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0600000006

第6章 北魏献文帝——与文明太后的纠缠(2)

这些改革都是在这四年里所进行的,但是,如果我们翻阅史料就会发现,这些改革早在拓跋弘还没有正式登基时就已经有了,到他正式登基时,这些改革已经步入轨道了。

也就是说,在拓跋弘头上的这些改革措施其实并非是他的功劳,当然是有他父亲的一大部分,另外,在北魏一年多没有皇帝的日子里,这些改革措施仍在加大力度的进行,这就是冯氏的功劳了。

即使是拓跋弘正式登基后,作为汉人的冯氏也一直在关注这些有利于汉人和马上就要封建化(汉化)王朝的改革措施。这种关注,无疑就给了拓跋弘一种莫名其妙的压力。因为一项改革的基本步骤,他并无参与的能力,这些都是冯氏与下面一些汉族大臣谋划出来的。

《魏书》中虽然没有明确说到这一点,但从各汉族大臣与冯氏的密切来往,我们应该能猜测到扣在拓跋弘(后世称他为北魏献文帝)脑袋上的改革成绩,大部分应该都是冯氏的功劳。当然,拓跋弘也并非是只能瞪眼看着,他的勤奋工作,时人有睹、史上有载。大概在两年后,他就能以自己的能力对一些改革措施进行“干预”了。470年(皇兴四年),他下诏设立医院,并且免费为患者提供药品就是一例子。但是,在那个时代,想要付诸实施,恐怕是很有难度的。可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拓跋弘的爱民之心。

冯氏不仅仅是在内部政事上对拓跋弘进行“帮助”,在对外战争上也经常提意见,以此来让拓跋弘快快长大。

早在和平五年(464年)五月,刘宋发生内乱,一直乱到了真君七年(466年)六月,拓跋弘不知该干什么,冯氏就站了出来,召集群臣讨论方略。百官集体的意见是:趁火打劫。

于是,冯太后亲自任命年轻将领尉元和慕容白曜南下,看是否能打劫成功。到了468年,北魏军队在两位年轻将领的联合指挥下,陆续攻取了刘宋政权的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469年正月,慕容白曜又攻破了东阳。至此,北魏的南界已经拓展到了淮河流域,南北的征战,由淮北转向了淮南,由此,南北朝时期南北强弱之势的转化就此开始了。

不能承认,拓跋弘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作为一个在渐渐成长的皇帝,他只需要坐在龙椅上稳如泰山就是作用了。但绝不可否认冯氏在这场南北战争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拓跋弘人生里最精彩的篇章在470年(皇兴四年)开始了抒写。这一年,冯氏已经彻底退居一年了。而这一年,也是北方存在多年的柔然公然侵犯北魏边境的一年,当时,拓跋弘一个人召开军事会议,有人说,这些家伙大老远的跑来,肯定带不够粮食,不久就得回去取粮食,我们随便派一员将领去追就可以了。给事中张白泽却认为,如果皇帝可以御驾亲征,这些家伙肯定望风而逃。您总在深宫里坐着,并不是威慑四夷的办法。

拓跋弘大叫一声:“好”,就决定了御驾北征,任命他最得意的皇叔拓跋子推出西道、任城王拓跋云出东道,汝阴王天赐为前锋,太尉源贺在后备。四路大军在女水之滨集结完毕,拓跋弘亲自指挥围追柔然。柔然大败,向老巢逃窜,拓跋弘一定要痛打落水狗,追击柔然,最后,柔然军队死亡五万,投降一万多,至于兵器与马匹不可胜计。拓跋弘太高兴了,就在战场刻石记功,并女水为武川。从这以后,柔然就像是被打残废了一样,再也没有复兴,直到灭亡,都处在半死不活的边缘。

这大概就是拓跋弘唯一的独立创造的功绩,而就在创造完这一功绩后,他的信心膨胀起来,同时鼓起来的还有对冯氏的气。

母子相争的代价

客观的说,冯氏并没有政治野心。中国历史上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很多,但绝对没有冯氏。可拓跋弘不这样认为,在他心中,冯氏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王朝的各个角落。也就是从击败柔然后,拓跋弘开始向冯氏反击。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拓跋弘与冯氏的矛盾激化到无可缓和的地步。

