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2100000006

第6章 鱼炙宴——改变春秋政局的一次酒会(1)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为“卧薪尝胆”这一励志故事而感谢专诸,如果不是他,不可能有这个故事的出现。我们更要感谢那场流传千古的宴会——鱼炙宴。如果没有这场宴会,就不会有后来的吴越争霸。春秋时期南方的历史仅仅因为一次酒会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鱼炙宴发生在周敬王四年,也就是吴王僚十一年(前516年)。这场饭局的主人是当时吴国的公子姬光,后来的吴王阖闾。客人是吴国国主僚,我们称他为吴王僚。

公子光为什么要请国主吃饭,还要从他的父亲诸樊说起。诸樊继承吴国国主后,对自己的儿子们没有好感,倒是很看好自己的三弟季札。所以,他临死前把三个弟弟:大弟余祭,二弟夷昧,三弟季札叫到床前,让大弟余祭继承王位。按照吴国的传统,大弟余祭死时必须要把王位传给弟弟,以此类推,三代后,王位自然就传到季札手里了。

后来的事情都按照诸樊的计划进行,余祭死,传夷昧。夷昧死,准备把王位传给季札。但季札犯了那个时代最让人称赞的“病”:不肯受国,跑到深山老林里藏了起来。

诸樊当时想把王位最终交给季札,就是因为季札贤,可这种贤却把他的计划打乱了。如我们所知,春秋时的所谓贤就是礼让,曾饿死在首阳山的伯夷和叔齐就是这种“贤”的典型代表。

国不可一日无主,吴国的大臣们都认为该由诸樊的儿子公子光继位,公子光也是摩拳擦掌,准备接替本该就是他的王位。但夷昧的儿子僚跳了出来,迅速地做了吴国的国主。

公子光气得死去活来,一面大骂父亲愚蠢,一面痛恨堂弟僚的不要脸。可他毫无办法,吴王夷昧为僚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吴国上下对僚继承王位都很赞成。公子光只能把仇恨藏在心里,等待时机把堂弟拿下。

攻击一个国王,无非是从品德、政绩两方面入手。吴王僚虽然没有让吴国强盛,但他并不昏庸,并且与国家的臣子们相处融洽。另外,他对母亲很是孝顺,从而在品德上赢得了大臣们的称赞。公子光无论从什么地方都找不到借口来攻击堂弟,于是,他等了七年。他本以为,这辈子就算完了,可第七年,也就是前520年,他等来了机会。

在这之前,他找了一个会看相的叫被离的人,并通过关系任命被离为都城人事部部长,让他暗自寻访豪杰之士,来为自己服务。但被离毕竟是政府的官员,每每得到豪杰之士后都要先推荐给吴王僚,然后才通知公子光。公子光也体谅被离,他之所以这样宽宏大量,很主要的原因是,他认为被离找到的那些所谓豪杰,并非是真豪杰。

可就在吴王僚当国主的第七年,被离找到了一位真豪杰。这位真豪杰就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伍子胥。

伍子胥是个苦大仇深的人,他的爷爷伍举、父亲伍奢、兄帝伍尚都是楚国的重臣。春秋初年,楚庄王励精图治,扩张国力,曾一度取得中原霸主的地位。但到了楚平王时,伍家的厄运来了。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楚平王突然怀疑太子有谋反之心,而伍奢很倒霉,他当时是太子的老师,那个时代的帝王也善于搞诛连。结果就是伍家被“连”了进来,伍奢被杀后,伍子胥的哥哥本有逃跑的机会,但他却对弟弟说:“父亲死了,黄泉路上一定很孤独,我要去陪他。你却不能死,我们家的仇由你来报。”

有时候,活着比死更凄苦。伍子胥就是这样的人,他从楚国跑出来后,曾对天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

当被离遇到他时,这个一心要报仇的豪杰已经许多天没有吃东西了,为了能把肚子填饱,他在大街上吹箫,箫声呜咽,哀伤之音充盈天地,俨然就是死了爹一样。被离先是被箫声吸引,接着是被伍子胥的相貌震住。

他拽住伍子胥,仔细打量一番,把伍子胥拉到僻静处,低声说道:“吾相人多矣,未见有你这样的相貌!”

