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600000003

第3章 反客为主,用迂回让压弯的人生绝处逢生(2)

像左宗棠这样的底层人,想要改变命运,就只能通过科举考试谋得一官半职,从此飞黄腾达,实现所谓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伟大壮举。这可比如今的“高考状元”、“选秀冠军”之类要彪悍得多。

左宗棠是个俗人,他也想飞黄腾达、高官厚禄、平步青云,所以他也跟其他人一样,刻苦读书,奋发图强,准备过关斩将,拿个“金饭碗”回来。但命运似乎就是喜欢跟他过不去,非要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箴言在他身上完全实验一遍才肯罢休。所以,左宗棠就迎来了他悲催的“落榜帝”生涯。

清朝的考试制度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府县考,考取了称为“秀才”,未考上的称为童生(因为考生大部分都是十几岁的少年);第二级是乡试,因为在秋天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全省秀才去省城赶考,考取了称为“举人”,举人的地位远高于秀才,但仍不是官,可以在地方做个乡绅,出任教谕、训导等,更重要的是可以参加第三级考试;第三级就是三年一度的会试,因在春天举行,又称“春闱”,考取了称为“进士”,这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最高荣誉。

不过,到这里考试还没结束,进士还要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考核,第一甲第一名就是传说中的状元了。一般来说,考中进士,就可以顺利做官、进翰林院等了。

地球人都知道这是飞黄腾达、实现胸中抱负的最直接途径,左家上自早已故去的老祖宗,下至左宗棠,也毫不例外。

特别是作为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左宗棠的祖、父辈都希望通过科举获取功名,摆脱穷困潦倒的生活。可惜,考了几辈子,也都只考到了秀才,最后都含恨而终,只好将希望一代一代寄托下去。

轮到才华横溢、聪明异常的左宗棠了,左家的希望好像被点亮了。左宗棠十四岁参加童子试,十六岁参加长沙府试。这两次考试都是考秀才的“热身赛”,左宗棠一路绿灯,大出风头。不料,就在这时,左宗棠的母亲因病去世,左宗棠不得不放弃考试,回家奔丧。

之后,左宗棠的父亲又去世,左宗棠继续服丧。这段时间,对于一个正急于通过科举一展才华的人来说,无疑是难熬的。

面对这样窘迫的人生,左宗棠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用坦然之心接纳接踵而至的重压,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充实自我上。他从书店买来顾炎武的《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以及齐召南的《水道提纲》等书,开始研究地理等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

等到服丧期满,正赶上三年一度的举人考试。可是,此时左宗棠还不是秀才,不能参加考试。但如果放弃这次机会,就只能再等三年,左宗棠急切希望考中举人,实在没耐心再等下去。所以他干脆借钱捐了一个和秀才相当的监生,这样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了。结果,左宗棠顺利地以第十八名考中举人,在湖南一带开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第二年,左宗棠与哥哥一同进京会试,结果双双名落孙山。失望的左宗棠在京师写下了着名的《燕台杂感》七律八章。内容如下:

二十男儿那刺促,穷冬走马上燕台。

贾生空有乾坤泪,郑綮元非令仆才。

洛下衣冠人易老,西山猿鹤我重来。

清时台辅无遗策,可是关心独草莱?

左宗棠在诗中抒发了落第的郁闷,哀叹自己身在草莱,没法叱咤官场,报效朝廷。如果你认为左宗棠就这样被压垮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左宗棠是不会轻易被压垮的,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左宗棠回家以后,收拾心情,化郁闷为悲愤,化悲愤为力量,开始着手为下次会试做准备。

三年后,左宗棠再次赴京会试,却在几乎取中的时候意外落第。当时,阅卷的考官翰林温葆深非常欣赏左宗棠的卷子,所以大力推荐左宗棠,主考官也很满意。可是,很快意外就出现了:当时各省进士名额都有限定,结果清查时发现湖北少了一名,湖南多了一名,于是就删掉了左宗棠,补上了一名湖北人。任凭温葆深费尽口舌为他争取,都没有成功。

