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1900000007

第7章 王夫之:为表忠心,誓死不剃“千茎雪”(1)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封建时期每一个汉人必须恪守的孝道。但清军入关后,却要强行推行“薙发令”,一时间人心惶惶,在孝道和性命面前,汉人不知何去何从。

但他自10岁成童束发,在清朝统治下生活了48年,始终是“高挽玄鬓”,史传也说他是“完发以殁身”,可以说,王夫之是抵制清廷的薙发令最彻底的一个了。而且有意思的是他还留下了许多抗拒剃发的诗赋,“凭君写取千茎雪,犹是先朝未死人”,已经67岁的他在让人画像时还要强调他头上的“千茎雪”,因为那是他作为明朝遗老的标志。在他的绝笔《船山记》中他以山之“顽石”自喻,单从他一生誓不剃发已经可以窥见一斑了。

誓死不剃“千茎雪”

清顺治元年(1644)四月清军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的民族征服、民族压迫政策,除了大量圈占土地、血腥镇压汉族抗清斗争外,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薙发。就像中国历代封建帝王在建立新朝时都要改正朔、易服色一样,行薙发也是新朝的一种制度,它意味着世居中原的汉族的中华冠裳的改变,也象征着满清征服了华夏,汉族人民通过薙发表示臣服满清的统治。

在顺治元年薙发令推行之初,因遭到汉族广大人民的抵制,推行者还能够听其自便,略微宽松点,但到了第二年,清廷便以屠刀加颈来强制推行薙发令。据《东华录》记载,这一年六月顺治谕令豫王多铎:“各处文武军民,自应尽令薙发,倘有不从,军法从事。”又谕令礼部,限部文到达十日内,尽行薙发,如有迟疑不决,按逆命之寇处置。可见清廷上下是要将薙发令当作一项重要的方针政策来贯彻实施的。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就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从家庭来说,汉族长期沿袭的束发具有“孝”的意义,而从社会意义上讲,束发还有“礼”的意义,它是汉民族区别于蛮夷、索虏的重要象征。因而清廷在汉族人中间强行推行薙发令,自然是对汉民族情感和自尊心的极大伤害和侮辱,这也就难怪许多汉族的士大夫和儒生们奋起抵制,有的甚至不惜以头颅热血为代价。“士可杀,不可辱”,这就是汉族士人的铮铮傲骨。

作为一名汉族士人,一名儒生,王夫之自然要坚定地抵制所谓的薙发令,而且他也的确彻底地坚持了下来,到死都没有剃发。其实,王夫之不惜以头颅抗拒薙发,已经不是单纯的忠于朱明王朝,而是忠于整个民族,他反抗的是民族征服和压迫,维护的是民族尊严和文明。

清廷在推行薙发令的时候,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叫做“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鲁迅先生也曾在文章中这样写到:“当我还是孩子时,那时的老人指教我说:‘剃头担上的旗竿,三百年前是挂头的,满人入关,下令拖辫,剃头人沿路拉人剃发,谁敢抗拒,便砍下头来挂在旗竿上,再去拉别的人。’”可以说是杀气腾腾,鲜血淋淋,一时间恐怖气氛笼罩全国。尽管这样,江南人民仍展开了持久的反薙发斗争。王夫之和他的好友如李跨鳌、李国相、姚湘等人自然也在其中。

王夫之誓死不薙发的决心,在他留下的大量诗作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

“回首人间镜影非,下自黄童上白叟”(《仿杜少陵文文山作七歌之七》)写的是清军薙发,从黄发儿童到皓首老翁无一幸免,被薙发的人用镜子照看,都已经不是旧时容貌,这实际上也是说江山易主,山河变色;“呜呼七歌兮孤身孤,父母生我此发肤”(同上)则明确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容毁伤!”

