸怀和博爱。宽容别人是获得心里平安和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如果你想要健康和幸福,你就必须原谅每一个伤害过你的人。你如果不能首先去原谅别人,你就不能真正原谅你自己。拒绝原谅别人就等于自大和无知。
何谓“宽容”?《现代汉语词典》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宽容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有关“宽容”的论述不少。如《庄子》曰:“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意思是:为人心胸狭窄的话,亲人和朋友都会远离你;没有了亲人和朋友,那么就只剩你一个人孤独的活着。老子《道德经》曰:“上德若谷。”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其心胸就如同空谷一般可以涵爱、宽容一切。宽容就像是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最坚固的冰川,因此也是化解矛盾的良药。
《红楼梦》里的林妹妹是众人心目中的偶像,但对于她的不宽容、小性又都觉得无奈,也为自己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一次,林黛玉与贾宝玉正说话,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来了,也不理我一理。”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宝玉笑道:“你学惯了她,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史湘云道:“她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犯不见一个打趣一个。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她,我就服你。”黛玉忙问是谁。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她,我哪里敢挑她呢。”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岔开。
林妹妹这一段的表现,是因为遇到了不合自己脾胃的话,便反唇相讥。在平时,她病了,闷了,盼个姊妹来说话,及至姐妹们来望候她,说不得三五句话又厌烦了,虽然大家知道她受不得委屈,不苛责她,但是内心中是不喜她这么做的,以致到后来,容忍大度的宝钗成了众望所归的对象,黛玉未免落了单,与她无包容之心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