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4600000003

第3章 反客为主,用迂回让压弯的人生绝处逢生(2)

像左宗棠这样的底层人,想要改变命运,就只能通过科举考试谋得一官半职,从此飞黄腾达,实现所谓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伟大壮举。这可比如今的“高考状元”、“选秀冠军”之类要彪悍得多。

左宗棠是个俗人,他也想飞黄腾达、高官厚禄、平步青云,所以他也跟其他人一样,刻苦读书,奋发图强,准备过关斩将,拿个“金饭碗”回来。但命运似乎就是喜欢跟他过不去,非要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箴言在他身上完全实验一遍才肯罢休。所以,左宗棠就迎来了他悲催的“落榜帝”生涯。

清朝的考试制度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府县考,考取了称为“秀才”,未考上的称为童生(因为考生大部分都是十几岁的少年);第二级是乡试,因为在秋天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全省秀才去省城赶考,考取了称为“举人”,举人的地位远高于秀才,但仍不是官,可以在地方做个乡绅,出任教谕、训导等,更重要的是可以参加第三级考试;第三级就是三年一度的会试,因在春天举行,又称“春闱”,考取了称为“进士”,这是当时知识分子的最高荣誉。

不过,到这里考试还没结束,进士还要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考核,第一甲第一名就是传说中的状元了。一般来说,考中进士,就可以顺利做官、进翰林院等了。

地球人都知道这是飞黄腾达、实现胸中抱负的最直接途径,左家上自早已故去的老祖宗,下至左宗棠,也毫不例外。

特别是作为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左宗棠的祖、父辈都希望通过科举获取功名,摆脱穷困潦倒的生活。可惜,考了几辈子,也都只考到了秀才,最后都含恨而终,只好将希望一代一代寄托下去。

轮到才华横溢、聪明异常的左宗棠了,左家的希望好像被点亮了。左宗棠十四岁参加童子试,十六岁参加长沙府试。这两次考试都是考秀才的“热身赛”,左宗棠一路绿灯,大出风头。不料,就在这时,左宗棠的母亲因病去世,左宗棠不得不放弃考试,回家奔丧。

之后,左宗棠的父亲又去世,左宗棠继续服丧。这段时间,对于一个正急于通过科举一展才华的人来说,无疑是难熬的。

面对这样窘迫的人生,左宗棠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用坦然之心接纳接踵而至的重压,同时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充实自我上。他从书店买来顾炎武的《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以及齐召南的《水道提纲》等书,开始研究地理等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

等到服丧期满,正赶上三年一度的举人考试。可是,此时左宗棠还不是秀才,不能参加考试。但如果放弃这次机会,就只能再等三年,左宗棠急切希望考中举人,实在没耐心再等下去。所以他干脆借钱捐了一个和秀才相当的监生,这样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了。结果,左宗棠顺利地以第十八名考中举人,在湖南一带开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第二年,左宗棠与哥哥一同进京会试,结果双双名落孙山。失望的左宗棠在京师写下了着名的《燕台杂感》七律八章。内容如下:

二十男儿那刺促,穷冬走马上燕台。

贾生空有乾坤泪,郑綮元非令仆才。

洛下衣冠人易老,西山猿鹤我重来。

清时台辅无遗策,可是关心独草莱?

左宗棠在诗中抒发了落第的郁闷,哀叹自己身在草莱,没法叱咤官场,报效朝廷。如果你认为左宗棠就这样被压垮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左宗棠是不会轻易被压垮的,一次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左宗棠回家以后,收拾心情,化郁闷为悲愤,化悲愤为力量,开始着手为下次会试做准备。

三年后,左宗棠再次赴京会试,却在几乎取中的时候意外落第。当时,阅卷的考官翰林温葆深非常欣赏左宗棠的卷子,所以大力推荐左宗棠,主考官也很满意。可是,很快意外就出现了:当时各省进士名额都有限定,结果清查时发现湖北少了一名,湖南多了一名,于是就删掉了左宗棠,补上了一名湖北人。任凭温葆深费尽口舌为他争取,都没有成功。

为了不浪费左宗棠的才华,最后考官将左宗棠取为“誊录”,就是说因为名额已经满了,只好委屈他到史官做个小抄写员,说不准混上十年八载,也能补个知县之类的。高傲如左宗棠,当然不肯委屈自己,所以他断然拒绝了这一任命。

