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论文内容具体分为六章:

第一章“失落的书”。主要研究《庄子》的版本变迁,通过对史料的追溯与分析,尽可能还原魏晋时期《庄子》的版本流传情况,并在最后探讨郭象的《庄子注》为何成为孤本。

第二章“时代之书”。主要从思想史的角度,以时间为线索,由汉代《庄子》的阅读情况,到曹魏时代的思想解放,再到魏晋之际玄学的“言意之辨”,逐步逼近《庄子》由隐而显的过程。然后重点讨论郭象的《庄子注》为何成为一本时代之书,以及东晋清谈和东晋“格义”佛学中《庄子》的阅读情况。

第三章“另类阅读”。主要研究魏晋时期《庄子》的阅读模式。本章吸收了一些西方阅读史的研究成果,对手抄和诵读。

时代《庄子》的阅读情况进行了特别的关注。由手抄时代文本的流动性和口耳相传中文本的不稳定性,揭示《庄子》版本生成的根本原因,并为读者对当时《庄子》的阅读情况提供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四章“文风之变”。主要分析《庄子》的阅读对魏晋时期的文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文学史上惯用的断代法为参照,从曹魏时期的建安文学,到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的竹林文学,到西晋的“二十四友”文人集团,再到东晋的“玄言诗”,最后直至陶渊明,沿着《庄子》阅读盛衰的轨迹追寻其在各个时期的文学中留下的印记。

第五章“士风之变”。主要讨论《庄子》的阅读热在魏晋士人的行为模式上引起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即新“无为”说、极度的放达和服食行散之风。对当时这些新风尚的讨论,除了反映《庄子》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之大,更在于明确这些新风尚大多出自对《庄子》的误读。

第六章“美的觉醒”。主要探索《庄子》的阅读在魏晋时期的文艺理论中所激起的反响。以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文论、乐论和画论为重点考察对象,讨论《庄子》的自由精神和艺术气质如何启发了魏晋审美的自觉。

引论

《庄子》是笔者最喜欢的哲学经典之一,不仅因为其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想象力,更因为其深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认识论。但是在反复阅读时,对于《庄子》文本的构成和郭象的注解,笔者每每有一些疑惑,比如诸多前贤已经论证过的外杂篇的作者问题,还有《天下》篇的定位和旨归问题。尽管相关的论文也不少,说得也令人信服,但背后仍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篇目为何被编在这样的位置?这些篇目使得《天下》篇作为“序论”的说法并不那么可信,因为《天下》篇所评价的一些学派并没有出现在这些篇目中。

我们知道,流传至今的三十三篇《庄子》是经过西晋郭象编辑整理并做过注解的,而在郭象生活的年代,《庄子》的通行版本是五十二篇。那么郭象为什么删掉了其他篇目,而被保留下来的篇目又何以呈现出今天这样的编排方式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进《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史。

魏晋时期在《庄子》的阅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庄子》在这一时期从汉代的一门子学成为显学,并深刻地影响了思想、文学、社会风尚以及佛教传播等领域。其次《庄子》的文本也从此发生了重大改变,即五十二篇的全本渐渐淡出主流视线,乃至最后完全消失,而三十三篇的郭象本则成为后世流传的孤本。

那么,究竟如何展开对《庄子》的阅读研究呢?笔者从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获得了启发。阅读研究本身就是传播学的一个领域,因此其方法完全可以用来指导阅读研究。而传播学最根本的研究方法就是所谓的“5W”模式,即从传播者、文本、读者、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此模式适用于报纸、广播、电视和书籍阅读等各个传播领域。依此方法,本论文对《庄子》阅读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定位,具体包括对《庄子》版本变迁的探讨、对手抄和诵读这种阅读模式的研究、对《庄子》由隐而显的传播过程的追溯以及《庄子》对当时的文学、美学、佛学以及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等所产生的影响。

