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0800000003

第3章 洪皓——流放后的流放(1)

洪皓死后一个世纪,有人为他写了《洪忠宣公祠记》,评论他使金不屈之事,说他临不测之祸,处绝漠之地,死生祸福一毫不足动其心。可洪皓死后,他的事迹被众人传诵开来后,到底还有多少北宋遗民肯为南宋尽忠尽节。这样一个为大宋尽节尽忠的人都会不得好死,还有谁会比他能做的狠!

嘴上有节气

绍兴十三年(1143年),洪皓仍然能记起15年前从祖国出发时的情景。

当时,康王赵构声音哽咽地对他说:“朕以国步艰难,二帝蒙尘为忧。”

他慨然道:“天道好还,金人岂能久凌中原。这正如春秋时晋、楚两国,由于接受了战败教训,终于反败为胜。”

洪皓清晰的记得,赵构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谁也不知道,赵构的笑是因为洪皓的慨然之语还是因为洪皓的不自量力。

建炎三年(1129年),金国与新建的南宋实力对比,俨然是天上人间。洪皓作为南宋使者使金,是典型“弱国无外交”的实验品。在洪皓之前,已经有多名使节被金国扣留。所有宋人都知道,使金这一任务,轻则无功而返,严重的,可能就一去不复返了。

洪皓当时在赵构朝廷的职务是徽猷阁待制,跟随他出使的是他推荐的一个看上去很有民族气节的龚涛。次人到金国不久,就做了大金国的官。

辞别了赵构后,洪皓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被金国占领的太原。他们的任务其实很简单,和无数出使金国的使节一样,就是希望金国能放回徽、钦二帝。

到太原后,金朝大臣粘罕与洪皓聊了几句,他立即就断定此人很适合到刘豫的“大齐”那里做官。洪皓哈哈大笑,这笑似乎是告诉粘罕:你真是比猪还蠢。刘豫是被金国扶植起来的傀儡政权,他洪皓是纯正江南大宋的臣子,有谁喜欢舍弃纯的而去捡伪的呢。

他笑完,就正色说道:“我万里而来,为的是保护二帝南归。你居然让我做刘豫的官。你知道吗,我和许多人一样,恨不得把那小子陵迟。”

粘罕知道,自己的狗又被人踢了,一拍桌子,暴跳。

洪皓不管他,继续说道:“我看,我留下来是死,不给刘豫做官也是死,我宁愿选择后者,即使是下油锅也可以。”

粘罕对宋人可谓见多识广,洪皓属于有骨气的那种,对付这种人,只有一个办法:不能让他活着,即使让他活着,也不能让他很好的活着。

他招来人,叫他们把洪皓推出去砍了脑袋。就在这时,他身边有人提醒他:“此人看上去倒是一个忠臣,我们现在正在宋人的地盘,杀了他可能会让那些宋人更恨我们。况且,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砍了他,恐怕有失我大国风范。”

粘罕听了此人的话,觉得有点道理。就对洪皓说:“你既然这么有骨气,我为什么要让你死,我准备让你吃点苦头。”

就这样,洪皓被流放到蛮荒的冷山(今黑龙江五常境内的大青顶子山)。去过东北的人大都知道,那地方天寒地冻,温暖的天很少。冷山由于位于松花江流域中部,犹甚。草四月才发芽,八月份就满天飞雪,这里只有一百多户人家,都居住在地窖式的窑洞内。

等于说,洪皓要追忆人类的足迹,回到原始社会了。那少得可怜的四个月夏秋,洪皓就以麻带片当衣服,冬天则挖草根捡野果充饥。由于天寒,四处无柴可烧,洪皓只好以马粪当柴禾取暖。

金国有事没事的就来找洪皓,看他每天的生活状况,看够了,就跟他讲大道理。说,只要他一句话,给刘豫做官,马上就能进入小康社会。洪皓理都不理,偶尔还会说几句硬话,无非是,宁愿过山顶洞人的日子,也不去给刘豫那条狗当狗。

有一次,当地的金国贵族完颜希尹来看他的野人生活,跟他谈天。谈了一会,完颜元帅就对吹牛说:“别人都说海大,可我有力量让海水干枯。你信不信?”

