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态旅游是从自然保护区开始的,而且主要是进行科学考察、结合专业教育实习,实际上是一种较严格意义的生态旅游。我国的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是较早开展这种旅游及其研究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世纪初80年代开展,区内设有展览中心、熊猫繁殖研究中心,备有一些专项研究资料著作。1988年中心还特别邀请澳大利亚的琼斯·戴维斯女士对到卧龙的旅游者和科学工作者进行了调查,为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规划依据,可以说,这也是国内最早有目的开展旅游市场行为调查的工作。当时的调查结果表明:旅游行为具有明显的时空波动,而且旅游范围、旅游季节、旅游意识和旅游需求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通常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游客热衷于徒步旅行,涉足范围广,对旅游小册子需求较高,旅游时间具有随机性,自然保护意识较强;国内旅游者喜欢带车旅游,限于指定的观光景点,旅游需求以吃、住和土特产品为主,自然保护意识相对较弱,旅游时间大多集中在夏季时节;而所有旅游者都对野生动物和动物标本感兴趣,但对野生植物和植物标本不够关心。
我国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丰富资源,仅从自然保护区来看,自1956年设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始,截至1999年底,全国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146个,总面积8815.2万公顷,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8.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5个,面积5751.15万公顷。其中鼎湖山、卧龙、长白山、武夷山、梵净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九寨沟、丰林、南麂列岛等15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扎龙、向海、鄱阳湖、东洞庭湖、东寨港、青海湖和香港米浦等7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九寨沟、武夷山、张家界、庐山等4个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自然与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引入国内,特别是在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和2002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的推动下,这些旨在引起民众对环境的重视,加强环境意识和教育的善举,却使生态旅游存在一种泛化的危险。在中国生态旅游年来临之际,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82个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以上的达12个。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已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则对旅游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无所知。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另外,竟然有23%的保护区的核心区也有旅游活动。中国的生态旅游刚刚起步,缺乏严格科学的规范。从旅游从业人员和国内游客的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意识等方面考察,中国至今缺乏生态旅游,却赶时髦地以生态旅游的牌子,大搞旅游促销,结果带来更大的现实与潜在的危害。
3.生态旅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一些急待澄清的问题。
第一,生态旅游就是可持续旅游的趋势。在实践中表现为发展可持续旅游,就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其实二者的差别是巨大的,世界旅游组织也仅承认生态旅游是整个旅游的的一小部分。中国人至今存在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什么好使使什么,不问究竟一哄而上。这是需要在新一轮旅游开发中警惕的。
第二,在好的环境,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或生态农业区范围内的旅游是否就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者和普通观光客在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差别,他们走在同样的道上,游在同一片景区,处在同一景观面前,但二者的游览目的不同,游览的行为方式不同。目前众多的景区和旅行社却没有这种区分,生态旅游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品牌。
第三,生态旅游是新世纪旅游的主流方式,主流产品。若从科学生态旅游的含义出发,严格照办,很显然是不能实现这样的“宏愿”的,观光旅游才是旅游产品中的“永远的朝阳产品”。
