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900000006

第6章 佛眼视物,看破得失荣辱(2)

生活中的种种处境,常使我们随境生心,如水被风激起的波浪动荡不定。而修行学佛的目的,就是要使这念心经得起风浪,更进一步要让这念心不为境界风所动,达到绝对的清明与定静。正如苏东坡所言:“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遇到挫折时,当自反省检讨,是过去宿殃,恶业果熟,能甘心甘受,都无怨诉,就能逢苦不忧。同时更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离一切恶法,行一切善法,积极地在因地上努力。所谓“危机就是转机”,我们更应将遇到的每个挫折都当成是学习的因缘,以佛法的正知见①——三世因果的道理,勇敢地面对挑战。更要能了达因缘和合,缘起性空的道理,不住在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自然能以清楚明白的心通过每一个挑战。

“正信”之后,接着更要对佛法产生“深信”,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信心达到百分之百,自然具足无量的功德。了解佛法的殊胜难得,还要发心让更多人能亲近佛法,同沾法益。

唐朝玄奘大师是历史上值得敬仰的圣哲,他为了让后世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于佛经中了达佛陀的本义,不辞艰劳地至遥远的印度求法,并主持翻译佛经的志业。在西行求法期间,途中“乘危远迈,策杖孤征,积雪晨飞,涂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云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露而前踪。”他孤征艰险的沙漠,独越冰寒的雪山,完全不畏途中的艰危险阻,自始至终从未萌生退志。玄奘大师曾坚定地表示:“为了求法,我愿舍生命,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一步生,纵然丧身在此,也绝不后悔。”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大师横越一望无际的沙漠,经历重重的难关,无所忧畏?是对佛法的信心,是为利益众生的大愿,成就大师那“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愿行。

《佛经》常云:“只贵汝知见。”修行不能只是盲目修习,最重要的是要依据正确的知见、观念来行。因此古人言:“欲知山下路,先问过来人。”《大智度论》亦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生活中的种种处境,常使我们随境生心,如水被风激起的波浪动荡不定。我们应将遇到的每个挫折都当成是学习的因缘,勇敢地面对挑战……

拥有一颗宽容的佛心

鸡足山是坐落在云南宾川境内的一座著名的佛教名山,在上鸡足山的第一座关隘前,架设有小桥一座,桥名便是“洗心”。据说,鸡足山的金华长老曾在此桥前以一颗宽容的佛心,点化八个大盗,使其彻底洗心革面,从善去恶,皈依我佛。

世传金华长老曾有偈语:“大慈大悲度众生,洗心桥上洗邪心。是非恩怨从此了,净水一滴悟道真。”八个大盗的邪心分别是:黑心如墨,残忍狠毒;黄心如橙,阴险狡诈;白心似冰,六亲不认;五花之心,暮楚朝秦;桃花之心,嗜色好淫;紫心贪婪,欲壑难填;绿心狭隘,嫉贤妒能;褐色之心,薄德鲜能。

此八盗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后因抢劫鸡足山的财物而被官家捉拿归案。官家为了杀一儆百,决定在鸡足山下将其全部凌迟处死。金华长老得到消息后,亲自出面恳求官家放他们一条生路,让自己来点化他们。官家敬重金华长老的盛德,答应了他的请求。金华长老于是将八盗带到洗心桥边,以洗心桥下的净水,逐一洗去八颗邪心的颜色,使其全部变为红色的良心。八盗后来全部幡然悔悟,出家鸡足,成为守山护寺的和尚,最终修得正果。

金华长老以自己一颗“宽容”的佛心,净化和感悟了八个大盗的邪恶灵魂,使其皈依正途。这虽然是个神奇的传说,但却向我们喻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宽容无敌。