拓跋弘做的第一件事就把冯氏气得死去活来。470年(皇兴四年),拓跋弘突然将父祖几代都为北魏效忠的都官尚书李奕杀掉。同时被杀的还有李奕的两个哥哥以及李氏家族多人。

表面看,李奕不过是一名大臣,很有才干的一位大臣。最重要的是,他长相不俗,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冯氏已经是女中英杰,李奕又是人中之龙,自然,两个人的关系非比寻常。一种规律告诉我们,帝制时代的女人当政,或多或少都有桃色新闻。冯氏自然也不例外。她和李奕的关系朝廷上下尽人皆知。拓跋弘也不例外。

所以,当有人把李奕和他同是朝廷大臣的哥哥李敷的30多条事状放到拓跋弘面前时,拓跋弘大怒,立即对李氏一族进行屠杀。最为关键的是,冯氏没有来得及阻止。

事实上,李奕死得并不冤,在别人投递给拓跋弘的三十多条事状上,都能摊到他哥哥的身上。拓跋弘以为自己做得非常对,一是惩处了犯法的大臣,杀鸡儆猴;二是释放了一下为多年来压抑的心情,毕竟,他杀的可是冯氏的情人。

但是,朝中大臣却不这样想,在他们印象中,李奕是个有才华并且有品德,更有忠心的臣子。这样的臣子之所以被轻易的杀掉,就是因为他跟冯氏有一腿。

所以,在百官那里,拓跋弘杀李奕完全是出于对冯氏的不满。于是,一件本来很正常很应该的杀戮却变成了私人泄愤。拓跋弘在百官那里失去了爱戴,在冯氏那里又得到了一份愤怒。

紧接着,拓跋弘又以在南北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慕容白曜曾经依附过乙浑为由,将其诛杀。朝廷上下更是唏嘘不已,而许多人猜测,慕容白曜是冯氏一手提拔起来的,拓跋弘此举显然又是给了冯氏一记耳光。

冯氏终于还击,《魏书》与《北史》上都没有记载冯氏到底是怎么把拓跋弘逼下皇位的,但是,如果我们对冯氏自她老公死后,她在北魏王朝的影响力思考一回,就会明白,她让拓跋弘下台应该是一件极为容易的事。

当拓跋弘想以皇叔拓跋子推来继承皇位来牵制冯氏时,与冯氏有关系的那些王公大臣们都极力反对。这些人大概知道,冯氏这次是肯定要拿下拓跋弘,所以,他们对拓跋弘让位的原因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按照冯氏的意思,拓跋弘必须要把皇位传给年仅五岁的皇太子。

拓跋弘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让出皇位。这件事情发生在471年(皇兴五年)八月,再过四年零十个月,拓跋弘就归天了。

那么,太上皇拓跋弘五年的时间是怎么过来的呢?

并不“淡薄”的太上皇帝

成为太上皇帝的拓跋弘并没有去清心寡欲,而是开始了他武功事业的颠峰。472年春天,曾被他打残的柔然再度归来,拓跋亲自赶到北郊,命令诸武将讨伐。柔然与魏军一接触,发现最高指挥官是拓跋弘,立即逃跑。该年三月,拓跋弘再次亲征柔然。斩杀数千,凯旋而还。

这年冬天,柔然又进犯边境,拓跋弘又亲自上阵,柔然闻风而逃,使出吃奶的力气居然一口气逃出了数千里。

473年,拓跋弘向柔然开战。该年八月,拓跋弘南巡。在一个叫山阳的地方遇到了自己在守孝期间被冯氏贬到外地的薛虎子。并将其官复原职。该年九月,拓跋弘又领着小皇帝到河西,了解民情。

该年冬天,拓跋弘又准备讨伐南朝刘宋。并且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但由于武都王造反,此事搁浅。平定武都王后,拓跋弘又南巡,到达怀州。所过之处,对民间疾苦很是重视,颁布了诸多利国利民的条文。

