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800000010

第10章 处世篇1 (1)

第二篇 处世篇1 (1)

世情百态——洞察世故,掌握主动权

谚语

【打的丫环,吓的小姐】

谚语释义:比喻惩罚了这个,吓唬了另一个。

作品链接:王少堂《武松》第三回:“你不要以为你们苦主这边的人我就不敢冒犯,哼,今日对不住,打个满堂红!这叫打的丫环,吓的小姐。”

点睛之评:估计槐树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树,因为总有人指着桑树,却让它挨骂。这和李代桃僵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树跟槐树可谓难兄难弟,可谓同病相怜。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聪明绝顶的人,总能干出些一箭双雕的事,比如杀了一只小鸡煲汤喝,却能把狡猾的猴子吓得屁滚尿流。当然这小鸡如果本身罪不可赦,那自然是死有余辜,问题是如果它是一只无辜的鸡,行为人却不免有滥杀之嫌。因此,这种迂回曲折的办事方法,有时是艺术,有时是昏聩,无论是艺术还是昏聩,作为替罪羊的那一个,总不免让人同情。

【打兔的不嫌兔多,吃鱼的不怕鱼腥】

谚语释义:比喻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会嫌多或嫌不好。

作品链接: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二十六章:“以前,咱是避着他们走;往后,就迎着他们去,不然,到哪搭去弄枪?打兔的不嫌兔多,吃鱼的不怕鱼腥,瞅准了,得下手时就下手,枪不就到了咱的手里么?”

点睛之评: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若是有人嫌多,那真是“高情不入时人眼”不与时人同,不是傻子就是疯子。而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会有人说不好——如果不好,他就不会喜欢,既然喜欢,肯定不会说不好。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意所到之处,优点多是,缺点全无。总之,世间难敌喜欢二字,只要是喜欢,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即便艰难重重,亦甘之如饴。可见喜欢二字有多么可怕,所以不要轻易沉溺于某种事物,要学会若即若离,这才是处世的“虚实”艺术。

【大者不伏小】

谚语释义:年龄大或身份高的人不愿向年龄小或身份低的人认输。

作品链接:《聊斋志异?邵女》:“细察渠似稍悔之,但不肯下气耳。谚云:‘大者不伏小。’”

点睛之评:古人云,不耻下问。连“下问”一句都以为耻辱,何况是服输?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就是说,有的人虽然年纪大,但是“闻道”比较迟;有的人年纪小,但是捷足先登,率先“闻道”。按照韩愈的设想,闻道迟的人应该以闻道早的人为师,而不应该计较年龄大小。可惜,老人家们未必愿意,人家还是要皓首穷经,苦苦思索,哪怕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像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些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很大,甚至超过了老师,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不应觉得难堪,相反应感到很自豪。

【得陇望蜀,人之常情】

谚语释义:比喻人的欲望不易满足。

作品链接:《兰花梦奇传》第五十七回:“文卿笑道:‘我有了你,又要他干什么?’宝珠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况且他又比我好。’”

点睛之评:人心常不足,既得陇,复望蜀。像光武帝那样既得了陇,又灭了蜀的人固然是有,最怕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人当然应该积极向上,多多追求和创造物质财富,但是一个人的欲望一定要与他的能力相匹配,不然,那欲望的熊熊火焰会无情地燃烧了他自己,本来是为了追求幸福,最后反跌入痛苦的深渊。

【国家有难思良将,人到中年想子孙】

谚语释义:旧谓国家到了危难的时候才想到良将的可贵,人到了中年的时候才想到有子孙的好处。

作品链接:《玉燕姻缘全传》第三十三回:“见得吕年兄有子,尚且不能传宗;我安家将来宗支永绝。正所谓:国家有难思良将,人到中年想子孙。”亦作“君子有难思良将,人到中年忆子孙”。《白兔记》第十五出:“如今四方离乱,民遭涂炭,士民荒凉。朝廷有旨,着俺招军买马,积草聚粮。正是君子有难思良将,人到中年忆子孙。”

点睛之评:孟子有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不妨这样理解:只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很容易亡;而只有敌国外患,没有法家拂士,国也容易亡;既无敌国外患,又无法家拂士,不知道会不会亡。只有在同时具备敌国外患和法家拂士的情况下,国家才会内外平衡,获得安定。现在突然有了敌国外患,为求稳定,自然要寻出法家拂士,也就是良将。所以说,国家有难思良将。

人到中年,该思考养老的问题了,所以就想到了子孙的好处,这也是自然之理吧。

【好名之士,为义而死;好色之人,为情而亡】

谚语释义:崇尚名节的人,常常为道义而死;迷恋女色的人,常常为情人而亡。

作品链接:李瑞科《女皇武则天》第三十八回:“自古道:‘好名之士,为义而死;好色之人,为情而亡。’大丈夫为义而死,即死得其所,岂有何憾?”

点睛之评:人这一辈子,总该有个适合自己的追求。所以说舍生取义,还不如舍生取“宜”,也就是适合自己的东西。好名之士,为名而死;深情之人,为情而亡。怕的是没有什么喜好,如行尸走肉一般,吃喝拉撒,了此一生。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同理,活死人之有生,不如仁人志士之舍生也。

【狗眼看人低】

谚语释义:比喻势利眼,小看人。

作品链接:张长弓《青春》十:“财主家养肥的恶狗,也狗眼看人低,就同财主本人一样,专拣穷苦人下口呢。”

点睛之评:唐朝时的马周在不得志的时候,宦游长安,宿于新丰旅社。店主人忙着接待商贩,贫寒的马周自然遭到冷遇。马周并不以为意,取酒独酌,自得其乐。这里的店主人自然是狗眼看人低。

