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3400000016

第16章 人文大家(1)

陈独秀:有性情也有眼光的新文化运动舵手

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舞台上,有一个至今看来其人生经历、所作所为仍令人唏嘘的人物:

他一生狂放,青年时考取秀才;后留洋日本;创办《新青年》;执教于北大。在风气大变、狂士辈出的民国初期,他发起并领导“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将中国踉踉跄跄地拉进现代史的大门。而当他一旦发现自己的力量不能施展、文化救国的方略不得实现时,便建立起了一个政党。其行为之奇特,非今日文人所能企及。他注定了是一个反叛者。

毛泽东说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鲁迅说他是“门口竖着的大旗”;章士钊称他是“不羁之马”;傅斯年称他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芒万丈的大彗星”。

斗转星移之间,他成了世人眼中的机会主义者、投降派、叛徒、汉奸。关于他落寞的后半生,很多人只知道他凄凉地死在了异乡。此人便是20世纪备受争议的狂人——陈独秀。

北大文科学长

1917年1月,蔡元培被当局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他一上任,就在社会上广罗人才。他的办学方针,是要“兼容并蓄,思想自由”。激进的也行,保守的也可以。

早在1916年12月,陈独秀为亚东图书馆和群益书社合并的事情来到北京,住在前门的中西旅馆。此前蔡元培就对陈独秀有许多好的印象。在汤尔和沈尹默的介绍下,他亲自到前门小旅馆来找他。蔡元培去了几次,陈独秀都在睡觉,他告诉茶房不要叫醒陈先生,等们醒来再说。蔡元培就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等着。所以后来北大留下一段佳话:蔡元培请陈独秀是“三顾茅庐”。

蔡元培终于与陈独秀见面了。可是陈独秀说,我没有什么可以教人的,我没有学历、没有职务,而且我还要办《新青年》。蔡元培说,你没有学历、职务不要紧;你不会教学,你可以去当管理和组织工作,我封你当教授,当个文科学长,你要办《新青年》,你把《新青年》搬到我们北京来办。陈独秀说,我回去考虑考虑。

一番考虑过后,年届不惑的陈独秀带着《新青年》和高君曼来到北京,住进箭杆胡同20号。

1917年1月17日,北洋政府正式批准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每个月工资300块大洋。当时,北大教授并兼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工资是120块,而在北大图书馆打工的毛泽东则只有8块。那一段时间,是陈独秀一生当中最安定、最富裕的时期。他继续操办《新青年》,并在北大推行他的教育革命主张。此时的北大,几乎汇集了20世纪初中国文人雅士中新学与旧学的泰山北斗,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等,年轻的留美学生胡适此时正担任北大英文系主任。这些人凝聚在陈独秀周围,使《新青年》阵营空前强大起来,进入全盛时期。

新文化运动舵手

清朝政府被推翻以后,中国的思想界、文化界、精神界面临真空。当时中国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没有出现一个精神斗士能够奋臂一呼、应者如云的局面。陈独秀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式的人物,他把中国知识界最有想法、最有叛逆精神的人都聚集在自己的麾下,形成了一个很诱人的文化格局。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紧随其后的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很快演变成一次全国性的文学革命运动。到1921年为止,仅在《新青年》上刊出的关于文学革命的文章和重要通信等,就达50多篇。除了胡适和陈独秀以外,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欧阳予倩、周作人、俞平伯等也陆续参与其中。

到1917年,《新青年》杂志流入、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文化。其中很多作者都是留洋过来的,他们把西方最时髦的、或者说他们认为最先进的一些理论,引进到了自己的思考里来。如胡适对实验主义(像杜威、詹姆斯的思想)的介绍;如李大钊对马克思的介绍;如周作人对古希腊艾利斯和日本文化的介绍;如鲁迅对他心仪的一些作家的介绍(像东欧一些弱小国家的作家作品和日本的一些作家作品)等。他们所有的文章和创作的作品,都有一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无论是论文、随笔、小说、新诗,他们都瞄准了中国当下最棘手的一些问题。如胡适、周氏兄弟、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等,他们都是要洗心革面的,想在传统的基础上转化成一种新的文化语序。陈独秀当时最有魅力的地方,第一,他敢于直面中国传统和中国当下社会的一些棘手问题。第二,他虽然是一个很激进的人,但他在学理上很有包容的精神。