不同命运的两把宝剑

铁匠打了两把宝剑。

刚刚出炉时它们一模一样,又笨又钝。

铁匠想把它们磨得快一些。其中一把宝剑想,这些钢铁都来之不易,还是不磨为妙。

它把这一想法告诉了铁匠。

铁匠答应了它。

铁匠去磨另一把剑,另一把剑没有拒绝。

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磨成了。

铁匠把那两把剑挂在店铺里。

不一会儿就有顾客上门,他一眼就看上了磨好的那一把,因为这剑锋利、轻巧、合用。而钝的那一把,虽然钢铁多一些、重量大一些,但是无法把它当宝剑用,充其量它只是一块剑形的铁而已。

同样出自一个铁匠之手,同样的功夫打造,两把宝剑的命运却是这样天壤之别!锋利的那把又薄又轻,而另一把则又厚又重,前者是削铁如泥的利器,后者则只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一个包袱。

人生的道理,也与此类似。人生的目的不是面面俱到、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把已经掌握的东西得心应手地去运用。这就跟宝剑一样,剑刃越薄越好,重量越轻越好。

会生活的人,总是能够学会舍弃与放弃。多余的东西就是无用的东西,无论是财富、朋友还是享乐,都像剑刃上多余的钢铁,应该毫不吝惜地磨掉!

心念清净最重要

有一位虔诚信佛的居士,在自家屋后开辟了一片花园,种了四季花草。他每天都勤于修剪、整理花圃,所以花草枝叶茂盛、香气袭人。这位居士常将这些清雅的花,送到寺院去供佛。

有一天,这位居士遇见寺院的住持禅师,也将花供养禅师。禅师很欢喜地说:“你每天都来插花、换水,确实是功德无量!”

居士说:“我不求什么!只是每天整理花草、剪下花朵,送到寺院供佛,我的内心就会特别宁静、清凉、轻安,这是我每天喜欢来供佛的原因。”

禅师说:“是啊!学佛心中应无所求,当下就是清净。”

居士说:“但是我一回到家就会有烦恼,心不得安宁!我要用什么方法让我的心清净呢?”

禅师说:“花瓶里的花,一段时间后就会枯萎!你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让花保持新鲜吗?”

居士说:“要时常换水。因为花的茎浸在水中容易腐烂,无法吸收水分供给花朵,花就容易枯萎。所以必须要每天换水,并且剪掉烂掉的梗及茎,这样就能保持花的新鲜。”

禅师说:“花的新鲜与我们身心清净的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常自我净化、调整心念,才能适应环境;我们无法要求环境来适应我们的心啊!”

这位居士听完后,随即接着说:“我若能常在寺院里,不知该有多好!我很期待有一天能放下一切,在寺院宁静的环境中好好聆听佛法,学习佛经梵音的唱诵。”

禅师又说:“其实,呼吸之间就是梵音声。只要把混乱的心念时时消除,天地宇宙、周围环境,乃至于你内在的身心动作,无一不是清净梵音声。你两边的耳朵就是现成的菩萨道,身体就是清净的道场!”

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人生不如意事占了十之八九,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清净内心的世界,这也就是修心要下的功夫。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好好用心,反观自性,就能自我净化心地,则无处不是清净的道场!何须等待时间与空间的配合?修行,无非是要时时刻刻控制自己的心。内心如果清净,大地的一切境界无一不是美景;宇宙之间,万物的声音无不是生命的朝气与大地的生机!

人生不如意事占了十之八九,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清净内心的世界,这也就是修心要下的功夫。

舍弃不适当的执著心

三更了,深远禅师发现小徒弟还在练棍,便问:“徒儿,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休息?”

小和尚答道:“师父,我想打败师兄。”

深远禅师说:“你师兄的悟性颇高,入门又比你早,多年来一直勤学苦练,他的武术境界你恐怕难于企及。”

小和尚说:“师父,我想,只要有恒心、苦练习,我一定能够超过师兄的。”

深远禅师摇了摇头,给徒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龟与兔相遇于草场上,龟在夸大自己的恒心,说兔不能吃苦,只管跳跃寻乐,长此以往,将来必无好结果,兔子笑而不辩。

“多辩无益,”兔子说,“我们来赛跑,好不好?就请狐狸大哥当评判员。”

