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3400000029

第29章 人文大家(14)

此年5月,回国后的闻一多,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著名论文《诗的格律》。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1928年秋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1930年深秋前往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此后一直在清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在革命烈士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上,作为民盟成员的他作完“最后一次讲演”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潘光旦:对孔夫子“四体投地”

潘光旦,著名人文学者、社会学家、教育家、民主爱国人士。潘先生一生治学广泛,学识广博,中西贯通,文理融会,在社会思想史、家庭制度、生物进化与遗传、性心理学、优生学、人才学、家谱学、儒家哲学、民族历史、教育思想、英文翻译等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毕生著译约600万言。

结缘清华,学有专长

潘光旦的学术生涯是从清华园开始的,他对清华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终其一生从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他怀着一腔振兴中华的热望,以身残志坚之躯,为清华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1913年,潘光旦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清华学校学习。每逢暑假,都用来苦读传统的经史典籍,有一年暑假还专门用来研读《说文》。如此坚持达8个暑假,对后来造就成博古通今的他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2年潘先生毕业后,即赴美留学,先后获得达特默斯学院生物学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遗传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在上海多所大学任教。自1934年8月起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为止,潘光旦先生一直担任清华社会学系教授,曾讲授过6门课程,分别是家庭演化、家庭问题、优生学、人才论、西洋社会思想史、儒家之社会思想。此外还承担、参与了大量校务工作,先后兼任过社会学系主任、校教务长、秘书长、图书馆馆长、校务委员等职务。

潘光旦与清华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他作为清华学校学生的时间是9年,作为社会学系教授的时间是18年;如果再加上公费留学的4年,合计达到31年之久。1940年,梅贻琦与清华结缘31年之际,潘光旦曾评价说:“姑舍31年或25年的德业不论,此种关系所表示的一种真积力久的精神已自足惊人。”

1930年,潘光旦在《教授待遇与今日流行之兼任讲师制》一文中说:“大学聘请教授,有一个很普通的原则,便是一个‘专’字。凡是在某行学问上有专长的,便有被聘请当教授的资格。这个原则是不错的。但是在大学方面,待遇起教授来,也应当有一个简单的原则,也便是一个‘专’字。凡是能专诚待遇教授的大学,他一定可以得到教授们的信任和努力。”可见,用“学有专长”的原则聘请教授,以“专诚”的态度对待教授,是大学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在这篇文章中,潘光旦还谈到大学管理的另一个原则,那就是要“使教授们得到精神上的谧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教授的任务,一半在教导学生,一半也在他的专门学问上继续用功夫,更求造诣的精到,而研究功夫的第一条件便是生活宁静”。这个意见不仅适于年长的教授,也适于年轻的教师。因为做学问和其他事情不同,它需要静下心来,排除杂念,钻研多年,才能有所收获。但是,官场的通则却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把这8个字用于学界,则是拿上课的时数、论文的篇数、得奖的次数等一系列数字来考核教师。各级教师整天被各种各样的表格和考核所困扰,自然不会有精神上的宁静。人不能被逼得太急,逼急了往往会出事。时下教师队伍里剽窃、造假的丑闻不少;除了当事人本身的原因之外,从客观上看,在很大程度上也与那些脱离实际的考核制度有关。

潘光旦说:对于教授来说,“所谓教导学生,并不专指在课堂上若干小时的知识传授;小之如教授自己做学问的方法,大之如持躬处世的日常生活,都有重大的教育价值;质言之,学校应当使学生和教授的人格有极密切的接触。要有这种接触,第一条件也便是要使教授获得精神上的宁静,因为不宁静,人格便不能充分表现。”这说明,能不能让教授过一种宁静的生活,至少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大事。

胜残补缺,客观毋我

1915年,当潘光旦还在清华念书的时候,有一次在体育锻炼时不慎摔伤右腿,随后由于结核菌侵入膝盖,故不得不截肢而致残。但潘光旦身残志不残,并不忌讳提到这一缺陷,反而给自己家里取名叫作“胜残补缺斋”;好友闻一多还专门为他篆刻了一方“胜残补阙(缺)斋藏”的印章。西南联大时期,潘光旦经常撑一个单拐打篮球。很多去看他打球的人,都被他那不屈的精神所感染。1949年新中国诞生,他欣喜非常,仅靠单腿和双拐坚持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游行。