那一时期,在北大红楼陈独秀的办公室里,“狂士”们往来频繁,并且个个激情洋溢、极富个性。中国传统的狂士的东西,在陈独秀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是笑傲江湖的一个思想者、一个斗士。他身上又带有中国传统的绿林好汉的那些元素。

而胡适就显得很儒雅、从容。胡适有时觉得陈独秀说话太过,他觉得中国的改革要一步一步来。当时,学理上最能说到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胡适,一个是周作人。他俩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真正是从学理的层面上来陈述自己的观点,如今已经过近百年的历史,还是经得起考验的一些文本。

鲁迅当时是一个天外来客,是一个奇人。他的杂文、随笔,包括他的小说,在《新青年》上别具一格。他完全是一种新的、独有的精神表达形式,有点像尼采那样横扫一切的特质。鲁迅跟周围所有的人都不搭调——包括他弟弟。而陈独秀就是有这样的才能,他能把所有人的新锐观点提炼出来,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行表述。他表现了一种方向感,在当时他确实是一个振臂一呼、中流砥柱的英雄人物。

从1917年移师北大时算起,《新青年》热热闹闹的聚会是常有的事情,而这其中却很少见到鲁迅的身影。鲁迅和陈独秀的交往,都是靠周作人牵线搭桥的;因为他俩都在学校里教书,又是嫡亲兄弟,平时见面比较多。鲁迅那时是教育部的一个小官员。鲁迅写小说,是在陈独秀等人的鼓励下写出来的。他觉得鲁迅写得很好,就不断地给周作人写信,让鲁迅继续写作。以致于1929年鲁迅在陈独秀被开除党籍以后,他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面还感谢陈独秀。他说:“我之所以能够写出小说来,陈独秀君对我的催促起了很大的作用。”他非常感谢陈独秀。

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发表。这篇被后世文学界和史学界称为“现代白话小说开篇之作”的文章,如一记重磅炸弹,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向旧礼教宣战的檄文。

那一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谈反迷信的。于是,组了一大批稿子,颠覆中国的迷信思想。鲁迅却寄去了《狂人日记》。谁也没想到,中国现代文学就从他那儿开始形成,在他那儿成熟。鲁迅第一篇真正白话小说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直到如今也很难有人超越他。

陈独秀对于一种新的白话文的典范是有自己的期待的。他也清楚地知道,胡适的那些“尝试”的东西,不足以成为白话文的典范。甚至他自己写的那些东西,也都不足以成为白话文的典范。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读到鲁迅的小说以后,感到非常的振奋和欣慰。

陈独秀是非常有眼光的,他很有方向感。他觉得,中国的文化应该是一种表现人的个性,一种现代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像这样一种非理性的、超越人的一般逻辑性的思维方式,经他这一介绍、推举,就让很多读书人,包括北大校园里那些后来变成作家、学者、社会各界名流的人,才知道文章应当怎么写,有什么样的一种参照。这些作者们把西方各种各样可作为参照的东西,都拿到《新青年》上发表了,形成当时的一种语境。作者们的思想是解放的,语言可以跨越,民族可以跨越,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都可以跨越。陈独秀要创建一个新的文化,中国的新文学在陈独秀的倡导下很快成为一个潮流。在20年代的时候,小学课本、中学课本里面就用白话文了。这种新文化的力量实在是太大、太有诱惑力了!