除了追溯《庄子》文本生成的过程和《庄子》在魏晋时期诸多领域留下的回声,《庄子》的阅读研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通过再现那些已被遗忘的阅读状况和已经消失的阅读习惯,揭示出已为今人所陌生的阅读模式,而这些阅读模式正是构成文本独特的原始情貌的关键,因此也就是理解文本的关键。这对于我们阅读和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庄子》非常重要。

目前国内有关《庄子》的研究著作堪称汗牛充栋,但绝大部分是关于《庄子》文本本身的研究,即“庄子学”或“庄学”,主要集中于对现有的郭象本《庄子》内容上的解读。方勇教授的庄学巨著《庄子学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其“魏晋南北朝庄子学”一章,粗略地勾勒了庄学在魏晋时期的发展轨迹,但其重点仍是时人对《庄子》内容的解读。专门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状况进行研究者很少,且基本上都是只是泛论而没有深入,更没有真正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庄子》的阅读情况进行研究的。学者马晓乐的论文《魏晋时期<庄子>的传播与接受》(《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具有一定的传播学视角,但作为一篇期刊论文,可能由于篇幅所限,因此未能真正采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而只是对各个时期的阅读影响泛泛而谈,而且也没有具体到《庄子》的文本研究、阅读和传播方式等。学者尚永亮的《魏晋名士的注解及其误读》一文(《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1期),侧重于对向秀和郭象以及支遁的《庄子注》的义理比较,属于《庄子》阅读研究中的一小部分。另外,还有学者刘红红的《从三部传统目录学著作看古代<庄子>的传播与接受》(《图书馆论坛》,2008年04期),主要通过对比《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中所收录的《庄子》研究著作的数量,研究《庄子》在传播史上的盛衰,其重点也不是阅读研究。

海外有关《庄子》的研究著作也很多,但和国内一样,绝大多数是“庄学”著作,只是较之国内研究,海外的研究更倾向于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将《庄子》的思想与西方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庄子》进行阅读研究的论著极少,笔者目前仅看到数本相关专著,比如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Yu Shiyi老师的《唐代<庄子>的阅读研究》(Reading the Chuang—tzu in the T’ang Dynasty),然而他集中于对成玄英注的讨论。其他的论著类似。

尽管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庄子》的专门研究很少,但关于阅读史研究的论著却很多,而这些论著从方法论上让笔者受益匪浅。比如学者许欢的《中国古代传统阅读模式研究》(《图书与情报》,2010年第5期),学者张仲民的《从书籍史到阅读史:关于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的若干思考》(《史林》,2007年10月),以及王余光《西方阅读史研究述评与中国阅读史研究新进展》(《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年第2期)。

作为阅读史、传播学的理论发源地,西方国家的阅读研究更全面深入,尤其是对阅读模式的研究,比如朗读和手抄文化的研究等,都让笔者获得诸多灵感。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加拿大学者Alberto Manguel的阅读史专著A history of Reading,(USA: Penguin Group,1997),还有美国学者Robert Darnton的The Business of Enlightenment: A Publishing History of the Encyclopedie,1775—180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等,这两位学者作为西方阅读史研究的权威人物,其对阅读研究有相当精辟的论述。但国外学者的研究均未涉及《庄子》的阅读。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传播学的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加以研究,不仅关注魏晋时人对《庄子》的解读,更将重点放在了《庄子》文本的变迁和流传、手抄和诵读的阅读模式以及阅读效果上。具体在阅读效果的研究方面,通过对魏晋时期主要文人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专著的文本细读,具体深入地展现出《庄子》在魏晋时期比较全面的阅读场景。而对这种阅读场景的揭示,不但具有认识过去的历史意义,更有理解现在的现实意义。

