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800000033

第33章 (1)

第十九章仙境一小时:隐隐约约觉察到的呼声 (1)

大幕终于要拉开了。所有化装细节都已完成。乐队指挥拿起指挥棒示意地轻轻敲一下乐谱架,乐队开始奏起柔和的拉幕序曲。赫斯特渥特停止了谈话,和杜洛埃以及他的朋友沙卡?莫里逊进了包厢。

“啊,让我们看看这位小姑娘表演得怎么样。”他跟杜洛埃说,声音低得谁也听不到。

在舞台上,六个角色已经在开头的客厅一场上场了。杜洛埃和赫斯特渥特一眼就看出,嘉莉不在里面,便继续低声谈他们的。摩根太太,霍格伦太太,和代替邦贝格先生一角的演员是这一场的主要角色。那位职业演员,名叫巴顿的,除了自以为是以外,没有别的什么长处,但在眼下这个时刻,这倒是显然很需要的。演珍珠的摩根太太吓得身子僵僵的,霍格伦太太喉咙沙哑。全班人马演得毫无生气,除了只是念念台词以外,就什么都说不上。戏失败得这么惨,结果是场上情绪不安,只是因为观众一片好心,但愿能演好,没有挑剔,才没有把遗憾的心情形之于色。

赫斯特渥特全然无动于衷。他早已预料到这场演出不值得什么。他所关心的只是忍耐一下,以便最后有个借口,并且献一下花,如此而已。

不过,第一阵恐慌感过去以后,演员们总算免于垮台。他们毫无生气地演下去,几乎把所有应该表现出来的表情都抛到了九宵云外,戏演得沉闷到了极点,到这时嘉莉才出场。

只消看一眼,赫斯特渥特和杜洛埃就全都明白她同样演得缺乏生气。她迈过舞台,有气无力地说:

“你啊,先生,我们从八点钟起就在找你了。”但是念得没有光彩,声音又那么微弱,真是糟糕。

“她害怕了。”杜洛埃低声对赫斯特渥特说。

经理没有回答。

她这时候念了一行台词,这原本是很有趣的话:

“啊,这等于说我类似救命仙丹嘛。”

可是,台词念得太平板,念得死气沉沉。杜洛埃局促不安。赫斯特渥特兀然不动。

在另一处,萝拉要站起身来,预感到灾难快临头了,悲伤地说:

“我但愿你没有说这个话,珍珠。你知道老话说得好:‘错把姑娘叫太太。’”

表演缺乏感情,就弄得很尴尬。嘉莉根本没有掌握住角色。她仿佛是在睡梦中说话。看样子,她肯定将一败涂地。她比摩根太太还要来得糟。摩根太太如今多少已经镇静了些,至少能把台词念清楚。杜洛埃不看台上,转而看观念。观众默默无声,自然是但愿局面能够好转。赫斯特渥特盯住了嘉莉,仿佛希望能对她进行催眠术,把戏演得好些。他朝她那个方向倾注着决心。他替她难过。

几分钟以后,轮到她看到一封由那个奇怪的流氓送来的信了。观众刚刚因为听了一场谈话引起了点兴趣。谈话是由业余演员和一个名叫斯诺基的演员俩人之间进行的。演斯诺基的是一位矮小个子的美国人,一个带点儿疯疯癫癫的独臂士兵,如今给人家送送信,维持个生活,倒确实表现出了些幽默感。他以藐视一切的气概,吼叫着他的台词,而别人却对这段幽默无动于衷,从而形成可笑的局面。可是如今他已下台,剧情回到了悲伤的场面,由嘉莉担任主要的角色。她还没有镇定过来。在她和闯进来的流氓这整整一场戏中,她始终不知所措,观众简直难以忍受,到后来,她终于退场,可叫观众喘了一口气。

“她太紧张了。”杜洛埃说,一边也感到自己说话分量太轻,是在撒谎:

“最好到后台去,跟她叮嘱一下。”

杜洛埃乐于干任何事,使得局面好转。他硬是挤到了边门口,表示友好的看门人让他走了进去。嘉莉正站在舞台边厢,有气无力地等待着上场的提示,浑身有气无力。

“听我说,嘉莉,”他说,一边望着她,“你千万不能慌。打起精神来。外边这些家伙算得上什么东西。你有什么好怕的?”

“我不知道,”嘉莉说,“仿佛就是演不来。”

不过,推销员能来,她是感激的。她发现全班人马都这么紧张,她自己也就失去了勇气。

“来,”杜洛埃说,“打起精神来。你怕什么?出场演下去,把它演好。你担什么心?”

