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5900000025

第25章 玉手点将录(3)

所以,即使是袁世凯真的下达暗杀密令,也断无可能对一个小县长下令,难道袁世凯认为一个小县长,比他内定的全国陆海空大元帅办公室总参谋长,水平更高吗?

如果暗杀密令不是袁世凯下达的,那又会是谁?莫非正如王忠和老先生所说,是唐继尧下达的?

这更无可能。

如果是唐继尧下达的这道命令,蔡锷必死无疑。只需要一小队贴身警卫,就能够于途中将蔡锷击杀,断无失手之理。

暗杀密令即非袁世凯下达,又不是唐继尧下达,那到底是谁下达的?

想一想,此时的昆明,在蔡锷抵达之前,是谁说了算?是唐继尧吗?如果蔡锷到了昆明,对谁的威胁又是最大的呢?

在昆明,真的有一伙人,超级不喜欢蔡锷归来的。

09军事人才过剩

一旦我们确定了暗杀密令既非出自袁世凯,也非出自唐继尧,那这段历史立即就清晰了。

结合两种说法,事情多半有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蔡锷归滇,是一次秘密行动,他在越南老街留下了人,拿着他的亲笔信,约定时日,算好等他秘密抵达昆明之后,再将书信发出。这样做的目的,是效仿楚汉相争时代刘邦之故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兵权。

楚汉相争时,刘邦败于项羽,于是夜投韩信。当时韩信正在呼呼大睡,刘邦禁止士兵惊动他,径入大帐,夺得印信,直到刘邦发号施令,韩信才迷迷糊糊从被窝里爬出来。尽管当时韩信并没有反叛刘邦的意思,但刘邦必须要假定他有,因为刘邦冒不起这个风险。

此时滇中军事,一如楚汉时刘邦与韩信的关系。早在辛亥革命初,蔡锷是云南新军三十七协之七十四标标统,而唐继尧则是蔡锷手下第一营管带。唐继尧的军事才干,未必在蔡锷之下,至少也是个帅才,所以辛亥革命云南响应之后,就面临着蔡唐两帅并争的痛苦局面。

当时的云南,军事人才有点儿过剩,除了蔡锷与唐继尧,另有一个王振畿。云南独立之后,两名讲武堂学生枪杀了王振畿,凶手不问可知,蔡唐阵营难脱干系。但此二人实力庞大,兼具道义资源,无人敢追究,于是云南的优秀军事人才,就由三足鼎立进入到两强对峙阶段。

当时蔡锷和唐继尧就坐下来商量:这个事咋个整呢?我看与其咱们死掐,莫不如……莫不如去别的地方捞地盘,跑马占地。

别的地方在哪里?

当然是贵州了。

于是唐继尧率滇军径入已经宣布独立了的贵州,抢到了贵州大都督,滇军余部则去抢四川。没办法,僧多粥少,不抢不行啊。这场声势浩大的抢劫持续到日本三井财团赞助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发现云南这边有点儿乱,就调蔡锷入京,留下唐继尧兵镇云南,云南周边这才松了口气。

此后唐继尧在云南整军备武,磨刀霍霍,除了讲武堂训练出来的精锐部员,另有93支自卫队,又编训退役人员,以为扩军之备。同时,云南军人到处奔走,斥巨资购买军火,先是向德国买了200万元军械,中途被截流。又花10万元去日本买,而云南兵工厂日夜不停工地加班生产,硬是把云南打造成了一个军事强省。

唐继尧费尽了心血,经营云南,这时候突然有人跑来抢他的位子,你想那会是什么后果?