474年,拓跋弘再次南巡,所过之处,百姓称赞,士兵欢呼。475年(延兴五年)十月,柔然国派遣使者来朝贡,他们彻底被拓跋弘打服了。拓跋弘很高兴,就在北郊举行了一次大阅兵。以此来向柔然国示威。

由此可知,拓跋弘说自己想要“遗世”纯属扯淡。也就是说,他即使不想当皇帝,也不可能去“清心寡欲”。他为了拓跋家族,为了北魏王朝贡献着他那源源不断的力量。

南讨北征,这就是他在太上皇岁月里所做的主要事情。由于边境秩序得到恢复,拓跋弘的这一系列战绩奠定了后来的北魏王朝的改革。

对军国大事一直没有撒手的拓跋弘,经过四年多的南征北战,他所得到的可能不仅仅是北魏的强盛与太平,还有在诸臣子心中的威望。

从《魏书》和《北史》中,我们根本就没有发现这位有“遗世之心”的拓跋弘跟任何一位臣子谈论过佛老之说。也就是说,他的禅位完全是冯氏逼迫的,在这种逼迫下,他又不能撕下脸皮跟冯氏闹翻。因为这样,很可能会引起北魏王朝的大动乱。拓跋弘是个聪明人,或许,在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心里,家族利益和王朝利益要比皇位重要的多得多。

于是,他选择了自动退出,在退出之前,他还是不希望冯氏直接插进权力中心,于是,他想选一位年老的拓跋子推来牵制冯氏的势力。可惜,他太低估冯氏的影响力了。

拓跋弘的太上皇帝生涯新鲜刺激,却又平淡无奇。一方面,他征战杀伐,笑谈疆场;而另一方面,他虽然掌握着军队,但他永远也掌握不了皇帝——这个至高无上、拥有着天下万物生杀予夺大权的东西。

所以,悲剧不可能不发生,无论是谁先注入的悲剧主题。

诏书背后的谜

承明元年(476年)六月初一,朝廷突然颁布了一封以皇帝名义的诏书。这一年,小皇帝拓跋宏10岁。诏书的内容很简单,但却非常怪异。10岁的小皇帝宣布,京师戒严。并将守卫皇宫与京城的中兵分三批陆续撤出京城,这还不算,诏书里还将部署在京师周边东、南、西、北地区的军队统统调走。

中国帝制史上,京师戒严的事倒是发生过,但大都是在外敌兵临城下时,皇帝才这样做。况且,京城戒严都是向京城内增兵,从没有过把军队撤出京师的先例。这一年的北魏根本就没有兵临城下的敌寇。让保卫京城的军队和京城周围的军队远离京城,这在历史上也只有北魏王朝有这个气魄,也只有北魏才产生了这个怪现象。

我们说,怪异现象的产生,背后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之后必有怪异的事情发生。果然,六天后,朝廷宣布,太上皇帝拓跋弘崩。太上皇拓跋弘突然死了,喝毒酒死的。

这位太上皇帝是喝毒酒死的,毒酒大概都不好喝。太上皇帝这一年才23周岁,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并且身体健康,积极向上。他绝不可能自愿的去死。另外,他的死太突然,让人在短时间内找不出他这么快去死的理由,哪怕理由很荒诞。

于是,他的死成了一个谜。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因为想兵变,事情泄露而自杀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冯氏想要报他杀情人之仇,而毒死了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前一年在北郊阅兵,引起了冯氏的恐慌,冯氏在恐慌之下就毒死了他。

据此看来,后两种说法认为,拓跋弘之死,冯氏绝对脱不了干系。《魏书·皇后传》在太上皇帝喝毒酒死掉后,写道:时言太后为之也。(当时有人说是太后干的)

可是,是谁说的呢?其实,《魏书》的作者也找不到证据,所以,干脆就用了个“时言”。也难怪他不肯放过冯氏,拓跋弘的确死得很蹊跷。

我们其实可以分析后两种说法,第一种,冯氏报仇说。她的情夫死于470年,从冯氏对她老公死后的态度(投火),我们敢于断定,冯氏是个重感情的人。特别是男女之情。如果是为了报仇,为什么要等到六年以后?拓跋弘让出皇位已经六年,在这六年中,难道她找不到机会吗?