同类推荐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热门推荐
  • 祈月

    祈月

    五行大陆,木系离奇雪匿!罪恶之手操纵世界……执念的纠缠,她异世重生。先天觉醒,竟是木系传承。是世界玩转木系,还是她征服世界?☆☆☆☆☆☆☆☆☆☆☆☆☆☆推荐静的新文《极道盲妃》关于一场复仇,十年的隐忍,不死不休的对决。极道盲妃VS战神王爷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收藏一下哦。☆☆☆☆☆☆☆☆☆☆☆☆☆☆千年预言,终究捉弄了谁?狂风灭,烈火绝,水神破土;越世出,啸月行,九天逆神!神秘恶魔族再现于世,炼魂之术摄人心魄。死神之眼穿越轮回,命运的纠缠……逆天改命的执着!一对似乎是父子的两人,为这同一抹身影,殊死相博。宿命的牵绊,三人纠缠不清,缠绵悱恻……爱情,经得起万年的寂寞吗?小夜《亡妃》小九《极品修真》小火《弹指灭天》---------《纵世》----------雪《幻颜》慧《月锋无双》浅《摄魂妖姬》梦《紫梦忆情》遥《花心王爷惹群夫》紫《妖孽皇帝耍无赖》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逆世女神:五行唯吾独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清甜佳人

    清甜佳人

    救了个小孩,竟然被他强制拉回家,一心要让她当二妈,小孩子开开玩笑就好了,那个花心帅气的小孩父亲还处处冷脸相向,是,她是平民,但是不代表她没尊严,有钱人有什么了不起,她也是有脾气的,她走,走的远远的……可是,那位干嘛还追在她屁股后面不放手啊?爱了?晚了!想要她嫁他?难了!
  • 蜜蜂公主的秘密(牛吹吹科学童话)

    蜜蜂公主的秘密(牛吹吹科学童话)

    可爱的小蜜蜂们有什么秘密?香甜的蜂蜜是怎么来的?让我们跟随《动物时报》的记者牛吹吹一起去小蜜蜂的家里寻找答案吧!
  • 奥运励志故事

    奥运励志故事

    细细地品,从一滴汗水到一滴泪水。是什么让我们记下奥运冠军们光芒四射的名字?他们的身后有多少无法细列的困难被战胜,无法想象的寂寞被忍受? 阅读它,赶紧阅读它—— 你总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奥运偶像。 你总能读到你无法获知的激情人生。
  •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魔方步步高(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注重对阅读技巧的培养,体现了英语学习中的大阅读观。书中设计了“读能诊断”、“阅读指南”、“难篇精练”、“难题精练”、“阅读欣赏”、“拓展任务”六个模块。其中“读能诊断”、“拓展任务”栏目设置了主观试题,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阅读指南”栏目具体全面剖析了阅读及应试的技巧。
  • 异世医仙

    异世医仙

    最强修真者,被数以千计修真者围攻,最终转世异世。对方云来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要你能付出相应的代价。他炼制出来的丹药可以垄断整个漠北,他炼制的低级法宝更是被奉为神器。大魔法师向他请教魔法阵,炼金师向他请教炼器,炼药师向他请教炼丹,就连异兽,都向他请教如何百炼成妖。————新书《移动藏经阁》
  • 异界超级学徒

    异界超级学徒

    韩东是炼药学徒,但他手上有无数宗师药剂;韩东是锻造学徒,但有无数强者求他打造装备;韩东是法师学徒,但是他的火球却轻易击穿了魔导士的盾牌;“谁告诉你学徒是废物?有本事,你别找我买药,买装备,买技能啊!!”韩东如是说。
  • 官人如花颜如玉

    官人如花颜如玉

    她凤冠霞帔,笑靥如花,却目光黯淡,一步步走进将军府。身边的他,是自己的夫君官城,他是将军却是生就一副绝美面容,不笑寡言。他被迫成婚,却是第一次放声大笑,谈笑风生。猜不透,她的眼神,他的笑容。微风吹起,她盖头飞扬,锁住了他的深深目光。他问:“你为何不看我?”她不语,浅笑。多年之后,在他“坟”前。她眼角含泪,拿出那块玉佩,放在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