正因为是生死兄弟,所以才更应该加以防范。蔡锷乔装夜行,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了。

但我们理解,蔡锷却无法理解,因为行动如此秘密,他在途中却仍然遭遇到了伏击。而且这次伏击极是凶猛,蔡锷这边出现了伤亡,由于蔡锷不知道另有第三股势力已经进入了云南,理所当然地将这次伏击归罪于唐继尧。

这也是江湖上流传唐继尧暗杀蔡锷的原因之所在,都认为唐继尧生恐蔡锷抢了他的地盘,所以必须暗杀蔡锷。但大家单单忽略了,这时候唐继尧最恐惧的,并非蔡锷,相反,只有和蔡锷联手,他才有足够的力量,对抗第三方。

所以当蔡锷于19日,携伤拖死逃回昆明之后,就已经彻底安全了。在这里,无人敢动他分毫。

10从此打消非分之念

蔡锷19日抵滇,在与唐继尧几经商量之后,两人达成了基本共识。这个共识就是:他们惹不起第三方。

又或者,他们的最后想法是,完全可以与第三方联手,兵分三路各捞各的地盘。要知道蔡锷治理云南的原则,始终是防内争而谋向外发展。第三方势力的加盟,将有利于蔡锷这个军事思想的推行,他没理由不这么干。

但你想和人家联手,人家可未必有这个意思。要知道,第三方是出了名的惯吃独食,连汤水星渣都不给别人剩。

所以,为了促成合作,就必须先行清理第三方的杀手,让第三方知道自己可不是好惹的,从此打消非分之念。

于是蔡锷参加军方高级会议。在会上,唐继尧宣称,蔡锷是他派了自己的弟弟唐继禹,带了两个警卫连、一个宪兵队迎接回来的。第三方精明者知道中计,叫苦不迭,笨傻者却是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还赶紧以文字的形式记下来,导致了蔡锷抵达昆明的具体日期,出现了两个以上不同版本。

在会上三方势力热烈拥抱,比亲兄弟还要亲,而此时,唐继尧所说的两个警卫连并一个宪兵队,早已杀入蒙自及阿迷,径逮周沆并张一鲲。但此二人者,连杀蔡锷的胆子都有,是因为他们早已打好了包裹卷儿,星夜上路逃之夭夭了。

逃了怎么可以?执行暗杀的人逃走,就无以慑服第三方。蔡、唐二人毕竟治理云南多年,对当地的社会关系了如指掌,张一鲲的爱妾张素娥,立即被控制并成为了诱,成功地将逃入越南的张一鲲诱了回来。

张一鲲必须要被押送回昆明枪杀,所谓杀鸡儆猴,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是最贴切不过的。

总之,周沆、张一鲲之刺杀蔡锷,必然不是袁世凯下的命令。说过了袁世凯不可能给两个县级小职员下达密杀令,就算袁世凯的脑子真进水了,干出了这事儿,那么周沆和张一鲲也不可能往海外逃,要逃应该逃回北京才对。

总之,这是一起隐秘的势力大角逐,蔡锷、唐继尧不会说出来,他们要的就是对方心照不宣的效果。而第三方更不可能说,大家都不说,史学家研究时再吊儿郎当不上心思,难怪史料会被弄得一团糟。

总之,云南各方势力,已经解决微小的摩擦,并达成了基本共识。此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兵分三路,快去捞地盘。

11像天使般纯洁

再来说此时进入云南的党人李烈钧。

李烈钧之所以不去别的地方,单单来到云南,那也是事出有因。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他就在云南讲武堂上班,当出差去北京汇报工作时,他前脚刚走,后脚武昌首义的枪声就响了。

李烈钧在武昌耽误了几天,又去北京,这时候云南已经枪声大作,优秀军事人才王振畿被江湖除名,蔡锷把老师李经羲用轿子抬走,从此独占云南。而且小小的云南搁不下蔡锷和唐继尧,逼得他们不得不向外发展。这时候的李烈钧,再回云南只能是添乱,已经找不到机会了。

此后李烈钧流落江湖,从九江到安徽不停地奔波劳累,好不容易弄到手个安徽大都督,却被肥仔黎元洪要求给人家退回去。结果最终,李烈钧成功入主江西,替革命党捞到了一块实实在在的地盘。