“扯断藕丝无住处,弥天元不罥修罗。”(《偶闷自遣》)作这首诗时王夫之33岁,诗中他说“我头上的乌黑之发一定要好生保护,一旦被剃去,那天地之间就没有我容身之处了!即使布下天罗地网,也不能束缚住阿修罗的反抗。”

“始自今以延延兮,羌百龄而犹参。”(《惜余鬒赋》)今后我的头发要让它长远地留着,一直到百年之后;“往者既已返乎皇天兮,遗来者之归后土;惟兹心之硕兮,永不食于终古。”(同上)已经梳落了的头发只是自然现象,现在头上之发,我要让它与我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一同回归大地。这首《惜余鬒赋》就在王夫之逝世的前一年,还为他的学生唐端笏在绢上重新写了一遍。

“凭君写取千茎雪,犹是先朝未死人。”(《走笔示刘生思肯》)此时已经67岁的王夫之在让人给他画像的时候仍要强调他头顶上的“千茎雪”。

王夫之的一生言行一致,不管面临什么艰难困苦,他始终能坚持不薙发,为了躲避薙发,他不得不一度更名换姓、改冠易服,自称瑶人,居瑶洞,浪迹于荒山野岭之间达三年之久。

康熙三十一年(1692),这个坚持不肯薙发的老“顽石”终于得以完发而终,做了一个真正而彻底的大明遗民。

策划衡山起义,胎死腹中

抵制薙发只是表明自己不是满清统治下的顺民,而是明朝的遗民,因此虽然可以说是反清之举,但还算不上是一种积极的反清复明的行动。王夫之清醒地知道,要想恢复大明河山,就要采取积极行动,武装起来与清廷抗争,于是,他在清顺治五年(1648)前后参加和组织义军,进行武装抗清。

在清顺治二年至四年,先后在南京、绍兴、福州和肇庆成立了弘光、鲁王、隆武和永历四个南明政权,但当时南明的抗清形势却不容乐观,主要就表现在各抗清武装和农民起义部队之间各自为战,互不协调,甚至有些部队为了保存实力,故意避敌锋芒,朝廷军队更是猜忌、排挤农民起义军,之间经常起争端,闹摩擦;南明各小政权之间也争正统,抢地盘,在萧墙内搞消耗。

王夫之所在的湖广地区情况也不例外,当时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的湖广的何腾蛟与湖北巡抚堵胤锡两人之间“措置无术”,不能周密布置抗清队伍,又不能妥善处理好后勤供给,更不能主动联合湖广地区的广大农民起义军,而这些问题却都是关系到战争胜败的关键问题。王夫之就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何、堵就像是鼎耳上面的吊环,而章旷(时任佥都御史巡抚江北)则是“雉膏”,三者各当重任,如果相互之间不合作,那鼎就会倾覆,里面的食物自然也就不存在,也就是说抗清队伍会全军覆没,南明政权会覆亡。应该说这是一种全局的眼光,当时南明政权中缺少的也正是这样的人。

清顺治三年(1646)夏天,王夫之独自一人奔赴湘阳,求见了当时被何腾蛟任为监军的章旷。他上书给章旷,向他分析了当下的抗清形势,明确提出何、堵两军一定要鼎力合作,同时尽可能联合大顺农民军,统筹粮饷,方能共同抗清,以挽救时局。王夫之是想通过章旷与何、堵两家均保持有良好的关系这一点把自己的想法、策划传达给何腾蛟、堵胤锡,并使他们采纳。只可惜王夫之的意见在章旷这就被否了,章认为何、堵之间是一致的,并没有矛盾,凡说王夫之是过虑了,这让王夫之大失所望。后来事实的发展证明,王夫之所提的意见非但不是过虑,更是切中要害,是影响抗清大局的大问题。只可惜那个时候已经迟了。

