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3400000008

第8章 旧学宗师(7)

在北大,熊先生开的课是2个学分,也就是每次2节课。但熊先生讲起来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每会讲课都不下三、四个小时,而且中间不休息。熊先生冬天室内不生炉火,听课的学生全副冬装,坐着听讲。他站在屋子中间,从不坐着讲。他喜欢在听讲者面前指指划划,讲到高兴时,或者认为重要的地方,随手在听讲者的头上或肩上拍一巴掌,然后哈哈大笑,声振堂宇。

有一次熊先生和张东荪谈哲学。张在熊先生面前也成了学生,熊一巴掌拍在张的肩上,张东荪不得不眨眨眼,逡巡后退,以避其锋芒。

抗战时,听郑昕先生说,他在天津南开中学求学时期就听过熊先生讲课。他怕熊先生的棒喝,故每次早点到场,找一个离老师远一点的位子坐下。原来,熊先生这种讲课方式由来已久。

初登北大讲堂

自1920年秋至1922年秋,熊氏在内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唯识学和因明学的基础,接受了哲学思维的严格训练。1922年,梁漱溟征得蔡元培同意,请欧阳门下弟子来北大,顶替自己讲授佛教唯识学。梁先生说:“我入北大开讲印度哲学始于1917年,后来增讲佛家唯识之学,写出《唯识述义》第一、第二两小册。因顾虑自已有无知妄谈之处,未敢续出第三册。夙仰内学院擅讲法相唯识之学,征得蔡校长同意,我特赴内学院要延聘一位讲师北来。初意在聘请吕秋逸君,惜欧阳先生以吕为他最得力助手而不肯放。此时熊先生住内学院约计首尾有3年,度必饫闻此学,我遂改计邀熊先生来北大主讲唯识。”

借此机缘,熊十力得以受聘为北京大学的特约讲师。当时北大的规矩,讲3门课为教授;讲1门课者,本校教师称为专任讲师,外校兼课者则称兼任讲师。熊为专任讲师,月薪120块大洋,一直到抗战南迁。

梁先生谦逊,自谓“不敢讲”;熊先生倒是敢讲,但自一开始,熊的新唯识学说便一步步背弃师说,逐渐离开佛教唯识学,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观点。“我自己小心谨慎,唯恐讲错了古人学问,乃去聘请内行专家;不料想熊医生是才气横溢的豪杰,虽从学于内学院而思想却不因袭之。一到北大讲课就标出《新唯识论》来,不守故常,恰恰大反乎我的本意。事情到此地步,我束手无计。好在蔡校长从来是兼容并包的,亦就相安下去。”

然而,熊先生的讲课效果似乎不太妙。据他自己说:“忆一二年间,选课最多,及阅试卷,仅有某生文辞稍为简适,亦无当于题旨。自昔迄今,从未得一可共学者。吾总觉教书之无趣,每对人言,为吃饭故,方做是事;若不尔者,吾不教书。虽属愤辞,亦是事实。”他将北大授课视为“阚饭”之谋,“支生无术,只好腆颜其间”。而不能得英才而教之,更让他觉得气馁。后来,他干脆向学校当局提出,“师生蚁聚一处,究竟有何益处?”要自己在家授徒。虽不能得天下英才,但能有“二三子”聚而教之,也是惬意,“而不相干之学子,亦不愿其与于斯课”。学校当局竟也同意了他的要求。据他当时的学生讲,熊似乎并不长于讲课,有教无术。因此,只讲过一次,便不再上讲台。凡选他课的,便到他家里谈。

真正的性情中人

梁、熊二位因缘不浅。1924年夏,梁先生辞去北大教职,应邀去山东曹州讲学,熊亦辞北大同往;翌年,梁氏偕诸友回京,熊也同回,“居处每有转移,先生与我等均相从不离,其事例不必悉数。”

两人均个性十足,我行我素;但彼此却性格不同,“虽同一倾心东方古人之学,而在治学、谈学上却难契合无间”。梁先生宅心宽厚,常存衿怜之意;而熊则师风陡峻,责人以善,不惜骂詈,情急处甚至会饱以老拳。熊口无遮拦,曾放言:胡适提倡科学,科学知识却不如他;冯友兰不认识字,金岳霖的学说是“我论”。

有一次,梁漱溟为学问方面的事与熊十力发生了争论。熊十力脾气大,喜欢骂人、打人。争完了,熊十力乘梁漱溟转身的机会,跑上去朝梁就是三拳头,口里还骂他是“笨蛋”。梁漱溟了解熊的个性,没加理会就走了。