此后就是日本三井财团赞助二次革命,江西李烈钧遭遇到了北洋凶兵第六镇,此镇有个神秘的灵异规律,不管谁出任此镇军事长官,必然会离奇地死于非命。当时北洋六镇主帅是李纯,他把李烈钧撵到日本之后,自己就神秘地中毒死掉了。到现在也没人知道,到底是谁吃饱了撑的,闲极无聊毒死李纯(当时大家疑心是齐燮元干的,可齐燮元发誓说,要是他干的他就被子弹打死,后来他真的被子弹打死了)。

到得这次起事,北洋六镇又来了,这次他们的军事首脑叫马继曾,这可怜的家伙,仗正打得热火朝天,他又莫名其妙地暴毙了。

不说北洋六镇,继续说李烈钧,据革命元老马超俊回忆,李烈钧逃亡日本后,就去找孙文:

……李烈钧亦到日本,谒总理,总理询曰:君来此何为?答称:愿继续献身革命。总理乃面予责斥:我将江西一省的重任交给你,你却刚愎自用,不服从命令!叫你发动,你不发动;不叫你发动,你反而擅自妄动,贻误戎机,一败涂地,还有何面目见我?烈钧无辞以对,赧然走南洋,与陈炯明、柏文蔚、熊克武等组织水利促进社,与总理分道扬镳,各行其是。(《马超俊、傅秉常口述自传》)

总之,当时的情况是,李烈钧因为无法接受孙文打手模表效忠的要求,已与孙文,与中华革命党分手了。不唯是李烈钧,连黄兴也去了欧洲,登船时还曾遭到警察盘查,受了场虚惊。

以后一段时间,大家就在海外各忙各的,一边忙一边相互争吵,正吵之际,袁世凯称帝的消息传来,立即把黄兴给震惊了。

当时黄兴肯定是这样想的:我还以为,孙文是天下最苛刻的人,他居然强迫别人打手模对他效忠,可跟袁世凯一比,人家孙文堪称纯洁的天使了。再怎么说,孙文也没登基做皇帝,强迫你下跪磕头啊。

黄兴却不知道,袁世凯创建洪宪帝国时,宣布说:

新朝有三件事不同以往,即:实行君主立宪、废除跪拜礼,取消太监制度。

洪宪帝国规矩,大家见面三鞠躬,臣子向皇帝袁世凯三鞠躬,袁世凯向臣子回以三鞠躬——但你就算是八鞠躬也没用,谁让你恢复了帝制?

黄兴一急,就要去搞袁世凯,可他孤掌难鸣,要搞袁世凯,非得向孙文臣服不可。

1915年10月下旬,黄兴派儿子黄一欧,面呈孙文一函,黄兴表示于讨袁之役中,愿受命效力。

黄兴归来,于是陈炯明、李烈钧等党人也纷纷来找孙文,表态效命。于是孙文即命李烈钧进入云南,同时派人联络蔡锷,请蔡锷赴东京共商大事。

但最终,蔡锷与李烈钧,还是在云南胜利会师了。

12最隐秘的权力斗争

话说李烈钧抵达昆明,有讲武堂学生多人,前往车站迎接。下榻于圆通街,唐继尧到来,双方开始讨论国事,讨论过程中,唐继尧突然爆料说:蔡锷正在来昆明的途中。

李烈钧不知如何回答,随行的党人方声涛笑曰:

先入关中王之,松坡健将,又为梁任公高足,宜与团结耳。

方声涛不知厉害,这话说得有点儿露骨,意思是说:先到先得,先吃先肥,是我们先来的云南,云南就是我们的啦。我们一定会领导好蔡锷,让他干好本职工作……总之就是这个意思。

蔡锷到达昆明,唐继尧于五华山都督府举行盛大宴会,与会之人有蔡锷、随蔡锷而来的戴戡,党人阵营中有四川的熊克武、但懋辛及李烈钧,余者皆是滇军中重要军事将领。事关重大,饭局未开,大家已经吵成了一团。