为了不浪费左宗棠的才华,最后考官将左宗棠取为“誊录”,就是说因为名额已经满了,只好委屈他到史官做个小抄写员,说不准混上十年八载,也能补个知县之类的。高傲如左宗棠,当然不肯委屈自己,所以他断然拒绝了这一任命。

这次回乡的路上,左宗棠经过襄樊时,正好遇上汉水盛涨,口堤溃裂,洪水泛滥成灾,左宗棠看到之后,对落第的失落之感顿时被怜悯之心所取代。回家以后,他马上和妻子周夫人一同绘制地图,开始研究地理和军事学。

此时的左宗棠,已经对科举十分失望,对八股文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反而渐渐爱上了地理、军事等实用之学。三年后,左宗棠第三次落第,对于这接二连三的科举失利,他也曾茫然失措、意志消沉,但并没有被这些挫折压垮,而是勇敢地直面惨不忍睹的现实。他下定决心,以后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而是把注意力和精力转向了农业、军事、地理等实用之学的研究。

从此,左宗棠开始专心寻找科举之外的另一条成功之路——终南捷径,再也不提会试之事。他相信,科名只是进身之阶和谋生之术,读书并不应该仅仅为了功名,而三次科举落第绝不应该是失败的定论。

没错,人生之路,何其漫长,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在这条漫长的旅途中,任何人都会遭遇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挫折和失败。而真正的勇士,总是能够顶住失败的压力,敢于直面惨不忍睹的现实,在重重荆棘的压迫下杀出一条康庄大道!

没有河床的冲刷,就难有闪耀的钻石;没有挫折的考验,就难有压不垮的左宗棠。这样看来,三次落第让左宗棠蛰伏几十载,其实是帮他韬光养晦,以便在适当时刻爆发出最绚烂的光芒。

4.学会忍辱负重,才能撑起一片天空

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向来就是成大事者的代名词。

先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有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他们因为铭记一个“忍”字,才有了日后的成就。就左宗棠的狂傲来说,他似乎跟“能屈能伸”这一不败兵法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左宗棠不但是“能屈能伸”的伟丈夫,更是洗刷了古往今来无数男人的耻辱的大英雄!

从古至今,中国都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婚姻关系,那就是“上门女婿”。在封建社会,上门女婿的地位十分低下,也十分尴尬,他们不算正统主人,又明显高于奴仆,于是就在这两种身份之间苟延残喘,生活得水深火热。

当时,对上门女婿非打即骂的情况屡见不鲜,要是不小心殴打致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按照奴仆的赔偿金赔偿即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要去做上门女婿呢?一个字,穷!穷得连自己都养不起了,只能选择“倒插门”。

左宗棠就很“幸运”地落魄到了做“上门女婿”的地步!与一般上门女婿有所不同的是,左宗棠不但没有沦落到非主非奴的地步,反而因为这种社会歧视所带来的压力,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抗压能力”,以上门女婿的身份生活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成了“千古第一上门女婿”!

在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驾鹤西去之前,他为左宗棠定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湘潭周家。湘潭周家也是书香门第,因为跟左观澜交好,又看到左宗棠聪颖好学,浑身散发着“才子”气息,就爽快地答应了婚事。此时,左宗棠正在家中为母亲守孝,不能考取功名和远行。接着,父亲又亡故,左宗棠继续守孝。

道光十二年(1832),左宗棠守孝结束。此时,左宗棠已经21岁了,为了尽快考中举人,他花钱买了一个监生的功名,这样,不必中秀才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了。他买监生的钱主要来自校经堂的生活费、做低级官员的二哥的资助和一些借款。考完试以后,二哥便带着左宗棠来到湘潭周家,准备完婚。

然而,此时的左家实在太穷了。本来他们就不富裕,因为带头捐建左氏祠堂,家里的积蓄已所剩无几。之后,祖父、大哥、母亲、父亲相继病故,本着封建社会所传承的“死人是不能怠慢的”的优良传统,左家为死者举办了隆重的葬礼,积蓄荡然无存。等到左宗棠的母亲去世时,左家已经背负了数百两的债务,左观澜的死自然又给家里增加了巨额欠债。

