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曾被人们相信是一种非实验性科学的原因只不过是几乎没有人试过或者在意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农·史密斯
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
——经济学家查尔斯·普洛特
由于社会经济行为十分复杂,仅凭传统经济理论很难评估它们的效果,因此这种实验方法很有用。
——弗农·史密斯
名言解读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先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卡尼曼的突出贡献在于“把心理学成果与经济学研究有效结合,从而解释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做出判断”。而史密斯的获奖原因是“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市场机制的选择性方面”。
实验经济学,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学理论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始终认为经济学是一门不可实验的科学,经济学家不能从事化学家或生物学家控制下的实验。但是,弗农·史密斯教授首先觉察到实验经济理论的作用,并付之于实践。他在亚利桑那大学11个班级进行了长达六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1962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一文,标志着实验经济学的诞生。
弗农·史密斯出身贫寒,高中时曾在波音公司搬运器材,艰苦的求学经历铸造了他严谨的作风。1952年,史密斯选择了在哈佛大学攻读宏观经济学博士学位,成为了张伯伦的学生。史密斯从导师的课堂实验中受到了启发,从此开始了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一直坚持了40多年。史密斯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学的看法。
此后,实验经济学开始运用于验证市场理论和博弈理论,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弗农·史密斯的“口头双向拍卖市场实验”提出了市场参数完全有可能影响均衡产出收敛性的结论;赫伯特·西蒙根据博弈实验结果分析了存在性理性和程序性理性的区别。此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复杂经济现象的实验成为可能。实验方法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诸多经济学领域。
目前,实验经济学发展迅速,逐渐科学化和规范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实验经济学已从美国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加拿大、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弗农·史密斯,标志着实验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已步入主流经济学的舞台。目前,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经济决策、博弈论、对市场机制的模拟等。
经济理论的实验方法与物理、化学的实验方法不同。当前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 模拟和仿真
查尔斯·普洛特认为:“实验室建立的经济与现实经济相比可能特别简单,但是却一样地真实。真实的人被真实的金钱所驱动,因为真实的天赋和真实的局限,作出真实的决策和真实的错误,并为其行为后果而真实地悲喜。”经济理论的实验不能复制出现实经济的运转过程,而是要模拟允许不同人类行为存在的环境,以便于实验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观察人们不确定的价值观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弗农·史密斯采用只有三个网络节点的模型来模拟电力系统,其实验结果基本上能反映现实电力系统运行中发电企业和电力交易商的行为类型和特征。
2. 比较与评估
实验经济学非常重视比较和评估的方法。通过比较和评估,判断实验本身的好坏,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首先,将“效率”作为比较标准。其次,方法上采取独立变动自变量。实验关系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时,容易出现变量之间的混合作用。因此实验中应独立地变动每个自变量,获得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最确切的数据,为比较和评估提供非偶发事件资料。第三,评估的结论建立在概率分布基础上。
3. 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
经济理论的实验是把社会中的人作为被实验者,所要验证的是人的行为命题,自然就需要借助行为和心理分析的方法。
一是运用行为理论来完善和改进实验。例如针对行为人对重复行为有厌烦的心理,在实验设计中运用价值诱导方法,并把实验时间控制在三个小时内。
二是运用行为理论来解释实验结果。许多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出现差异,其原因是理论假设行为人是理性的,而被实验者的行为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因此只有运用了诸如展望理论、后悔和认知失协理论、心理间隔理论等行为理论,来分析被实验者的非理性行为,才能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故事佐证
博弈论作为一个分析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博弈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实验研究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传统的博弈论认为人是内省的并且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从而得出各种纳什均衡的结果。但实验结果却表明,经典的博弈理论对个人互动行为的研究存在大量可质疑的地方。实验经济学将博弈规则转换为环境和制度,通过观察实验参与人的行为来检验博弈理论均衡预期的正确性。
1950年,梅尔翁·狄勒雪尔和梅瑞·福拉德进行了第一个博弈论实验之后,“囚徒困境”的各种变形就成为实验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他们在这类实验中观察到,经过上百次的重复博弈,参与人的支付与均衡解相距甚远。狄勒雪尔和福拉德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博弈者不一定选择纳什均衡解,而纳什则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多次博弈之间会产生相互的影响。早期的其他实验还包括雷弗以及勒帕波特和萨墨斯进行的研究,实验中,他们都发现有关单时段博弈中存在的不同程度合作的事实,同时,实验也证明了博弈理论的一个预测,即对个人行为的刺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给合作博弈带来相当难度。
1957年,托马斯·谢林公布了在一个信息对称情形下的博弈实验,实验包括两个例子:
第一:给你和你的竞争者共100美元,要求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对于如何去达成一致意见,每个人都要在一张纸上写出想要的数量,如果两个要求数量之和不多于100美元,每个人将获得刚好所要的,如果超过100美元,则什么也得不到。
第二:你和你的两个竞争者各拥有字母A、B、C中之一,你们每个人以任何次序写出字母A、B、C,如果三个单子上的字母次序一样,则你们将获得奖金6美元,其中持有字母是所有三个单子上的第一个字母者得奖金3美元,第二者得奖金2美元,第三者得奖金1美元,如果三个单子上的字母次序不一致,则你们什么也得不到。
据谢林的实验,在第一个例子中,40个人中有36个人选择50美元;在第二个例子中,拥有A字母的12个人中有9个人的字母顺序是ABC,12个拥有B字母的人中有10个人选择ABC,16个拥有C字母的人中有14个人选择ABC。
谢林认为,暗示的变化可能有助于产生明显的便于协商的结果,而博弈论者的高度抽象的模型可能排除了在便于协商实验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但谢林也意识到怎样做实验的细节可能很重要,有时实验者希望回避引进多余的影响方式构筑实验环境。多年来,谢林实验的重大影响大多数间接地反映在实验的方式方法上,后来的学者用此种方法解释各种各样的现象。
实验经济学对博弈论的研究后来涉及了讨价还价、协调博弈等各类博弈,其中,对讨价还价博弈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而在各种讨价还价博弈实验中,以最后通牒博弈实验最为著名。
在最后通牒博弈中,两个受试者被要求一次性地对一笔资金的分配达成协议。实验时,随机地确定一方为提约人,另一方为受约人,先由提约人提出一种资金分配方案,然后让受约人进行选择:如果接受这一方案,则资金就这样分配;如果不接受这一方案,则双方都什么也得不到。按照标准博弈论分析方法,只要实验满足两个条件:(1)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的(即都只关心自己的资金收益);(2)信息是完备的。那么,提约人知道受约人是理性人时,子博弈纳什均衡必然是受约人愿意接受任何比例的分配方案,因为这样总比什么也得不到要好。
然而,实验结果并非如此。无数经济学家反复做此实验,比较稳定的结果是,低于20%的要约有4%~60%的概率被拒绝。经济学家往往用追求“公平”的动机来解释这种拒绝正收益的行为。而且,很多受约人也表示因为担心过低的要约被拒绝而主动提供一种较“公平”的要约。
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因其简单而典型的特点而备受实验经济学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