双方所争吵的,是这次起事的领导权问题。但因为与会多方,无不是多智之人,都采用了一种绝妙的方法来争执。不知内情的人,就算是参加了会议,也不知道大家都在吵些什么。

会议开始,蔡锷就向大家出示了一份密电。

这封密电,是梁启超拍的,拍给蔡锷的,但梁启超自己家里没有发报机,所以就找了北洋冯国璋,由冯国璋代发。

蔡锷强调:这封电报,表明了冯国璋对他的支持力度。

但实际上,蔡锷并没有说实话,而是在忽悠大家。电报的确是从冯国璋的府上发出来的,但冯国璋本人压根儿不知道这事儿。是冯国璋的秘书胡嗣瑗,这厮与梁启超合谋,天天瞒着冯国璋,在冯国璋家里往外发反对袁世凯的电报,搅得时局错综复杂。

到目前为止的分析资料中,未见看得懂蔡锷这番话的精准分析。大家只是简单地认为,蔡锷出示这封电报,强调冯国璋,是在说冯国璋也是反对帝制的,北洋并非铁板一块。事实上,与会中人,除了精明过人的李烈钧,其余人根本不知道蔡锷的真实意思。

李烈钧听出来了,于是争吵就开始了。

出示过电报后,蔡锷因为喉咙不适,不能多说话,就让随行的戴戡,拿出梁启超事先起草的讨袁通电,念给大家听。

大家听了,说好好好,这个通电好,梁任公不愧是大手笔,有气魄……那么这事儿就奇怪了,有这样大手笔、大气魄的人物,怎么还在杨度面前吃了瘪呢?

叫好声中,有人说话了:不行,这个通电要改。

这说话的人,是哪一个呢?

史料中没有记载,但肯定不会是唐继尧手下的将官,在这个场合中,轮不到他们说话。

有资格说话的,只有蔡锷、唐继尧并李烈钧及党人。

运用排除法,蔡锷和唐继尧不会改梁启超的手稿,提出修改意见的,只能是党人。

那么,蔡锷为什么要出示冯国璋转给他的梁启超电文?党人为什么非要修改梁启超的稿子呢?

说过了,大家在争夺起事的领导权。

蔡锷出示冯国璋转来的电文,表面是说他和冯国璋关系好,实际上暗示他与梁启超这对师徒组合具有强大影响力,连北洋都给他们三分面子。而一旦梁启超的讨袁通电获得通过,那梁启超事实上就成为了这次讨袁的领袖人物。于梁启超而言,其人生事业,到此就算是达到了顶峰。

他梁启超人生事业到顶峰了,那让党人还怎么混?党人革命了一辈子,多半时间是跟君宪派梁启超较劲,较劲到最后,梁启超忽悠一下子,转而领导党人革命来了,这简直是岂有此理,还让不让人活了?

所以党人一定要改梁启超的稿子,哪怕只改一个字,这也能证明是党人在领导梁启超。

党人坚持要改,忽悠说又不是人事变动,只改几个名词,戴戡坚持不上当。吵到最后,李烈钧说话了。

他说:在座的任可澄先生就是大手笔,请他改几个字,恐怕任公也不会不满吧?

正是他这句话,为党人争来了权力,获得了与蔡锷、唐继尧平起平坐的资格。

13云南是我们的

会议继续,下一个流程是英雄让座次,唐继尧提出,要把云南都督让给蔡锷。蔡锷岂能答应?于是两人吵成一团,都要求把大都督给对方。

蔡锷和唐继尧玩的这手,有点儿太狠了,未免有失厚道。他们两人让来让去,无非是让李烈钧看:你看你看,老李你看,这云南是我们两个的,老李你咋个办啊?

老李又能咋个办?只能装没看见。

有分教:天下英雄识英雄,脱袍让位计无穷。风潮未起枪声静,最终吃瘪梁任公。会议开到这份儿上,蔡、唐、李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智商,堪称棋逢对手,不相上下,这样事情就好办了。

三方势力均衡,但唐继尧占了地主的便宜,是为老大。于是从关帝庙请来了神牌,高烧红烛,香烟缭绕,于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由唐继尧和蔡锷依序宣读誓词。誓词曰:

拥护共和,我辈之责;兴师起义,誓灭国贼;成散利钝,与共休戚;万苦千难,舍命不渝;凡我同仁,坚持定力;有渝此盟,神明共殛!

