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000000022

第22章 历史是用来翻案的(2)

《三国志》中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由此可见关羽使用的兵器是可以进行刺击的。青龙偃月刀的刀头是圆形的,不具备刺击的条件;同时,这种武器的重量也太大,换算成公制单位足有二十多公斤重,显然也没办法轻易刺出去。《三国志》是正史,并非演义小说,其说辞是可信的。由此推断,关羽应该并没用过青龙偃月刀,而使用环首刀的概率则是很大的。

偃月刀威猛,环首刀质朴,各有千秋。后人感念关羽的忠义无双,封其为“武圣人”,建庙堂祭祀。到了清代,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公像遍及全国,成为老百姓眼中唯一认可的关羽形象。青龙宝刀就这样成了关羽的名帖,扎根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链接四:戏说关羽妻

鉴于关羽有儿子关平,那么他有妻室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但关于关羽的妻室,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说得不清不楚。演义小说讲关羽的老婆是刘备在荆州替他迎娶的,但只是一笔带过,姓甚名谁没讲;而史书则压根儿没提过,只有裴松之考证的一桩“乞娶”,可惜这门亲事最后还让曹操给搞砸了。最主要的两处资料来源不能给出我们理想的答复,我们只能另辟蹊径了。

这“蹊径”就是戏曲。“关公戏”历来是传统戏曲的热门题材之一,早在元代,就已经有杂剧《关大王月下斩貂蝉》,给关羽安排了一桩似是而非的露水姻缘。话说吕布命丧白门楼,留下貂蝉为张飞所获。张飞不敢独占美人,于是将貂蝉送给了关羽。按说这本是一件美女配英雄的大好事,谁知关羽却认为貂蝉是红颜祸水,令其自刎。待到京剧出现之时,这出剧目依然存在,只是情节有所改动而已。可能是后人觉得元剧中的“关大王”太过冷血,同武圣人的名号不符,于是将貂蝉改写成曹操派来色诱关羽的蛇蝎美人。关羽自然不为所动,直接送美人见了阎王。

而在淮剧《关公辞曹》中,关羽却有了确实的妻室。此女名叫曹月娥,是曹操的义女。曹操将其许配给关羽,为的就是拴住三国第一猛将的心,让他安心为自己效力。可惜关羽并不领情,最终还是一走了之。就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威风八面之时,痴心的曹月娥追了上来,求关羽将她一并带走。但关公哪是那种耽溺儿女情长的人,断然拒绝。曹月娥一时想不开,当场刎颈而亡。关羽的第一位“正妻”,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在明成化年间,还有一出“奇剧”,名曰《花关索传》,看题目就知道,这出戏说的是关羽的儿子关索。在此剧中,有这样一个桥段:桃园结义之后,刘备担心关羽和张飞会挂念家小,不能与自己同生共死。于是关、张二人便相约交换杀绝妻儿!关羽利落地完成了任务,但张飞却动了恻隐之心,放走了已经身怀六甲的关羽妻子。剧中说,此女名叫胡金定。胡定金日后生下一子,取名关索,就是这出戏文的主角。这也算是有迹可查的关羽的另一门亲事了。

不管怎么说,当关羽的妻子都是一件危险系数很高的事儿。难道真是英雄成就不世功业,都要以身旁红颜作为血祭?难怪有人要说“生何时,殁何年,盖弗可考也;夫尽忠,子尽孝,可不谓贤矣”了。可叹,可叹!

臣本布衣,并非半仙——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追谥忠武侯、武兴王。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一部《三国演义》,既是摹写历史的小说,也是异想天开的神话。原本同你我别无二致的各色人等,经过罗贯中的妙笔生发,变成了一段段旷世传奇,个个“封神”。在这些“新科神仙”中最出彩的莫过于关羽和诸葛亮了。前者忠义无双,勇冠三国;后者神机妙算,智领天下,一文一武各领风骚。关羽的“忠义”,我们已经解读过了,现在该瞧瞧诸葛亮的“通天”成色了。

诸葛亮有“夺天地造化之法”?