所以,报仇说纯属扯淡。

那么,第二种,太上皇帝阅兵震慑说。事实上,发生在475年的北郊阅兵,是拓跋弘向前来进贡的柔然使者显耀武力的一次阅兵。拓跋弘在退为太上皇后一直掌握着北魏王朝的军队,他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向冯太后炫耀他掌握的军队,难道冯太后是瞎子,看不到军队都在拓跋弘手里?

那么,拓跋弘兵变说呢?似乎有些道理,拓跋弘想要兵变,肯定要掌握负责京师护卫的中兵,甚至是京城周围的军队。而且这些军队也一直受他管辖,但是,有一条,这些军队同时听命于皇帝。

从476年朝廷颁布的诏书来推断,拓跋弘联络好了兵变军队,但不小心泄露了。所以,冯氏当机立断,将所有军队以皇帝的诏令调出京城,她把拓跋弘变成了光杆司令,这位光杆司令只好选择自杀。

不过,这个说法有一个很大的漏洞,既然拓跋弘已经布置好了兵变军队,那么,当这些军队听到诏书时,怎么可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一向忠于拓跋弘的这些军队如何肯轻易就离开京师?中兵的将领都不是猪,他们既然知道兵变事情已经泄露,自己的将来是什么样的结果,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和猪一样愚蠢地撤出京师等待冯氏和小皇帝秋后算账?

所以,这种说法也属于意淫。

那么,这场发生于476年的悲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现在没有必要去探悉悲剧背后的故事,只要知道一点,作为太上皇帝的拓跋弘的确是在冯氏的压迫下让出皇位的,这种压迫当然不仅仅来自冯氏对他的话语,还有冯氏在朝廷的影响力。

而拓跋弘为了江山社稷,大概也就同意了冯氏让他退位的要求,并且东征西杀,准备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个太平强盛的王朝。

他的皇权在转移过程中发生了转弯,确切地说,是由于他的年龄小而导致了权力在转移过程中的转弯。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的皇权并没有因为转弯而对北魏王朝造成不良影响,相反,皇帝的权杖交到冯氏手中后,才出现了北魏中兴。

因为冯氏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女政治家,她的才能与手腕不比武则天差。她之所以没有武则天名气大,是因为她没有改朝篡位。

从这点来将,拓跋弘的让位对于北魏王朝是值得的,但对于他自己,也只有他自己明白到底值得不值得,尤其是他到现在还众说纷纭的离奇之死。

同类推荐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嫁个将军

    重生之嫁个将军

    李雅34岁时被迫自杀,死后重回到她11岁,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依靠预言般的前世记忆开始了复仇之路,一步一步将敌人算计到蛊中踩死……
  • 溺爱逆天邪凤

    溺爱逆天邪凤

    她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天家公主,只是后宫争斗自来无情,公主自然比不得皇子,所以她是注定被遗弃的那一个:
  • 踏天之行

    踏天之行

    逆行,一个觉醒血脉的少年,他有绝佳的天赋,利用觉醒的能量在这个大陆上为种族寻找未来,为了种族,也为了自己的亲人!独战群尸,夺得异宝,在惊险中的他一步步的成长为响当当的男子汉!成为破天踏地的巅峰强者!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残狼灰满

    残狼灰满

    人们大概只知道动物的天性无非是强者为王、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和异类相残等等,却不大知道动物世界里也有智慧和情感,也有“伦理关系 ”和“道德情操”。这并不是小说家的杜撰。请看这本《残狼灰满》,那只已经断了两条右腿的残狼,如何仍然主宰着一群健狼;那只被猎人发现了老窝的公狐,如何保护自己的家族;那只由红奶羊奶大的狼崽,如何与同类反目;那只为保护后代安全的老狼,如何与金雕在蓝天拼搏…… 《残狼灰满》所收作品中有多篇获得全国奖。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你可以说不