这次回乡的路上,左宗棠经过襄樊时,正好遇上汉水盛涨,口堤溃裂,洪水泛滥成灾,左宗棠看到之后,对落第的失落之感顿时被怜悯之心所取代。回家以后,他马上和妻子周夫人一同绘制地图,开始研究地理和军事学。

此时的左宗棠,已经对科举十分失望,对八股文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反而渐渐爱上了地理、军事等实用之学。三年后,左宗棠第三次落第,对于这接二连三的科举失利,他也曾茫然失措、意志消沉,但并没有被这些挫折压垮,而是勇敢地直面惨不忍睹的现实。他下定决心,以后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而是把注意力和精力转向了农业、军事、地理等实用之学的研究。

从此,左宗棠开始专心寻找科举之外的另一条成功之路——终南捷径,再也不提会试之事。他相信,科名只是进身之阶和谋生之术,读书并不应该仅仅为了功名,而三次科举落第绝不应该是失败的定论。

没错,人生之路,何其漫长,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在这条漫长的旅途中,任何人都会遭遇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挫折和失败。而真正的勇士,总是能够顶住失败的压力,敢于直面惨不忍睹的现实,在重重荆棘的压迫下杀出一条康庄大道!

没有河床的冲刷,就难有闪耀的钻石;没有挫折的考验,就难有压不垮的左宗棠。这样看来,三次落第让左宗棠蛰伏几十载,其实是帮他韬光养晦,以便在适当时刻爆发出最绚烂的光芒。

4.学会忍辱负重,才能撑起一片天空

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向来就是成大事者的代名词。

先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有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他们因为铭记一个“忍”字,才有了日后的成就。就左宗棠的狂傲来说,他似乎跟“能屈能伸”这一不败兵法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左宗棠不但是“能屈能伸”的伟丈夫,更是洗刷了古往今来无数男人的耻辱的大英雄!

从古至今,中国都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婚姻关系,那就是“上门女婿”。在封建社会,上门女婿的地位十分低下,也十分尴尬,他们不算正统主人,又明显高于奴仆,于是就在这两种身份之间苟延残喘,生活得水深火热。

当时,对上门女婿非打即骂的情况屡见不鲜,要是不小心殴打致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按照奴仆的赔偿金赔偿即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要去做上门女婿呢?一个字,穷!穷得连自己都养不起了,只能选择“倒插门”。

左宗棠就很“幸运”地落魄到了做“上门女婿”的地步!与一般上门女婿有所不同的是,左宗棠不但没有沦落到非主非奴的地步,反而因为这种社会歧视所带来的压力,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抗压能力”,以上门女婿的身份生活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成了“千古第一上门女婿”!

在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驾鹤西去之前,他为左宗棠定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湘潭周家。湘潭周家也是书香门第,因为跟左观澜交好,又看到左宗棠聪颖好学,浑身散发着“才子”气息,就爽快地答应了婚事。此时,左宗棠正在家中为母亲守孝,不能考取功名和远行。接着,父亲又亡故,左宗棠继续守孝。

道光十二年(1832),左宗棠守孝结束。此时,左宗棠已经21岁了,为了尽快考中举人,他花钱买了一个监生的功名,这样,不必中秀才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了。他买监生的钱主要来自校经堂的生活费、做低级官员的二哥的资助和一些借款。考完试以后,二哥便带着左宗棠来到湘潭周家,准备完婚。

然而,此时的左家实在太穷了。本来他们就不富裕,因为带头捐建左氏祠堂,家里的积蓄已所剩无几。之后,祖父、大哥、母亲、父亲相继病故,本着封建社会所传承的“死人是不能怠慢的”的优良传统,左家为死者举办了隆重的葬礼,积蓄荡然无存。等到左宗棠的母亲去世时,左家已经背负了数百两的债务,左观澜的死自然又给家里增加了巨额欠债。

而另一方面,大哥死后留下一对孤儿寡母,生活毫无着落,左宗棠和二哥商量以后,将家中的唯一收入来源——谷田全部送给嫂子,两人则承担全部债务。而左宗棠年纪尚幼,还没有收入,整个家庭都靠二哥在外打拼,再加上买监生的花费,两人的生活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完婚,似乎也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

湘潭周家对此自然十分清楚,所以,他们很快就发来消息,要求完婚,并提出让左宗棠做“上门女婿”。事实上,周家有此要求,也算合情合理。因为,周家的家主周衡在已经驾鹤西去,其膝下又没有儿子,整个周家全靠其妻王太夫人支撑,虽说他留下的两个女儿都是才女,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三个女人是很难生活的。也就是说,此时的周家亟须一个男人来支撑局面,而已经成为周家准女婿的左宗棠自然就成了最佳人选。

