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1900000006

第6章 黄宗羲:投笔从戎,只是为了恢复祖国(3)

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消灭了桂王政权,不久鲁王死于金门,东葬台湾,继而抗清名将郑成功不幸病亡。这一连串的打击对黄宗羲是巨大的,这些也意味着他“鲁阳之望”的彻底破灭,对此,他唯有仰天长叹。

作为游侠的黄宗羲,是有着莫大的遗憾的。从三十六岁组织武装抗清到五十三岁厕身儒林,他将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间献给了抗清复明的大业,尽管这项事业的前途一片茫然。

厕身儒林,讲学著述

抗清复明无望,黄宗羲的身份发生了由“游侠”到“儒者”的转变,从此以后,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曲折经历,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进而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兴衰技能型全方位的关照和反思。授徒讲学和勤奋著述成为他晚年的主要活动。如果说上一时期黄宗羲是一个社会活动家、政治家,那么这一时期的他俨然是一个学者、一个教育家,而且作为学者和教育家的黄宗羲要比社会活动家的黄宗羲更为成功,也更为得意。

黄宗羲作为一个教育家可以追溯到他尚在躲避清廷追捕的时期,当时就已经有很多东林、复社子弟慕名前往黄的栖身之所,向其请教学问。而对待登门求教的年轻学子,他也总是倾心相授,毫无保留,同时还传授以学习的门径,从宏观上给予指导。他的渊博学识、独到见解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赢得了年轻学子的尊敬,他们是“遍求其书而读之”,从此以后,不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这些年轻人一年总要登门求教几次。

康熙二年(1663),黄宗羲经高斗魁牵线,来到语溪吕留良府上坐馆,为吕氏子侄传学发蒙。先是设馆于吕氏的梅花阁,后来又迁到了水生草堂,不久又迁到吕氏的私宅东庄。这段时间里,黄宗羲名义上是授徒吕留良之子吕葆中,实际上受其讲学影响的还有吕留良、吴之振、高斗魁、黄宗炎等人,他们这些昔日的抗清义士志趣相投,故时常聚会雅集、饮酒唱和,吕留良后来称这段时间是最为畅快的“文会时期”。也就是这时候,黄宗羲和吕留良两人之间建立了真诚而深厚的友谊,他们吟诗赋词,谈论时事,时而还抒发郁积心中的反清复明的政治志趣。只可惜好景未长,康熙六年之后,黄、吕两人出现矛盾,黄宗羲在语溪坐馆四年后,毅然离开了语溪,投奔他处。随后,两人关系又迅速恶化,甚至互为攻击对象,直至康熙十四年,两人关系最终彻底破裂,这个时候的黄、吕可以说水火不容,老死不相往来了。至于两人关系恶化的原因,也始终是一个谜,外界也有诸多猜测,这里就不细说了。有时候文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很微妙。

和吕留良关系破裂、离开语溪之后,黄宗羲开始了他在宁波的讲学活动。在宁波甬上,黄宗羲讲授的主要就是他的老师刘宗周的《圣学宗要》和《子刘子学言》等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当时的甬上学界产生了重要反响。这年九月,黄宗羲又与同门的姜西辙、张奠夫、赵甸等人在绍兴恢复了证人书院讲会,重开“读书说道”之风。这证人书会正是由他们的老师刘宗周所创。

重新恢复后的证人书院,在黄宗羲和他的师友们的主持下,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在平常的讲授过程中,黄宗羲也没有照搬先师的讲义和教学方法,而是以五经、史籍为基础和立足点,阐发自己对经史要义的理解和领悟,他在此间的讲稿后来编成《证人会语》一书。当时绍兴证人书院的讲学活动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前来求学,可谓盛况空前。黄宗羲讲学的名声也是越传越远。

康熙十五年(1676)二月,应海宁知县许三礼的盛情邀请,黄宗羲又来到了海宁,主持海宁的讲学工作,他在这一讲又讲了五年。在海宁讲学的五年中,黄宗羲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人才。这些黄门弟子中有的工于诗文,如查慎行;有的擅经学,如杨中讷;有的是有济世之才的循吏,如许三礼。这段时间,黄宗羲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独立思考、自由思想的教学主张,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教学,因而他的学生自然颇为受用。他还向学生们系统阐述了自己经世致用的思想,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对所学的东西要能结合实际,融汇贯通。

作为老师,黄宗羲在与门人交往的过程中,从来不以为师自居,搞什么师道尊严,而是以朋友相处,平易近人,因而更加受到后学们的尊敬。

黄宗羲的讲学活动一直持续到耄耋之年。他最后一次出席讲会活动是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正月应余姚县令康如琏之邀在姚江书院进行的一次讲学,此时的黄宗羲已是八旬高龄。

诲人不倦是其讲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黄宗羲又是一个笔耕不辍、著述颇丰的学者。在其儒林时期,他写下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作品,这些著述是黄宗羲以毕生的心血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政治、思想、经济、历史、哲学、地理、教育、文学等进行全方位探索的结果。余秋雨就曾说过,黄宗羲“当之无愧而又平静厚实地取得了对近代以前的中国文化的大部分总结权”。

坚守节操,不仕新朝

清代自康熙皇帝起,随着其政权的日益巩固,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反清势力的彻底剿灭,统治者开始对汉族的知识分子采取怀柔、笼络的政策。作为浙东地区一位颇有学术威望的遗老黄宗羲,自然就成了清廷拉拢的重点对象。