在推销员感染的充满活力的情绪鼓舞之下,嘉莉多少恢复了点儿生气。

“我可真演得那么糟么?”

“一点儿也不。你需要的只是精神一些。就像你给我表现的那样。就像前一晚上那样,把头这么往上一抬。”

嘉莉想起了他在房间里那一次成功的表演。她尽力去设想自己是能演的。

“下面是什么?”他说,一边看着她一直在研究的台词。

“嗯,是雷伊和我的那一场,我拒绝了他。”

“好,务必演得生动些,”推销员说,“加把劲,这是要害所在。要演得仿佛自己满不在乎。”

“麦顿达小姐,该轮到你了。”提词人说。

“哦,天啊!”嘉莉说。

“啊,你一怕就呆了,”杜洛埃说,“来,打起精神来。我就在这儿望着你。”

“真的?”嘉莉说。

“是啊,好,演下去。不用怕。”

提词人招呼她了。

她出场了,还是像原来那么心虚,可是突然之间,精神恢复了些。她想到有杜洛埃在望着呢。

“雷伊,”她温柔地说,声调比前一回来得镇静多了。正是这一场在排演时导演认为满意。

“她自然一些了。”赫斯特渥特心里想。

她并没有能像排练时那般演出,不过演得好些了。至少观众看了不感觉到反感了。全场人马的进步使得观众不致光注意着她。他们颇有所改进,如今戏仿佛演得过得去了,至少在不是太难于对付的部分是如此。

嘉莉兴奋而有点儿紧张地下场。

“嗯,”她望着他说,“是不是好了些?”

“嗯,我看是的。就这样演。演得要有生气。你比上一场好上十倍了。去,上去,演得激昂些。要感动那些观众。”

“真是好了些么?”

“好些,我看是的。下面是什么?”

“舞厅一场。”

“啊,你准能演好。”他说。

“我不知道。”嘉莉回答说。

“啊,女人啊,”他叫了起来,“你是为了我演出的啊!好,现在上台去,演好。你会觉得好玩的。就像在房间里那么演。要是你能那样演,我包你演得很成功。啊,你猜怎么着?你能行。”

推销员往往由于热情和善意而说话言过其实。不过他确实认为嘉莉会把这特定的一场演得很好,他希望她能在大众面前重演一次。只是由于是在这样一个场合,他兴奋得什么似的。

时间一到,他卓有成效地给嘉莉鼓劲。他设法让她自己觉得演得很好。他跟她说话的时候,当初那种热切愿望的忧伤又涌上了她的心头,等到情节展开,她的感受便高涨起来。

“我看我能行的。”

“当然你能行。好,演下去,表演一手。”

在舞台上,凡顿太太正在恶毒地暗示着萝拉。

嘉莉在听着,感染到了什么东西——是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她鼻子轻轻地一嗤。

“这就是说,”那位职业演员扮演雷伊,这时说道,“社会是一个可怕的为侮辱报仇雪恨的人。你听说过西伯利亚野狼的故事么?要是狼群里有一只因为衰弱而倒下来,别的野狼就把它吞吃掉。这样的比喻听起来不雅,不过社会有狼的成分。萝拉对此装模作样,加以嘲笑。本来尽只是装模作样的社会,对这样的嘲笑是极端反感的。”

一听到她舞台上的名字,嘉莉为之一惊。她开始感到情况的辛酸。被抛弃者的感受侵袭了她的心头。她呆在舞台侧面的边上,思绪奔腾。除了热血在沸腾以外,她简直什么都听不到了。

“来,姑娘们,”凡顿太太庄严地说,“让我们照看好我们自己的东西。有这样的惯偷进来了,就什么都不安全了。”

“上场,”紧靠在她边上的提词人说,不过她没有听到。她由于灵感的触动,正以颇具风度的姿态往前走动。只见在观众面前出现的是一位美丽、骄傲的姑娘,随着剧情的发展,社会上一群野狼讥讽她,抛弃她,她终于变成了一个呼救无门的人。

赫斯特渥特眯着眼睛。他受到了感染。嘉莉的真挚表情已经打动了大厅里所有的观众。能融化这世界的那股热情的魔力正在发生作用。

与此同时,原来散漫的注意力给吸住了,原来游离的感情给集中起来了。

“雷伊!雷伊!你为什么不回到她身边去?”这是珍珠的呼喊。

每一只眼睛都盯住了嘉莉,她还是那么骄傲,那么蔑视一切。她到哪里,他们也跟到哪里。他们的眼睛紧跟着她的眼睛。

扮演珍珠的摩根太太朝她走来。

“让我们回家去吧,”她说。

“不,”嘉莉说。她的声音第一次表现出了那撕人心肺的素质,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要跟他呆在一起!”