而另一方面,大哥死后留下一对孤儿寡母,生活毫无着落,左宗棠和二哥商量以后,将家中的唯一收入来源——谷田全部送给嫂子,两人则承担全部债务。而左宗棠年纪尚幼,还没有收入,整个家庭都靠二哥在外打拼,再加上买监生的花费,两人的生活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完婚,似乎也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湘潭周家对此自然十分清楚,所以,他们很快就发来消息,要求完婚,并提出让左宗棠做“上门女婿”。事实上,周家有此要求,也算合情合理。因为,周家的家主周衡在已经驾鹤西去,其膝下又没有儿子,整个周家全靠其妻王太夫人支撑,虽说他留下的两个女儿都是才女,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三个女人是很难生活的。也就是说,此时的周家亟须一个男人来支撑局面,而已经成为周家准女婿的左宗棠自然就成了最佳人选。

这对于左宗棠来说,其实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入赘周家,既能解决自身的生活问题,又能为周家抵挡世俗的风吹雨打,而有鉴于此,他在周家的生活必然跟普通上门女婿有所不同,不会受到过分的歧视。但传统观念的性别角色定位,还是给了左宗棠很大的心理冲击。毕竟,在那个时代,一个寄人篱下的上门女婿,不管情形如何,总是不光彩的事情!左宗棠的心里十分纠结。

但最终,左宗棠还是怀着忐忑之心来到了周家,在他不知道未来妻子长什么样、性情如何,以及对方能否受得了自己自恃才学而狂傲不羁的性格的情况下,与二哥一同来到周家完婚!因为他相信,与其为了所谓的面子愚蠢地死去,倒不如暂时躬身、适当低头,以换取更长久的昂扬和坚挺。低一下头,弯一下腰,并不代表着就一辈子屈身人下,这只是一种暂时的让步,是一种为了长远发展的坚韧。

不能不说,这是左宗棠极为明智的选择,也是左宗棠一生中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最好体现。

树直易折,人直易败。左宗棠自幼聪颖,才学甚高,经常“好大言”,或与人争论。他为人耿直,听到不喜欢的话、见到不喜欢的行为就喜欢批评指摘。他非常狂妄,动辄就对旁人展开声势浩大的讨伐。可以说,他的狂妄是深埋在骨子里的。但狂傲如左宗棠,也十分明白“曲折有度,才是生活的强者”这个道理。

几十年后,他纵横官场、战场,狂妄至极,绝不向反对派妥协,那是因为他有不必屈身的理由和资本。而此时,面对生活这个无法逆转的悲剧舞台,左宗棠明白自己是斗不过这场“高气压”的,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势低头,给压弯的人生寻找新的生机;要么鱼死网破,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彻底垮下,永无再起之日。

左宗棠之所以是个压不垮的巨人,是因为他分得清孰轻孰重,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

幸运的是,左宗棠赌赢了!左宗棠的妻子周诒端饱读诗书,善诗能文,贤惠端庄,不仅丝毫没有轻视左宗棠,反而尽心尽力做好左宗棠的贤内助。左宗棠在书房内读书写字,周诒端就在一旁点上香炉,煮上香茗,默默地陪他看书。左宗棠经常跟她一起讨论历史,有时候遇到不清楚的地方,需要查书,周诒端顺手就能找出答案所在的书卷。

左宗棠觉得长期依靠周家,白吃白住,虽然周家不觉得怎样,但他面子上总挂不住。所以,隔了一年,他就向周家租了几间房子,独立门户。周诒端跟着他过起了穷困潦倒的日子,始终毫无怨言。

道光二十年(1840),左宗棠到安化陶家任教。此时的他已经29岁了,也已经经历三次落第!和他同辈的人,大部分都考中进士、点了翰林,早已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反观他自身,只是一个乡村教师,还赘居岳父家,穷困潦倒,令人羞惭。于是,在生日前夕,他写了《二十九岁自题小像》八首诗,诗中抱怨、牢骚颇多。其中第一和第六首如下:

其一

犹作儿童句读师,生平至此乍堪思。

学之为利我何有,壮不如人他可知。

蚕已过眠应做茧,鹊虽绕树未依枝。

回首廿九年间事,零落而今又一时!

