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7300000007

第7章 邓肯自传(7)

如果我们能看到反映自己生活的影片,不免会惊呼:“这真的发生过吗?”当然我记忆中漫无目的地走在伦敦街头的那四个人,可能就存在于狄更斯的想象世界里。可是如今看来实在很难相信这是事实。我们年轻人在面临一系列苦难后,仍能保持斗志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可怜的母亲一生经历过无数困难与苦恼,亦已老去,却还能淡然看待种种挫折。我现在回想起来真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沿着伦敦街头走着,没有钱,没有朋友,没有办法找到当晚的栖身之处。我们试过两三间旅馆,可是因为我们没有行李,旅馆全都坚持我们必须预先付费。我们又试了两三间公寓,但所有房东太太都同样冷酷无情。最后我们被逼到格林公园的一张板凳上,但即使这样还是有个粗暴的警察过来喝令我们走开。

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三夜,我们以廉价面包果腹。虽然处境如此恶劣,但是我们的活力实在惊人,白天我们还去大英博物馆。记得当时我读的是翻译成英文的温克尔曼[温克尔曼(1717—1768),德国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家。]所写的《雅典之旅》,我完全沉浸于书中,忘了自己的奇特遭遇;我哭了,但并不是为了个人悲惨的命运而哭,而是为了温克尔曼在游历归来的途中不幸去世而哭。

到了第四天拂晓,我决定采取某种行动。嘱咐好母亲、雷蒙和伊丽莎白不出声地跟着我走之后,我大摇大摆地走进伦敦最好的一间旅馆,告诉半睡半醒的服务生说我们刚搭火车到这里,行李随后就会从利物浦运来。我吩咐他马上安排几间房间,顺便把包含咖啡、荞麦蛋糕和其他美式佳肴的早餐送过来。

那一整天我们都睡在舒适无比的床上。我不时打电话下去,指责服务生为什么我们的行李还没送过来。

“不换衣服根本不能出去见人。”我说,当晚我们就在房间里用餐。

第二天清晨,断定这招已使到了极限,我们就像当初进旅馆时一样走了出去,只不过这次并没叫醒夜班服务生!

我们精神焕发地走在街上,再次准备好要面对世界。那天早晨我们慢慢散步到切尔西教堂,坐在教堂的墓地上,我注意到地上有张报纸。拾起报纸,看到一则消息说一位我曾在她家跳过舞的纽约贵妇在格罗夫纳广场买了房子,并在那里大宴宾客。我灵机一动,“在这儿等着。”我对他们说。

午餐前,我独自一人找到了格罗夫纳广场,那位贵妇当时正好在家,她很和善地接待了我。我告诉她自己已来到伦敦,正在一些上流家庭的客厅中表演跳舞。

“我星期五的晚宴上正好需要舞蹈表演,”她说,“你能在晚餐后为我做些表演吗?”

我同意了,并且巧妙地暗示她必须先预支一笔钱。她极其明理,马上就写了张10英镑的支票给我,我带着这张支票跑回切尔西教堂墓地,看到雷蒙正在发表关于灵魂的演说。

“我星期五晚上要到某太太位于格罗夫纳广场的家里献舞,威尔士王子也可能会到,我们赚到钱了!”我把支票拿给他们看。

雷蒙说:“我们必须拿这些钱去找一间工作室,并且先预付一个月的房租,我们再也不能忍受那些粗俗的房东太太的侮辱了!”

我们动身去找工作室,最后在切尔西的国王路附近找到一间小的工作室,当晚就睡在那里。工作室里没有床,只能睡在地板上,可是我们却觉得自己又像艺术家一样生活了。

我用付完房租剩下的钱买了些罐头食品,并且到一家叫作“自由”的商店买了几码白纱作为出席某太太晚宴的装扮。席间,我跳了内文的《纳希苏斯》,当时瘦弱的我在舞中扮演迷恋自己水中倒影的清瘦少年。我还跳了内文的《奥菲莉娅》,我听见人们的窃窃私语:“这孩子怎么会有这么悲戚的表情呢?”晚宴快结束时,我又跳了门德尔松的《春之歌》。

母亲为我伴奏,伊丽莎白读了几首由安德鲁·兰[安德鲁·兰(1844—1912),苏格兰学者、文人,以写童话故事和翻译《荷马史诗》著称。]翻译的《戴奥克里图斯诗选》[戴奥克里图斯(公元前3007—公元前260),希腊诗人、牧歌的创始人。],雷蒙则就舞蹈及其未来对人类心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了简短演讲。这些演出有些超出了这群酒足饭饱的观众的理解范围,不过也相当成功,女主人也很满意。

