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7900000006

第6章 福利社会错了吗:关于福利社会的谎言,你知道多少?(4)

“钱多的”与“不安的”的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根本不是同一群中国人,“钱多的”是有钱人,“不安的”是穷人,他们虽然都是中国人,但是生活处境具有天壤之别。其实如果真正有钱的人,根本就不用买什么保险,李嘉诚、巴菲特根本不用担心养老问题,真正需要保险的反而是没钱的人。

文明国家解决民众不安的措施主要是建立福利社会,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而绝对不是发展商业保险,比如北欧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比如新加坡为百姓提供住房等,这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不是让民众自己去买保险。

打倒孔家店的不是金融,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日益细化的劳动分工,幼儿园剥夺了爷爷奶奶们含饴弄孙的乐趣,物业服务公司让人们省去了亲自打扫院落的劳累,这些都是需要付费的,这是现代工业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必然结果。而金融确实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相对于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要小得多,让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模式的变化,这些都是在打败“孔家店”。“孔家店”是农业社会、家族社会的产物,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不打自倒。如果都归功到金融上是非常可笑的。现代人能买养老保险,古代没有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只要你有钱,也照样不愁养老。

金融的运用也是有副作用的,那就是加大社会成本,传统互助性社会是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模式,而用金融代替后必然导致生活成本上升,金融服务不是免费的午餐。我们以买房为例子,我们在按揭买房的时候,确实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我们也将几乎相当一栋房的利息给了银行。而传统社会,一家有事大家帮,可以让生活成本非常低。

商业金融不是万能的,但是人类也无法回归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因此完善现代社会条件的社会保障模式才是正路。

穷人信贷能代替社会保障吗?

妄图通过向穷人放高利贷来取代对穷人的救济,最终只能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向穷人放高利贷是小布什模式的核心,也是次贷危机和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

社会福利信贷化的实质很简单:穷人买不起房吧,不好意思,政府也没钱,那怎么办呢?政府可以帮你贷款,你可以自己贷款买房,这就是“社会福利信贷化”,其实这就是小布什发明的“花招”,也是这一政策导致了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

克林顿时期,美国财政赤字不断下降,到1999年实现首次盈余。但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不到5个月,就提出了一个10年减税1.35万亿美元的议案,并获得通过。这是自1981年里根减税以来的最大减税方案。小布什任内,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耗资巨大,再加上减税,导致收入减少,美国财政赤字直线上升,第二年财政赤字一下子就高达1570亿美元。2008年10月7日,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高达43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财政赤字无法承担公共住房减税

高企的财政赤字导致美国政府无力承担公共住房建设,因此布什执政期间,美国公共住房投入大幅削减。以“希望六号计划”为例,美国议会于1993年启动了“希望六号计划”,重建衰落的公共住房。原来“希望六号计划”每年的可用资金为3~5亿美元,成为改造公共住房的中坚力量。而小布什从2003年起,就试图取消对希望六号项目的资助,希望六号项目的噩运也由此展开,其预算从2004年前的每年超过5.5亿美元下降到了2005财政年的1.43亿美元,可谓一落千丈。

在任何国家,住房都是个大问题。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应该纳入社会保障,由公共财政来解决。在社保制度日益健全的今天,这是一个常识。

如果政府不履行住房保障责任,就容易造成社会动荡,这也是一个常识。以前的美国历届政府都将提高“住房拥有率”当作政府的施政重点。罗斯福有句名言:一个居者有其屋的国家不可战胜。这是非常经典的概括。

美国的社会保障房政策在小布什任期内大幅改变,政府免费给穷人住房变成了政府帮穷人贷款买房,这一过程中,政府负责的部分就是通过政府支持的企业(房地美、房利美)将住房信贷进行资产证券化,创造出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出售给全世界的投资者。

美国借这一政策造成了虚假成功,美国住房拥有率一度达到70%,不仅房屋数量快速增长,房屋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自有住房的面积从1973年的约142平方米上升到2004年的约204平方米,这期间大部分穷人靠信贷拥有了自己的住房。

但是帮穷人贷款可不是那么容易,共和党执政的美国政府是绝对不给穷人进行贷款补贴的,而美国又是个信用社会,有一套完善的信用制度,美国信用评级公司将个人信用分为五等:优(750~850分)、良(660~749分)、一般(620~659分)、差(350~619分)和不确定(350分以下)。

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美国房屋贷款分为三级:优级、近似优级和次级。信用在一般以下的人的贷款就被称为次级贷款。由于穷人经常失业,收入低,不稳定,且交不起首付,信用都非常的低,因此穷人的贷款都属于次级贷款,所谓的次债危机,其实就是穷人贷款危机。

在美国优级贷款围绕平均利率波动,差别不大。而次级贷款,由发放机构自己定利率,且以浮动利率为主。在2001年,这种浮动利率贷款仅占10%,到了2004年这一比例就飙升至30%,到2006年,被证券化的次级贷款中,浮动利率贷款占40%,与浮动利率贷款相关的产品达到74%。因此次级贷款人,实际承受着更高的利率,而美国的总体利率不可能永远维持在低位,当美联储提高利率后,穷人这些贷款的利率也跟着上浮,因此到还款的时候,这些贷款已经是彻头彻尾的高利贷了。

如何骗穷人借高利贷?

