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就如对与错,是与非一样,当一边的物事发展超越了平衡,他将形成反面。本来一件对的事情,当发展超出了平衡他就会变成错事,就有了好心办坏事。就如中国的八卦学一样,万物总是相克的,总是围绕着一种平衡运行。无论做人,做事,一但过度发展、行事,都将失去平衡,从而失败。简单的说,就是如很多人不想工作都有饭吃,这样简单吧?是的简单,但所有人都这么干,他又变成不简单,因为没人工作,只等吃饭,那就会没有饭吃,那吃饭就从原来的简单变成不简单。所以“度”就是一种平衡点。只有能把握平衡的人才能走得更远,才会知道什么叫简单,才能更成功。
度与平衡
体现三公(公平、公证、公开),但度无永公平,因市无静止。事物皆活,而所有的度总围绕着平衡调整变化。就如物与价定律一样,度总围绕着一种市场的平衡而运行调整。万物的度,总是变化的,因为市场总是在变化。单一事物、行业总是被其它关联行业影响,进而变化。由于市场万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每每当一种公平的度被认可时,常常又是市场的变化而变得不再公平,进行产生了调整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度的原有尺量。
有人常常说,市场总是不可能公平的,其实不是市场不公平,而是市场很公平,只是市场在变,公平的尺度也在变,而跟得上的人才觉得市场公平,但是市场的变化,是无法预知的,所以我们只能跟着市场的变化所产生新需求再调整新的平衡尺度。所以我们总发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永远也找不到公平。其实这些都是市场发展变化、进化所至,这就是市场的公平。而所有的变化,都是围绕着共同一个目标和方向,就是简单。
(第9节)人口之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之密
人口之农村包围城市的成功之密
农村包围城市,这句话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听说过。从毛主席创立并运用成功之后,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就常常在一些企业家,或者政治家流传,并常常借鉴运用。但能再次复制而成功的却少之又少,当然也有成功个例,但皆无人能超越毛主席之当年。
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的成功,其实并不是在任何周期都能适用的。当然你会说什么策略都一样讲周期。但在此我所说的周期,更多的体现在一个行业的发展特点之上。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之所以成功,那是因为在当年,人口大部分在农村。由于战乱,大量的人口都是流向了农村,所以毛主席运用农村包围城市就成功在此之一,相反,城市虽然大部都在敌方手中,而人口也没农村的大,所以最后所产生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穷人也比富人多,自然可想而知了。无论哪个行业,它的发展方向都是受一些量化的因素限制,成为你发展道路上的瓶颈,而转型自然也就由此产生。
就如现在,你再去讲农村包围城市。那就非常不适合,虽然不一定全都失败,但皆难有大为。因为在和平年代,盛市之中,人口全流向城市,大量的人集中在城市。你给农村出再多的策略也没多大作用,因为没多少人关注,因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在城市,所以,你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其实城市的机会会比农村更多些,因为人口大量在农村,需求也在不断的放大。
你现在再回农村,可想而知,几亿农民全出来了,现在的农村,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上鸡犬不宁,连鸡都没人养。你现在回去生活都是问题,怎么发展?人都没有。当然不是说就全无机会,但总体的机会要比城市的自然少得多。这就是人口的力量和本质。任何策略的成功都要运用在需求集中的地方,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和成绩。
为什么城市在这些年有很多流浪者宁可在街头流浪也不回老家?为什么进了救助站被送回家又跑出来?看过温州一家人连续剧的人应该都知道一句台词:人家出来捡垃圾的都穿金带银,而在农村去连吃饭都成问题。这就是对比,在盛市之中,在城市捡垃圾都是过得比农村好。你叫别人怎么回去,回去就挨饿,因为没有人了,没有人你怎么产生流动?没流动何有经济?这就是人口的作用之一。所以对于人口的理解,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分析,就要注意人口的流动方向进行一定的分析做基础。才能让自己的未来之路走得更好,更远,更稳健。
(第10节)大简单与小简单
简单“大小”决定成功大小。一说到简单就能成功,这话可能会让一些人笑说非也,其实这只是对一个简单的理解产生误区所至。如从人与人之间进行比较成功的大小,那就会有大成功和小成功。从个人自己的内成功比较是长成功与短成功。