陈氏的北大往事

有关陈独秀生活片断的描写,都是支离破碎的。和鲁迅浩繁的回忆录相比,他显得那么清冷、神秘、特别。许多弥足珍贵的形影,都消散在了历史的空洞里,后人已不复知之。

当时,陈独秀所教的德文班有三、四十人,彼此学历很不一样,大致有3种类型:一是从国外回来的,他们大多是外交官的子弟,随家在德国学习,回国后又转入北大继续升学;一部分是在青岛大学读完2年以后转入北大重读预科的,青岛大学为德国人所办,用德语授课,德文水平较高;再就是一些普通中学的毕业生,在中学学过4年德语。

这个班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老师授课颇感困难。同学们学习进展也不一致,对学习进度不免意见分歧。为此,学生们开了几次班会进行协商,最后确定向学校交涉,请求解决。班里决定从3个程度不同的同学中各推一名代表主持此事,一起去见文科学长陈独秀。

陈独秀在办公室接见了学生,说:“你们来干什么?”3个学生代表申述来意后,提出分班的要求。陈先生听后说:“分班?办不到,日前教员和教室都没有多余的。”学生接着提出:“是否可以采用甄别的方法,部分同学经过考试合格后,可升到本科学习。”陈先生听到这里,打断了他们的话说:“你们学生是想读书,还是想早毕业?你们希望早毕业好做官为宦?多读两年书有何不好?”学生申辩说:“不是这个意思。再说,早毕业进入社会,转入仕途也不是坏事。”陈先生听后便有些光火,说:“你们根本不想认真读书。你们平时对社会上的重大问题也不愿研究,只知道考虑个人……”声调越说越高,语气失和。同学也不耐烦,起身就走,结果不欢而散。

陈先生送学生出门时,似有悔意。他拉住一个年纪较轻的学生,问道:“你是哪里人?”学生回答说:“湖南人,湖南联合中学毕业生。”他听后点点头说:“你且留下,我们再谈谈。”学生留下后,陈先生问:“你说说看,这事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同学们的意见是合理的,并不过分。没有教员和教室也不是您的责任,可以转告学校有关部门,让他们解决!”陈点点头。学生又说:“同学们要求通过甄别考试提前毕业,也是正当的。有人想做官入仕,不能说我们都是怀有做官的思想。今天没有解决问题,大家不会就此罢休。”陈先生若有所思地又点了点头。

果然,经过讨论,陈先生同意向学校反映,设法分班。并说,提前毕业一事还要经教育部核准。一场风波于是得以解决。

陈氏北大时期的故事,还有一些。比如许德珩的那篇《我和陈独秀》,亦称得上是难得的资料。许氏是北大学生,听过陈独秀的课。他讲的那个故事,俨然把陈独秀的性格写活了:

“蔡元培到来之前的北大,校风很腐败,学生自由散漫,纪律松弛。蔡到校后,力图改革,整顿校风。陈独秀来校任文科学长,和蔡元培一起,积极推动北大的改革。”

“陈独秀在整顿上课纪律当中,还与我闹过一场误会。当时我们班上有一同学是黎元洪的侄子。此人经常缺课,并叫人代他签到。陈独秀不调查研究,误听人言,就把这件事记在我的身上,在布告牌子上公布我经常旷课,记大过一次。我当时是一个穷苦学生,冬天穿夹衣过冬,宿舍里没有火,所以我不是在讲堂上就是在图书馆里。当我见到这个记过布告时,十分惊异,并极端愤怒。我一怒之下,就把布告牌砸碎了。陈独秀性情一贯地急躁,他也大怒,对我的砸布告牌又记了一过。我又把第二个布告牌砸了,并站在他的办公室门前,叫陈独秀出来同他说理。此事立即叫蔡校长所知,经过蔡的调查,才知道是陈独秀搞错了,叫陈收回成命,并向我进行劝慰,此事遂告平息。这也就是陈独秀认识我的开始。”

【大师小传】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人。他写文章用“独秀”笔名,来源于家乡的独秀山。自幼丧父,家境贫寒。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到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安庆创办《安徽俗话报》,后将编辑部迁至芜湖,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再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缺席选为中央局书记。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陈独秀成为共产国际斯大林主义路线的替罪羊。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

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中共左翼反对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1931年5月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

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于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属重庆)。1942年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李叔同:劝诫学生还要加一鞠躬

李叔同是一位在文学、音乐、绘画、佛教等诸多领域均有所建树的大师级人物。他为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堪称我国近、现代文化艺术的先驱,享有多项中国第一:第一个赴日本学习西洋艺术的中国人;第一个在话剧舞台上扮演茶花女的中国人,并主办春柳剧社;创办了中国第一份专门介绍音乐知识的《音乐杂志》;讲学期间开设裸体写生课,成为在中国美术院校实行裸体写生的第一人;中国现代木刻的首创者;(中国)撰写欧洲文学史第一人……

