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吴佩孚也曾因时代的局限做过镇压工人罢工的恶事,但纵观他崛起之后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吴佩孚是一个爱国者。早年,当日俄交战之时,以夷制夷大概是他的想法之一,因此吴佩孚同日本人合作还算愉快;但等到了吴佩孚具备抵御外侮的实力之后,他的态度立马有了转变。吴佩孚不仅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更是支持“五四运动”,庇护进步学生。当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惨败,流离失所之际,他断然拒绝了日本军方的“资助”。当应张学良之邀前往北京定居之时,他还不忘质问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行径。当日本人占据中国半壁江山之时,这位曾经得过日本勋章的吴大帅,已经是直系军阀仅存的旗帜,成为日本人重点拉拢的对象。日本人给他开出的条件可谓不菲,不仅许以高官厚爵,还要钱要枪全凭你吴大帅一句话,大方异常。
不过吴佩孚对日本人的豪气并不买账,倒是对这些侵略者深恶痛绝。他不仅通电揭露伪满洲国本性、为抗议南京大屠杀绝食,还多次拒绝日本情报机关的拉拢,保住了自己的晚节。这都表明,在吴佩孚的心中,国家民族的统一和完整始终是头等大事。在这些根本利益面前,个人的得失都可以不做计较。这样的情怀,说他是爱国者绝不为过。
正如董必武所说的那样,作为军阀,吴佩孚“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关、岳,他在失败时,也不出洋,不居租界自失。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统治过几省的地盘,带领过几十万的大兵,他没有私蓄,也没置田产,有清廉名,比较他同时的那些军阀腰缠千百万,总算难能可贵”。
链接一:军阀啊军阀!
所谓军阀,指的是掌控政治势力、自成派系的军人集团。中国的军阀,古来有之,上至三国争雄,下至五代十国都有军阀活跃的身影。不过,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还是清末民初纵横中原的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创立者是袁世凯。当年,袁世凯小站练兵,组织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军队,称为“新建陆军”,是为北洋军阀始祖。“北洋”二字,指的是黄、渤海及周边地区。由此命名,也可知晓袁世凯所部的活动范围就是北洋。
在清末的乱局中,袁世凯左右逢源,投身革命队伍,一跃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北洋系统也就此掌握国家权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当权派。称帝复辟的企图破产后,袁世凯忧愤而亡,北洋军阀一时群龙无首,逐步分裂为诸多派系,在各省割据。其中,以皖系、直系和奉系三派军阀势力最盛,对中国影响最大。
皖系军阀是袁世凯死后第一个执掌北京政府的北洋军阀派系。以其领导人段祺瑞的籍贯安徽之简称“皖”为名。段祺瑞出任总理后,急于取得日本方面的援助,极力主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此举遭到时任大总统的黎元洪以及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不久,被免职后的段祺瑞煽动各省军阀“独立”,发兵北京。重掌政权之后,皖系军阀意欲“武力统一”,歼灭其他军阀势力,遭到一直反对。直皖战争爆发,皖系势力被直奉联军连根拔起,就此退出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让位给直系军阀。