这对于左宗棠来说,其实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入赘周家,既能解决自身的生活问题,又能为周家抵挡世俗的风吹雨打,而有鉴于此,他在周家的生活必然跟普通上门女婿有所不同,不会受到过分的歧视。但传统观念的性别角色定位,还是给了左宗棠很大的心理冲击。毕竟,在那个时代,一个寄人篱下的上门女婿,不管情形如何,总是不光彩的事情!左宗棠的心里十分纠结。

但最终,左宗棠还是怀着忐忑之心来到了周家,在他不知道未来妻子长什么样、性情如何,以及对方能否受得了自己自恃才学而狂傲不羁的性格的情况下,与二哥一同来到周家完婚!因为他相信,与其为了所谓的面子愚蠢地死去,倒不如暂时躬身、适当低头,以换取更长久的昂扬和坚挺。低一下头,弯一下腰,并不代表着就一辈子屈身人下,这只是一种暂时的让步,是一种为了长远发展的坚韧。

不能不说,这是左宗棠极为明智的选择,也是左宗棠一生中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最好体现。

树直易折,人直易败。左宗棠自幼聪颖,才学甚高,经常“好大言”,或与人争论。他为人耿直,听到不喜欢的话、见到不喜欢的行为就喜欢批评指摘。他非常狂妄,动辄就对旁人展开声势浩大的讨伐。可以说,他的狂妄是深埋在骨子里的。但狂傲如左宗棠,也十分明白“曲折有度,才是生活的强者”这个道理。

几十年后,他纵横官场、战场,狂妄至极,绝不向反对派妥协,那是因为他有不必屈身的理由和资本。而此时,面对生活这个无法逆转的悲剧舞台,左宗棠明白自己是斗不过这场“高气压”的,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势低头,给压弯的人生寻找新的生机;要么鱼死网破,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彻底垮下,永无再起之日。

左宗棠之所以是个压不垮的巨人,是因为他分得清孰轻孰重,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者。

幸运的是,左宗棠赌赢了!左宗棠的妻子周诒端饱读诗书,善诗能文,贤惠端庄,不仅丝毫没有轻视左宗棠,反而尽心尽力做好左宗棠的贤内助。左宗棠在书房内读书写字,周诒端就在一旁点上香炉,煮上香茗,默默地陪他看书。左宗棠经常跟她一起讨论历史,有时候遇到不清楚的地方,需要查书,周诒端顺手就能找出答案所在的书卷。

左宗棠觉得长期依靠周家,白吃白住,虽然周家不觉得怎样,但他面子上总挂不住。所以,隔了一年,他就向周家租了几间房子,独立门户。周诒端跟着他过起了穷困潦倒的日子,始终毫无怨言。

道光二十年(1840),左宗棠到安化陶家任教。此时的他已经29岁了,也已经经历三次落第!和他同辈的人,大部分都考中进士、点了翰林,早已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反观他自身,只是一个乡村教师,还赘居岳父家,穷困潦倒,令人羞惭。于是,在生日前夕,他写了《二十九岁自题小像》八首诗,诗中抱怨、牢骚颇多。其中第一和第六首如下:

其一

犹作儿童句读师,生平至此乍堪思。

学之为利我何有,壮不如人他可知。

蚕已过眠应做茧,鹊虽绕树未依枝。

回首廿九年间事,零落而今又一时!

其六

九年寄眷住湘潭,庑下栖迟赘客残。

娇女七龄初学字,稚桑千本乍堪蚕。

不嫌薄笨妻能逸,随分齑盐婢尚谙。

睹史敲诗多乐事,昭山何日共茅庵?

周诒端看到诗以后,和诗一首,安慰他暂时退藏乡间:

清时贤俊无遗逸,今日溪山好退藏。

树艺养蚕皆远略,从来王道重农桑。

正是因为入赘周家,左宗棠在走投无路之时得以峰回路转,虽然婚后的生活仍旧不尽如人意,但有周家的支持,有贤妻周诒端的安慰,左宗棠得以静心养性,在三次落第以后,敢于顶着压力退藏乡间,一边专注农桑,一边韬光养晦。

所以说,“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这话一点不假。像左宗棠一样狂妄刚强,的确是成为“抗压神话”的不二法门,但在狂妄刚强之前,一定要先学会忍让。

5.把最优秀的一面秀出来,庸才也能变奇才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酒酿得好,就算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前来品尝。可是,东西再好,不去做营销推广、广告宣传,就真的会为人所熟知,让人们慕名而来吗?