只有教养良好的英国人才会对我赤脚、着凉鞋与透明白纱跳舞视而不见,不过我这种简单的装束几年后却在德国风靡一时。英国人就是这么彬彬有礼的民族,有礼到没有一个人评论我服装的独特之处,也没有人提到我舞蹈的别具一格。每个人都说“好美妙啊!”“令人浑然忘我!”“非常谢谢你!”之类的话。仅此而已。

从那次晚会后,我陆续接到许多知名人士的邀约。头天我是在王亲国戚前或在劳瑟女士的花园里跳舞,但第二天却发觉自己已没钱吃饭了。这是因为有时有钱可领,但绝大多数的时候却没钱可领。女主人们都说:“你将在某某公爵夫人前跳舞。许许多多著名人士都在看你的舞蹈,你很快就会在伦敦红得发紫了。”

记得有一天我在一场慈善义演上连续跳了好几个小时的舞。一位有爵位的夫人亲手倒茶并拿一些草莓给我,以作为答谢,可是因为连续几天没吃饱,我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无法承受这些草莓加奶油。就在这时,另一位夫人举起一只装满金币的袋子说:“瞧瞧你为‘盲女之家’募集到这么多钱!”

母亲和我都太过腼腆,无法告诉这些人,说他们的残酷是前所未闻的;相反,为了能衣着光鲜地出席这些场合,我们将钱花在了衣服上,以致没有正常饮食。

我们买了一些吊床放在工作室,并且租了一架钢琴。不过我们还是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大英博物馆内。雷蒙在那里临摹了所有希腊瓶饰与浮雕,我则试着找出与酒神祭祀群舞者头部姿势、脚步节拍还有酒神杖的摆动和谐一致的音乐韵律。我们每天还在大英博物馆内的图书室里待几个小时,中午就在休息室里吃廉价面包配牛奶咖啡。

伦敦的美使我们着迷。这里有我在美国所错失的一切文化美和建筑美,如今我可以饱览这一切。

在我们离开纽约前,我已经一年多没见到米罗斯基了。后来有一天,我接到芝加哥一个朋友的来信,说米罗斯基志愿投身“西班牙战争”,随军队驻扎在佛罗里达,并因感染伤寒而不幸去世。这封信对我是个致命的打击,我无法相信这个消息。有天下午,我走到古博学会翻遍了旧报纸合订本,在数百个死亡名字中找到了以极小字体印刷的他的名字。

朋友的来信中还写着米罗斯基在伦敦的妻子的姓名和住址。有一天我雇了一辆有盖的双轮出租马车,动身去找米罗斯基夫人。她的住址离城很远,大约是在哈默史密斯附近。当时我仍多少受到美国清教徒精神的影响,因此,米罗斯基在伦敦竟还有一个从未向我提及的妻子这一事实让我很震惊。所以,我并未告诉任何人我要去找她。我给了车夫住址,车子走了不知多少里路,几乎到了伦敦市郊。那里有一排又一排外观相似、大门非常阴郁昏暗的灰色小屋,屋子的名号一间比一间吓人:有舍伍德别墅、格伦寓、伊力斯米尔、恩尼斯莫尔以及其他丝毫不相称的名号,最后终于到了“斯特拉之家”。我按了门铃,一位阴郁异常的伦敦女仆前来开门。我说要找米罗斯基夫人,接着就被带进一间通风不良的客厅。那天我穿了一件白色的格里纳韦[格里纳韦(1846—1901),英国插画家,现代童书插画先驱,以其独具一格、富有魅力的儿童读物闻名。]式的棉布外套,臂下挽了一条蓝色丝带,头上戴了一顶大阔边草帽,卷曲的发束落在肩上。

“斯特拉之家”是所女校。我听见楼上的脚步声,一个尖锐、清脆的声音说:“女孩们,保持秩序!保持秩序!”随后进来一个我生平所见过的最矮小的成年女人。她——身高不超过四英尺,骨瘦如柴,有着闪耀的灰色眼睛,灰发稀疏,小脸惨白,紧闭苍白的薄唇——进来时,即使米罗已不幸过世,我仍被一股混杂着恐惧与妒意的复杂情绪所刺痛。