殷海光有一次问金岳霖对熊十力的看法。金肯定地说:“据我所知,熊十力是中国研究佛学最深刻的一个人。”殷说:“先生好打人、骂人。我亲眼看见他在梁漱溟背后打三拳,还骂他是一个笨蛋。”对此,金岳霖说:“呃!人总是有情绪的动物。是人,就难免打人、骂人的。”

熊氏此类“轶事状”甚多。写小说的废名很佩服同乡熊十力,常跟熊谈论儒道异同等事,等到他着手研读佛书以后,却与专门学佛的熊氏意见不合,且多有不满之意。有一次,两人在一起讨论僧肇,一言不合,大声争论。外人在外听得酣处中突然静止,原来两人已经扭打在了一起。很快,废名拍拍土,离开了熊家。但到第二天,废名又到熊家,跟熊讨论起另外的问题了。

熊虽学问精湛,但日常糊涂,学生中常流传他的笑话。据李渊庭讲,1926年到1927年间,梁漱溟在北京西北郊大有庄租了几间平房,熊和十几个青年学生搬去同住。当时梁、熊两人都没有固定收入,靠稿费维持简单生活,大家基本上跟梁先生一起吃素。可是熊爱吃肉。学生薄蓬山管理伙食。有一天,熊问薄:“给我买了多少肉?”“半斤。”当时是16两一斤。熊一听是半斤,骂道:“王八蛋!给我买那么点儿!”过了两三天,熊又问:“今天给我买了多少肉?”“今天买了8两。”熊一听哈哈大笑:“这还差不多!”

牟宗三是熊十力在北大时期的学生。他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见到熊先生时的情景时说:“我之得遇熊先生,是我生命中一件大事。”

有一次,林宰平、汤用彤、邓高镜、李证刚诸位在中央公园的来今雨轩吃茶,“不一会看见一位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在寒风瑟宿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那便是熊先生。他那时身体不好,常有病。他们在那里闲谈,我在旁边吃瓜子,也不甚注意他们谈些什么。忽然听见他先生把桌子一拍,很严肃地叫了起来:‘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在座诸位先生喝喝一笑。我当时耳目一振,心中想到,这先生的是不凡,直恁的不客气,凶猛得很。我便注意起来,见他眼睛也瞪起来了,目光清而且锐,前额饱满,口方大,颧骨端正,笑声震屋宇,直从丹田发。清气、奇气、秀气、逸气,爽朗坦白。不无聊,能挑破沉闷。直对着那纷纷攘攘、卑陋尘凡,作狮子吼。我们在学校中,个个自命不凡,实则憧憧往来,昏沉无觉,实无所知。一般名流教授随风气、趋时式,恭维青年,笑面相迎。以为学人标格直如此耳。今见熊先生,正不复尔,显然凸现出一鲜明之颜色,反照出那名流教授皆是卑陋庸俗,始知人间尚有更高者、更大者。我在这里始见了一个真人,始嗅到了学问与生命的意味。反观平日心思所存,只是些浮薄杂乱、矜夸邀誉之知解,全说不上是学问。真性情、真生命都还没有透出来,只是在昏沉的习气中滚。我当时好像直从熊先生的狮子吼里得到了一个当头棒喝,使我的眼睛、心里在浮泛地向外追逐中回光反照:照到了自己的‘现实’之何所是,停滞在何层面,这是打落到‘存在的’领域中之开始机缘。此后我常往晤熊先生。”

这真是一个不简单的“第一印象”。熊门三大弟子(另二位是徐复观、唐君毅)中,牟宗三跟随熊的时间最久,受教也最多。牟先生曾跟自己的弟子讲起老师的事情,说:“侍师亦不简单,既要有诚意,又不能太矜持。当年我服侍熊先生……那时没有一个人能服侍他,只有我……他脾气那么大,许多学生都怕他,唐(君毅)先生也不敢亲近他……其实,我并不聪明伶俐,也不会讨巧……”

熊氏也深知自己修养不足,缺少一份儒者的典雅,说自己“求人也殷、责人也切,而原人、容人、因势顺诱之荃,确无所有”,“吾之情且急,而无以自安,有时甚失慈祥之意。此则余之所有智及,而不能仁守,是余所长负疚于先圣贤也。”