直系军阀的代表人物是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等人,长期把持北京政权,因此当时的北京政府又称“北洋政府”。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直隶出身,因此其派系被称作“直系”。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接任中国民国大总统,其部下则掌控全国主要省份的军政大权,风头一时无二。直系军阀虽然久据北京,但其根基却在东南部地区,因此北京实际上是处于奉系军阀的直接威胁之下的。尽管吴佩孚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击败张作霖,但好景不长,奉系军阀很快卷土重来。就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关键时刻,西北军将领冯玉祥突然占据北京,迫使吴佩孚南逃。直系另一位巨头孙传芳在南方坐拥五省,原本志得意满,却遭遇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势,屡战屡败。孙传芳众叛亲离,最后投奔了奉系军阀,直系军阀势力至此彻底消亡。
奉系军阀的根据地在东三省,以奉天为军政中心,其首领张作霖号称“东北王”。张作霖虽然凭借军人集团发迹,但最初却并非行伍出身。早年的张作霖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称霸辽西,后来所部被清政府收编,成为奉天军队的一支。清王朝灭亡后,张作霖逐渐独揽奉天军政大权。通过同日本人勾结,张作霖又相继取得了东北三省的控制权,称霸一方。随后,张作霖支持直系进攻皖系军阀,从中渔利,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势力。皖系军阀失势后,张作霖开始把矛头指向了曾在同一个战壕里拼杀的直系军阀。
经历两次直奉大战,张作霖终于搞垮了直系势力,将军队开进了山海关。但此时,南方的国民革命军已经开始北伐。为对抗北伐军,张作霖组织了“安国军”,并以“大元帅”之名入主北京,总算过了一把总统的瘾。不过,这时候的奉系军阀已经难以维系在关内的统治,最终不敌北伐军。张作霖见大势已去,连夜离京返回东北,却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震惊中外。
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主政东北。张学良同已经主导中国政局的蒋介石合作,承认国民党政权的正统地位,史称“东北易帜”。东北军兴兵入关,协助蒋介石取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不战而退,东北军将东北三省拱手让与日寇。之后,奉系军阀逐渐沦为蒋介石的马前卒,被呼来喝去,到处堵枪眼。张学良忍无可忍,思想上开始倒向共产党人,最终发动“西安事变”,向蒋介石逼宫,要求其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虽然此举终于开启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但张学良自己却遭到蒋介石囚禁。而奉系势力也逐渐被蒋介石消化瓦解,不复存在了。
链接二:军阀手中的“盒子炮”
在上世纪初的乱世中,无论是军阀还是土匪,都对“盒子炮”这种无往不利的传奇武器心驰神往。那么,军阀手中的“盒子炮”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呢?
“盒子炮”也叫驳壳枪,正式名称为“毛瑟军用手枪”,由德国制造。因其平时装在木盒中,因此得名“盒子炮”。除此之外,在中国还有“大镜面”、“匣子枪”等诸多叫法。这种手枪射速快,口径大,杀伤力惊人,还可半自动发射,因此受到中国各路军阀青睐。不过,在中国备受推崇的“盒子炮”,在其祖国德国却并不受待见。当时,毛瑟公司开发出此款手枪之后,意欲竞争当时的陆军制式手枪装备权。但其竞争对手鲁格公司推出的鲁格手枪似乎更为军方看中。为了挽回颓势,毛瑟公司甚至想出了“行贿”的手段:当时德皇外出行猎,毛瑟公司老板趁机献上毛瑟手枪,大谈其好处。德皇颇为心动,也大力推崇。但陆军却不为所动,最终选择鲁格手枪作为制式武器,一用就是几十年。德国陆军何以能够经得住皇帝的弹压而执意不用毛瑟而选择鲁格呢?原因很简单,毛瑟“不好用”!
要想成为军用制式手枪,“好用”是必需的要素之一。所谓好用,既要轻便耐用,又要价格便宜,还要操作简便。这三样,正是毛瑟手枪所不具备的。“盒子炮”的弹仓在扳机之前,像个大肚子一样。这种设计导致手枪的握把位置空置,整体结构臃肿,携带不便;同时,这种手枪的价格也令人咋舌,几乎要赶上步枪的要价;此外,“盒子炮”后坐力惊人,想要稳定射击甚至需要加装枪托。因此,自第一支“盒子炮”问世,四十多年间都没有成为任何一国军队的制式装备。
而“盒子炮”之所以在中国受欢迎,说出来其实很是无奈。当时,帝国主义见中国内乱,皆欲趁火打劫。但列强彼此掣肘,不便明目张胆地支持各派军阀,于是搞出个“对华武器禁运”以示“公允”。禁运名单上长枪短炮比比皆是,唯有手枪不在此列。而毛瑟枪作为手枪过重,当作步枪不足,不上不下,却正好能补上军阀混战中对于武器的需求。因此,大量毛瑟枪涌入中国,各地军阀也建厂仿制。刹那间,“盒子炮”成为叱咤一时的名枪,一扫在自己故国的屈辱,焕发了新的青春。
