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1900000007

第7章 王夫之:为表忠心,誓死不剃“千茎雪”(1)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封建时期每一个汉人必须恪守的孝道。但清军入关后,却要强行推行“薙发令”,一时间人心惶惶,在孝道和性命面前,汉人不知何去何从。

但他自10岁成童束发,在清朝统治下生活了48年,始终是“高挽玄鬓”,史传也说他是“完发以殁身”,可以说,王夫之是抵制清廷的薙发令最彻底的一个了。而且有意思的是他还留下了许多抗拒剃发的诗赋,“凭君写取千茎雪,犹是先朝未死人”,已经67岁的他在让人画像时还要强调他头上的“千茎雪”,因为那是他作为明朝遗老的标志。在他的绝笔《船山记》中他以山之“顽石”自喻,单从他一生誓不剃发已经可以窥见一斑了。

誓死不剃“千茎雪”

清顺治元年(1644)四月清军入关以后,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的民族征服、民族压迫政策,除了大量圈占土地、血腥镇压汉族抗清斗争外,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薙发。就像中国历代封建帝王在建立新朝时都要改正朔、易服色一样,行薙发也是新朝的一种制度,它意味着世居中原的汉族的中华冠裳的改变,也象征着满清征服了华夏,汉族人民通过薙发表示臣服满清的统治。

在顺治元年薙发令推行之初,因遭到汉族广大人民的抵制,推行者还能够听其自便,略微宽松点,但到了第二年,清廷便以屠刀加颈来强制推行薙发令。据《东华录》记载,这一年六月顺治谕令豫王多铎:“各处文武军民,自应尽令薙发,倘有不从,军法从事。”又谕令礼部,限部文到达十日内,尽行薙发,如有迟疑不决,按逆命之寇处置。可见清廷上下是要将薙发令当作一项重要的方针政策来贯彻实施的。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就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从家庭来说,汉族长期沿袭的束发具有“孝”的意义,而从社会意义上讲,束发还有“礼”的意义,它是汉民族区别于蛮夷、索虏的重要象征。因而清廷在汉族人中间强行推行薙发令,自然是对汉民族情感和自尊心的极大伤害和侮辱,这也就难怪许多汉族的士大夫和儒生们奋起抵制,有的甚至不惜以头颅热血为代价。“士可杀,不可辱”,这就是汉族士人的铮铮傲骨。

作为一名汉族士人,一名儒生,王夫之自然要坚定地抵制所谓的薙发令,而且他也的确彻底地坚持了下来,到死都没有剃发。其实,王夫之不惜以头颅抗拒薙发,已经不是单纯的忠于朱明王朝,而是忠于整个民族,他反抗的是民族征服和压迫,维护的是民族尊严和文明。

清廷在推行薙发令的时候,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叫做“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鲁迅先生也曾在文章中这样写到:“当我还是孩子时,那时的老人指教我说:‘剃头担上的旗竿,三百年前是挂头的,满人入关,下令拖辫,剃头人沿路拉人剃发,谁敢抗拒,便砍下头来挂在旗竿上,再去拉别的人。’”可以说是杀气腾腾,鲜血淋淋,一时间恐怖气氛笼罩全国。尽管这样,江南人民仍展开了持久的反薙发斗争。王夫之和他的好友如李跨鳌、李国相、姚湘等人自然也在其中。

王夫之誓死不薙发的决心,在他留下的大量诗作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

“回首人间镜影非,下自黄童上白叟”(《仿杜少陵文文山作七歌之七》)写的是清军薙发,从黄发儿童到皓首老翁无一幸免,被薙发的人用镜子照看,都已经不是旧时容貌,这实际上也是说江山易主,山河变色;“呜呼七歌兮孤身孤,父母生我此发肤”(同上)则明确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容毁伤!”