但“检讨”归“检讨”,他决计不去改正,任谁劝告也是“不欲改”。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力所以说话便好骂人,全是悲心行乎不容己,……然力亦只是口头便及之,却绝不于文字上批评时贤,此正不敢不自重之意,贤者察之。”

正因为熊氏待人出自本心、心无城府,虽门风陡峻、口无遮拦,也颇有些青年才俊前来相随。除了“常往晤熊先生”的牟宗三外,罗常培、郑天挺等也向熊十力执弟子礼。罗当时已是教授、系主任,却对狂傲不知收束的熊讲师毕恭毕敬。熊喜欢吃鸡,学生们来看他时,知道老师癖好,身后总夹只鸡来。熊也从不跟学生客气。有一段时间,他干脆搬去与学生住在了一起。人说梁先生多是学生住老师家,熊则多是老师住学生家,信哉斯言。

重返北大

江南养疴6年之后,1932年11月,熊十力重返北大。

熊氏一生居无定所,四处飘零。他住在庙里的时间,比住在家里的时间还要多。再加上他自幼在长江边养成的生活习性,一到冬天便思南归,因此从进北大以来,他真正教书的时间大概不足2年。他在《答赖生》信中说:“自计足迹所经,唯北都荒廓,南京广漠,最宜修学(自注:南京今不可居),不得已而求其次。杭州秀丽,差可怀也。”

是年冬,熊氏返回北大后,日与汤用彤、钱穆、张东荪、张申府、林宰平、梁漱溟、蒙文通、李证刚、邓高镜、冯友兰、贺麟、张岱年、金岳霖、沈有鼎、冯文炳、黄艮庸等逍遥谈坐。

据钱穆回忆说,有一次与熊、蒙、汤四人同宿清华大学西郊一农场,“此处以多白杨名,全园数百株。余等四人夜坐其大厅上,厅内无灯光,厅外即白杨,叶声萧萧,凄凉动人……余等坐至深夜始散……至今追忆,诚不失为生平难得之夜。”

钱、熊二人虽交往不少,但二人性情却大不相同,治学路数也各异。钱治史学,性情温文尔雅,自幼知书达理;熊由佛入儒,性情狂放,通脱旷达,不喜雕饰,其行事风格让文雅之士很难接受。

钱后来谈及熊,颇有些冷言冷语的笔致。他说,熊十力有一次在一个朋友家吃饭,一个小孩子要吃桌上的一块肉,熊十力抢了过来说,我身上负有传道的责任,不可不吃,你吃了何用?于是坦然吃下。

其实熊对钱也并不恭维。据说有一次熊在某人家里见到钱著《先秦诸子系年》,看得心头火起,不禁在书上打叉子;还不解气,干脆扔在地上,边踏边骂。

熊跟另一大儒冯友兰也有过节。某次,冯氏携其《中国哲学史》来访,两人多有争论。冯欲合璧中西;而熊以西哲为肤浅,如唯心唯物之论实无精彩。话不投机,难免脸红脖子粗。

1937年,日寇侵入华北。熊十力化装成商人,坐煤车逃离北京城。路上遇雨,衣履尽湿,仓皇狼狈之状难以言表。辗转返回湖北家乡后,有乡里青年问起国事,熊不禁大哭失声,大骂国民政府不抵抗;并让青年们去找共产党,拿起枪打日本。

熊先生接着来到西南大后方。当时,北大与清华、南开等校已南迁昆明,联合办学。南迁的北大只收留教授级的人物;熊仅为讲师,联大不收。他似乎也不以为意,专心著述,将《新唯识论》译为语体文,凡6年方成。(1942年,由老友居正募集经费,以勉仁书院名义出版。)

颠沛流离而不废讲学

有一段时间,熊先生住在四川壁山县中学里,校长钟芳铭欢迎熊先生住下。熊先生的学生钱学熙夫妇、刘公纯,也随熊先生留在那里。熊先生没有闲着,写他的《中国历史讲话》。贺麟先生等人从重庆南温泉去壁山看望他。熊先生兴致勃勃地谈他的《中国历史讲话》的内容梗概,大意是讲“五族同源”说。在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促使他不知疲倦地撰写这一部重要著作。客人去时,熊先生很得意地讲述他是如何解决了回族的起源问题。他说,这个问题使他苦苦思考了很久,才解决的。这时,他已同时着手写他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由钱学熙译为英文,刘公纯代他抄写。