她把一只含着谴责意味的手直指着她的情人。接着,以极端的朴素抒发了深沉的哀怨,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他不会再受苦了。”

赫斯特渥特体会到。他见到的是特别高超的艺术。大幕降下时,观念掌声雷动,而这正是为了嘉莉,因此,他的体会就加深了一层。他心想,她真美。她所取得的成就,比之他那个圈子里要高出一级。一想到她是属于他的,心里觉得甜滋滋的。

“精彩。”他说,然后一阵激动,便站起身来,走到了舞台的门口。

他见到嘉莉的时候,她还和杜洛埃在一起。他对她的情意说不定。她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和感情,几乎使他激动得晕头转向。按照他的心意是但愿能怀着无边的深情,把一个情人的赞美诉说个没完没了。不过杜洛埃也在这里,他也洋溢着情怀。而且他比赫斯特渥特还要来得沉醉。至少,按照事情的性质来说,杜洛埃的热情表现得更加鲜明。

“啊,啊,”杜洛埃说,“你演得好极了。这简直是了不起。我知道你准行。哦,你可真是小小的可爱的人儿!”

嘉莉眼睛里闪烁着成功的光芒。

“我演得还好么?”

“还好吗?我看是好得很。你没有听见一片掌声么?”

就在此时此刻,还仿佛有隐隐约约的掌声。

“我想我是抓住了点儿什么——我自己感觉得到的。”

说到这里,赫斯特渥特走了过来。他出于本能感觉到了杜洛埃身上的变化。他明白,推销员和嘉莉亲近,胸中涌起了嫉妒之心。在一刹那间,他责怪是自己把他打发到后台来的。他还恨他是个闯入者。他实在难以把自己硬拉到那么一个水平,只以一个朋友的身分来向嘉莉表示祝贺。可是,他终于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控制住了,而这可真是一个胜利。他的眼睛几乎跳动着他惯常的机智的眼神。

“我想,”他说道,一边望着嘉莉,“我该过来告诉你,你演得多么精彩,杜洛埃太太。太叫人喜欢了。”

嘉莉心领神会,回答说:

“哦,谢谢你。”

“我正在对她说,”杜洛埃插进来说道。他如今是因为她是他的人而高兴得什么似的,“对她说,她演得很精彩。”

“确实如此。”赫斯特渥特说,一边转过身来,眼睛望着嘉莉,而她呢,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了言外之意。

嘉莉喜气洋洋地笑了起来。

“要是你在戏的其它部分都演得这么好,你会叫我们把你看成天生的一个女演员。”

嘉莉又微微一笑。她体会到赫斯特渥特处境的敏感性,但愿能单独和他在一起,不过她并不了解杜洛埃身上的变化。赫斯特渥特发现自己如此压抑,难以说出话来,加上每时每刻对杜洛埃的在场心怀妒忌,只好装出一个浮士德的风度(这里指浮士德仪表温文尔雅而心怀奸诈。这只是对浮士德的一种解释。对浮士德有多种解释。——译者)一鞠躬走开去。出去以后,他妒忌得咬牙切齿。

“混蛋!”他说,“难道他非要老是挡道么?”他回到包厢时心情抑郁,光思量着处境的不幸,连谈话也没有谈。

同类推荐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
  • 自由

    自由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卫报》公推为“世纪之书”,十年来唯一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作家,被加冕为“伟大的美国作家”。多年来,我们以为再也不会读到这样的作品,那种濒临灭绝的真正好看而又伟大的小说。正如人们借由狄更斯来了解十九世纪的英国,后人也可以通过《自由》来了解二十一世纪初期的美国。《自由》出版前,奥巴马总统急不可待抢先阅读,赞叹“太惊人了”。美国传媒女王奥普拉:“一部惊人的大师级杰作。”《自由》讲述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十年经历的梦想与失败。乔纳森·弗兰岑以悲喜交织的手法,戏剧性地刻画了拥有太多自由带给人的诱惑与负担:无论是满怀情感纠结的家庭主妇、坚持当好人的丈夫,还是精神飘荡不定的摇滚歌手,以及叛逆、迷茫的青春期孩子,原来自由带给我们的,是幸福之外的一切……弗兰岑着眼于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充满思考和力量的文字,“记录”各个人物在一个肤浅的娱乐世界里如何挣扎着去学习生存、找寻意义,体察人类滔天的欲望和无边的痛苦,描绘出一幅格局磅礴的时代画像。
  • 绝望主妇日记