自《三国演义》行世以来,百姓眼中的诸葛亮,大概都是手持羽扇、白面有须、葛巾长衫、举止颇具道骨仙风,活脱脱一位得道散仙。而有关戏剧更是将这种印象发挥到了极致,不仅让诸葛亮身披“八卦衣”,还为此编出了一个典故。从此,诸葛亮摇身一变,成了三国第一“神算子”。

那么,诸葛亮当真如道士一般有“神术”吗?咱们还是去《三国演义》里找找答案吧。

整部《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以“夺天地造化之法”克敌制胜的桥段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其最擅长的就是火攻。在冷兵器时代,火攻无疑是杀伤力最大的进攻手段。此招一出,满山烈焰,浓烟蔽日,被困之人不烧死也得吓死。诸葛亮对于火攻颇有心得,屡屡祭起此招,把对手烧得七荤八素。下面我们就从诸葛亮的历次“烟火秀”里面,找寻他“卜卦知天”的蛛丝马迹。

诸葛亮第一次施展火攻术,是在博望坡。当时夏侯惇进逼博望坡,诸葛亮让赵云诈败,夏侯惇自作聪明,不听于禁劝告,结果入了刘备军的口袋阵,被一把大火烧得外焦里嫩。曹操不甘心,亲自引兵来攻。刘备见曹操势大,慌了手脚,向诸葛亮求计。孔明曰:“主公且宽心。前番一把火,烧了夏侯惇大半人马;今番曹军又来,必教他中这条计。”当即留下空城新野,在城内事先布下引火物,等曹兵来钻。曹兵果然“听话”,全数进了新野城,结果又被诸葛亮一把火烧掉了大半。这次火攻,诸葛亮并未掐算天象,只是布置了几处易燃物而已。曹操两次被烧,都非孔明能掐会算,而是手下诸将太蠢。

诸葛亮第二次火攻非常有名,那就是“火烧赤壁”。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次放火的并非诸葛亮,而是周瑜。诸葛亮只是“借东风”助了周瑜一臂之力,但这东风实在来得太是时候了,在整个火攻计划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后人一般都把“火烧赤壁”的功劳记在了诸葛孔明的头上。诸葛亮“借东风”之所以广为人知,实在是因为他的排场太大。当时,曹操80万军队屯兵江北,战舸如林,结成连环阵,牢不可破。周瑜想要火攻,但天公不作美,并无东风助势。正在焦急之时,诸葛亮自告奋勇,称自己可三日借来东风,周瑜将信将疑,诸葛亮却有模有样地开坛作法,向上天“借风”。而这东风当真被诸葛亮“借”来了,周瑜不禁感叹“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于是动了杀心。奈何诸葛亮神机妙算,早已先走一步,周瑜扑了个空,火气全撒在了曹操身上。一把大火,樯橹灰飞烟灭。可能有人要说,这回我们可以肯定诸葛亮有“神术”了吧?

大错特错!“借东风”非但不能当作诸葛亮有神术的佐证,反而暴露了他装神弄鬼的把戏。这还得从火烧赤壁几日前,诸葛亮借的另外一样东西说起。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作草船借箭。当时,东吴缺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日内弄来十万支箭。周瑜当然不信,于是派鲁肃“协助”诸葛亮造箭。三日期限眼看要到了,江上大雾突起,诸葛亮弄了几条船,插满草人到曹营水寨叫阵。曹操谨慎,见大雾弥漫唯恐有诈,于是令诸君放箭。这下正中诸葛亮下怀,十万支箭轻松“借”到。当鲁肃追问诸葛亮如何知道当日会有大雾之时,诸葛亮扬扬得意地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亮于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

看见了吗?诸葛亮其实并没有什么神术,只是深谙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之术。充其量,他只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天气预报员而已,跟“半仙”差得很远。而诸葛亮预测天象是有时限的,大概是三天。所以他才经常以三天为限,跟人打赌。不过,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诸葛亮的“天气预报”也不是每次都灵。五丈原一战,诸葛亮就彻底玩砸了,不仅放跑了司马懿,还给蜀汉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所以说,诸葛亮并非什么神人,只是精通天文又善于装神弄鬼罢了。

诸葛亮是“制器大师”?