就在第二年,湖广地区就尝到了将领失和给抗清大业带来的恶果。这年二月,明降将孔有德奉清主之命率兵大举进犯湖南,攻打长沙等地,除了章旷督孤军与之奋战,余者皆不听调度,不去参加长沙保卫战。还有何腾蛟手下的马进忠曾经率部收复常德,但此时堵胤锡却调集军队夺常德,火并马进忠的部队,马只好弃城而走。就这样,由于各军队之间不能协同作战,先后都被清军各个击破了,最后章旷于顺治五年(1648)兵败绝食而死,而何腾蛟自己也被俘遇害。王夫之看到此等情景,心里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从湘阴上书归来,王夫之的家庭又遭遇了巨变,这也是拜当时的战争所赐。首先是王夫之的妻子陶氏,因其父母兄弟均于丧乱中亡故,因而悲痛致死,王夫之曾作《陶孺人像赞》、《悼亡诗》等悼念亡妻。接着,由于清军两路南攻,汉奸孔有德带队攻下湘阴、长沙、衡州等地,王夫之全家在逃亡时失散,其父亲、二叔、三叔以及仲兄均在战乱中相继去世。王夫之本人也是四处逃难,可以说此时的王夫之也是背负着国仇家很。

清顺治五年(1648),湖广地区战局曾经一度发生过有利于抗清力量的戏剧性转变:首先明降将金生桓、李成栋等先后在广西、广州反正;然后是大顺农民军组成“忠贞营”,奋起反攻,大败清军于湘潭地区,收复了益阳、湘潭、衡山等地;何腾蛟也曾一度反攻,取得全州大捷。此时的王夫之大受鼓舞,毅然决定采取大胆的行动,当即决定与夏汝弼、管嗣裘等在南岳方广寺举兵起义。此次起义虽经王夫之等人艰苦筹划,但终因势单力孤,起义尚未发动,就被尹长明所率部队袭击而溃败,管嗣裘一家老小被害。此次衡山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王夫之对其的评价是“能与仇战,虽败犹荣”,起义虽然付出了血的代价,王夫之却丝毫没有因为失败而感到气馁或后悔,反而让人感受到了他那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对于王夫之与好友组织的这次武装起义,潘宗洛在《船山先生传》中曾这样说:“诚知时势已去,独慨然出而图之,奋不顾身”,的确,在清兵势如破竹的攻击下,在南明政权相继覆亡、数百万军队土崩瓦解的形势下,王夫之以一介书生、若干义勇去迎敌,无异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其实,王夫之又何曾不知?但国仇家恨已容不得他做选择。

衡山举兵失败后,王夫之为了逃避清兵的追捕,与管嗣裘一路南下直至肇庆,他想要依附在这刚成立不久的永历政权而有所作为。

远赴“行在”,献身永历政权

永历政权是于清顺治三年(1646)十月在广东肇庆成立的,这是继南京弘光政权、福州隆武政权、绍兴鲁王政权之后的第四个南明政权。永历政权的建立,给出在悲痛和绝望中的王夫之又带来了一丝希望,他曾用“圣孙龙翔翔桂海”(《忆得·仿杜少陵文文山作七歌》)来赞颂桂王朱由榔的即位,也寄托了他对永历政权恢复大明河山的热切希望。因此,他在衡山举兵起义失败后,当即决定南下,投奔永历政权,继续为抗清效命。

王夫之与管嗣裘到达肇庆后,管被授以中书舍人,王则被堵胤锡举荐为翰林院庶吉士,但被他以父丧在身为由辞谢了,故这一次王夫之以布衣身份在肇庆活动了将近三个月。

不过,在王夫之在永历政权的这三个月中,他看到的、经历的却是这个小政权内部严重的派系斗争和贪污腐败。这个永历小朝廷从一开始成立,便通过卖官鬻爵来筹备粮饷,所谓的朝臣们贪污成风,一个个是醉生梦死,整个朝廷上下哪有什么抗清复明的紧张气氛。眼前的这个朝廷无疑给空有满腔热情的王夫之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经过犹豫再三,反复思量之后,王夫之最后决定返归家乡。

虽然王夫之返回了家乡,但他的内心仍牵挂着永历政权的兴亡,仍在想着有朝一日能为朝廷效力。此后他还曾劝当时已经削发为僧的方以智出山为永历政权效力,可见他自己也不会长期待在家乡,一有机会他还是要复出的。