在朋友的眼里,潘光旦是个学问通透和性格豁达的人,徐志摩就曾戏称胡适和潘光旦为“胡圣”与“潘仙”。潘先生的讲课非常叫座,因为生动、形象。据说有一次他在谈到孔子时说:“对于孔老夫子,我是五体投地的。”后一看自己的腿,发觉不对,又戏谑地说:“讲错了,应该是四体投地。”

潘光旦在1947年为清华校庆所做的纪念文章中说,最值得纪念的是“客观与毋我”的精神。唯有客观的精神,才足以教我们毋我;而所谓毋我,就是去假我以成真我,去私我以成公我,去小我以成大我,去偏蔽之我以成通达之我,去愤恨、狠斗之我以成心气和平之我。他本人正是这方面的楷模。

笔走龙蛇,字如其人

潘光旦先生非常爱好书法。他自己所出版的著作,几乎都是他手题书封,也都是以楷书题之。在他的书房里,文房四宝长年不闲。他喜欢收藏砚台,家中大小、方圆不一的砚台比比皆是;据说最大的一方有圆凳之大。遇上有朋友索书求字,他总是乐此不疲。然后当写字时,大家都帮着磨墨抻纸,忙得不亦乐乎。清华大学前些年所建的“闻亭”,其横匾就是潘光旦先生于1947年所题,颜体楷书,中规中距。其书落字工稳、线条凝厚,观之有学者风骨、大家风范。

潘光旦的学生、同事兼好友费孝通评论说:“他的性格是俗言所谓牛皮筋,是屈不折、拉不断,柔中之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与他的性格一样,潘光旦先生的字写得也是非常的规矩而又放开的。他最擅楷书,兼长行书与隶书。他的隶书,如他题写并刻于自制的一个老竹根烟斗上,其几行铭文:“形似龙,气如虹,德能容,志于通。光旦自题”。写的是一手标准“礼器碑体”,很见功底。

至于潘光旦先生的楷书风格,尽管他自己并未点明是学的哪家碑帖,但从他留下的诸多书封题签可以看出,他的书法受颜(唐朝颜真卿)体影响最大。他早年就读私塾,后在清华预科求学,写字日课可是一直都未断歇。看来,在打下唐碑坚实的底子后,受梁启超的影响,他于北魏诸碑也肯定略有所窥,所以他的楷书偶尔还兼有北魏书风。

强国优种,教育为本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辱,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忧患,有识之士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救国保种的道路。潘光旦先生逝世20周年时,费孝通曾说潘先生一生的学术,最基本的目的是“强国优种”,从德智体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希望能提高中国人的根本素质。

潘光旦主张教育应当培养出“士”的情志,平时牢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危难中体现“见危授命”、“士可杀不可辱”的志节。针对我们民族的弱点,潘先生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生育节制,生得少、生得优,而且都留得住;增益民族身心品性中刚劲的成分等。

潘光旦认为,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不在政治、经济、社会的种种安排,而在教育。我们“毕竟是中国人,将来是要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事的。读洋书与去国外,只是为达此目的而进行的一个手段”。他主张大力提倡通才教育,革除把科学偶像化的教育,重新认识科学的真正性能:存疑而不武断,宽容而不排斥,通达而不蔽锢。此外,潘光旦还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文学科必须东山再起”的观点。

潘光旦是“学行合一”的一个人。他不仅读书和做学问,而且还要使自己的学问和行动能够直接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有益于社会。他刻在自制烟斗斗腹上的十二字铭文,其实正是他本人最恰当的写照:“形似龙,气如虹,德能容,志于通”。

潘光旦先生的一生,是勤奋向上的一生、自强不息的一生、甘洒热血的一生。

【大师小传】

潘光旦(1899—1967),字仲昂,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今属上海市)。1913年至1922年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回国后至1952年,先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和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授。曾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馆长等职。毕生致力于爱国民主事业,倡导民主自由思想,于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建国后,曾先后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文化委员会名词统一委员会委员。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社会系学科被撤消,潘光旦遂调入中央民族学院,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被平反。

老舍:“逸兴遄飞时,常有妙语脱出”

老舍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深受群众爱戴的“人民艺术家”。上世纪30年代,老舍先生曾先后两次受聘执教于齐鲁大学(校址在今山东大学西校区),在济南生活、工作了4年多的时间;又曾在青岛的山东大学执教近2年。在山东执教的经历,无论在老舍的个人生活还是创作生涯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老舍第一次执教齐鲁大学