    你可以说不

    马登的成功励志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全球成千上万年轻人的命运。《你可以说不:这辈子绝不这样过》精选马登最经典的成功理论,指导年轻人勇于对命运说不,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 重生之阴阳鬼妻

    重生之阴阳鬼妻

    江希望,恐怕不会有人知道,自她在妈妈生日那天发生意外之后,她就再也不是一个普通人了,她的心已慢慢融进了并不属于她的鬼,幽灵,冥三阴界之物中--鬼灵珠内。所以她渐渐地变得强大起来!以前她很小白,后来的她开始有了超能力。轻功?草上飞?还是飞檐走壁?都不是!她开始可以操控一切,操控火,操控水,操控空气,操控世间万物,世间万物都是她的武器,后来她有了上天入地和其他特殊的能力,比如,透视眼,……,隐身算什么?她也会!鬼界,冥界,幽灵界,又算什么?她不是鬼,但她去得了!但是她有这些异能的代价,却是签了鬼契约带来的。这个契约将是她一生所累,一生所痛!如果她的男朋友没有移情别恋,如果她没有受这么重的情伤,她的这些能力就永远不会被激发出来,也不会被她使用,她永远只会当天真的小白,不会想到当女强。她江希望发誓,所有伤害的她的人终究不会有好下场。但是她最终抵不过命,因为她爱上一种毒,一种名为利用的毒,他叫鬼王明夜,他也叫商界天才明离晨。她远离不了伤害,却无力反击。……十年的时间,到底能不能改变什么,人心,财富,权利,还是一切。明离晨,商界精英,明氏集团少东家,未来的明氏总裁,性格:乐天开朗,待人真诚,助人为乐,如阳光般男子(十年前);明夜,鬼界鬼王,黑暗中的王者,性格:不择手段,阴冷无情,出卖利用,无所不用其极(十年后),这些都是他。他的这些改变都是因为她的父亲,他生前的好友。他为了复仇,所以引诱她签下了契约,利用了她。她与他相遇,是她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正在和她交易。他和她再遇之时,她忘记了他,他化成妖孽保安,企图用世上最厉害的武器--爱情伤她。以此来达到他报仇的目的。他说不只要她痛苦,还要让她全家痛苦。他一次一次在为她制造温柔的陷阱,让她的心慢慢为她沦陷,但他不知道在她为他沦陷之时,他的心也不小心掉了进去。在他和她的相处中,他开始有了心跳,有了感觉。精彩片段:片段一,交易中,第一次相遇,鬼界的相遇阴冷的男子对她冷笑道:"你签了它,你就可以活!"她不想签,但是不得不签。第二次相遇,人间的相遇她:"你好!"他:"你好!"片段二,真相总是知道的太晚,被利用却已深陷的人被伤得太深!无法挽回。
  • 星历1000

    星历1000

    “老大,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穿越过来的普通人,甚至是一个对你们而言就是一千多年前地球时代的老古董!现在突然让我出现在这太空船满天飞的科幻世界,就已经压力好大,这又一会儿宇宙战争,一会儿外星人入侵是要闹哪样啊!会死人的啦!您就发发善心,让我安安分分地享受未来世界,过完这平凡一生吧。”“不行。”“……”_(:3」∠)_
  • 我和他,和他的前任

    我和他,和他的前任

    你正在考虑和某个男人约会吗?他什么都很好,只有一个问题,他有个前任,对他影响太深。你的新恋情将会面临独特的挑战,这与你和普通男人约会不同。为了让恋情顺利展开,这个人将不得不把对前任的感情放在一边,而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但你怎么知道他已经准备好走这一步了? 他到底喜不喜欢你?情感专家艾贝尔·基奥凭借自己的经验,以独特的方式让你深入了解心仪的这个男子的所想所感。本书包含了诸多和你相同处境的女子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它能帮你确认,你正在约会的男子是否已经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另外,对你来说,和他约会是否一个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