她并不是很热情地迎接我。我试着表明来意。

“我知道,”她说,“你是伊莎多拉,米罗常在信里提到你。”

“我很抱歉,”我畏缩地说,“他从没对我提过你。”

“是啊,”她说,“他当然不会提,我本来可以去找他的,但现在——他却走了。”

她用一种哀婉的声调说着,让我不由得哭了起来,她也跟着哭了,仿佛我们一直都是好朋友似的。

她带我上楼到她的贴满米罗斯基照片的房间。那里有他年轻时的照片——脸庞俊美,魅力十足。还有一张是他穿着军服时拍的,她已在那张照片周围围上了黑纱。她说了他们的故事,说他是怎样到美国去找出路,只是当时没有足够的旅费,以便两人一起去。

“我早该跟他在一起的,”她说,“他总是写信说:‘再等一小段时间,我就能赚到钱让你过来了。’”

几年过去了,她还是在那所女校担任教师,头发逐渐斑白,但是米罗却一直没把让她到美国的钱寄来。

我将这个有耐心的小个子老妇人(在我看来她非常老)的命运与我的闯荡经历两相对照后,仍旧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她是伊凡·米罗斯基的妻子,又希望和他一起去,为什么没能成行呢?就算是坐下等舱也行啊!不管在当时或日后,我一直想不通为何当一个人想做某件事时,会有什么理由阻碍他去做;因为只要我想,我就马上去做了,虽然这往往造成我的不幸与苦难,但至少也获得了自行其是的快感。但是这个可怜的、耐心的瘦小女子,怎么能年复一年地等候她丈夫想办法送她到美国呢?

我坐在环绕着米罗相片的房里,她紧紧握住我的手,不断地谈论他的事,直到我发觉天色已晚。

她要我答应再来看她,我也要她一定来看我们,可是她说自己从无空闲,从早到晚都得忙着教书和改女学生的作业。

因为我已经先差走了出租马车,只好搭公共马车回家。记得当时为了米罗和他可怜的小妻子的命运,我一路哭着回家;不过同时我也怀着一种奇特的力量所带来的欢愉感受,并且蔑视那些失败者,或者是那些把生命浪费在等待上的人们。这对年轻的人来说过于残忍!

我一直是枕着米罗斯基的照片和信件睡觉的,不过从那天起,我将那些东西打包放到行李箱里去了。

当我们在切尔西的工作室第一个月租期届满时,天气很热,我们就到肯辛顿租了一间有家具的房子,那儿有一架钢琴和较多的工作空间。但很快到了7月底,伦敦的社交季节突然结束了,8月就在眼前,而我们却没有在旺季存下多少钱。整个8月,我们都游走于肯辛顿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的图书室,常常在闭馆后,从大英博物馆走回肯辛顿的住处。

一天傍晚,矮小的米罗斯基夫人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面前并邀我一起吃晚饭。她非常兴奋,这次造访对她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她甚至为我们的晚餐点了一瓶勃艮第葡萄酒。她要我告诉她米罗在芝加哥时的模样,说过些什么话。我告诉她,他是多么喜欢在树林里采摘菊花,还说有一天当阳光洒在他的红头发上时,他怀里是怎样抱着一大抱菊花,我又是怎样总将他同菊花联想在一起。她哭了,我也流下眼泪。我们又喝了另一瓶勃艮第,完全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然后她就转乘了好几次公用马车,回“斯特拉之家”了。

9月到了,伊丽莎白决定回美国赚点钱,因为她一直同以前在纽约的学生的母亲们保持通信联系,而其中一个家长给她寄了一张支票作为回去的旅费。

“因为,”她说,“我赚了钱后,就能寄来给你。而你很快就会成名致富,所以我不久就能再回来与你们重聚。”

我记得当时我们到肯辛顿大街,在一家商店为她买了件温暖的旅行大衣,最后目送她消失在邮船上。我们三人回到了住所,接连几天沮丧不已。

同类推荐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热门推荐
  • 劣少的下堂妻 (大结局)

    劣少的下堂妻 (大结局)

    她只是个养女,所以她逆来顺受。从小到大,他都把她当奴隶使唤。但她毫无怨言,因为她爱他;生日会上,他当着众人的面,表现对她的不屑,她也一笑而过,因为她爱他。因为爱他,所以她笑着为他打点婚礼;因为爱他,所以她替他掌管了公司;因为爱他,所以她不在乎那些伤人的语言;因为爱他,所以他狠狠地赏了她一巴掌……因为,爱他……所以她不得不坚强面对他眼里迸出的森冷恨意,含着泪对他笑说:“恨我,就来抢回本该属于你的总裁位置!”
  • 让学生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龙御天下