1930年初,老舍结束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教职,返回祖国。当年7月,他接受在山东济南的教会学校——齐鲁大学的聘书,任该校“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文学院教授。

有人不禁要问:老舍为何不就近在北京找个大学任教,而要舍近求远,离开老母和北京,远去山东济南呢?通常的看法是:由于学历较低,老舍迈不进北京大学的高门槛,只能远赴山东。对此,老舍之子舒乙在回忆中写道:“当时,国内名牌大学里国学研究极其兴盛,尚古之风刮得很劲;而且,似乎研究得越古,越显得学问大。在这种气氛下,以擅长白话文小说为本事的老舍,自然很难在北平的名牌大学中找到立足之地。何况,他又没有大学学历。”

然而,山东齐鲁大学的门槛也并不低,它的前身是私立山东基督教会大学,是西方基督教会在中国开设的13所教会大学之一。以前,系、所主任及教授,大部分是由外国传教士担任,其教学水平“接近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其国文系素重旧学。历届系主任和教员,多是擅长科举八股文的举人、拔贡一类老夫子,所开课程为文字、音韵、经学、诸子、尚书、文选等。这样的大学,何以便容得没有大学学历的老舍立足呢?

事情得从齐鲁大学的改制说起。1929年,在经历了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之后,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与大学规程,要求所有民办大学一律立案纳入管辖(并冠以私立两字),校长必须由中国人充任,外国人任董事的名额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于是,齐鲁大学的校长换成了中国人,系、所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时任齐大文理学院院长的林济青兼任校长后,亲自去北京延揽了6位专家、学者,分任文理学院各所主任,老舍便是其中之一。

齐大“国学研究所”的成立,是林济青任校长后的得意之作。此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想仿效燕京大学的“哈佛燕京学社”,从美国查尔斯?霍尔基金会取得经济资助;二是顺应当时“国学”研究的热潮,以加快学校中国化的进程。

据说,老舍之所以得到邀请,推荐者正是“国学研究所”的筹备及主持人——墨学大师栾调甫。栾氏后人曾回忆道:“老舍来到齐大之年,正是该校‘国学研究所’成立之时。这所研究所是在栾调甫的积极倡议并在文学院林济青院长的大力支持下组建起来的。研究所的建立,了却了栾调甫多年想培养高级国学研究人才的夙愿。他在物色研究人员时,特地提出一个由名家、学者组成的名单,老舍先生就是在这个名单中,由林济青院长亲自出马聘请来的。”

老舍先生在齐大所开的课程,除了一年级的《文学概论》和《文艺批评》外,还有《小说与作法》、《但丁研究》与《莎士比亚研究》。《小说和作法》是给国文系二年级开的,《但丁研究》与《莎士比亚研究》是三年级的选修课。

老舍先生讲这两门课从不看讲义,也很少用手势,却能挥洒自如、纵横跌宕。虽然他带有浓重的北京口音,但经过了淘洗和净化,没有那种京片子的贫、虚、俗,没有哗众取宠的江湖气。老舍在课堂上举的例子多是外国的,课却讲得轻松动听、并不涩奥,颇有融古今中外于一炉的味道。

此外,老舍先生对当时的军阀统治颇为不满,课堂上亦有言涉时政之辞。但多是反语、冷箭,含沙射影,藏而不露。

先生的《文学概论》与《文艺批评》课大受青年学子欢迎。除了国文系一年级的学生之外,其他许多系的学生也跑来旁听,这在齐大实属罕见。

当年齐鲁大学的学生张昆河曾有过这样的回忆:“老舍先生讲课,是坐着的。后来知道,他有腿病。但讲着讲着,兴致上来,便也站起来讲得逸兴遄飞时,常有妙语脱出,冷丁袭来,引得哄堂大笑。但先生自己可不笑,始终板着脸,一本正经。”

老舍在第一次执教齐鲁大学期间,还主持和编辑了《齐大月刊》。《齐大月刊》是由齐鲁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和医学院合办的一份综合性刊物;除刊登学术论文外,也刊登部分文艺作品和一些反映学校动态、校际往来等内容的消息报道。编辑部由文、理、医三学院各派两名教师和两名学生任编辑委员,老舍先生就是文学院选派的两名教师之一;并被选派为编辑部主任,主持该刊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齐大月刊》创刊号于1930年10月10日正式出版,为大32开本,90余页。老舍为创刊号撰写了《编辑部的一两句》和《发刊词》,阐明了该刊的创办背景和内容及办刊宗旨。《齐大月刊》自创刊至1932年休刊,共出版了2卷,每卷8期。