下一道程序是每个人签名,然后以丝线缠绕拇指,用针刺破,将血滴入一只玉罇中,注入烈酒,再分成小杯,然后大家一饮而尽,表示永矢弗渝。顺便说一下,这只玉罇,后来被唐继尧家的孩子抱着,抱台湾去了,目前保存完整。

喝酒的这拨人中,只有一个人比较郁闷。此人就是李烈钧推荐修改梁启超电文的任可澄。要说李烈钧就是狠,他推荐别人来改稿,蔡锷都不会答应,唯独这个任可澄,让蔡锷心里不乐意,可嘴上却无法反对。

为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庆余年

    庆余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庆余年》同名影视剧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等主演,11月26日起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开播。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风云变幻时,更需耳听其音,脑思其意,但着小人道,必死无疑。三国的故事恐怕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了,原因自然是罗贯中老先生出版的发行量无与伦比的巨作《三国演义》。不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归根到底还是七分真三分假,有一些人物被演绎过了,有一些事件被夸大过了,现在咱们来还原他的本来面目!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热门推荐
  • 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

    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

    她是娇贵的首富千金,他是宰相家的纨绔长子,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被别人算计成为夫妻。都说她自小娇宠无才无智,他却发现她既可爱又聪慧,简直是天下掉下的好娇妻。听闻他不学无术风流成性,她却觉得他既温柔又专情,并且还有几分神秘感,确实是做夫君的不二人选。既然这样,她干脆将错就错,小手一拍,这个夫君我要了!嗯,有眼光!某男也不甘示弱,张开双臂笑得邪魅,娘子快到怀里来!
  • 人气

    人气

    从下岗女工和厅局长的感情纠葛、到英俊官商与大学女教师的朦胧恋爱,又流露了丑陋的劣根性。,今天又奉献写作十年的长篇力作《人气》;个人家庭国家。芸芸众生无不在欲望大潮中浮沉起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子龙曾以《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小说多次轰动社会,既展示出清纯的人格美,谁不盼人气旺财运兴?作品在表现大都市人文景观的同时,全面反映市场经济下人际关系与情感世界的深刻变化
  • 茅山道士异闻录

    茅山道士异闻录

    清末民初,袁世凯窜权称帝,镇压革命,欺压百姓,民间苦不堪言,混乱世道更是妖魔鬼怪横行。茅山道长观天象寻找一位有道明君拯救天下苍生,于是带领徒弟下山,中途险遇各种妖魔鬼怪,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由此拉开序幕。
  • 黄泉眼之印1:海怪事件调查手记

    黄泉眼之印1:海怪事件调查手记

    因为工作的关系,邹凯男经常要出海。一次,公司领导孟洋重金邀请他出海一起从事一项生物技术的研发,自从踏上黄泉眼岛之后,接连发生的一连串怪事使邹凯男疑窦丛生。鬼发水母、异岛巨蟒、潜艇坟场、死亡日记……这些尘封已久的历史密件一一浮出水面,原来一路上遇到到的那些鬼魅、令人惊悚的海怪都是常见的动物基因嫁接的产物,用来作为二战时期的生化武器;原来孟洋出海并不是做药品开发,而是寻找当年生产生化武器遗留的隐性资料;原来王晨飞是当年一起上岛的科学家王际遇的儿子,原来赵边城和韩西城是亲兄弟,原来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最初所理解的那样,原来每个人都有一个别人不知道的身份,原来邹凯男也有另一个身份,只是他自己还不知道……
  • 盛世独宠:逃嫁太子妃