果不其然,王夫之是在顺治六年(1649)夏天从肇庆回来的,秋天他又离开衡山,再度奔赴肇庆。不过这次南下也有点被逼无奈的味道。这年年初,湖广的抗清斗争接连失利,先是何腾蛟被俘遇害,接着湖南全境得而复失,被清军占领全境,又加上地方武装骚乱,当时王夫之一家在骚乱中被抢劫一空,就连他所作的《采薇稿》也未能幸免于难。又因为王夫之曾经组织过抗清武装,当地的土寇企图借此勒索王夫之,在这种处境中,王夫之的母亲谭太夫人遂叫儿子早点离开衡州,王夫之这才成行。

在这次南下的过程中,王夫之先到庆州拜见了堵胤锡。堵胤锡深知王夫之的学术造诣和文学才能,所以将自己多年的戎马生涯和与士兵共同生活战斗的体验写成军谣十首交给王夫之,嘱咐他代为传之于世。之后,他又往桂林拜见了瞿式耜,参加了瞿的60寿庆。这时瞿式耜又推荐王夫之到朝廷任职,起初他还是以父丧未满为由辞而不受。到了次年春天,清军南攻,永历帝不得已逃往梧州,此时王夫之的父丧已满,于是他随即赶往梧州,接受了行人司行人之职,实际上也就是掌管传旨、册封等礼仪的一个小官吏,并没有什么实权。其实这个官职对王夫之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取得上书言事的机会。

当时永历政权内部朝纲败坏,党争十分激烈。大学士王化澄与马吉翔、夏国祥等奸臣、宦官勾结为“吴党”,他们贪赃枉法,陷害忠良,最为发指的是将当时的抗清中坚金堡等污蔑为“五虎”,将他们打入锦衣卫大狱,欲置之于死地。如此颠倒黑白、残害忠良的行为自然让王夫之义愤填膺,他抱着自己必死的决心展开了营救金堡等忠臣的行动。

他先是和管嗣裘一起去拜谒了严起恒,在严面前他痛切陈词:“诸君弃坟墓,捐妻子,从王于刀剑之中,而党人杀之,则志士解体,虽欲效赵氏之亡,明白慷慨,谁与共之者!国势如此,而作如此事,奈天下后世何?”那些个忠臣义士出生入死,本要想为国尽忠,保的也是大明王朝,却不能死在疆场上,而被奸人所害,这样还有谁愿意为大明效忠呢?可谓句句情恳意切,于是严起恒就率诸大臣向永历帝“泣陈”,同时瞿式耜也向朝廷“亢疏申理”,即便是这样,永历帝仍旧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可见这位皇帝已经昏聩到何种程度。后来还是由忠贞营主帅高一功、总兵焦琏等人出面相救,金堡等人才得以免死。

同类推荐
  • 大汉王朝3

    大汉王朝3

    七国之乱大汉王朝岌岌可危,帝国又如何转危为安?“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是什么让血管里流淌着血性与勇武的刘氏家族构建起的汉帝国轰然崩塌?……
  •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一本书读懂德国史

    统一与分裂,这个痛苦的命题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德国为何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二十一世纪的德国将何去何从?……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几千年的历史风云。通过本书,你将会了解到:日耳曼人为什么如此好斗?“卡诺莎觐见”何以成为西方忍辱投降的代名词?德语的诞生与马丁·路德有怎样的关系?德国为何产生了如此多的哲学家?勃兰登堡门为何被称为德国的国门?“铁血宰相”俾斯麦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希特勒如何从艺术家变成战争狂人?……
  •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

    大明如何跑偏了?皇帝不靠谱儿,大臣很变态,太监很强大!彻底颠覆了你对权力游戏的一切想象!明朝皇帝不靠谱——成祖朱棣能夷灭他人“十族”;正德皇帝不爱当皇帝却爱当大将军;嘉靖皇帝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成仙儿”;天启皇帝整天鼓捣木工活儿……大臣很变态——内阁首辅给皇帝看色情图书;御史们没事骂骂皇帝,惹得龙颜大怒,屁股挨顿臭揍;太监很强大——司礼监能够代替皇帝处理公文;东厂特务让举朝上下闻风丧胆,一些太监居然还能带兵打仗;满朝公卿争着喊他们“干爹”。最要命的太监干政甚至成为一种制度,得到朝廷的认可。这是一个跑偏的帝国。它让一切关于君臣关系不可能的想象成为现实,颠覆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王朝权力运行的一般认知。
  •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历史是一个片段,又是一个整体。历史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凝聚着无尽的力量。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石壁上的一首回旋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感受。无能者看到的是安慰,聪明人看到的是智慧。本书挑选历史上的关键瞬间,带你去触摸历史的脉动,去感知历史的走向。
  • 战匈奴