“扯断藕丝无住处,弥天元不罥修罗。”(《偶闷自遣》)作这首诗时王夫之33岁,诗中他说“我头上的乌黑之发一定要好生保护,一旦被剃去,那天地之间就没有我容身之处了!即使布下天罗地网,也不能束缚住阿修罗的反抗。”

“始自今以延延兮,羌百龄而犹参。”(《惜余鬒赋》)今后我的头发要让它长远地留着,一直到百年之后;“往者既已返乎皇天兮,遗来者之归后土;惟兹心之硕兮,永不食于终古。”(同上)已经梳落了的头发只是自然现象,现在头上之发,我要让它与我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一同回归大地。这首《惜余鬒赋》就在王夫之逝世的前一年,还为他的学生唐端笏在绢上重新写了一遍。

“凭君写取千茎雪,犹是先朝未死人。”(《走笔示刘生思肯》)此时已经67岁的王夫之在让人给他画像的时候仍要强调他头顶上的“千茎雪”。

王夫之的一生言行一致,不管面临什么艰难困苦,他始终能坚持不薙发,为了躲避薙发,他不得不一度更名换姓、改冠易服,自称瑶人,居瑶洞,浪迹于荒山野岭之间达三年之久。

康熙三十一年(1692),这个坚持不肯薙发的老“顽石”终于得以完发而终,做了一个真正而彻底的大明遗民。

策划衡山起义,胎死腹中

抵制薙发只是表明自己不是满清统治下的顺民,而是明朝的遗民,因此虽然可以说是反清之举,但还算不上是一种积极的反清复明的行动。王夫之清醒地知道,要想恢复大明河山,就要采取积极行动,武装起来与清廷抗争,于是,他在清顺治五年(1648)前后参加和组织义军,进行武装抗清。

在清顺治二年至四年,先后在南京、绍兴、福州和肇庆成立了弘光、鲁王、隆武和永历四个南明政权,但当时南明的抗清形势却不容乐观,主要就表现在各抗清武装和农民起义部队之间各自为战,互不协调,甚至有些部队为了保存实力,故意避敌锋芒,朝廷军队更是猜忌、排挤农民起义军,之间经常起争端,闹摩擦;南明各小政权之间也争正统,抢地盘,在萧墙内搞消耗。

王夫之所在的湖广地区情况也不例外,当时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的湖广的何腾蛟与湖北巡抚堵胤锡两人之间“措置无术”,不能周密布置抗清队伍,又不能妥善处理好后勤供给,更不能主动联合湖广地区的广大农民起义军,而这些问题却都是关系到战争胜败的关键问题。王夫之就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何、堵就像是鼎耳上面的吊环,而章旷(时任佥都御史巡抚江北)则是“雉膏”,三者各当重任,如果相互之间不合作,那鼎就会倾覆,里面的食物自然也就不存在,也就是说抗清队伍会全军覆没,南明政权会覆亡。应该说这是一种全局的眼光,当时南明政权中缺少的也正是这样的人。

清顺治三年(1646)夏天,王夫之独自一人奔赴湘阳,求见了当时被何腾蛟任为监军的章旷。他上书给章旷,向他分析了当下的抗清形势,明确提出何、堵两军一定要鼎力合作,同时尽可能联合大顺农民军,统筹粮饷,方能共同抗清,以挽救时局。王夫之是想通过章旷与何、堵两家均保持有良好的关系这一点把自己的想法、策划传达给何腾蛟、堵胤锡,并使他们采纳。只可惜王夫之的意见在章旷这就被否了,章认为何、堵之间是一致的,并没有矛盾,凡说王夫之是过虑了,这让王夫之大失所望。后来事实的发展证明,王夫之所提的意见非但不是过虑,更是切中要害,是影响抗清大局的大问题。只可惜那个时候已经迟了。

就在第二年,湖广地区就尝到了将领失和给抗清大业带来的恶果。这年二月,明降将孔有德奉清主之命率兵大举进犯湖南,攻打长沙等地,除了章旷督孤军与之奋战,余者皆不听调度,不去参加长沙保卫战。还有何腾蛟手下的马进忠曾经率部收复常德,但此时堵胤锡却调集军队夺常德,火并马进忠的部队,马只好弃城而走。就这样,由于各军队之间不能协同作战,先后都被清军各个击破了,最后章旷于顺治五年(1648)兵败绝食而死,而何腾蛟自己也被俘遇害。王夫之看到此等情景,心里充满了失望和无奈。

从湘阴上书归来,王夫之的家庭又遭遇了巨变,这也是拜当时的战争所赐。首先是王夫之的妻子陶氏,因其父母兄弟均于丧乱中亡故,因而悲痛致死,王夫之曾作《陶孺人像赞》、《悼亡诗》等悼念亡妻。接着,由于清军两路南攻,汉奸孔有德带队攻下湘阴、长沙、衡州等地,王夫之全家在逃亡时失散,其父亲、二叔、三叔以及仲兄均在战乱中相继去世。王夫之本人也是四处逃难,可以说此时的王夫之也是背负着国仇家很。