    盛世独宠:逃嫁太子妃

    成亲前夜,相府嫡女遭人暗算,毒药穿肠毙了她的命,却让另外一个灵魂侥幸重生。带着前世今生的记忆,顾念兮抽丝剥茧,要为身体前主复仇、要在异世护卫生命。为保命,她表面上装疯卖傻,暗地里抽丝剥茧,抛却太子夫婿,想要独自担承。谁知素未谋面的太子殿下却不肯轻易放手,对她穷追不舍,纠缠不休……明明素未谋面,却为何如此熟悉?明明没有交集,却为何屡屡相护?她好奇探索,努力追寻,却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越陷越深,渐行渐远……款款深情的背后,是天堂还是深渊?缱绻情深之中,是真心还是隐情?凶险的争斗之后,她将迎来锦绣的前程还是彻底的毁灭?且看相府嫡女如何在阴谋之中挣扎踯躅,最终赢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如海深情!
  • 江山男人的狂想曲

    江山男人的狂想曲

    “给我一群美男,我能搅乱整座江山!”穿越异世,总不能平平凡凡地当一个王妃或者嫁个有钱人,女人就是要有搅动天下风起云涌的本事,且看她女扮男装狩猎异世美男……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忘不了的小事

    忘不了的小事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西路上

    西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女皇选夫

    女皇选夫

    她,韩氏集团的女总裁,穿越到韩国成为公主,未来的女皇。为解韩国之围,狐狸老爹暗地与四国君主签定婚约。一女四嫁还不够,一份选夫名单送到面前。她必须从书院中挑选至少两名夫婿。更过分的是,每门功课必须达优,否则一门非优换一个夫婿名额。她不想被人围观,找个宫女当替身,她则女扮男装当伴读。一场风风火火、活色生香的书院选夫生活逐渐拉开帷幕……身上无解的毒,无端的落水,潜藏的危机,悬疑重重,步步为营,原来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美男一【天下第一高手夜魔天】:糟糕,这两天皮肤又差了,不能再熬夜了。某女撩开半边的香肩,举杯邀明月。一阵风卷过,不见伊人,只见杯和月。美男二【赵国太子北辰熙】:亲爱的灵儿,想吃我亲手做的红烧肉吗?某女使劲点头捣蒜。某男勾唇一笑,蓝色的眸光乍闪:红烧肉是主菜,我是头盘。美男三【秦王楚墨】:你是朕的女人,你再给朕爬墙试试,小心朕杀了你那些情人!某女纵身一跃跳上了宫墙,耸肩摊手:我爬上来了,你想怎么着吧。某男一脸猪肝色,当即下令拆了宫墙。美男四【大将军龙之翼】:陛下请放心,方圆几里绝对不会有敌人出现。“那就好。”某女两眼放着狼光,开始在他面前宽衣解带。美男五【水慕华】:灵儿,你身上的毒不是已经解了吗?(某女所中的毒,只有嗯嗯才能解。)某女一边解着罗衫,一边严肃地摇头:万一还有毒素残留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美男六【楚国太子南宫狸】:好了没?我等不及了。某女摁着某男的头,将银针从他金发里一根根地挑出来,咬牙切齿:严重警告,以后上我的床,必须先过安检。美男七【小受堂哥韩如风】:灵儿,都洗干净了,可以吃了。某女看也不看,皱眉道:都说了,我不吃土豆,拿远点。某男一脸受挫,将自己光光的身体摆到她面前:我说的是我。美男八【御用保镖冰司】:陛下,属下该去值夜了。某女伸出两只脚趾,扯住他的衣角:跟人换个班,以后你值日班。美男九【齐国小正太东方若雨】:姐姐,我什么时候才能跟你嗯嗯?某女不耐烦地甩手:去去去,等(羽)毛长齐了再来。小若雨于是跑去向精通医术的南宫狸求助:狸哥哥,麻烦,我要一瓶长毛液。每日更新时间为早上10:00感谢亲亲筱筱为我做的视频,背景是刘力扬的《我就是这样》:&pstyle=1自己的新文《天才儿子腹黑娘亲》,带着儿子闯荡江湖,萌宠文,幽默诙谐,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