洪皓看了他一眼,说,“我信。”

完颜很高兴,“我想南下,把你们的另一个宋国灭掉。”

洪皓一见谈到尊严问题,立即硬起来:“兵如火也,玩火者必自焚,自古无四十年用兵不败者。”

完颜觉得可恨又可笑,这位一向把宋朝瞧得跟一只蚂蚁的金人,从来不相信大宋读书人的那套狗屁理论,在他的心里,兵强马壮就是硬道理。让他恨的是,这些颇有节气的宋人似乎脑袋都坏掉了,现实是金国不费吹灰之力就灭掉了他们的祖国。而他们还在这里用嘴巴死撑。

他说,“你到现在还这么口硬,你以为我不能杀你么?”洪皓回答:“我是可以死了,但这样你们就会蒙上一个斩杀来使的恶名,恐怕不太好。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主意,离这里三十里地有个叫莲花泺的地方,不如我们一起乘舟去游玩,你顺便把我推下水,就说我是自己失足,你看如何?”

完颜希尹看着这位正在凛冽寒风中拾马粪的温柔愤青,一时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

洪皓嘴巴够硬,这让金国人忍无可忍,但还得忍受。他们当然可以把洪皓一杀了之,大金国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得出来,杀一个南宋这样弱国的使节,他们并不在乎。

洪皓之所以没有被杀,有一个因素很重要,就是他与金国人说的每一句话,都软中带硬,不卑不亢。倘若你遇到这种人,恨他入骨,却又想折磨他。所以,你不可能杀他。

当然,洪皓不仅仅是在异族面前用嘴巴显气节。在北宋为官时,他也是个仗义执言,并肯为百姓着想的一个好官。

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

洪皓是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氏家族后来在江南很是了得,即使到了明朝,洪氏家族成员仍旧是朝中的名望之士。这足以说明,智商与性格是可以遗传的。徽宗政和五年,洪皓中进士,被派往秀州(今浙江嘉兴)任职。

此时,中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那就是金国的狼子野心和徽宗皇帝的驱赶百姓造他的反。

始终有人想为宋徽宗翻案,或者是避重就轻,对他在艺术上的成就进行大肆渲染。如同报道一个婊子怎样孝顺父母一样,实在不能令人信服。

或许,徽宗皇帝本人并没有重大责任,他只不过不理朝政,苟且求安,偶尔玩玩石头。可由于他偶尔的玩玩石头,就使得他的那些瘪三手下有了搜刮百姓的理由,北宋末期的花石纲就逼反了无数百姓。

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一月,江南小民方腊起义于青溪(今浙江淳安);宣和三年(1121年),山东大汉宋江又在郓州(今山东荷泽一带)梁山泊拉起造反大旗。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许多有识之士都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要想国安,必先安民;要想国强,必先民富。事实上,任何一个朝代,政权想要保持长久,人民安居乐业是根本。

在浙江的洪皓,眼见百姓流利失所,暴动事件频频发生,心如煎熬。更让他气愤的是,浙江官员往往将造反的百姓视为贼,这也倒罢了,可把还没有造反的百姓向贼的一方用力推。

在任上的第三年,秀州发洪水,许多庄田被淹,百姓失去生存依靠,生活非常艰难困苦。

为了安民,洪皓自请担任拯荒任务。他清点仓储,留下一年粮食外,其余的降价出售。为了防止商人作奸,他下令米店把粮价写在青白旗上,向难民公开。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放心,经常上街巡查,见到有人反应哪家米店有抬高现象,依法从事。

但饥民太多,洪皓的这点措施根本无济于事。而朝廷又没有明令赈济灾民,赈粮一天一天的减少,洪皓难为无米之炊。

恰值此时,从浙东运往都城的米纲(粮食)从城下经过,洪皓请求太守留下粮食救济百姓,太守紧张地摇头,说,这是皇粮,你把皇粮劫下,是要杀头的。洪皓挺身而出,毅然说道:“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太守没有办法,只能由着他来,就这样,洪皓将皇粮扣下,灾民有救了。

不久,朝廷的一位廉访使来秀州巡察,见民情稳定,表示要为洪皓向朝廷求情,以脱“私劫皇粮”之罪,并还要为洪皓请赏。洪皓谢绝请赏,但是要求再得到粮食,资助百姓完全度过饥荒。廉防使欣然同意,并兑现了诺言。百姓们对洪皓感激不尽,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洪佛子。意谓佛祖。