其六

九年寄眷住湘潭,庑下栖迟赘客残。

娇女七龄初学字,稚桑千本乍堪蚕。

不嫌薄笨妻能逸,随分齑盐婢尚谙。

睹史敲诗多乐事,昭山何日共茅庵?

周诒端看到诗以后,和诗一首,安慰他暂时退藏乡间:

清时贤俊无遗逸,今日溪山好退藏。

树艺养蚕皆远略,从来王道重农桑。

正是因为入赘周家,左宗棠在走投无路之时得以峰回路转,虽然婚后的生活仍旧不尽如人意,但有周家的支持,有贤妻周诒端的安慰,左宗棠得以静心养性,在三次落第以后,敢于顶着压力退藏乡间,一边专注农桑,一边韬光养晦。

所以说,“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这话一点不假。像左宗棠一样狂妄刚强,的确是成为“抗压神话”的不二法门,但在狂妄刚强之前,一定要先学会忍让。

5.把最优秀的一面秀出来,庸才也能变奇才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酒酿得好,就算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前来品尝。可是,东西再好,不去做营销推广、广告宣传,就真的会为人所熟知,让人们慕名而来吗?

对于这一点,左宗棠用亲身经验给予了彻彻底底的抨击。他相信,把才能秀出来,锋芒毕露,庸才也能变成奇才,反之,奇才也会沦为庸才!

道光二十年(1840),左宗棠正应陶澍家眷和贺熙龄之邀,在安化陶家教授陶澍孤子陶桄读书。此时的左宗棠,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仍然半红不紫、不温不火,除了传说中的“不出世的奇才”这一称号,没有人知道一没学历、二没背景的他到底几斤几两,肚子里有多少奇谋妙计。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了。

西方列强的炮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闭关锁国几百年的神州大地顿时震惊了,大江南北,上自皇室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皆是一片哗然。曾几何时的泱泱大国之国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衅,纷纷擦亮眼睛,昏昏然不知所以然,惶惶不知所措。

只有少数明智之士,早已经预料到这场战争的爆发,只是没想到这一天到来得如此之快,左宗棠就是其中最年轻、最默默无闻的一个。

这场战争的原因,我们都很清楚,就是英国商人向中国贩运鸦片,在中国大肆牟取暴利,清政府一再下令禁止无果以后,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办理禁烟,彻底惹怒了英国人,于是双方一言不合,干脆用武力说话。当英国人封锁广州,一路北上,把军舰开到天津以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顿时被吓傻了,连忙派遣昏庸卖国的大臣琦善去跟英国人交涉,并火速撤职查办了林则徐等人。

消息传到安化,左宗棠忧愤难当。他马上通过贺熙龄了解了当时局势,认真地研究起对付英军的战守机宜,写下了六篇军事策略,从料敌、定策、海屯、器械、探查情报、善后六个方面,详细地讨论了对付英军的策略。

同类推荐
  •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是第一次在中国大陆介绍张伯伦将军。张伯伦将军的勇敢精神,尤其是他的宽容精神,无论是对美国内战,还是当今中国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 雍正的智慧

    雍正的智慧

    公元1678年十二月十三日,也就是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伴随着几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在皇宫中。康熙皇帝给他的这第十一个儿子取名叫“胤禛”,在这名字里面“胤”字代表他们兄弟的排行。而这“禛”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是“以真受福”,康熙希望这个儿子对上天和祖宗真诚,并以此得到福祉。同时也希望这个儿子能健康成长,因为虽然之前康熙皇帝有十个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些男孩中有不少幼年夭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胤裎、允礽和胤祁三人,所以这样算下来,这个婴儿就成了康熙的第四个皇子。它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雍正,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的皇帝。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而非学术性传记,这是一部文学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热门推荐
  • 白昼的星光