在主持《齐大月刊》的编辑出版工作的过程中,老舍在不违背《私立齐鲁大学印行月刊简章》中规定的原则“文艺作品不得过月刊页数四分之一”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外国文艺理论与文艺作品的翻译和介绍,以及新文艺作品所占的比重,给当时死气沉沉的齐鲁大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世界十大股神

    世界十大股神

    2007年,中国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涨不断改写着各项新的纪录,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在这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过程中,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的热潮。殊不知“股票有风险,人市需谨慎”,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1720年炒股赔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其实,技巧和方法因人而异。这本书将通过对世界十大知名股神炒股方法和投资技巧的介绍来告诉大家如何制定一套屡试不爽的炒股圣经。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弃心狂君

    弃心狂君

    【本文一女N*男+少许玄幻+极度血腥+温馨浪漫+轻松搞笑】雷家“真拉风”三姐妹雷(家)穿系列!!雷真《弃爱冷君》:雷拉《弃情邪君》:雷风《弃心狂君》:本文(别被开头吓到你!)---------------------------简介:错了,真的错了,这一切都错了,十五年的亲情原来如此渺小,在江山与权利间化为乌有,烟消云散……在进入棺材的那一刻,我多希望自己就此死去,那抹来自地狱的幽灵,却把我从死亡边缘救起,只留下一句:好好活着,别回来了……第二天,我便成了季国的重金通缉者:哥哥的贱妃!--------------------------------小视频地址:(内容只是提示,全部以本文为主)本文慢热,第一人称演义,开头超级虐身,后面轻松温馨。或许勤勤写的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勤勤的风格,但是,为了保持环境的干净,不喜请绕道!自重!谢谢~-------------------------推荐勤勤文文:吸血贵公子Ⅲ,吸血鬼与天使的故事:《捡回来的吸血王》属于穿越之作,第一人称:《爷,我真的是男人》另类血族专情轻松文:《我的相公不是人》都市专属爱情小白文:《宝贝惹到火》:属于穿越之作:《弃心狂君》:架空作品:《狂妄王爷销魂妃》:穿越一女N男作品:《替身王妃》:血族的诱惑:《我的专属血奴》:血族深情之恋:《吸血贵公子》:都市滥情男女:《危情》:
  • 废物王妃要逆天

    废物王妃要逆天

    花痴得近乎废物的王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老公和姐姐搞暧昧,却被自己的姐姐推落了荷花池,一命呜呼,醒来之后的废物王妃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新灵魂。智斗小三姐姐,恶整出轨老公,赚钱赚到手软,废物王妃上演了一出出逆袭的戏码。蓦然回头,却发现霸道王爷爱上了废物王妃,却不想横生枝节,女主的弟弟竟然是他国的太子,暗恋女主多年,两边都是高富帅,究竟如何取舍?废物王妃逆天啊!【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霸汉第三卷

    霸汉第三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薄情佣兵妃:嚣张女丞相

    薄情佣兵妃:嚣张女丞相

    第一佣兵穿越,萧家十三少从此扬名,凭着体内神奇玲珑塔,她翻云覆雨,纤手遮天。比玄兽?我有兽王为奴!比身手?我是玄武双修!比炼丹?咳,本人是紫玉阶丹师,你真的确定?!“他”富可敌国,“他”武冠天下,“他”妻妾成群,“他”风流纨绔,“他”指点江山令天下易主,“他”傲行九洲让众生仰慕。世人皆知,宁杀一万神仙,不惹萧家十三,又有谁知,天之骄子,一代狂相,本是红颜?!【穿越+玄幻,女强】(薄情佣兵系列之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减肥必吃的30种健康食物

    减肥必吃的30种健康食物

    《美食天下(第1辑):减肥必吃的30种健康食物》讲述了不用再为减肥忍饥挨饿,《美食天下(第1辑):减肥必吃的30种健康食物》为你提供有助于减脂瘦身的30种健康食物,让您轻松甩掉体内多余脂肪,在餐桌上实现减肥计划。其内容包括牛肉芹菜蛋汤、芹菜拌豆腐丝、绿豆芽拌豆腐等。
  •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伺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本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