在四川8年,熊先生的生活很不安定,颠沛流离,生活尤为拮据。国难时期物价飞涨,大后方民不聊生。熊先生只好投靠老朋友、老学生,艰难度日。其弟子牟宗三曾前去探望,他回忆说:“吾即由重庆往拜。薄暮始达。至则见师母补缀衣裳,并告以先生在屋里,余即趋入,时先生正呻吟榻上,一灯如豆,状至凄凉,问安毕,相对而泣。并告人情之险。”

虽家贫国难,熊先生却自甘寂寞,乐以忘忧,没有一天不讲学,没有一天不修改他的《新唯识论》。他依然坚持每日清晨4点即起床读书、写作,中午亦只闭目坐上片刻。写起来只需一纸一笔;最穷困时,用秃笔写,以碗为砚,一盛墨汁,一盛朱红。因长期流离失所,身边并无藏书,他恐怕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藏书的学者。他看到国民党当局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便还是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却从不显得灰心丧气,给人的印象是勇猛精进、自强不息。

熊先生在1939年离开壁山中学,住到南温泉鹿角场的学生周鹏初家。期间,他到过嘉定(今乐山)乌尤寺,与马一浮主持复性书院。不久,书院遭到日寇轰炸,熊先生膝部中弹片受伤,又同马一浮先生还发生过小的不愉快,后来就离开了复性书院。

(另据史料说,原是马让熊去,熊起初并不愿去。一来两人性情各异,对书院之办学思路不同,马重德行、兴趣、精读;而熊重学识、体系、博读。二来两人也不好安排,马是山长,熊算什么呢?两个教席难免会起轩轾。但马执意要熊来。马知道,对古儒之“天道性命”的理解与阐发,除己与熊之外,当世再无人可与比肩。9月开学,熊便前往。此前8月,日寇轰炸乐山,熊伤左膝,他是带伤上阵。来了之后,也不客气,不做推让,便演讲起来,滔滔万言。然马一浮视书院为养“大德”的清静寺院;熊则视之为育“通材”的大学,两张教席之间渐成对台戏,合作已无法继续。是年11月,熊乃去。)

(徐复观后来对比马、熊、梁三大儒时说:“熊先生规模宏大,马先生义理精纯,梁先生践履笃实。”在学术上,熊、梁是陆王新学的继承和发扬;马既有陆王又有程朱气象。性情上,马温存高迈如隐士;梁摩踵放顶如墨子;熊则抉发痛快,无可无不可。在讲课上,马言辞洗练,是著名书家;梁准确、遒劲;熊则滔滔,信笔拈来,随意圈点,还经常加上诸如“吃紧”、“此处吃紧”等自注,往往弄得一塌糊涂。)

熊先生回到壁山来凤驿,与梁漱溟先生住在一起,借住在一所古庙西寿寺。贺麟先生等人同去看过他。那天晚上,梁先生还讲述了他到延安,和毛泽东同志住在一个大炕上,连续谈过8个通宵的事。

期间,熊先生还到梁先生所创办的重庆勉仁书院讲过学。因院中弟子辈皆亲梁远熊,熊故常詈骂。

熊先生这时还没有忘了讲学。韩裕文从复性书院退出后,随同熊先生。熊先对韩裕文也分外关心。按通常习惯,大家对熊先生自称学生,而熊先生命韩裕文称“弟子”。“弟子”,大概有及门或入室的意思吧。韩裕文为人笃实,学问也朴实,对中国的理学、西方的古典哲学有很深厚的基础。他在熊先生那边学了一两年,因为生活无法维持,不得不离开,到了昆明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方哲学名著编译会当专职翻译,每月有了固定收入,略相当于大学讲师。1947年间赴美留学,因肺癌不治,半年后病逝于美国。熊先生为此十分伤痛。如果天假以年,韩裕文在哲学上的成就必有可观。

以“孤往精神”治学

同类推荐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天皇降生卷(上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未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洋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热门推荐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魔女妖娆:恶整夫君不手软