一个人成功的长短就是简单提升长短。
为什么说从个人角度进行对成功的比较要分为短成功和长成功?因为如与自己比成绩,那你只能和过去的你比较,而未来却还没有出现,所以无法再比。所以只能比成功的长短,你的每一天都是你自己的,你当天的成绩就是你成功的量。短成功,就是你在过去所奋斗的过程中有一短是你觉得最成功的,而后面就没有再能保持继续了,这就是短成功。而长成功,就是你的成绩在你人生奋斗过程中,都在不断的提高和进步,而这个进步和提升的时间长短就是你成功长短的一个衡量。从中相信大家就会明白,在人生中,长成功的重要性是最大的,那将是你自己最大成功的衡量目标。那怎样才能让自己保持长成功呢?还是简单,就是让你的每一天,或者每一阶段,都能比过去过得简单。而只有你没有比过去过得简单,那么你的个人成功就已经出现一个低点,你需要再努力寻找能让自己再简单,比你觉得困难时更简单。比方说,为什么读书学习知识?是为了以后不用再回到农村天天做苦力,让以后日子现在过得轻松简单一点。这些比喻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也明白,个人的成功重点在长短。要是你只为了不用回农村而读书,那当你毕业真能找到工作了,而不再为更简单而努力,那么你就会因此而没有进步,而被淘汰,从而失业,再回农村,甚至再回去时已不会务农,从而就会现一个更短的成功,让自己灭亡。记住,个人的成功在于长短,而以比过去过得更简单,就是一个人取得更长成功的基础。
人与人之间的成功对比在于简单的大小。
说简单就是成功,有一些人就会骂:简单就成功,那我天天不干活,天天在家睡觉那不是简单,那我怎么不成功?其实这不是你没有成功,而是成功小而已。第一名只有一个,所以才能叫第一。所以成功也一样有量化,而成功的大小就是量化的简单的本质。那什么是量化简单的本质呢?那就是你能让多少人变得更简单,而这些因你而简单的人群数量就是你成功的大小。
你天天在家睡觉,你只是让自己简单,所以只是你一个人的成功,结果这个成功是短成功,没有后面的资源(如吃饭生活用的东西)补充,结果你只能饿死,你的成功就结束了。相反,让他人简单。如手机,他能让很多人在通讯上变得简单,所以的成功就很大,相反寻呼机能让他人简单的数量没有手机多,所以它没有手机成功。说寻呼机可能现在的年轻人知道了,说别的。自行车,简单吧,简单,但他只能让小距离、短范围内的人交通变得简单,而小范围里面的人数是不限的,很小的圈子人群。而汽车呢?它能让大范围的人交通变得简单,这个大范围的人群数量是比自行车大的,所以汽车比自行车简单。等等都是如此。让他人简单才能让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让自己简单只会让自己走向覆灭。企业家的成功是他让很多客户简单。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己不为人,天地诛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语,一般认为来源自某古代文献或清朝太后之口,但已无法考证。而这句成语也有两种解释,一个是人们都为自己着想,不为自己着想老天就会诛杀他,而另种解释则是“人不为己”其实是倒装句式,改回来就是“己不为人,天地诛灭”,即只为自己而不为别人着想,老天就会诛杀他。相比而言,后者更符合中国古代恶善有报的文化传统,也更让人信服。还有一种最正统的解释,那个“为”,意为“修为”、“修炼”的意思,也就是说,人若是不修炼自己,天地都会毁灭。
以上是当前对这句成语的常见解释。对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解说有很多,但是为什么又是让人们最易记起的,却是前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
其实本人认为,这是一句表面很短视,但内涵却很有远见的一句话。因为成功终为自己、体现自己。无论是为名、还是为利、还讲有私、还是无私,皆为自己。很多人说不为了什么什么而做事,不为什么什么而为之,但是终归还是为了自己。哪怕只是喜好,终于为了自己。或者你会死不承认为了自己,但只要你还存在,你的每一个行为都是能从反向的体现出为了自己。这就是矛与盾永相随的原因。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从短视的角度来说,如你总以眼前小利为了自己,你将失去长期利益。跟别人合作你老是占别人便宜,以后别人肯定不会再愿意跟你合作,所以你只能得到眼前的小利。但方向是一样的,只为自己。从长远的角度呢?不为自己吗?不,还是为了自己,为了更大的利益。跟人合作,舍去眼前小利,赢取更多人的信任,增长力量,做更大的事,谋取得更大的成功。但这结果不是一样为了自己吗?
所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所以人所共知,却不人所共认,但又尽人皆知的原因所在。终为了自己,何以小人自圆其说?只是目的不同,目标不同,体现价值不同,而行动的最后终为自,所以天下只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你理解不理解,理解得深浅就看你个人造化了。而这个造化就是决定你成功的大小,解决你理解简单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