《三国演义》中写过这样一种“神器”,此物戏份很少,便是诸葛亮临终前传授左近诸将的“连弩”:“其法矢长八寸,一弩可发十矢。”“诸葛连弩”在现代人的印象里非常神秘。一般大家都认为,这种武器可连发十箭,威力惊人,如同后世的机关枪,瞬间杀退来袭魏兵。但此物虽声名赫赫,但却无任何实物留存于世,后世种种“复制”皆为推测,无据可考;直至今日,仍有各种不同的“诸葛连弩”出现,皆称自己正统。这样一种武器,绝对可以堪称传奇了。

但有关“诸葛连弩”的来龙去脉,罗贯中并未细说。前文毫无铺垫之下,诸葛亮仿佛早有预谋,在关键时刻拿出这等神器,救蜀汉于水火之中。但凡事必有因由,诸葛亮也不会凭空变成“制器大师”。下面我们就来尝试着还原“神器”的真实面目。

尽管《三国演义》中有关这种武器的描述实在太过模糊,但好在正史《三国志》中对此物也有记载。

关于“诸葛连弩”,裴松之所作《三国志·注引》是这么说的:诸葛亮“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看起来,正史里也未见多少新鲜信息,不过,这也足够我们发现问题了。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解释两个词。其一是“损益”,这是这种弩的定性之词,看似莫名其妙。“损益”这个词,指的是周易卦名,即损卦和益卦。损卦是下下卦,益卦是上上卦。从卦象图上看,这两挂是首尾颠倒的“镜像卦”,放在一起有“升降”之意。所以有人认为,“损益”二字说的是连弩的作用机理,通过上下扳动一根连杆,来实现反复上弦,确保弩的连发。这种原理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泵动式武器,比如霰弹枪就是通过手动拖拉枪管下方的滑套来实现子弹上膛,而“损益连弩”则利用上下扳动杠杆来实现循环上弦。

而另一个词是“元戎”,这是“诸葛连弩”的正式名称。所谓元戎,指的是大型战车。“元,大也。戎,戎车也。”为什么连弩要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有人考证后认为,这是因为此弩体积庞大,所以只能装在战车上使用的缘故。“诸葛连弩”,就是一种可以连发十箭、体积庞大到只能安装在战车上使用的弩。

这种推论,只说对了一半;而另一半,却错得离谱。

我们依旧要看《三国志》原文。重点在这样两个字上:“又”和“俱”。古人说“又”,有重复之意。所以诸葛亮的“损益连弩”,实际上是在“重复”前人的设计。连弩这种东西,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在《汉书》中有李陵“因发连弩射单于”的记载,这种弩“三十弩共一弦也”,看起来匪夷所思。但实际上,这里所说的,并非一把弩可发30支箭,而是30张弩同时发射,构成一个火力网。

另一个关键字“俱”则一直被人误读。很多人以为“一弩十矢俱发”是一张弩可以连发10次的意思。后人还原的“诸葛连弩”也大都是以此为依据的,做出来的弩箭或以手反复上弦,或单纯依靠机械结构实现往复。可这些仿制品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诸葛连弩”是一种对付重甲骑兵的杀伤性武器,其箭矢铁质,长达8寸,分量不轻。作为一种机械助力的投射武器,弩的杀伤效果取决于其横置弓臂的长度和强度,所以想要张开一张弩,必须依靠全身力量“踏张”才行。单纯依靠一根手动杠杆想要实现10次“踏张”,即使放在现代也是不可想象的。这大概是那些玩具般的“复原品”所没有想到的吧。

这个“俱”,其实是“都”的意思。大型弩机由多人张开之后并排放置10支铁矢是可能的。宋代抗拒金兵的床弩就是这种构造,换言之,“诸葛连弩”并不是一弩可以连续射击,而是多弩连射、一弩十矢俱发的连环弩炮系统。这种弩机的排布方式,在东汉就已经出现。诸葛亮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火力加强,让“一弩十矢俱发”,何等豪迈!因其威力巨大,因而冠以“元戎”之名。而后人的复原,或多或少都有些一厢情愿,皆按照“连发”的理解附会罢了。

这样看来,诸葛亮也并非什么“神器制造者”,而是善于改良前人作品的“改良家”。

诸葛亮是“用人高手”?