有政府企业帮忙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之后,银行就可以进行滚动信贷,因为贷款也就变得容易多了,大约从10年前,贷款公司的广告就开始铺天盖地地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或在你的信箱里:

“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

“积蓄不够吗?贷款吧!”

“没有收入吗?找贷款公司吧!”

“首次付款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

“担心利息太高?头两年我们提供3%的优惠利率!”

“每个月还是付不起?没关系,头24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贷款的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

“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可能赚一笔呢!再说了,又不用你出钱,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难道我敢贷,你还不敢借?”

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

传统高利贷都与黑社会绑在一起,穷人还不起钱,就动用暴利手段进行讨债,而美国的大银行不可能也雇佣黑社会!于是创新出现了,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将高利贷转让出去,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早晚还不起钱,这些债属于“烂债”,因此他们必须将这些债转让出去,才可以将风险转嫁出去,自己还可以从中赚取一笔可观的利润。

如何将高利贷转让出去

银行把这些贷款打包成按揭证券,向市场出售。银行从市场拿回现金后,再发放贷款,不需要承担任何损失。房贷的风险已经分散到众多投资者身上。因此,商业银行可以无节制地发放房贷,而不需要担心自有资本够不够。

而对购买按揭证券的人来说,证券的收益靠贷款的还本付息来支持,而且还有物业作为抵押品,因此,视其为很安全的投资工具。由此,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便水到渠成,但投资者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些贷款都是高利息贷款,而还款人都是穷人,因此他们的利益从现实上看是难以得到保证的。

风险被放大 随后,华尔街在抵押证券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衍生出各种其他金融产品,无限制地创新金融衍生品,产生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杠杆效应,创新规模呈几何级数膨胀,风险被无限放大,一旦房价发生波动,就必然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给广大投资者造成巨大冲击。

为了让全世界购买美国的次贷证券,美国政府直接出面进行推销。比如,美国政府曾派遣住宅和城市发展部部长访问中国,招揽中国外汇储备这一大客户,同时,与中国的商业银行接触,商谈购买房贷事宜。

另一个欺骗环节 为了让投资者了解这些次贷证券的风险,评级机构给这些证券产品打分、评级。然而,评级的费用却由次贷销售机构提供,它们之间的这种利益输送关系,最终导致大量不良贷款被评为AAA级投资产品。

时间走到了2006年年底,风光了整整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房价下跌,先是普通民众无力偿还贷款,然后贷款公司倒闭,避险基金大幅亏损,继而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巨额亏损,同时各大投资银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次债危机爆发。

借高利贷买房的人有了梦寐以求的房屋,当他们欢天喜地享受这种拥有住房的快感时,却发现这快感竟然是如此短暂。在2008年上半年,美国343159个人失掉住房,让穷人买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穷人的信用情况不够贷款资格,更不够资格享受贷款优惠,这需要各个环节和多种条件的配合。这一切好像是市场自发做到的,实际是被一只黑手操纵着,这只黑手就在华盛顿。

次贷危机爆发的过程也是全球财富转移和重新分配的过程

财富并没有消失,而是在被转移和重新分配,美国的穷人白住了两年房;美国的金融公司赚取了大量的利润,最后破产,所有债务都不用再偿还。这些金融衍生品被打包和包装后销售给全世界的政府、金融机构和民间投资者,把风险和成本也迅速转嫁了出去,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中国政府和中国的金融机构,这些投资者才是这次债危机最大的受害者。

对于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根源,有人归结于不负责任的评级机构,有人归结于过度资产证券化,还有人认为是房地产泡沫,但这都是程序性因素,如果找到源头,那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小布什实行的“社会福利信贷化”政策,也就是政府不对穷人进行帮扶,反而向穷人放高利贷,这与黑社会有什么区别?

对于那些收入非常低的人,政府有责任对其进行社会保障,而政府如果抛弃了这一本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那早晚会以更大的社会问题的形式爆发出来。

“穷人高利贷”、“信贷消费”、“给富人减税”,是小布什模式的核心,其中用“穷人高利贷”取代国家福利是不可持久的,信贷消费和向富人减税都只能带来短期的繁荣,这都不是强国之策。

关于福利社会的七大谎言汇总

反对福利社会的论调都是一些禁不住推敲的谎言,这些谎言看起来很符合“常识”,所以很能迷惑人。

现在中国学术界反福利的论调很多,笔者在这里再进行一下汇总剖析。

谎言一、福利社会要产生于富裕国家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本书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将貌似深奥的经济学道理映射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组成一幅幅快乐又富有智慧的经济学生活长卷。让你在轻松好玩中掌握经济学的精髓,让经济学成为弥掌控生活和工作的左膀右臂。
  •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