当时伍子胥的相貌惨不忍睹,一头银丝白发,面黄肌瘦,两眼血丝,总之,已不成人样了。我们不得不佩服被离的相面之技,能把一个乞丐模样的豪杰之士生生“相”了出来。

他把伍子胥领回家,让其上座,伍子胥哪里敢坐。

被离先是感叹一下,试探问道:“我听说楚王杀了大臣伍奢,他的一个儿子为父陪葬,另一个则跑了出来,您可是那个跑出来的儿子?”

伍子胥不说话。

被离又说:“我并不想对你怎么样,只是见你长得太怪异了,所以,想给你找个富贵之所。”

伍子胥见被离不是什么坏人,况且,此地乃吴国,吴国与楚国又没有什么交情。于是,他就把自己逃亡生涯说了一遍,并且郑重声明,自己并不老,头发是因为过不了韶关而愁白的。

被离高兴非常,就把这件事通知了公子光,可同时,他的下属也把这个消息通知了王僚。王僚派人来要人,被离只好把伍子胥领进了王宫。

可以说,王僚召见的不是一个豪杰,而是那场要了自己性命的饭局的谋划人。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

据说,王僚一见伍子胥,险些晕倒。在春秋时,没有染发技术,而伍子胥的头发却飘白如雪,雪下面是一张俊朗的面容。他大为惊异,立即封伍子胥为大夫。

伍子胥凭着一头白发就得了一个大夫,自己总觉得过意不去。第二天去拜谢王僚,就有意无意地谈了谈自己对时局的看法,王僚一听,还真有那么回事。伍子胥趁热打铁,咬牙切齿,目中火出地把自己父亲之冤讲了出来。

王僚可从没有听过这样的人间惨剧,一边是伤心一边是愤恨,他答应伍子胥,要出兵楚国,为这位豪杰的父亲和兄长报仇。

伍子胥惊喜异常,他从没有想过能这么轻易地就能让一位国王为自己报仇,要知道,为他报仇,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就在伍子胥兴奋不已时,公子光从被离那里得到了这个消息,同时也得到了被离对伍子胥乃真豪杰的定论。他很怕这位豪杰从眼皮子底下溜走,立即找到吴王僚,装出很关切地口吻对堂弟说:“听说楚国被干掉老爹和兄长的伍子胥偷渡到我国来了,大王对这个人怎么评价?”

王僚称赞:“贤而且孝。”

公子光奇怪:“何以见之?”

王僚回答:“勇壮非常,与我筹策天下事,言必有中,此乃贤。他父兄之冤,他深留心间,并希望我能为他报仇,此为孝。”

公子光继续问:“大王不会答应为他报仇了吧?”

王僚正色道:“为什么不呢?”

公子光劝道:“我的弟弟哟,您可听过一国王为了一个匹夫而兴师的吗?我国和楚国兵打过许多次仗,都没有大胜过。您现在如果为了个伍子胥兴师,只能说明,一个匹夫的仇恨比国耻重。胜了还好,伍子胥发泄了愤怒,一旦败了,后人将怎么评价您?”

王僚惊出一身汗来,他平时的谨小慎微本性终于归体,并取消了伐楚之事。伍子胥听说这件事后恨不得把公子光生吞活剥,更恨王僚耳根子比豆腐还软,就把大夫一职辞了出去。

公子光趁势又对王僚说,您看,这个小子记仇,看您不替他报仇,连大夫的官都不要了。这种人,咱们国家怎么能要他呢。

王僚同意了公子光的胡说,但又不好把伍子胥驱逐出境,于是,赏了伍子胥百亩田,伍子胥也不找他理论,专心地当起了农民。

公子光得偿所愿,一个月后,他偷偷地跑到伍农民那里,给了许多米粟布帛,试探性地问道:“您是个有故事的人,曾跑遍吴、楚全境,可曾遇到比您差一点的才勇之士吗?”