清顺治五年(1648),湖广地区战局曾经一度发生过有利于抗清力量的戏剧性转变:首先明降将金生桓、李成栋等先后在广西、广州反正;然后是大顺农民军组成“忠贞营”,奋起反攻,大败清军于湘潭地区,收复了益阳、湘潭、衡山等地;何腾蛟也曾一度反攻,取得全州大捷。此时的王夫之大受鼓舞,毅然决定采取大胆的行动,当即决定与夏汝弼、管嗣裘等在南岳方广寺举兵起义。此次起义虽经王夫之等人艰苦筹划,但终因势单力孤,起义尚未发动,就被尹长明所率部队袭击而溃败,管嗣裘一家老小被害。此次衡山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王夫之对其的评价是“能与仇战,虽败犹荣”,起义虽然付出了血的代价,王夫之却丝毫没有因为失败而感到气馁或后悔,反而让人感受到了他那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对于王夫之与好友组织的这次武装起义,潘宗洛在《船山先生传》中曾这样说:“诚知时势已去,独慨然出而图之,奋不顾身”,的确,在清兵势如破竹的攻击下,在南明政权相继覆亡、数百万军队土崩瓦解的形势下,王夫之以一介书生、若干义勇去迎敌,无异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其实,王夫之又何曾不知?但国仇家恨已容不得他做选择。

衡山举兵失败后,王夫之为了逃避清兵的追捕,与管嗣裘一路南下直至肇庆,他想要依附在这刚成立不久的永历政权而有所作为。

远赴“行在”,献身永历政权

永历政权是于清顺治三年(1646)十月在广东肇庆成立的,这是继南京弘光政权、福州隆武政权、绍兴鲁王政权之后的第四个南明政权。永历政权的建立,给出在悲痛和绝望中的王夫之又带来了一丝希望,他曾用“圣孙龙翔翔桂海”(《忆得·仿杜少陵文文山作七歌》)来赞颂桂王朱由榔的即位,也寄托了他对永历政权恢复大明河山的热切希望。因此,他在衡山举兵起义失败后,当即决定南下,投奔永历政权,继续为抗清效命。

王夫之与管嗣裘到达肇庆后,管被授以中书舍人,王则被堵胤锡举荐为翰林院庶吉士,但被他以父丧在身为由辞谢了,故这一次王夫之以布衣身份在肇庆活动了将近三个月。

不过,在王夫之在永历政权的这三个月中,他看到的、经历的却是这个小政权内部严重的派系斗争和贪污腐败。这个永历小朝廷从一开始成立,便通过卖官鬻爵来筹备粮饷,所谓的朝臣们贪污成风,一个个是醉生梦死,整个朝廷上下哪有什么抗清复明的紧张气氛。眼前的这个朝廷无疑给空有满腔热情的王夫之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经过犹豫再三,反复思量之后,王夫之最后决定返归家乡。

虽然王夫之返回了家乡,但他的内心仍牵挂着永历政权的兴亡,仍在想着有朝一日能为朝廷效力。此后他还曾劝当时已经削发为僧的方以智出山为永历政权效力,可见他自己也不会长期待在家乡,一有机会他还是要复出的。

果不其然,王夫之是在顺治六年(1649)夏天从肇庆回来的,秋天他又离开衡山,再度奔赴肇庆。不过这次南下也有点被逼无奈的味道。这年年初,湖广的抗清斗争接连失利,先是何腾蛟被俘遇害,接着湖南全境得而复失,被清军占领全境,又加上地方武装骚乱,当时王夫之一家在骚乱中被抢劫一空,就连他所作的《采薇稿》也未能幸免于难。又因为王夫之曾经组织过抗清武装,当地的土寇企图借此勒索王夫之,在这种处境中,王夫之的母亲谭太夫人遂叫儿子早点离开衡州,王夫之这才成行。