狗眼看人低的还有韩信的一个朋友,当时韩信寄食于他家,他老婆故意给韩信出难题,最后使韩信愤然离开。等到韩信衣锦还乡,找到他,说“你是一个小人,做好事不彻底”,只赐予了一点钱。对于狗眼看人低的人,这样的回报可谓恰当。

“狗眼看人,唯帽是重。”其实很多高人身怀绝技,却不显山露水,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如果只看外表和表象,常常会狗眼看人低,最终反而会羞辱了自己。所以,不应狗眼看人,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有令人敬佩的优点。

【树倒猢狲散】

谚语释义:猢狲(húsūn):猴子。比喻为首的人物一倒台,依附他的人也随之而散。

作品链接:南宋庞元英《谈薮》载,秦桧为相时,曹咏依附他做了大官。秦桧死后,曹咏被贬至新州。曹咏的妻兄历德斯便写了一篇《树倒猢狲散赋》讽刺曹咏。《雌木兰》第二出:“这贼假的是花开蝶满枝,真的是树倒猢狲散。”《红楼梦》第十三回:“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孙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一世诗书旧族了?”

点睛之评:小人之交甘若醴,醴,黏合剂也,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紧紧黏合在一起。一旦利益不存在,共同体就一哄而散,互相避之唯恐不及,此所谓树倒猢狲散也。依附在自己身边的人,并不都是朋友,有很多是势力的“猢狲”,要有清醒的认识,别指望他们在自己遭难时会坚定地站在身边。

【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

谚语释义:旧谓人往往见钱就动心。

作品链接:姚雪垠《李自成》:“他原是小商小贩出身,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我常常给他点小恩小惠,日子久了,他也就上了钓鱼钩啦。”

点睛之评:如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样,爱财之心人也皆有之,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财就等于食物、等于生命。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是不择手段,那就堕入下流了。

【可以意会,不可言传】

谚语释义:只能够从意思上心领神会,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作品链接:语本《庄子?天道》:“语之所以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单道台闭着眼睛,说道:‘这些事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要说,一时亦说不了许多。”亦作“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能语达”。《红楼梦》第五回:“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股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惟‘意淫’二字,可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能语达。”

点睛之评:古人有云,言不尽意,就是说言语不能把所有的意思都表达出来。语言能表达出来的意思只有一部分,剩下的部分要么无法表达,要么可以用别的方式表达,比如意会。昔日如来佛祖欲说无上妙法,然而闭口不言,众学徒皆瞠目结舌,只有摩诃茄叶会心一笑,于是佛祖说,他有无上妙法,藏于眼藏之中,只能以心传心,于是传于摩诃茄叶。有些时候,说话办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同类推荐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繁花落舞

    繁花落舞

    蓦然回首,原来,她从不是他心中的那支舞?那么在他心中,她又是什么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说话法则

    人生不可不知道的老狐狸说话法则

    老狐狸认为,一个人要想把话说好,就必须遵循一些法则。在这些法则的指导下,自然能够在人群中游刃有余。具体来说这些法则主要涵盖了六个方面:谨慎、时机、底气、氛围、换位和自制等。这六个方面也是说话艺术的六个结点。老狐狸不是在教你诈,而是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和水准,同时寻找到发挥的舞台。希望本书对所有致力于提高说话技巧的读者有所帮助。
  •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武帝身边的美女御医:女国医

    欢迎读者朋友登陆百度文泉杰吧《女国医》交流专区或加入本书qq二群11062259与大家一起讨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御医义妁的传奇人生一部全面揭露神秘中医文化史诗般小说!一部可以治病的小说!一部让你灵魂震撼的小说!一部可以改变你命运的小说一部让你在绝望中产生希望的小说汉武帝时期,义妁父母遭到太医院最高长官太医令丞崔府志的陷害,双双身亡,刚刚出世不久的孤女义妁被父亲生前好友民间大夫许善友抱走领养。义妁天资聪敏,对医术情有独钟,立志成为一名大夫。无奈生为女子,又加之养父的坚决阻挠,只得偷学医术。养父在瘟疫中献身,临终前告诉了她的身世。悲痛中更加坚定了她做一名德行高尚的大夫的决心。此后拜长安第一名医郑无空为师,苦学医术,悬壶济世,一时间被誉为女中扁鹊。为学习更高的医术,进入宫廷,几经倾轧与迫害,几经牢狱之苦,不卑不亢,先后做过乳医、女医、女侍医,最终被汉武帝册封为西汉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医。欢迎读者朋友登陆百度文泉杰吧《女国医》交流专区或加入本书qq群14921679与大家一起讨论。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

    ,本书旨在教育学生要敢于向他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多和他人交流
  • 校园纯爱:少女杀手成贤夫

    校园纯爱:少女杀手成贤夫

    (原题《痞夫有爱》,谨以此文留作青春纪念册)“痞子”其貌不扬,但主动、热情,因被误以为是窃书贼而相识的他,居然是校学生会主席,嬉皮笑脸,但也有安静好学的一面。作报告时,谦谦儒雅;学习起来,埋头勤奋。理性面对“痞子”,一拒他为了不可知的未来,二拒他为了让人烦恼的“桃花”。且看内腼腆、外滑头的痞子七十二变!花样年华里,优雅地中了爱情的十面埋伏。校园纯爱,散发一生的芬芳。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众神天下

    众神天下

    史诗般的神话时代。魔神蚩尤裂斩涿鹿。妖王孙悟空五行封印于异界。人神轩辕神秘失踪。无数神话中人物血溅沙场!无数迷团笼罩的上古传说,波澜壮阔的众神历史各大文明种族于战争悲歌中交替着一段段传奇,上古百族、仙魔大战、诸侯争霸、浮云苍穹!乱世之中神秘少年横空出世一一揭开不世之迷!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六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