康熙十七年(1678),六十九岁的黄宗羲也以“博学鸿儒”为朝廷所诏征。当时的掌院学士叶方蔼先寄了一首诗给他,劝他出山,后来又找到黄的弟子陈锡嘏商议。好在陈锡嘏深知老师根本不愿意做清朝的官,如果硬要逼他出仕的话,说不定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因而就在叶氏面前苦苦相劝,这样此事才姑且作罢。

时隔两年,即康熙十九年(1680),当时主持编修《明史》的朝廷史馆监修徐元文与大理评事李映碧又联合向康熙推荐七十一岁的黄宗羲。康熙当时立即命两江总督和浙江巡抚“以礼敦请”,应该说这种礼遇也是够可以的了。黄宗羲在这种善意礼请的情况下,又亲笔写信,以要给老母守丧、自己又年老多病为由,辞而不往。康熙也知道这种事情勉强不得,于是又下了一道旨,要求地方官将黄宗羲的所有论著和他搜集的明代史料都抄录一份送到京城史馆。

黄宗羲虽然绝对不会当清朝的官,但是对待修纂《明史》,他表现出了一个学者应有的风范。康熙十八年,他的得意门生万斯同就应徐元文之召到北京参加《明史》的修纂工作,对此,黄宗羲是十分支持的,同时他还把许多有用的资料交给万斯同。而这一次,他虽然又辞而不往,但他同意了自己的儿子黄百家进京修史。同时,由于他对史学研究的造诣极深,对史事也是了如指掌,所以每当朝廷在修史过程中遇到重大的问题时,史官们总要先通过书信向黄宗羲请教;有时甚至专门派人千里送稿以求审证修改。因而尽管黄宗羲没有直接参与《明史》的编修,但却不可否认地为《明史》的成书作出了不少贡献。

直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黄宗羲已是八十一岁高龄,朝廷仍有意征聘之。当时康熙帝问大臣徐乾学:“国内有谁博学多闻,文章尔雅,可以充当顾问的?”徐回答说:“据臣所知,只有浙东的黄宗羲一人而已。我的弟弟曾经也推荐过他。”康熙帝听后当即表示:“可以将他召到京师来做我的顾问,我也不要他做官做事,他什么时候想回家我也可以立即派人送他回去。”徐乾学凭着对黄的了解,摇摇头说:“他年事已高,恐怕没有来意了。”康熙这才作罢,只好感叹道:“人才真是难得啊。”

五年之后,即康熙三十四年(1695),八十六岁的黄宗羲突然病重,这个时候他写了一份遗嘱,遗嘱上嘱咐家人说:“我死后,第二天就可以安葬,就用平时穿的衣服入殓就行。不作佛事,不作七七,凡纸旛、纸钱之类的一概不用,以后祭扫也不许杀牛羊。”他认为这些“礼俗”都是“流俗无礼之至”,必须“一概扫除”。从黄宗羲对后事的安排也可以看出他所一贯坚持的反封建迷信的进步思想。就在这年夏天的一天夜晚,黄宗羲溘然长逝,他最终也实现了当年立下的不仕新朝的政治誓言,保全了作为故明遗民的志气与节操。

回顾黄宗羲晚年的遗民生活,他没有在遭遇“国变”之后就逃亡“禅释”,超脱于现实生活之外;他也没有死守“华夷之辩”,以致与新朝水火不容、对抗到底;他更没有为求虚荣、富贵而在新朝中觅得一官半职。他走的是恪守遗民“不仕”原则,潜心于实学研究,全心投入对社会发展的探求之中的遗民之路,也正是这一条路让黄宗羲的身上散发出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学者的迷人风采。

同类推荐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重生之铁血山河

    重生之铁血山河

    一个八零后的目光亲身看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场,误入山匪、被俘、与部队失散、独自与鬼子周旋、创立特种小分队、袭扰敌人后方……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宅男当崇祯

    百度在手,天下我有。 二十一世纪的宅男杨改革,穿越时空,附身崇祯,开始皇帝的生涯。 梦回百度,搜寻自己需要的东西,脚踏野猪皮,拳打李自成,踹翻明朝士大夫精英。 实现一个宅男心目中的大明帝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人生的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

    人生的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

    本书通过对圣经的解读,揭示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心灵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它告诉我们如何摆脱消极思维模式,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拥有只看到真善美一面的“独眼”,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善,这样的人生便会无敌!相信这本书一定会使你的心态、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

    《左手民国课文 右手民国作文(小学卷)(经典珍藏版)》从民国从《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等多个版本的老课本中,甄选出99篇极具童趣、童真,意境优美、文字活泼的老课文,同时在每篇老课文后面配一篇民国模范作文,二者编排相得益彰,全书图文并茂,读来颇为有趣。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青帝重生

    青帝重生

    青帝讨论群:157221297,备注青帝重生。青帝重生,搅动风云,他能号令百花,他能掌控四时,是为五方天帝之一。青帝陨落,灵魂残片转世重生,终于被刺激而转劫归来,领悟灵魂本源中的力量,这一世,他立志斩天灭地,培养霸气豪情,争取成为一位合格君王。一代帝王,掌控时间和空间,号令百花,役使百草,琴棋书画是本能,杀伐果断为基础,这一世,要不走寻常路,风流潇洒霸人间。青帝重生,种田养花,植树造林,圈地放牧,所有跟植物有关的,都能操控,草木盛,牛羊肥,科学种田,勤劳致富。掌控时间空间,可以透过时间长河,看到过去未来,这让他可以学到大量技能,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明代的火器飞天,宋元明清的瓷器,夏商周的青铜器,各个时代精英人物的特长,所有一切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记忆,都可以重现人间。传承五千年文明,打造现代小康生活。青帝重生群:157221297,备注青帝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