    战匈奴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巅峰对决。
热门推荐
  • 试婚格格

    试婚格格

    什么!试婚格格!也就是挂着好听的格格二字,其实就是大婚前夜替真正的格格去试试驸马爷有没有隐疾的宫女!妈的!自诩绝不会出口成脏的于紫痕边骂边从床上跳起来。岂料额头狠狠贴上古式雕花檀木床的横梁。“咚”一声重响,她虚弱的身躯滑落到地上。※长乐城最繁华的大街。“公子,不知今夜可否与小女子春宵一度?”于紫痕伸出胳膊拦住原地站了三个时辰才好不容易看中的男人。“什么!”轩辕辰逸听到这句话也不禁一愣。这要求也太…太…惊世骇俗了吧…不禁再把眼前女子细心打量一遍。虽隔着黑纱,看不清她的容貌和此刻的表情,但凭直觉这女子不像是花街柳巷之人。那就是女子的脑子有问题?不可能!脑子有问题的女子怎么可能把这句话说的如此淡定?※“啪!”一记响亮的耳光迎面过来,于紫痕的脸上立刻多了一只手掌印。“贱人!别以为你踩了狗屎运被驸马宠幸,你就可以脱离了我的股掌。记住!我贺兰弘毅永远是你的第一个男人,你永远忠诚的人只该只有我一人”鼻子里冷哼出来的声音充满着浓重的警告意味。※“紫痕,你放心如果你没有地方可去,请记住我这里什么时候,境况都是你最理想的港湾。”一道温和的声音又一次在窗棂响过,然后消失在寂静的夜空…※她是倒霉穿越的试婚格格,她是多方宫廷斗争一箭双雕或一箭三雕计划中的那根箭。亲情,爱情,友情交织,且看她这根箭最终射向何方…^__*)嘻嘻…芸芸休息了好久,终于决定开新坑了,望大家多多支持哦!
  • 特工王妃:冷傲王爷腹黑妻

    特工王妃:冷傲王爷腹黑妻

    她是21世纪的王牌特工,飞机失事魂穿到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王朝。化身婴孩不说,屡遭姨娘陷害,庶姐欺凌,多年忍让只为冲天一击。天下第一楼楼主?江湖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鬼医?本应在千年前灭绝的宗族圣女?哪一个才是真的她?他是天凤王朝最有能力的王爷,同时也是最受皇帝喜爱的儿子。他冷傲,他无情,他残忍,他嗜血,他视女人如衣物。众人皆知他无情,却不知他若有情天亦老。他是千年前消声灭迹的宗族少主,是她千年前的恋人。千年的纠葛,千年的追寻,愿付出一切,换红颜一笑。片段一:“你是谁?”“我是你夫君。”“你当我是三岁孩子么?我那夫君长的可比那你好看。”“我是你一千年前的夫君。”“.”某女石化,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你今年多大?”“两千二百岁。”“滚!!你当你是王八啊?两千二百岁!!王八的爱恋?你怎么不说你爹一万两千岁呢。”“我爹是这个岁数,原来你还记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豪门剩女宅妻