在这次南下的过程中,王夫之先到庆州拜见了堵胤锡。堵胤锡深知王夫之的学术造诣和文学才能,所以将自己多年的戎马生涯和与士兵共同生活战斗的体验写成军谣十首交给王夫之,嘱咐他代为传之于世。之后,他又往桂林拜见了瞿式耜,参加了瞿的60寿庆。这时瞿式耜又推荐王夫之到朝廷任职,起初他还是以父丧未满为由辞而不受。到了次年春天,清军南攻,永历帝不得已逃往梧州,此时王夫之的父丧已满,于是他随即赶往梧州,接受了行人司行人之职,实际上也就是掌管传旨、册封等礼仪的一个小官吏,并没有什么实权。其实这个官职对王夫之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取得上书言事的机会。

当时永历政权内部朝纲败坏,党争十分激烈。大学士王化澄与马吉翔、夏国祥等奸臣、宦官勾结为“吴党”,他们贪赃枉法,陷害忠良,最为发指的是将当时的抗清中坚金堡等污蔑为“五虎”,将他们打入锦衣卫大狱,欲置之于死地。如此颠倒黑白、残害忠良的行为自然让王夫之义愤填膺,他抱着自己必死的决心展开了营救金堡等忠臣的行动。

他先是和管嗣裘一起去拜谒了严起恒,在严面前他痛切陈词:“诸君弃坟墓,捐妻子,从王于刀剑之中,而党人杀之,则志士解体,虽欲效赵氏之亡,明白慷慨,谁与共之者!国势如此,而作如此事,奈天下后世何?”那些个忠臣义士出生入死,本要想为国尽忠,保的也是大明王朝,却不能死在疆场上,而被奸人所害,这样还有谁愿意为大明效忠呢?可谓句句情恳意切,于是严起恒就率诸大臣向永历帝“泣陈”,同时瞿式耜也向朝廷“亢疏申理”,即便是这样,永历帝仍旧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可见这位皇帝已经昏聩到何种程度。后来还是由忠贞营主帅高一功、总兵焦琏等人出面相救,金堡等人才得以免死。

同类推荐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坐不改姓”,却不多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国人历来重视姓氏。“行不更名,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和人初次相见,是做人的尊严。这个“某”,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就是对方的姓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晏子春秋》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国内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权威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重生军营成长记

    重生军营成长记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为另一个自己人还是那个人,父母同学朋友全变了可怎么重回高中却没了自由和父母在大院的生活怎么适应总之就是一个女汉子穿越到平行空间的年少时光发现自己成为部队小孩的故事...
  •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重整河山(1950-195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讲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后发生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活动,包括“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发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等。还讲述了新中国的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热门推荐
  • 九龙剑典

    九龙剑典

    一道流星的陨落,有的人会感到时间的流逝,还有人会感到美丽的短暂。傲月当空,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在天空中飞翔。每个人驾驶着私人的宇宙飞船穿梭在各大星球上,突然天空中飞过一个人。他乘着飞行摩托载着一个女孩在天空飞舞。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魅姬

    魅姬

    本是明媚的豆蔻年华,却被夫君狠心送入吴国为质。为了孩儿,她忍受了吴王兄弟俩长达十二年的凌辱,世人眼中最妖娆的魅姬,一袭霓裳惊艳秦王宫。有人说她狠毒,她却为两个绝世男人念念不忘!伊人冷艳,一世艳名岂能被寂寞生生掩埋?
  • 花落未殇

    花落未殇

    一叶落花飘荡尘世伴随着风的叹息伴随着爱的真谛原来,爱情总是在不知不觉当中降临只是,这样的爱情真的会是长久的么?或者他们的爱情是某个人的游戏而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咒神灭天

    咒神灭天

    一个背负着神秘使命的少年,却能逍遥自在的纵横在天地之间,无论是顶级的冷血杀手,还是落魄的亡国公主,亦或是风情万种的霹雳娇娃,无不拜倒在他的“纯洁”之下,最终谱写出一曲动人的赞歌!<br/>我纯洁,故我在!??????
  • 回眸中的感悟

    回眸中的感悟

    本书坦诚地回忆了作者的追求和梦想、情趣和爱好、事业和奋斗。写下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对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梦想的执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孙的关怀,对父母的奉养,对岗位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
  • 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

    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

    共享心灵丰美的盛宴,提升人生至高的境界。以故事为底料,调以哲理的启思,为青少年朋友文火慢炖,烹制100道心灵鸡汤,精心奉献一部感人至深的心灵之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