都说诸葛亮知人善用,将蜀汉诸将管理得井井有条。即使桀骜不驯如张飞、马超者,也都对诸葛亮敬仰有加,言听计从。不过,仔细琢磨《三国演义》中“挥泪斩马谡”一段,却让我们不得不对其另眼相看了。诸葛亮的“用人经”,似乎并不高明。

马谡是蜀汉的后起将星,此人乃蜀汉侍中马良的弟弟,也算出身名门。马谡第一次正式出场是在第八十五回“先主托孤”。刘备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诏诸葛亮交代后事。当时,刘备问诸葛亮:“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靠不住;而诸葛亮却觉得他是人才,可堪大用。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备说对了。

曹丕病死,魏国易主,根基不稳。诸葛亮认为此乃北伐良机,于是排兵布阵,一举拿下陇右之地。如果进展顺利,占据魏国边陲是十拿九稳的事情。魏国当然也不是好欺负的,大将张郃引兵五万展开反攻。街亭就成了双方争夺的要点,此处是出陇入关的咽喉要道,进可攻退可守,兵家必争。因此,守街亭就成了诸葛亮这次北伐的关键所在,不容有失。此时,虽然蜀汉没了关、张,但依旧强将如云。可诸葛亮偏偏点了刘备力劝他不要用的马谡。结果,街亭一战,马谡刚愎自用,兵败失城,最后被诸葛亮挥泪斩首。我们不禁疑惑,诸葛亮为何要出此昏着呢?

实际上,诸葛亮在用人上有一处致命伤,那就是“任人唯亲”,凭喜好用人。为何这么说呢?我们还是要去原文里找根据。

《三国演义》八十七回中,孔明同马谡首次会面。当时诸葛亮以“如何平定南蛮”为题向马谡发问,马谡侃侃而谈,称平定南蛮的关键不再用兵,而是要令其心服,而这正是诸葛亮此番出兵的核心思想。而后,马谡所言屡屡切中诸葛亮心中所想,最后甚至开始出主意“指导”诸葛亮的行动了!而诸葛亮却以为其“幼常足知吾肺腑也”,对马谡青睐有加。诸葛亮是个很自负的人,但凡自负之人做了领导,都喜欢任用“类己”者。跟自己不一样的人,诸葛亮是看不惯的。只有如同自己翻版一般的马谡,能得到诸葛亮的信任。而这样的用人方法,往往过于主观,会失去对所用之人的客观评价。马谡同诸葛亮一样,善于纸上谈兵。诸葛亮是蜀汉军师,只要决策战略即可,是把握大方向的人,这样没什么大不了;而马谡是前线指挥官,需要实时做出明确的战局判断,纸上谈兵就要命了。诸葛亮如果不是被马谡的“类己”蒙蔽,应当是能够看到他的这一致命缺陷的,也就不会委以重任。而事实却恰恰相反,结果马谡用自己的性命和蜀汉的国运,为诸葛亮的用人不当埋单了。

臣本布衣,并非半仙,诸葛亮不是“神人”,也并不完美。他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耍乌龙,正因为这样,诸葛亮的形象才深入人心,可敬可爱。后人将诸葛亮奉若神明,十分可笑;对诸葛亮本人来讲,也难免可悲。

链接一:三国的那些谋臣们

三国时代,群雄四起。乱世中,各路诸侯都求贤如渴,聚集出谋划策之人辅佐霸业。故三国时代也是个谋臣辈出的时代,其中的佼佼者,除了诸葛亮,还要数郭嘉、周瑜和司马懿了。

同类推荐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战国策

    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汉人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纵横家著作编辑而成的一部独特的国别史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总裁温柔点