    豪门剩女宅妻

    她,二十九岁,大龄剩女一枚,没事就喜欢宅在家里做着一个作者万年不变的事情——码字!他,年轻权贵,风华正茂的骨灰级钻石王老五,XX集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帝国总裁。她觉得自己是站在尘世之外冷眼看这个世界,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所谓的真爱。他向来专断独行,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拥有。……要不是遇上这个天杀的男人,她想,她的生活应该还是一片波澜平静的。要不是遇上这个冰块般的女人,他想,他还真的不知道与生俱来唯我独尊的他,竟然会甘心呆在她手心里做一根草!他给了她无限的特权:“家里的事全都由老婆来做主!”“外面的事老婆想做主也没问题。”“老婆想要做的无条件支持!”“老婆辛苦可以帮忙按摩。”某男想着,要是按到床上去最好了!“要是老婆被人欺负,第一个出去教训人。”“老婆的话都要听!比如什么话听呢?什么都听!”……经过一番战斗终于抱得美人归!“老婆,这么晚了,我们休息吧。”新郎往电脑前真正敲键盘写小说的新娘走去。“没看到我在码字吗?吃饱喝足你不睡觉大晚上的发什么春……啊!干什么?”“大晚上不正是发春的时候吗!”将新娘往肩上一抗,关灯,滚床单!开玩笑,洞房花烛夜不洞房竟然码字,明天让那些出版社都关门大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太子爷,劫个涩

    太子爷,劫个涩

    穿越前跟着自己的那些兄弟也不知道是否平安,最后的那批军火交易也不知道后来如何。背叛自己的那个好姐妹晓晴,现在一定得意的在接受自己的地盘跟势力吧!但愿晓晴不要拿帮里的兄弟姐妹开刀!想想真的很悲哀,为了一个牛郎,晓晴居然会背叛自己!炸死了自己,现在的晓晴是不是很开心呢?要是知道自己的灵魂穿越到韩菲菲的身上,自己以另外的一种方式活着,会是怎么样的表情呢?看不到了,昔日……
  • 做事先做人

    做事先做人

    你不是希望你的工作有效果吗?你不是希望你所付出的努力能取得成功吗?可是你为成功的机会做好了准备吗?
  • 特工萌宝明星妈

    特工萌宝明星妈

    她是当红一线明星,却在嫁入豪门之后身败名裂,生下一对双胞胎,生生被夺走一个,当阴谋算计浮出水面的时候,她决定复仇,而就在这时偶遇遇霸道腹黑男,魔鬼契约就此达成,五年后,她强势归来,母子二人红透半边天,当特工宝宝遇上首席爸爸将会上演怎样的较量,切看宝宝怎么秒杀首席爸爸。“爸爸,电视里的那个小朋友和安安长得好像。”稚嫩的声音充满了疑惑,怎么会一模一样呢?宝宝语录:“温梓臣小朋友,你知不知道许氏集团的总裁许离傲是你的爸爸?”“知道。”“那你想不想回去?”“不想。”“为什么不想?你爸爸很有钱哦。”“阿姨不觉得我也很有钱吗?”主持人顿时觉得有点接不了话。
  • 绝色校草:不要恋上我

    绝色校草:不要恋上我

    作为一个忍者,我是被逼的,我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淑女。身处于二十一世纪,忍者这个词仿佛带着一身历史的霉味远远地躲在一角,所以,我要隐瞒自己的身份,装成一个人畜无害,花见花不开的普通女孩,对于那个学校里王子般闪亮的校草言承羽,只要偷瞄两眼,暗暗地流一两滴口水就可以了,谁会想和他纠缠不清呢?
  • 爱上鬼校花

    爱上鬼校花

    古城南到大学报道,结果学校宿舍满员,他们一班被安排到一个残障儿童,而就在这一残障儿童学校,一个月之前刚刚发生一件离奇的死亡案件。死了一个有校花之称的女人,但是在下水道中却流出两段不一样的尸体。上半身是死去校花的,下半身居然是一具腐烂了千年的干尸。而城南在这学校里几次看见一个漂亮女子,后来发现却是已经死去多时的校花。她到底是人还是鬼?紧接着这学校的保安...食堂师傅..老师相继离奇死亡?后来城南发现这学校的底下居然保存着一座古墓.原来这一却的死亡都是源于这座被下了诅咒的古墓。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是诅咒?还是人为?还是冤魂索命?在调查中城南却喜欢上那已经死去的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