    绝望主妇日记

    爱情就像一杯牛奶咖啡,香香地飘再外面,天天地浮在表面,酸酸地含在里面,苦苦地沉在地面……如果受不得咖啡的苦,加再多的糖也是无畏,因为这毕竟是一杯咖啡而不是糖水。一切爱情都是苦尽甘来,后知后觉。
  • 车头爹 车厢娘

    车头爹 车厢娘

    《车头爹车厢娘》(作者刘华)是一部缅怀中国铁路的蒸汽机时代的长篇小说,这是对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和一个铁路世家的书写,这是关于一个国家的大规模建设时代的史诗性长篇。《车头爹车厢娘》讲述从抗日战争中沿着铁路走出来的枣庄奶奶和他的子孙们,亲历了一个为铁路而热血沸腾的时代,火车的汽笛声是深入奶奶精魂的生命之声,枣庄奶奶的一生见证了铁路飞腾的时代和铁路工人建设国家的历史:他们出身铁路世家,他们为铁路而生,他们为铁路而死,他们追随铁路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因铁路而进发出生命的激情,他们是中国铁路史和中国工业化历史的建设者。
  • 师傅

    师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二合一的网游

    二合一的网游

    《幻界二合一》是一款全新的网络游戏,其中的梦幻界是以东方文化为背景的模拟世界,奇幻界则是以西方文化背景为依托的模拟世界!当设定的融合条件被触发后,两个幻界将被联系在一起,而隐藏的真幻界也将被打开!主角是一个在平凡中幻想着自己不平凡的御宅一族,更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游戏的小人物,之所以会玩游戏,完全是因为受到了房客的蛊惑!且看他在游戏中是翻云覆雨,还是默默无闻!
  • 邪王的宠后

    邪王的宠后

    庆历二十四年初夏,灵国太子因涉及巫蛊之术,被流放,永不得回京城青林。庆历二十七年的初夏。六月的天气,已经毒的让人受不了,空中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点风,一切树木都无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今年夏天的天气出奇的热,就连御花园的牡丹揽月也一直开到六月,没有一丝凋零的迹象。那后宫里的老麽麽们私下里说着,这是一个不祥的兆头,只是谁也没去理会。“公主,小公主,小心中暑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挽冰消

    挽冰消

    长篇架空历史的古风小说,讲述了在险恶江湖中,离家出走的富家公子与刚出师门的女侠之间发生的种种温馨搞笑的感人故事。
  • 落花风起,你不来

    落花风起,你不来

    这是一场由订婚引发的将计就计。凌向佑:“我想护你一世安,为你做尽所有事。不求你理解,只盼有朝一日能捧着热腾腾的满意结果到你面前,让你开心”。想让你眉目含笑,恣意潇洒,率性纯真,一路笑闹到我面前。至今仍记得当年的画面:阳湖桥上,西风乍起,落花纷纷,春水微皱,你眉弯浅浅,笑颜赠春风。我希望,最后的最后,你依旧如昔。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凭什么发财

    温州人在“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的情况下白手创业,起点低,风险小,回报率稳定,被誉为“东方犹太人”。他们关注市场,不在乎形式。当人们都在一味地追求“最好”时,温州人重视的却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温州商人所取得的成绩为世人所注目,吸引着许多人学习他们的经商模式,探寻他们的创业致富精神。《温州人:凭什么发财》从温州人生存理念、思维方式、经商手段、金钱观念、创业精神等方面讲述了他们创业致富的风雨历程。事例生动,故事感人,文笔清新,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是立志从商者必读宝典。
  • 听说这岁月你来过

    听说这岁月你来过

    本文1vs1,双处。一句话介绍:我那一无是处的青春,最惊喜莫过于,你曾出现在那里。他是黑了心肠的翩翩佳公子,偏偏她被蒙蔽了双眼。徒劳的爱着一个人有多卑微,只有爱过的人才明了。她几度被磨难压垮终于再遇良人,他却如磐石骤然神降在眼前,以深情地模样。爱你的,和你爱的,你要选哪一个?当最爱的和不堪的过往重合,当陷入往事的谜团逐步揭晓。直到风都逆转,塔都推倒,桥都崩毁,你还肯爱我吗?
  • 笑忘书

    笑忘书

    小说主要写了三个人。姥爷,小舅,三姨。姥爷几乎像个世外高人,游手好闲了一辈子,生了六个女儿。小舅擅长做菜,后来渐渐落后于时代沦为小工。三姨不满乡村生活,十六岁不告而别离家出走,在城市中历尽艰辛,十年后荣归故里,短暂停留后,再次离乡漂流,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