这个马屁拍得真响,一立即就把伍子胥对他的怒气拍散了,可不能就这样从了这个把自己报仇计划破坏的人,便很冷地说道:“我算个屁啊,你们国有个叫专诸的,才是真勇士!”公子光志不在专诸,而是在伍子胥:“啊呀,还希望先生能引见一下。”

伍子胥并不松口:“何必,他离这里并不远,现在若派人去请,明早就能和你一起吃早餐。”公子光狡猾如鼠:“既是才勇之士,我应亲自去拜访,怎么可以召呢。可我不知怎么走,还请您与我一同前去,给我指条路。”

伍子胥依旧不动,公子光只好暗示他,自己一旦成为吴国国主,必为他报仇血恨。并且又告诉伍子胥,凭王僚的本事根本就不能为他报仇。

伍子胥不相信面前这个人能成为吴国国主,他问公子光怎么样才能成为国主,公子光早有计划,说道:刺杀。

伍子胥这答应下来,两人就一同去了专诸的家。这一年是吴王僚七年(前521年)的年末,离那场名为“炙鱼宴”的饭局还有三年的时间。

饭局并没显现端倪,但导致饭局必将出现的人已经齐了:主人公子光,策划师伍子胥和刺客兼厨子专诸。

公子光与伍子胥见到专诸时,专诸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公子光的车驾一来,专诸急忙扔了刀,要躲进屋里。伍子胥看到专诸,急忙在车上大喊:“你老哥我在此。”

专诸转过身来,见是几个月前跟自己谈理想的白头佬,他旁边站着一位锦衣中年人,虽不知是谁,但从打扮上可看出,这是一位公子。

还没有等他反应过来,伍子胥就跳下车,指着公子光对专诸道:“此人乃吴国长公子,很是钦慕兄弟您的风范,特来见一见你,兄弟,旁边就是墙,靠着站稳了。”

专诸并没有扶墙,但惊讶之情仍让他心慌,说道:“某草民一个,有何德能,劳国家这么大的人物来见。”

他一面说,一面就请两人进屋,由于屋子狭小,门框太低,公子光险些撞到脑袋。三人一进了屋,公子光就深深地拜了日后为他送死的专诸两下,专诸此时当然还不知道公子光是买他命来了,连忙还礼。

公子光就把许多金帛米菜让人抬进屋,专诸坚决不接受。伍子胥当然明白公子光不是白送别人东西的,这是买命钱。他坚决让专诸收下,专诸只好收下,并答应做了公子光门下的一名食客。

春秋时期养客之风并不兴盛,公子光能有养客这一见地,足以证明他的智慧不俗。其实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养客就是花钱买炸弹,一旦有事情,就把炸弹扔出去,不但能听个响,还能达到炸死人的目的。为了培养好专诸这颗炸弹,公子光可谓煞费苦心。每天给专诸送肉是少不了的,逢个特殊节日,还得送中原各国的土特产。专诸被养得有点慌了,就对公子光说:“某本草民一个,您如养猪似的养了我这么多时日,我不知该如何报答,如果您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我死而无怨。”

炸弹主动要领任务,公子光很是欣慰。他屏退左右,把自己想要杀王僚的意思说了一遍。专诸对当时政局也有所了解,说道:“前王夷昧死了,作为他儿子的僚本该是国王,您凭什么害人家?”

公子光就把自己父亲当初的故事说了一遍,专诸听完,认为刺杀还是没有必要,就说道:“那您应该找些大臣跟大王说明白,让他退位。何必玩这种血腥行为,伤了先王之德啊。”

公子光有些恼怒,他真想大骂一场。在他看来,自己养客,不是谈论谁对谁错的,炸弹的职责就是去炸人。但他不能半途而废,养了这么多天,仅猪就杀了好多头了。他忍住怒气,慢慢说道:“您有所不知,僚这个家伙贪而恃力,他坐上那个位置就不想下来。如果我找大臣跟他讲道理,他若查到是我的主使,我肯定被他当猪一样杀掉。到时,他肯定要诛我全族,我养的鸡鸭都不会放过,更何况是你们呢。”

专诸大怒,武夫就是武夫,他根本不会去打听王僚的品行是否真如公子光所说的那样。不辩真假,唯主人马首是瞻是刺客的本能。他道:“就这么定了!我帮你做掉他。可是……”

公子光刚要兴起的欣喜立即落了下去,“但是什么。”

“我老妈还在,刺杀可是掉脑袋的事,我怎么可以先我老妈而去呢。”

公子光立即转移战略:“我也知道这事,你不要误会,我并非是要你去送死。可你也知道,这件事非英雄不能做得。如果事可成,你妈就是我妈。我一定比你还孝顺她老人家。”

专诸沉思,公子光迫切的等着,许久,专诸才说道:“我妈是你妈,我相信你能做到。但以我杀猪的经验,我觉得凡事轻举无功。想要做成,必须要有个万全之策。”