链接三:吴佩孚之死
清末民初,乱象横生。军阀混战,列强渔利。时局动荡之下,各种谜团层出不穷。吴佩孚之死就是这诸多谜团中的一个。
关于吴佩孚之死,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莫过于“日本间谍谋杀说”。据说,当时吴佩孚反复拒绝日伪的“招安”,引起日本人的不满,于是动了杀心。趁吴佩孚牙病发作之际,日本情报人员对其痛下杀手。这种说法流传甚广,甚至连吴氏后人都持这种观点。不过详细研读有关资料之后,“吴氏死于日本人之手”的推论却似乎站不住脚了。
根据吴氏后人回忆,“先祖父患牙疾,延请德国医生到家中诊看,诊断需住院拔牙。因系‘德国医院’,被毕生不入租界的先祖父拒绝。日本当局得知后,强行指派日医到家中拔牙,结果导致严重感染,腮部肿胀,继而高烧昏迷”。都说牙疼不是病,殊不知,牙病也要命。牙神经跟面部神经和大脑联系紧密,如果感染很容易诱发这些部位的继发感染,所以,及时的处置是非常关键的。但吴佩孚拒绝接受德国医生的建议,不到租界医院治疗,耽误了治疗时机。等到日本医生强行到家中拔牙时,感染应该已经非常严重了。从拔牙之后吴佩孚的症状来看,应当是已经染上了败血症。
吴佩孚常年征战在外,身体状况不会太好。他染病时已经年逾六旬,遭遇败血症的侵袭,很容易引发器官功能衰竭。这种并发症在现在依旧非常凶险,放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基本无药可医。
再看,“日医用手术刀在浮肿的右腮下气管与静脉的部位一刀割下,血流如注,先祖父顿时气绝。当时有人喊了一声:快打强心针!日医在医药包里寻找一番,表示没带强心针,旋即跳到床上‘抢救’,进行‘人工呼吸’,强压胸腔及心脏”。这番治疗术,看似野蛮,同杀人无异,但实际上却算得上中规中矩的抢救程序。对于因浮肿导致的呼吸困难,打开呼吸道是必要的抢救手段,所以日本军医才会在气管与静脉的位置下刀,为的就是释放感染部位压力,减少组织压迫,畅通气道。而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标准作法,就是按压胸腔。在临床实践中,经常有患者因心肺复苏术而导致肋骨轻微骨折。这种骨折甚至常常被当作心肺复苏术是否被施行的直接证据。尽管日本人狡诈凶残,但根据吴氏后人的这番描述,其处置手段似乎并无不妥之处。所以,吴佩孚应该是死于牙齿感染导致的败血症及其并发症,同“日本特务暗杀”并无直接关联。
链接四:清末民初军校为何多为“日本造”?
清朝末期,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但中国人并没有操练新式军队的经验,派人出洋留学,学习西方的近代军事技能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洋务派选派了多批留学生,远渡重洋到异国求学,他们的目的地大多是日本。有人不禁要问:中日之间恩怨难解,为何还要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学习军事呢?
其实,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日本并非心腹大患,也不是什么非要杀之而后快的仇敌。相比日本,危害中国程度更大的是西方列强以及国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如何制衡西方的坚船利炮、镇压不听话的臣民,才是清政府当时要解决的第一要务。而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中国,又在日俄战争中取胜,军事实力是很过硬的。加上日本离中国较近,语言文化都有共同之处,留学生学成更快,因此,清政府才将日本作为其军事留学生的第一目的地。
这些在日本深造的留学生,大多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这所军校是日本陆军培养基层士官的摇篮,声名显赫,但教授的东西非常基础。学成归来后,这批留学生就成了清政府编练新军的骨干力量;同时,他们也是新式武备学堂教官的主要来源。学的是日式操典,那么其教学内容自然也是日式的了。无论是保定陆军学堂,还是日后的黄埔军校,其创建者中都有这些留日士官生的身影。日式的军事理念也就潜移默化地进入了民初陆军学校的血脉之中。无形之中,把这些官校变成了“日本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