    总裁温柔点

    “你是谁,怎么在我的床上?”她抱着枕头,眨着水灵秀眸看向躺在她床上的英挺男子。“你的床,你确定是你的床?”男人勾唇一笑,那笑比女人还美,令她心儿扑通扑通跳…“我看看,也许是我进错房。”她脸红似苹果,低头下床,抱着被子打开门查看门牌号。“出去的时候记得把门关上。”男人闭上眼,没有因为这女子的出现扰了他睡觉的兴致?“407?喂,应该你出去。”她念着房门号码,发现进错房的是他,那男人还敢睡觉。“我困了,女人不该这么吵?”男人没出去的打算,大手将女孩拖上床抱在怀里继续睡?他是冷酷大总裁,那一晚,错进了她的房,占了她的身…她是冲喜小新娘,那一晚,因为他的错误,没了第一次…の翩翩的文の《邪恶总裁》《皇后不嫁》《妈咪的情人》《小妾有点坏》《错孕小秘书》《总裁温柔点》《夫君们,吻上瘾》《妈咪的总裁前夫》《总裁爹爹,我有了!》の亲言亲语の①喜欢《总裁温柔点》的亲们,请点击书页上方的[会员中心]免费注册成为潇湘会员。②会员注册成功之后,请点开书页简介下方[放入书架]收藏本文好方便亲随时看更新。③收藏之后,喜欢本文的亲们请给本文[投票推荐],用您手中的票票来支持翩翩的文。④另:普通会员每日有三票,VIP会员每日有九票。盼望亲们留言支持翩翩,谢谢咯!
  • 萌萌仙约:上仙,您的狐狸丢了

    萌萌仙约:上仙,您的狐狸丢了

    第一次见,她是榕树下晒太阳的小狐妖,被妖袭击,为他所救。再见,她蜕变成一只小狐仙,住在了他的轻音谷,阴差阳错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可小狐仙却误会紫陌大大喜欢的是好友素云,理解错了紫陌大人的某些意思,在两人大婚之际,带着紫陌上仙的孩子逃之夭夭,紫陌大大无奈千里去寻妻。妻子儿女全都到手,何奈状况百出,上古凶兽统统现世,解决完凶兽之乱,却又曲终人散,带着儿女,回到当初的地点,今夕何惜?当初的伊人,又在何地?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为自己出色工作

    为自己出色工作

    多付出未必真吃亏、聪明员工不敌傻员工。为什么世界上只有蜗牛能爬上金字塔?勤奋是走向成功的习惯。职场上的你是怎样的人?本书告诉你为自己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是“蜗牛”,也有爬上金字塔的一天。
  • 重生炮灰女末世蹦跶

    重生炮灰女末世蹦跶

    --情节虚构,前生她是绝对炮灰,请勿模仿,灰到无人可怨。重生后又遇末世。为活命英勇蹦跶
  •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一海河的儿子、二一颗苦闷的种子、三圆光的故事、四在宣化的日子里、五年少才气不可当、六“戏原来是这样美妙迷人的东西”、七对新文学的迷恋、八“今宵酒醒何处”、九“向一切因袭的心营攻击”、十诗的精神探索、十一恩师张彭春、十二在南开新剧团、十三表演的天才、十四大学生活、十五探索人生、十六水木清华、十七虎虎生气、十八《雷雨》的诞生和后记。
  • 木槿花西月锦绣(5):紫蕖连理帝王花

    木槿花西月锦绣(5):紫蕖连理帝王花

    宋明磊联合轩辕淑仪公主施计气死德宗,逼反了新太子,谋杀丽太妃,想挟太子世子轩辕楽登机,轩辕淑仪垂帘听政,他在背后号令天下,原非白早已识破他的计划,称机拥立原青江黄袍加身。原氏终于实现了十世的梦想,站到了天下至高处。木槿为解大理的疫症,同恢复记忆的兰生进入暗宫取金婵花,无意见得知了原氏与司马氏双生子诞,龙主九天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阴魂不散

    阴魂不散

    越是禁止入内,越是诱惑人。于是就有那么些抵抗力差、好奇心重、不撞鬼不回头的同学闯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