同类推荐
  •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于是,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更何况,历史不忍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因此,光洁圆润全然不见,读史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
  • 强兵

    强兵

    喜欢铁血军史的兄弟请捧场!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随身空间之嫡福晋

    随身空间之嫡福晋

    一个现代平凡的烹饪老师,唯一的兴趣就是美食,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带着随身空间穿越成四爷不喜爱名存势亡的嫡福晋。不喜欢我,求之不得,咱就在自己小院吃香喝辣的,没他什么事!再说受宠有什么好?嫡福晋又有什么好?压根就是炮灰命,嫡福晋这个职业不好做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把时光揭开

    把时光揭开

    这本随笔集堪称“智者的思考”。还不乏对被社会忽略的底层人群、偏僻县城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的冲击的关注。这些文字集结起来,成为这本非常有营养的散文集。作者在一篇篇优美又不失深度的散文中,与世界知名作家、画家、音乐家探讨生活的智慧。,这是作家罗伟章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作者沉静又充满爱意的文字能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与大自然的花草对话,与动物交流,又能从这种不经意的享受中得到智慧的启迪
  • 重生农家女

    重生农家女

    ,她重生到乡村。一醒来家徒四壁,且看小女子如何脱贫致富奔小康
  • 腹黑小姐要选夫

    腹黑小姐要选夫

    “四个王爷你到底要嫁哪一个?”乔相咬着牙问。“都嫁!”乔明夏低着头回答。“你一个女儿家哪能嫁四个王爷!”乔相大怒。“爹说了拒绝哪一个都是死罪,我害怕!所以只能都嫁!”乔明夏眼眸含水,看起来楚楚可怜。她很美,倾城倾国,四个王爷慕其美名均想娶她为妻人前她是乖巧可爱、温柔无害、任人欺负的愚笨七小姐人后她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人见人怕的江洋大盗枭凤她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必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人[沈逸枫]:辽南王世子,性情嚣张霸道,回京叙职与明夏结怨,誓要将她压于身下[西陵聪]:暗夜之王,地狱使者,身份成谜,一袭黑衣宣告无数人的死期,认为能配得上他的女子唯有枭凤而已。[沈笑鸿]:当今皇上,性性乖张而沉稳,喜怒不为人知。后宫佳丽三千,繁华落尽,却迷失在那一对梨涡之中。[钟云山]:唯一外姓王,皇帝的左右手,做事雷厉风行,算计于人前,从未失过手,却败在枭凤手中,引为一生憾事,不娶她誓不罢休。[沈笑儒]:贤王,性情儒雅若仙,待人温文有礼,从未有人见他动过怒,却谈笑间风云风变。飞凤台前惊鸿一bie,注定了一生的纠缠。[沈笑清]:景王,只爱游山玩水,不理政事,江山于他,不及美人万分之一。与明夏偶遇后,誓要娶她为妻。精彩片段一:“怎么会是你?”明夏的眸子里满是难以置信。“为什么不会是我?你想要和谁私奔?”他冷笑着问。“是西陵聪告诉你我在这里的?”明夏咬着牙问。“是的,他一千万两把你卖给了我。”他满眼嘲弄。精彩片段二:“把这瓶药喝下,你我就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他递给她一瓶药。她轻抚小腹,嘴角绽出一抹嘲弄,一把接过药,揭开瓶盖一口喝了下去,然后狠绝的扭头便离开,心痛的无以复加,却倔强的没有回头。他看着她倔强的走在夕阳下,他知道她这一次离开就再难相见,若误会和放下能让她快乐,那么痛苦就让他一人来背。精彩片段三:她的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微笑道:“你真是记仇,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居然还没有放下,一见面就动刀动枪。”她冷笑道:“没错,我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必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人。来人啦,将他绑起来扔进洞房!”“扔进洞房?”他满脸不解。她伸手勾起他的下巴道:“没错,今天是本大王娶亲的日子,既然我的新郎已经被你杀了,那么我只有勉为其难的娶你了!”说明:一、本文作者NP无能,想看NP文的亲们请绕道。本文正剧,一对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军事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军事篇)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基于物竞天择的本性,对外界的索求是永无止境的。由此引发的战争贯穿着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数千年历史。在探究历史上那些战争真相的同时,人类也在那些断垣残壁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