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国内旅游界的热门话题。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国内开展生态旅游比较成功的保护区之一。卧龙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汶川县境内,距成都约134千米,全区总面积2000平方千米。以保护高山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为主。其主要经验是:第一,在深入研究游客行为和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旅游景观区。旅游景观设置在实验区和缓冲区的镶嵌耦合地带,如英雄沟、银厂沟、正河沟等景点。第二,充分展示生态多样性和生态规律性。建设了介绍保护区野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自然博物馆、动植物标本室。室外专门设计了从木江坪到巴郎山,长约110千米的能观赏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的游览线。第三,区内的任何活动都以不影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为宗旨。比如根据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进行旅游管理。大熊猫繁殖期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和涉足区域,旅游高峰期安排在野生动物的非繁殖季节。第四,当地农民的参与。
四、什么是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东亚国家称之为农业观光。
欧美国家的旅游者称乡村旅游为“绿色度假”,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休闲观光式,游客住在农民家中,观赏农庄周围的自然风景和农舍,到附近不加任何修饰的小池塘里游泳、钓鱼,学习农家制作面包、奶酪、果酱、葡萄酒的手艺,吃农民自产自制的新鲜食品,通过感受农家的生活来增加对自己的认识。第二,务农旅游,即参与各种农业劳动的度假方式。务农旅游是否付费给游者各国不一。日本要求付费劳动,美国西部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上,旅游者放牧可以拿到牛仔通常的工资,以资助自己的旅游费用。大多数国家则是既无报酬,也不付费的劳动。匈牙利与波兰是乡村旅游开发时间长久且很有特色的两个国家。匈牙利的乡村旅游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闻名,其特点是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旅游者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的同时体味几千年历史沉积下来的民族文化。波兰则将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活动内容与其他国家一样,但参与接待的农户全都是生态农业专业户,一切活动在特定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内进行。到1996年,波兰全国有450家生态农业专业户参加了乡村旅游的接待工作,生态农业旅游总面积超过4000公顷。
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其最稳定的客源主体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也很好的人。他们选择乡村度假,不是为了收费低廉,而是为了找回和感受曾经失落了的净化空间和尚存的淳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他们追求劳动快乐和精神享受。
乡村旅游也是发达国家比较稳定的主要旅游方式之一。1998年,33%法国国内剧假者选择了乡村旅游,仅次于海滨度假的44%的比例。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统计,在1999年之前的7年中,一直采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主要采用这种方式度假的旅游者占72%。更有15%的度假者每年都在同一地方度假。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北京、四川、浙江、江苏等地开始出现乡村旅游。例如四川成都的果蔬基地龙泉驿,利用成片的水蜜桃林,在春季桃花盛开满山含笑时吸引成都市民赏花观光,而桃熟时则用自选采摘、现购新鲜水果的参与性旅游方式吸引顾客。江苏省旅游部门开辟了古运河旅游线,将江南水乡与里下河水乡连于一河,将吴越文化与淮扬文化牵于一线,游人可沿河观赏江南千顷秧田,里下河万亩菜花,欣赏江南昆曲锡剧吴哥号子,江北评话淮音放鸭民谣,古老的风车、水乡的屋舍、繁荣的贸易市场、风味独特的民间小吃等等,使游客留恋忘返,曾被中外游客誉之为“神奇的旅游线”。江苏无锡市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尽情展示自己的特色,游客根据游线深入农村乡间,观赏水乡画境,体验民情风俗,参观村庄田园、耕作收割,养鸡放鸭,节日欢庆等一切劳动生活,并让旅客住宿农家、穿街走巷、游览市场、与农家座谈、亲自操作古老传统的农具,与农民到田间一起劳动等。
乡村旅游目前几乎遍布全国,但与当初相比有以下新的变化:
(1)纳入旅游规划,建设乡村旅游景区。比如深圳市旅游规划中就包括了海上田园风光旅游区建设产品。其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哲学理念和现代人类追求返朴归真的强烈愿望的结合,自然生态美和人文创造美的结合,田园享受感和环保责任感的结合以及静态景观展示和动态活动参与的结合。在建设上营造以珠、江三角洲水乡基塘生态为基调,强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和互补,将水乡生态园林与乡土文化建筑、旅游业、农业、养殖业和生态娱乐文化结合在一起,对一个传统的渔农文化初级生态环境,运用现代生态理念和旅游文化进行第二次改造,形成一个高品质、高水平、高创意、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融合的,适合现代人消费需求的,以农业生态文明为核心主题,融度假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为一体,具有五大主题文化的超大型旅游景区。
(2)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结合。如山东枣庄准备成片建设万亩枣树林。云南罗城有目的地调整农作物的栽种布局,某一类作物相对成片种植,然后在整体上形成绵锈图案效果,增强旅游吸引力。
(3)统一规现代新农村集镇建设,形成新的农村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景观资源。如号称中国第一村的江苏江阴县的华西村,以自己翻天覆地的村镇经济新景观为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成为谢村致富后重要的新兴经济产业,其旅行社已进入中国国内旅行社的前二十几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