最有权威的老师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玛家族全传

    沃尔顿,曾经的穷孩子,曾经的仅读过普通院校的平凡学生,曾经的退伍军人……如今的商业巨擘。沃尔玛,曾经不名一文的平价商店,曾经饱受挤兑的乡间小店,曾经被对手侧目的小字辈……如今雄冠全球的商业帝国。
  •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商业的秘密:福特大传

    我们总认为在生活和生存手段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却因为这种想法失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我们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生活。电力和机器,金钱和商品,只有作为使生活更加自由的手段时,才是对我们有益的。它们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至尊造梦师

    重生至尊造梦师

    【正经简介】她不是侦探,却能屡破奇案;她不是医生,却能妙手回春;她不是神棍,却能断前世知未来;她是一代影后,传媒大亨,也是首富夫人,更是一个造梦师。窥梦,没有秘密能逃过她的眼睛。造梦,没人能逃脱她制造的梦境。然而她的能力远不止于此……世人只知她一世光芒万丈,何曾知她上一世籍籍无名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重生回到十年前,身负异能,无意复仇,只想保护自己的家人实现上一世未完成的梦想。少女失踪事件?前世毁掉她的人生,这一世她身负异能搭档少年侦探,只怕查案太简单!潜规则?前世她止步梦想门外,这一世她卫冕影后,只怕烂片太多拒绝费口水!没钱没权?前世她一穷二白,这一世她副业垄断传媒界,只担心票票太多数不过来!成名,靠实力;赚钱,靠人脉;人脉?靠异能!她步步高升,亮瞎了从前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的钛合金狗眼,却没想到她地位越高,越是接近她前世死亡的真相……【言情版简介】上一世,他是男神,可远观不可亵玩;这一世,她是女神……经,不要脸调戏男神,结果被反调戏?上一世,她不开窍,三十而立不知情为何物,这一世,她竟然拉着男神男神的手从学堂走到了殿堂……重生好,重生妙,重生还有异能屌!表白?扭扭捏捏还被人围观,最后还被人笑不矜持,不如梦里重新来一个!求婚?现实求婚太麻烦了,孟清太忙了,白陆轩更忙,能在梦里把婚给求了,真是极好的。咳咳,造梦师的异能不能赌石不能透视,用来恋爱倒是极有用的。【逗比版简介之孟清白陆轩答记者问】记者:两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们的爱情吗?孟清:这都能概括?大概就是女神与男神的爱情吧。白陆轩:孟清向来是节省的,连说话都省字,是男神与女神经的爱情。记者:⊙﹏⊙b请问孟小姐,你年纪轻轻就卫冕影后甚至成为传媒大亨,外界传闻你是潜规则上位的,这个你如何回应呢?孟清:……白陆轩:除了我,还有谁会潜规则她?记者:孟小姐家境并不好,所以是不是也是抱着嫁入豪门的心态跟白先生在一起的呢?孟清:我去,他是个骗子啊!我一直以为他是个偏远山村留守儿童!白陆轩:不好意思啊,记者朋友,我和我们家清清很忙的,能不能一下子全都答完?孟清:我没有特异功能,我只是聪明,我不会献身科学实验,我真的已经怀孕了……记者:您怎么知道我要问这些!孟清:你做梦的时候问过了。
  • 绝色魔女

    绝色魔女

    八岁的李瑞雪刚逃下山,就遇到了当时十三岁的龙傲天,他的成熟稳定和温柔体贴,让她信赖和依赖不己,但回报她的却是背叛。八年后再次下山的李瑞雪,再次对他钟情不己,没想到换来的还是背叛。难道神女宫的女子真的只有冷心绝爱才不会被情所伤吗?难道神女宫的女子真的永远无法得到真爱吗?魔由心生,誓报复众人,从此她是让人闻之色变,残忍嗜血的女魔头,而他的含情脉脉,深沉如海,痴心不改,能含唤回她入魔的心?
  • 藏地密码8