    石油,被人们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今天,石油已经像血液一样维系着社会生活的运转、经济的发展甚至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英国石油专家彼得·R·奥得尔曾这样论断:无论按什么标准而言,石油工业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行业,它可能是唯一牵涉到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一种国际性行业。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石油价格的涨落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军事和外交紧密联在一起,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故事,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不得不引起世人对石油的关注。当今世界,石油危机时代,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未来中国会与其它国家因石油爆发战争吗?如何让你的公司安危渡过石油危机?国家未来可能出台哪些石油政策?
  •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经济学改变你的生活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最实用的平民经济学:看懂经济现象的平民武器。一本专门为普通人量身定做的关于经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让你轻松获得经济蛋糕中属于自己的那一块,赶紧来阅读吧。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收录了来自北京交通广播的《汽车江湖》栏目的经典案例。对于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来讲,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风云莫测、变化多端的地方。同时由于最初的利益追逐,导致一些汽车企业迅速地扩张经销商,从而后备力量不足,致使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正是因为主持人始终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报道角度,以多方沟通交流的节目播出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建立起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并最终解决了困扰听众的各类问题,所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热门推荐
  • 金银祸害三千:财迷牡丹

    金银祸害三千:财迷牡丹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简介:财迷在古代,还是个牡丹仙,按理说应该是精明的头脑利落的手段,可是追求潮流时尚的牡丹水湮月却能屡次失策,就算欢天喜地赚的盆满钵满,下一刻却又通通散尽,难道就是所为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是所谓的财迷一生的诅咒?抹掉记忆的假穿越,一个王爷一个疑似神偷的侠盗,路人甲乙丙自动省略中。财迷不爱美男爱银两?却在天下女子咋舌间,收编了都城中……美男最多的地方!轻喜剧文,欢喜地吆喝亲们进来咯~~~背景:景幻大陆,苍国,景历一百八十九年间。
  • 千金小姐倒追日记

    千金小姐倒追日记

    (别名:《调戏妖孽美男》)千金小姐姜敏儿童鞋离家出走在韩国当了个廉价洗碗工,路遇醉酒美男还见色心起地拖回家上下其手。这娃实在胆大包天,为了靠近那人各种的没原则矫情装逼易推倒……偏偏还没人看得出来她是在——倒追!好吧,姜敏儿同志郑重声明:喂!美男童鞋,两年前在中国,可是你把我拖进酒店的!姑娘我可先给了你钱了……你好歹先把义务给尽了啊!!
  •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青春荒唐,我不负你

    煤矿世家的女儿,注定背负着家族使命。许微澜就是其中之一,迫于无奈,她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亲生妹妹。可没想到原本平常的寻亲之举,竟能牵扯出各个幕后势力。不知在青梅竹马的帮助下,她可否化险为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老婆,乖乖让我宠

    老婆,乖乖让我宠

    她严希,落魄富家女,长得漂亮算优点,性子淡定算缺点,身材火爆成了那男人穷追不舍的理由。而那男人却是父母给自己定下的娃娃亲,甩都甩不掉。冷焱,R?D集团神秘总裁,长相英俊被她说成招蜂引蝶,对严希一生痴情被说成是死缠烂打。于是他咬牙切齿的问:“女人,难道我就没有一点优点?”躺在他怀里的严希为难的皱起眉头,挑剔的看了一眼他完美无暇的外形,咂咂小嘴,“有。”男人不悦的眉眼这才有了一丝松动。片段二:看着自己相亲对象再次在冷焱的帝王气场下灰溜溜遁走。严希小宇宙爆发的吼:“冷焱,你丫的阴魂不散的出现在我生命里干嘛?”他就云淡风轻的回一句:“当然是来疼你的,老婆。”所以身边那些烂桃花都得灭掉!可是,她真的不想当他的老婆。即使,两人自小订了娃娃亲。四年前她跑来G市寻真爱,四年后,他却在自己前男友婚礼上被屈辱的快要撞墙死掉的时候出现,还亲昵的叫她‘老婆’!冷焱:希希,第一眼看到你我就明白,你是我今生的劫,过不了了。严希:冷焱,我怎能对你视而不见,十年的痴情,足够偷走一个人的心。周凯:希希,这辈子欠你的我还不清,下辈子,我会在茫茫人海中第一个找到你,告诉你,我爱你。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穿越之公主难当

    穿越之公主难当

    传言,公主一嫁被休,二嫁被拒,继而对一个叫宋弘的念念不忘。宋弘:听说公主残暴又貌丑无比。我:(磨牙~)宋弘:但传言不可全信,不知公主哪般模样,对本公子念念不忘。我:(阴笑~)你见过恐龙吗?公主恐龙貌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环境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环境知识

    进入工业时代以后,人类社会迅速发展。我们在享受自身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在无奈地品尝自身行为造成分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恶果。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