对于这一点,左宗棠用亲身经验给予了彻彻底底的抨击。他相信,把才能秀出来,锋芒毕露,庸才也能变成奇才,反之,奇才也会沦为庸才!

道光二十年(1840),左宗棠正应陶澍家眷和贺熙龄之邀,在安化陶家教授陶澍孤子陶桄读书。此时的左宗棠,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仍然半红不紫、不温不火,除了传说中的“不出世的奇才”这一称号,没有人知道一没学历、二没背景的他到底几斤几两,肚子里有多少奇谋妙计。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了。

西方列强的炮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闭关锁国几百年的神州大地顿时震惊了,大江南北,上自皇室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皆是一片哗然。曾几何时的泱泱大国之国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衅,纷纷擦亮眼睛,昏昏然不知所以然,惶惶不知所措。

只有少数明智之士,早已经预料到这场战争的爆发,只是没想到这一天到来得如此之快,左宗棠就是其中最年轻、最默默无闻的一个。

这场战争的原因,我们都很清楚,就是英国商人向中国贩运鸦片,在中国大肆牟取暴利,清政府一再下令禁止无果以后,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办理禁烟,彻底惹怒了英国人,于是双方一言不合,干脆用武力说话。当英国人封锁广州,一路北上,把军舰开到天津以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顿时被吓傻了,连忙派遣昏庸卖国的大臣琦善去跟英国人交涉,并火速撤职查办了林则徐等人。

消息传到安化,左宗棠忧愤难当。他马上通过贺熙龄了解了当时局势,认真地研究起对付英军的战守机宜,写下了六篇军事策略,从料敌、定策、海屯、器械、探查情报、善后六个方面,详细地讨论了对付英军的策略。

同类推荐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热门推荐
  • 提高办事效率36计

    提高办事效率36计

    你想在伟大的事业中留下“痕迹”吗?你想以创造累累的果实来显示自己生命的价值吗?那好,请你珍惜这人生的最大财富吧!请你以强烈的时间信息感,适应深刻变革的时间观念的需要吧!有了这种强烈的时间信息感,才能提高时间运筹世术;才能疏导时间信息渠道,增强时间的节奏意念不断追求效率。我们希望每一位立志于成功的人能够驾驭那飞逝的分分秒秒,真正做时间的主人。 与时间建立友善的关系。开始让时间成为一种发挥创造力的工具,不要再视它为竞争的敌人。每当你定下合理的目标,并从容地完成它之后,你该给自己一些鼓励。
  • 和亲庶女之绝情冷帝

    和亲庶女之绝情冷帝

    三十岁的灵魂,五岁的身体。二十一世纪的内外科医生,却在领奖那天“意外”致死。月牙国,慕容府可有可无的六小姐,家人弃如敝屣。五岁的孩子却经历了一段惨不忍睹的记忆,她不光霸占了小女孩子的肉身,还拥有她的记忆。父母之情,兄长姐妹之情,在她眼里如过眼云烟。谷底生活十二年,和师哥、外婆三人相依为命。两道圣旨,从此两人命运陡变。寿宴相见,他身旁已有伊人,而她皆如此。两两相望,只能望而观之,叹为观止。她是慕容璃,也是白琳。江山如此多娇,图谋不轨的人多,荼毒生灵的人也多。争权夺利,她被卷进一场恩怨中。片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麦国七公主,上官绮,温婉娴淑,贤良淑德,燕麦国与月牙国交为友好之邦,两国连姻,下嫁给月牙国翌王,皇甫莫,今特下诏,钦此。”为了复仇,运筹帷幄二十年,为了东山再起他隐姓埋名,为了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他放弃心爱的女人娶了异国公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月牙国丞相兼国丈,慕容家六小姐,慕容璃,端庄娴淑,德才兼备,下嫁给睦王,皇甫傲,三个月后完婚,今特下诏,钦此。”外带一封家书。“女儿,我知道你恨慕容家,但是你不嫁也得嫁,嫁也得嫁。不嫁视为抗旨,诛灭九族,届时你二姐,将是第一个推向断头台的,因为是她向皇上请旨,要你嫁给睦王爷的。”别说九族,就是杀光姓慕容的人,她都无动于衷,她只在乎一个人,慕容家的二小姐,慕容紫。“两个人彼此喜欢对方,终究还是不能在一起,生命中没有师哥,嫁给谁已不重要。”她与师哥有缘无份,只愿来生再与他结成连理,有缘无份,人生悲剧,有份无缘,人生无奈。幸福!幸福是什么?以前她认为自己的幸福,唾手可得,可是现在,幸福离她很遥远,比天上的星星还难摘。“我娶你是为了折磨慕容光焕,从今天起,睦王府就是你的地狱。”丢下一句话,甩袖离去。新婚之夜,她被判定为替罪羊,第二天成了下堂弃妃。欢迎讨论,群号:3031098
  • 豪气干云石达开