    魔女妖娆:恶整夫君不手软

    她本是被人辱骂,全无灵性的野种,身世成谜,遭受欺凌。然而当人们眼中的蠢材,一朝之间成为各大势力拉拢的天才少女,这个世界便真的玄幻了。魔性爆发,她冷冽逼人,肆意张狂。爱我所爱,恨我所恨,绝美容颜在独立特行,别具一格的行为下化为妖娆媚骨的毒,从此引得九州雷动,美男痴狂。谪仙美男如宇文斌,凛然刚猛如秦飞,洒脱放荡如东方龙,邪虐阴寒如东方旭,无不对她痴心不悔,只求美人一顾。“我从不信神,因为我便是自己的神!”张狂如她,注定一经出世,便要翻江倒海,搅动天下风云。红烛满堂,红绸蔓延,他艳红的衣,漆黑的发,容颜冰冷而俊美,那是她即将嫁的夫。此刻他一步步走进,而怀中却拥着另一个绝色女子。他说:“我要娶的人一直都是她!”她只淡然冷笑,眯眸勾唇:“你确定?”他点头,于是她笑得妖媚,伸出纤手触摸他迷人的面颊,滑过他修韧的脖颈,一把扯下那刻着她名字的檀晶项链,扬手间灰飞烟灭。红色碎舞,沿着指缝在他苍白的面色下纷纷滑落。再扬手,红衣飞舞,剑光纵横,鲜红喜袍上“休”字赫然。“虽然你我尚未拜堂,但本姑娘不吝惜赐你休书,从此你我男婚女嫁再不相干。”再见时她已成王,依旧肆意张狂,面对他恳切的目光,她眉眼清冷,话语如冰。沧云浮生面具三千,谁又能看透谁。这是一个奇幻的大陆,这里有众多的种族和王国,这里有玄奥的修仙入魔,这里有数不尽的风流无度,还有波诡云谲的阴谋。本文中有黑暗残忍、血腥、有帝国阴暗历史的重现。有明快、幽默、肆意,有主角之间情感的纠葛。*********简介无能、亲们忍忍看吧********************************************自己完结的文《凤枭》《玄月引》《嗜血太妹》《花魁女帝》老婆的文《云倾天阙》《江山如画,红颜堪夸》☆☆☆朋友的文文,使劲推荐。都是绝对的好文!推荐无意宝宝的玄幻文【绝色锋芒】小熊饼干【芭比少奶奶】万夜星城【大小姐嫁到】花玉容【妖狐霸宠】玄幻群推荐:尘邪《魂魅》炫音《魔疫》易癫《寄身》风行烈《傲风》风行烈《无双》木禾禾《狐祸》微笑向暖《斗芒》陌惜浅《挥剑为情》瑞夜楠《异世御神》黄玉儿《卿媚众夫》东方流火《楼主风流》东方流火《异世之风行》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魔女妖娆:恶整夫君不手软》
  • 倾世红颜:绝代女师军

    倾世红颜:绝代女师军

    一朝穿越,到了一个她从不了解的时代。好吧,穿就穿吧,反正这时代,人人都穿。
  • 寄宿

    寄宿

    薛云楚在旅游的时候被变异的外星智能附身,外星智能直接占有了他的身体,早早的退出了旅行社,在火车上目睹了偷窃事件的发生,却没有阻止更加坚定了要低调的决心。高中第一天就遇到了一起过的旅游杨静怡,他冷漠的态度让杨静怡十分不爽,平静的度过军训,课余之时,薛云楚开发了一款低级的智能软件智能管家,引发了网络风暴,现实中也为同学们仔细解答各类问题深得同学们尊敬,薛云楚在大地震过后,加快了经济发展计划,开始迈出金融帝国的步伐……
  • 移爱繁华一梦

    移爱繁华一梦

    他与她的初次相见,一开口便是道歉。她与他的最后道别,一开口只剩道歉。他带她走进一场浮世繁华,她却没有安心,只剩下无尽的猜疑和惊慌。她推他陷入一局阴谋漩涡,他却为了守护挚爱,愿意放弃所有。当最终繁华落幕,只剩下如梦清...
  • 大星术师1:恶魔之花蓝焰火

    大星术师1:恶魔之花蓝焰火

    史上最不靠谱的小队集结!蠢萌逗比巨兀大人VS秀逗星光小队,与黑灵军团的冲突首次开启!小队成员奇葩身份逐渐揭开。原来,我的同学都是怪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恋

    妖恋

    一身青衣,腰间悬挂一支翠绿色的竹笛,俊美的容颜带着几分清高,眉宇间的那颗红痣的滴血的红痣更添一份妖娆。六姐眼里闪过一丝惊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男子,那就是风华绝代。微卷的发丝在风中飞舞,如火精灵在人间降世,竹青看过不少妖,幻化成人时,都是绝色男女,没有想到人界也有这么绝色的女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