    藏地密码8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喜马拉雅雪人出没,请注意!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6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你不必完美

    你不必完美

    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怎样的一生才不后悔?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在心底叩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既要了解社会,更需认识自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标准答案永远只存于自己心中。涉江而过,芙蓉千朵。生命厚重漫长,却又似浮光掠影。在缤纷迷离的光影交错中,你望见自己的倒影了吗?打开《新语文课外读本:你不必完美》,看看那些名家们是如何看待时间与生命、思索自我与人生吧。
  • 孩子,你真棒

    孩子,你真棒

    本书为家长们总结了一套教育方案,帮助造孩子坚韧的性格、关心他人的品质以及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保持这些优良特质的决心和毅力。一旦开始运用这些真正的养育秘诀,你自己、你的孩子以及你的家庭都将变得更快乐、更幸福!
  • 自己就是一座金矿

    自己就是一座金矿

    潜意识决定命运,潜意识创造一切,潜意识改变一切。每个人体内都埋藏着一座巨大的潜能宝藏,激活并运用这座宝藏,人人都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心灵的力量大全集》《自己就是一座金矿大全集》,为你揭开了潜意识深处的图景,传授一套最简单高效的潜能开发工具,让你开启能量宝库,挖掘潜意识,激发正能量,操纵命运、愿望、财富及健康,步向幸福和成功。
  • 魂帝

    魂帝

    天生缺少命魂的少年踏上一条追求无上修为的飘渺之旅,七星剑下尽数天下苍生,笑声间轻断天下沉浮!
  • 最强商女

    最强商女

    一入战场三载,绣针换大刀。她以面具掩饰恐惧,以沉默咽下痛苦,以鲜血换来安宁,以生死置之度外换来名扬天下。她悔过,怨过,最后却只能抽出大刀挡住敌人的侵犯,护住她身后的五十万百姓,护住她的亲人。可当敌国求和,在她以为一切结束之时,却迷茫了。她是敌人畏惧的哑将军,还是弱质女流商家长女?神秘的杨瑾瑜几番相助是否有何用意?双生之子两不知,是别有用心还是巧合,出言求娶是何居心?谁又是她的良人?王后之弟?商人之子?靖世子?又或者,她要孤老一生,惨死战场?片段一。“你这人心中有魔,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若今个不是我心里不安来瞧瞧你……”杀了我吧。商幼薇一饮而尽,杯子随手一撇,躺回了床上,面朝里,死死盯着黑暗中的虚无,“我杀了他。”杨瑾瑜一愣,下意识问道:“谁?”商幼薇没有说话,闭上了眼睛。杨瑾瑜叹气,眼中皆是怜惜,他凑近,轻轻地吻了一下商幼薇的发丝上一吻,“今个的罪让你背,明个的罪让你背,那不得累死?那男人手没比你干净到哪去,死了倒是除了祸害。”商幼薇默默地流着眼泪,没发出一点声音,可那男人偏偏又是知晓了,搂上商幼薇,轻声的哄着,“人这一辈子,眼泪就那些,可变数何其多,你若为那人流干了眼泪,回头如何和我交代?别去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你且安睡,万事有我,反正我比你高,天塌下,我顶着。”片段二闫子悠慢悠悠的走上长廊,一脸的从容不迫,言语中带着调笑的意味,“若是我死了,谁还与你谈婚论嫁?”他瞧见商幼薇渐有冰山便冰川的架势,连忙道:“我现在好歹也是个举人,在加上先前的传言……”还未说完,就被商幼薇打断,“那传言你也有份?”闫子悠笑眯眯道:“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又不是只有我一人。”商幼薇若有所感,“说交易。”闫子悠立刻收起漫不经心的样子,正色道:“我们来做一个交易,我在考上进士之后向你家提亲,别误会,假成亲而已,之后你所做之事我全不干涉。”商幼薇眼皮子都不抬,倒是有自信,这么有自信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本事,还是有人相护。“听起来我占了很大的便宜。”“自然,我也不是全无所图,只是,现在并非说话的时间,你若有兴趣,日后详谈。”说着,闫子悠用眼神示意那边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