    豪气干云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是天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靠山,石达开的逆袭之路艰辛异常,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气,还有豪气、义气。重读太平天国最真实的历史。读历史,更懂政治。
  • 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

    头脑风暴法、SWOT分析法、知识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时间管理法……这些产生于不同时代的管理思想、方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有的甚至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时代发展到今天,管理问题受到人们更为广泛的关注。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商界精英,掌握、了解各种管理思想与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商业素质。本书汇集了10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28个经典的管理方法,集中体现了管理大师们超凡的经营智慧和管理艺术。一书在手,尽览当今世界管理精髓。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 俐侎人没有文字,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但有自己的语言,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有着原始的崇拜,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 离婚不离家

    离婚不离家

    夫妻俩为什么会离婚?离婚后俩人之间又会发生什么?而最终怎么会走向离婚不离家的地步?两个已不再是夫妻的男女生活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他们最终走向哪里?会幸福吗?<br/><br/>跟文的读者请加群:16698382,23606237,14283680<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月夜精灵的纯爱乐章

    月夜精灵的纯爱乐章

    音乐奏响的瞬间,世界只剩下你我,繁华盛世,最唯美浪漫的二重奏是我与你共同演奏着同一首恋曲。如果,她没有选择逃避,那么曾经他们相遇过。但也因为她的逃避,一切的故事开始了……当她当她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他哀求般的钢琴声引起了她挑衅的欲望;而她悲伤的旋律却燃起他爱上她的希望。她可以在全世界面前耍优雅,唯独他,他是她眼中神经质的二货,能很轻易地惹她跳脚,惹她忘记了礼仪。他能够对一切都冷冷淡淡,除却她,她是他眼中出没无常的的妖精,此时出现在面前,一定要把握机会把她抓住。他樱花色的嘴唇微张:“和我交往吧。”她被吓得不轻:“呃,不,不好意思,你你,不适合我。”他又问:“想通要和我交往了吗?”她只能忍住脱鞋子丢他的冲动。他说:夜色迷离,月色空灵,小妖精,我们来一曲关于爱的乐章吧。她说:月亮会爱上黑夜,或许是因为只有黑夜才能映衬出月亮的皎洁无暇;而我爱上你,仅仅是因为已经占据了我的心,我,心爱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追妻100天:男神的呆萌暖妻

    追妻100天:男神的呆萌暖妻

    BOSS大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欺负女下属,于是某女哭诉:“你怎么可以这么坏。”BOSS大人邪气一笑:“我还有更坏的,你要不要试试看?”“我不要。”他步步紧逼,她节节倒退,却最终难逃他的魔爪。助理A:“听说某某约贺小姐看电影。”坏男不屑:“给他安排大量工作,务求每天加班至凌晨三四点。”助理B:“不好啦,贺小姐被坏人捉走。”坏男大怒:“下令全球通缉,竟敢招惹我的女人,简直就是找死。”助理C:“贺小姐想认小小姐做干女儿。”坏男嘿嘿地奸笑:“好,顺便把孩子的爹打包送给她做老公,告诉她,本少附带强大的暖床功能。”没错,孩子的爹就是他。推荐叶希维新书《神秘老公强势宠:108次爱你》,很好看哦!
  •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本书谈到的12个经济指标是大多数分析工具都会参照的重要经济指标,浅显易懂地阐释了每一个重要经济指标的涵义、应用、计算依据及解读方法。无论你是投资者、投资中介、研究人员、新闻工作者还是学生,通过阅读《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都能够独立地对经济指标和经济走势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而且《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也是普通读者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一本很好的入?性读物。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一大职能,也是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那么,央行又是依据哪些经济指标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