“好。”龟不自量力地说。

于是龟动身了,四只脚当做八只脚跑了一刻钟,只有三丈余,兔子不耐烦了,且有点懊悔。“这样跑法,可不要跑到黄昏吗?我一天宝贵的光阴,都牺牲了。”

于是,兔子利用这些光阴,去吃野草,随兴所至,极其快乐。

龟却在说:“我会吃苦,我有恒心,总会跑到。”

到了午后,龟已精疲力竭了,走到阴凉之地,很想打一下盹儿,养养精神,但是一想昼寝是不道德,又奋勉前进。龟背既重,龟头又小,五尺以外的平地,便看不见。他有点眼花缭乱了。

这时的兔子,因为能随兴所至,越跑越有趣,越有趣越精神,已经赶到离路半里许的河边树下。看见风景清幽,也就顺便稍稍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精神百倍想跑完赛程,正在这时,兔子看见前边有一只松鼠跑过,认为是怪物,一定要去追上他,看看他尾巴到底有多大,可以回来告诉自己的母亲。于是兔子便开步追,松鼠见他追,便开步跑。奔来跑去,忽然松鼠跳上一棵大树。兔子正在树下翘首高望之时,忽然听见背后有声叫道:“兔弟弟,你夺得冠军了!”

兔回头一看,原来是评判员狐大哥,而那棵树,也就是他们赛跑的终点。那只龟呢,因为想吃苦,还在半里外匍匐而行。

试问,假如兔子要和龟比赛游水,又当如何呢?

讲完了故事,深远禅师说:“出家人首先要舍弃的是执著心,这不是让你不思进取,虚度时光,而是让你量力而行,保持心态的平和。”

这则故事与传统讲的“龟兔赛跑”立论有些不同。主要讲的是有些“本能”是无法超越的。

做龟的不应同兔赛跑。只有恒心是不够的,世上愚人,之所以常常受苦吃亏,就是因为有“不适当的恒心”。

得失在于人心

住聱州浦阳县佐溪山的朗禅师给玄觉禅师写来一信。信中说,他自从到了佐溪山,居住山中,心意泰然。但见青松翠柏,明月自生,名花香果,蜂飞蝶舞,猿啸长吟,美不胜收。

每夜锄头当枕,细草为毡;反观世上峥嵘,竞争人我,只觉得安坐山中,心情舒畅极了。

玄觉接信后,给朗禅师回信一封,谈了他对隐居山中的看法。玄觉写道:

“山中郁郁长林,巍巍山峰,鸟兽喧闹,春夏秋冬,花草随之兴衰;晨昏午夜,云气随之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未识道而先居山,则只能是见山而忘其道;相反,如果先识道而后居山,则会是只见道而忘其山。忘山则道性怡神;忘道则山形眩目。因此说,能做到见道忘山,就是处在红尘人间,心中也是寂静安然的;如果是见山忘道者,就是在山中,心也是喧闹不止的。”

玄觉还写道:“入迷称做失,人悟称做得。得失在于人,与环境的喧闹与安静有什么关系?正如自己不懂得驾船,又怎能去怨河水曲折呢?真正了悟了人生道理,那就能逍遥于山谷,放旷于城镇。身体好像是受拘束的,但内心却是泰然的,肉体生活在人世,而精神则是高超的。”

成功生活的一个关键是拥有阳光的心态。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学会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自己,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永嘉玄觉的顿悟

永嘉玄觉初攻天台哲学,后来读《维摩经》时,发现了自己的自性。在友人的劝说下,便到慧能处印证所学。初见慧能时,他绕着慧能走了三圈,振了振手中的锡杖,然后直直地立在慧能面前。

慧能说:“和尚应该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是从哪里来的,居然如此傲慢无礼?”