    龙御天下

    一个王朝的覆灭造就了一个怀有恨意并立志复国的孩子,一个从地球穿越过来的孩子与之相伴。一起学习,一起游历,一起复国,然而性格的差异,最终将两个手足一样的兄弟送到了对立,又一场颠覆之战,兄弟之战就此产生了……
  • 祈月

    祈月

    五行大陆,木系离奇雪匿!罪恶之手操纵世界……执念的纠缠,她异世重生。先天觉醒,竟是木系传承。是世界玩转木系,还是她征服世界?☆☆☆☆☆☆☆☆☆☆☆☆☆☆推荐静的新文《极道盲妃》关于一场复仇,十年的隐忍,不死不休的对决。极道盲妃VS战神王爷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收藏一下哦。☆☆☆☆☆☆☆☆☆☆☆☆☆☆千年预言,终究捉弄了谁?狂风灭,烈火绝,水神破土;越世出,啸月行,九天逆神!神秘恶魔族再现于世,炼魂之术摄人心魄。死神之眼穿越轮回,命运的纠缠……逆天改命的执着!一对似乎是父子的两人,为这同一抹身影,殊死相博。宿命的牵绊,三人纠缠不清,缠绵悱恻……爱情,经得起万年的寂寞吗?小夜《亡妃》小九《极品修真》小火《弹指灭天》---------《纵世》----------雪《幻颜》慧《月锋无双》浅《摄魂妖姬》梦《紫梦忆情》遥《花心王爷惹群夫》紫《妖孽皇帝耍无赖》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逆世女神:五行唯吾独尊》
  • 用制度管人

    用制度管人

    当然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借鉴国际通用的管理制度和文案,所以对于我们提供的制度范本、流程、实用表格,读者可以根据所在企业的具体情况适当修改或者重新设计,聚焦在企业管理最为关键的环节,使之更适用于自己的企业。详细论述了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工具化,并提供了具体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执行方法或流程、实用工具表格,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可在实践的层面上提高企业效率。同一个企业随着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更新,本书正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制度也需要创新,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读者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已经形成的制度,以期达到高效管理、高效工作的目的
  • 刀剑封魔决

    刀剑封魔决

    异界中,一刚遭遇不幸的东方云巧得冥月刀,误食魔法元系果,脱胎换骨,成元素之体,习魔法与斗气皆事半功倍,瓢泊大陆,寻找仇人萧天昊,一个生活在奇幻修真年代的幼童,东方云,一个漂泊在玄幻魔法世界的孩子,两者之间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呢?神光剑和冥月刀中又有什么秘密呢?尽请期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花枝招展(叁)

    花枝招展(叁)

    花枝招展就成了女人手里的王牌……哪个男人不喜欢美不胜收的女人,为了这些取悦好看的女人,在这个以貌取人的时代,他们不惜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不过,有句话叫:越是好看的女人越是信不过……
  • 盲女皇后(已出版,已完结)

    盲女皇后(已出版,已完结)

    实体书详情:ISBN9787536697874出版社重庆出版社作者任影博客:http://m.pgsk.com/renchenuo她的容貌绝美,但双目全盲。他是皇帝最为倚重的皇子,一面万般冷酷,一面千样柔情。她的父亲家财万贯,却囚禁她一十六载。他很爱她,却暗杀了她的父亲。她一直都很恨他,却在他命在旦夕之间之时,用一声呼唤,解救了他。他是她的天子,她是他的皇后。他叫茶昶。而她,叫泠旋眸。人物总介:泠旋眸:绝色盲女,历尽艰辛,入主后宫。茶昶:俊美皇子,身世加密,君临天下。泠玖炎:西沃巨贾,风流倜傥,终遭暗杀。宇霓:皇家公主,为兄帝位,下嫁将军。泠阳堂:庶出子孙,身世哀苦,率军叛乱。银痕:富家小姐,为情所困,侍佛终生。淑妃:司寇雾霈,深爱皇帝,家门被灭。洛姬:冷宫妃子,风华枯瘦,皇帝生母。武颜:护国将军,小心谨慎,清廉有加。仙弘:庶出公主,不得圣宠,沉默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