    白昼的星光

    容貌尚可、脾气尚可、连头脑也只是尚可的小女子顾且喜,因为一次意外,匆忙嫁给了优秀男人赵苇杭,而后者也是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伤痛后,急于在现实中寻找一份没有爱情奢望的婚姻。两人各取所需,各尽本分,相安无事地过着有性无爱的生活。在“大灰狼”一样的丈夫面前,顾且喜始终扮演着一个的谦卑的、没有骨气的小媳妇形象,可爱、可恨之极。然而,在琐碎的、不经意的家庭生活中,爱在两人之间悄悄萌芽,当两人都深陷其中时,又不得不分手……《白昼的星光》,木梵又一情感力作,透视都市男女的爱情纠葛,触动你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 离婚契约:情深首席薄情妻

    离婚契约:情深首席薄情妻

    【全文已完结,大家可以放心跳坑了,欢迎扑倒~~~】(欢迎加入群225010947,新文《偷吻男神:萌妻一毛带回家》已发,甜宠文哦~,欢迎扑倒~)他说,我爱你,真的。她说,我再也不会不顾一切的去爱一个人了,哪怕那个人是你。“凌羽臣,你不要脸!”“你要都给你。”为了把她绑在身边,他宁愿不要脸。“她不爱我。”高傲如他,他不会比她先说出那三个字的。“离婚。”她高傲离开,留下身后茫然无措的他。为了说出那三个字他追,她跑。他宠,她凶。他可歌可泣,她可搁可弃。“凌羽臣,你愿意娶沈蓝晴麽?FOREVERWITHYOU。”
  • 傲剑惊神

    傲剑惊神

    武术天才李长风,却因先天灵魂不全,始终不能破入先天境界,沦为庸才。一次被仇家追伤,重伤垂死,无意中却融合前世的元神残念,补全缺失。从此,李长风妖孽般崛起,修为如同坐火箭般青云直上,横扫同辈!一剑在手,斩仙屠魔,荡尽乾坤,傲笑苍穹!
  •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人人都在培养强大气场,追求成功,但成功的人却是少数,有宏大气场的人也并不是随处可见。很多人都在思考究竟自己与成功者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是天赋?是头脑?是家境?或是运气?其实这些都是成功的要素。我们光顾思考了,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怎么在意。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考虑为什么会失败。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和成功者只有很小的差距,这点小小的差距来源于自己平时的行为气场。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气场,而良好的气场不仅赋予了他们热情洋溢的生活式,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 落魄千金:沐沐春风

    落魄千金:沐沐春风

    她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富家千金,因为父亲曾经的过错,她不得不当作赎罪品嫁入豪门……
  • 花美男恋人租赁社

    花美男恋人租赁社

    当穷到掉渣的贫民女生和有着王子病症候群的五大美男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你敢相信有着美丽外表的贫民女生成为五大美男的狩猎目标么?恋人租赁,情书大使,美男花茶。神秘事件背后是谁在操作?丘比特之箭会降临她与谁?是腹黑到极致的他,还是摘下眼镜就变妖孽的他?
  • 缘来难逃

    缘来难逃

    父亲入狱,母亲离家,凌薇再也没有了昔日光环。她逃了三年,再度归来,等待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磨难。流言?绯闻?猜忌?每一个看似亲近的人却各怀鬼胎。待到身心俱疲时,她才发现,那个身份复杂的人,才是她的救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读与行的风景

    读与行的风景

    本书是著名作家贾宏图的散文随笔集。书中包括《背影如山》《将军泪》《爱情是跨越苦难的桥梁》等篇目。每篇文章均是作者读书、写作、与文友的交往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真情、真感,意境深远,是一部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黑虎帅令

    黑虎帅令

    智者顺天以求长生,强者逆天以求超脱,智力双全,便可将这天数玩弄在股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