后来秀州军队叛乱,肆意抢掠,无一人幸免,但路过洪皓家门口却不冒犯,说道:这是洪佛子的家。施他人于恩,他人必会报答。这可能就是洪皓在秀州赈灾之事给我们的启示。

他那种“愿以一身易得十万人命”的精神永远值得一些狗官学习。

有时候,一种高尚的精神是无法改变现实的。当时的现实就是,北方崛起的金国正在向北宋朝廷步步紧逼。国破,已指日可待。

一头热的间谍

至少有一百种观点可以证明北宋的灭亡是必然的,据说,北宋将亡时,派出使者与金国谈判,使者到金营中见到金国攻宋的最高指挥官时,吓了一跳。他后来说,自己见过后周世宗的画像,见到那个金国指挥官时,他以为白日见鬼了。那人跟周世宗几乎一模一样。

不知这是否为传说,这种观点无非是想证明,因果循环的道理。当初,赵匡胤抢了周世宗的江山,几个轮回后,周世宗借尸还魂来要了。

如果说北宋的灭亡是定数,那么南宋的颓败则是人为。赵构跑到江南坐上皇位后,“反攻北方”这四个字一直就是南宋小朝廷的心病。

洪皓出发前,赵构的笑就说明这个问题。赵构当上皇帝,自然不想收复北方,因为那里还有两个皇帝。一旦收复北方,他将何处?

所以,使者的派出,名义上是与金国谈判,要回徽、钦二帝,实质上,是赵构把他们扔进了虎口。迫于整个汉族人的压力,赵构又不得不扔。

洪皓在金国,当然不仅仅是在嘴巴上显示节气。他还有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爱国情怀。这种行动的身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间谍。

同类推荐
  • 挖历史(第二辑)

    挖历史(第二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挖出历史正能量。《挖历史》MOOK,乃不定期历史连续出版物,兼具杂志和图书二者属性。本书着眼于一个“挖”字,致力于“挖历史,去遮蔽,求真相”,做到谨挖、深挖历史真相。《挖历史》出版物拥有超级强大的作者阵容。《挖历史》(第2期)除了有《挖历史》第1期马勇、岳南、张耀杰、杜君立、傅国涌、蒋丰、王跃文、周海滨等知名历史学者外,还增添了解玺章、冯玮、金满楼、金纲、袁灿兴、袁南生以及丹尼尔·华蕾、罗伯特·谢伟思等国内外知名历史学者加盟。
  • 指南录

    指南录

    一段虚构的历史。一群男人为了捍卫一个文明不被武力征服的权力,一个民族不集体沦为四等奴隶的尊严而进行的抗争。在崖山落日前,探索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和文明的另一种出路。虚构的故事,真实的人物。以文天祥空坑兵败后的抗元故事为主线,介绍那个时代的传奇。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尽显繁荣(1990-1999)

    尽显繁荣(1990-1999)

    本书主要介绍了1990年到1999年这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涉及我国的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党的政策,经济发展,港澳回归等等。
  •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贞观之路

    在中国沧桑五千年的历史上上,唐朝无疑是最为光辉灿烂的年代。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则天、诗人李白、大将郭子仪、开放交流的实践者玄奘等等,上述从事各专项工作的优秀工作者代表了他们身后的广大群体,他们和他们所遇到的事件一起构成了大唐王朝这二百九十年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失踪之谜(走进科学)

    失踪之谜(走进科学)

    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
  • 状态

    状态

    本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国家一级作家戈悟觉写在新世纪的六部中短篇小说。《状态》一书写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自强和困惑,不甘和无奈。他们的故事是时代的记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在末世中崛起

    在末世中崛起

    新书《异星统治者》已经发布……游戏高手刁思在一次宣传活动中意外被召唤到异星。他在摇摇欲坠的圣殿带走了神物万灵之灵,又重新穿越到毁灭之前的异星世界。他被受牢底狱之苦,当过11和破男,却依然艳遇不断。看他如何凭借着跟精灵沟通的天赋和宝物运气,一步一步建立起自己的势力,最终征服这个被女人统治的世界,改变整个尼玛大陆的命运。新书期间每天三更,请放心收藏,拜谢。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读不懂的女人

    读不懂的女人

    本书讲述女人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这本书会让你更了解女人,更读懂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