同类推荐
  •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本书从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入手,以精辟的语言、简单的道理,对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加以剖析,让你在一个个故事中荡涤心灵,让你的心灵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 无戏言:写给中国玩家的人生逆袭指南

    无戏言:写给中国玩家的人生逆袭指南

    本书通过讲述11位中国游戏界大佬的人生逆袭故事,向正以各种状态生存着的中国玩家们展示出另一片天地——如果你想,玩转人生并非只能online。
  • 目的性修炼:人生要做的第1件事

    目的性修炼:人生要做的第1件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笔直的。一个目的性强的人能够看出其中的直中之曲和典中之直,并不失时机地把握事物迂回发展的规律,迂回应变,从而达成既定目的。如果你曾对生活中的种种纷扰不知所措,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或者做事不知从何下手,办事效率迟迟提不上去,不妨阅读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 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

    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

    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最新版)》从知识准备、目标、心态、能力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行动的要素与结构,以及应该如何行动,从而顺利地走向成功。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现在做,马上就做,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大师”的!
热门推荐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 月破苍穹

    月破苍穹

    晚清年间,外忧内患,身为神州最后捕快,名铺追命的后人,钢男被迫接受皇帝任务,寻回宫中被盗瑰宝九龙宝剑。却被师父花满楼设计诬陷是杀花家小姐之凶手,阴谋层出不穷,陷害如影随形持剑为皇的诬陷让江湖各方势力将钢男视作眼中钉!
  • 搬山秘术

    搬山秘术

    童年事情,我就常常见到奇怪的叔叔阿姨在我身边飘来飘去。很多次我好奇的问父母他们到底是谁,得到的却是恐惧的眼神和责骂。从此我知道了,我见到的那些人形怪物叫做鬼!我恐惧过,逃避过,甚至试图自杀逃避。如果不是好心的方丈封住了我的双眼,我可能早就死了。当我渐渐长大后,我不再逃避,开始用自己的双眼帮助那些被鬼困扰的可怜人,用双眼看穿阴阳!
  • 不可不知的万事由来

    不可不知的万事由来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中华处世经

    中华处世经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自己的人生,但是如果缺少了处世的智慧,生命便会黯然失色。处世是一种哲学,也是一门艺术。处世无方者,经常到处碰壁、举步维艰;处世得法者,常能左右逢源、进退自如。在充满激烈竞争的人类社会中,掌握为人处世的技巧,会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人性,从而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所以,如何获得处世的技巧便成了永恒的话题。正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本书就是通过解读古代圣贤的处世哲学,揭示为人处世的智慧及人生哲理。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重生之大辽王妃

    重生之大辽王妃

    再见,他是辽国北院大王世子,她却成了大宋天波府杨业夫妇的掌上明珠,她是宋辽边境一位寡妇的女儿,那一年,他十六岁,她十岁。第三次相遇,他是一个普通的富家男孩,他是名扬天下,令人闻风丧胆的辽国‘战神’,她却是天下百姓交口称赞的‘雪莲郡主’。那一年,那一年,她十六岁,他二十二岁。她四岁。他与她,究竟是缘是还是孽?她与他,初见,究竟谁是谁的劫?谁又是谁的幸?金沙滩一曲爱情绝唱,‘世间一死宁何惧,君为家山我为君前世今生,他十岁,十世情劫,纠缠不断
  • 绝宠炼药师

    绝宠炼药师

    她灵魂重置,是南遥国的第一美人,可是天有不测,大陆通缉令,灭门之灾,杀父之仇。各种各样的磨难出现在她的身边,混乱的记忆,家门的秘密,一切的谜团。看她披荆斩棘,一步步踏上王者的征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

    所谓前任,就是一勾手指,二抛媚眼,三迷心智,四等上钩,五任散养,六傲娇状,七女王攻,八推倒之,九扒光之,十嫌弃之,最后挥挥衣袖走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七妾

    十七妾

    一朝醒来,外表懒散,实则有点卑鄙腹黑的她竟变成了瑞王府任人欺凌的九等侍妾,还排名十七。百名侍妾pk,可怜受气包因被王爷摸了一下小手,就被设计陷害,惨遭毒手。靠!当她是豆包,随便揉捏?她发誓,必定搞的他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