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000000047

第47章 反抗9

乐队指挥被首先开刀,而且他不会只对其艺术作一般性的讨论。他毫不留情地指责本城或邻近诸城的同事,或者用了明显的隐喻,而且让人不言而喻。比如,每个人都认识那个官廷乐队指挥,阿洛伊?洪?范尔奈,这个老人小心谨慎,满身荣誉,但以胆小敷衍著称,不敢指摘乐师们,而只会毕恭毕敬地模仿他们的动作。他有二十年的声誉和至少经过学士院的什么大官盖过章 的作品,但绝不敢在节目中加入新作。克利斯朵夫用挖苦的口吻表扬他大胆,赞颂他发现了加德、德沃夏克、可夫斯基;表扬他乐队演奏准确,节拍完全吻合,表现淋漓尽致;他提议下次音乐会,配上器乐演奏车尔尼的《速度练习曲》,又说他过于操劳过于热情有损身体。——接下来,克利斯朵夫对于他指挥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作风给予了猛烈的抨击:?

“滚吧,滚吧!你们这些该死的家伙!……你们难道从不知道战斗是什么吗?不知道对人类的荒谬和野蛮的战斗是什么吗?——还有那种欢笑着对抗他们的力量,噢,你们全不知道。那种力攻击的对象正是你们啊,可是你们可贵地听着,或者忍着呵欠在演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既然你们厌烦这个曲子,那么爽快地说出来罢,说你们讨厌那曲子,烦得要命!——你们的勇敢要等到什么时候表现?是在等光着头驼着背,忍着路边狂风而恭候大人物的时刻吧?”?

至于那些音乐界老前辈演奏以前的名作而用的“古典”风格,他一味冷嘲热讽,没有一句好话。?

“古典!这个可以囊括全部的词。所有应有的自由的热情全被如学校的课本一样删改过了!古典学院关进了一切生命自由,那受着长风吹打的广袤平原。那一颗颤动的心本应有激烈的节奏,如今却被奏成钟鼓的摇动,安安静静又循规蹈矩,被迫踩着四拍子,又在重拍那儿加强一下!……如果你们存心要将大海装入小玻璃缸,那么就放些金鱼进去,这样才可能鉴赏大海。也只有等到生命被扼杀之后,你们才懂得生命是什么。”?

对于这帮被他称为“打包匠”的乐队指挥,他虽然一点儿不留情面,但对“马戏班骑师”式的名指挥们他更加不客气,——周游各地的他们,演出手舞足蹈的姿势供人欣赏,又踩着大名家的背卖弄本领,那人人皆知的作品被他们搞得面目全非,难以辨别,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中施展他们矫捷的身手。克利斯朵夫给他们的评价是:卖弄风情的老妇,流浪江湖的吉普赛人,走绳索的卖艺人。?

与此同时,他开始嘲弄演奏家。他批评他们卖弄手法的音乐会时,说自己不是内行,认为那些机械练习应交给工艺学院的去干,例如时间的长短,音符的数目,耗费的精力等,只有通过图表才能表现,才能估量它们的价值。但是如果音乐只顾及作品物质的一方面,认为艺术的价值只存在于那机器的英勇壮烈,那么他认为这未免太丑恶太可耻。他无法忍受所谓的“钢琴之狮”,“钢琴之豹”。——同时对于德国那出名的老学究们,他也严厉批评,因为他们顽固不化地保持原作的文字,一点儿不接受奔放的思想,并且如汉斯?冯?彪洛夫(为德国十九世纪最大的钢琴家和指挥家之一)一样把一阕热情洋溢的奏鸣曲演奏成教大家上朗诵课的台词一样,令人昏昏欲睡。?

歌唱家他也不放过。那些粗俗笨拙的歌唱和浮夸的唱腔,他早就有话要说。这不仅源于他和那位蓝衣太太的争执,而且还有那让他无法忍受的歌唱。到了这步田地,他已分不清他的眼睛和耳朵哪个更难受些。谈到俗气的舞台、难看的服装和火爆的颜色,克利斯朵夫因为缺乏比较而不敢妄加评论。他更厌恶的是那肤浅的人物、举动、态度以及不自然的演唱,还有那不能感染观众的表情,那些演员冷漠地从一个角色换唱到另一个角色,只管音域相仿。那些得意洋洋的妇人,从伊索尔德唱到卡门,一径只顾显卖自己。居然会把安福太斯唱成是费加罗!克利斯朵夫最痛恨的乃是恶劣的歌唱,尤其是那些古典作品一直以音乐旋律为美。十八世纪末期那完美的音乐已无人会唱,也无人肯再潜心研究。如今再也没人会想到音乐和诗,什么都是无关紧要的,甚至细节的疏忽和错误的音符,却又借口说只有作品的全体才重要,思想才重要。?

“思想!那么就来谈谈思想。好像你们颇懂思想!……不管你们懂不懂,起码要尊重思想表现的形式。让音乐成为音乐!”?

克利斯朵夫看到德国艺术家对于深刻思想的关心不亚于开玩笑。所谓表情、思想,他们全用上了。他们可以从一双羊毛靴子和一座弥盖朗琪罗的雕像中找到思想,——不多也不少,他们用同样的精力演奏不同的作家不同的作品。大多数人只关注音乐的音量,只要不是杂声就行了。德国人对于唱歌的关注只是为了声带的运动,他们还要在此过程中尽量鼓气,尽量放出去,有力而持久地同时打着拍子。克利斯朵夫甚至说可以送某个女歌唱家一份健康证明。?

他斗志昂扬地从台上跳到台下,把那些观看他叫喊的群众怒斥了一番。群众被他骂得哭笑不得,他们真是太委屈了:他们小心地不加入任何艺术论战,留神地不参与任何棘手的问题,惟恐犯错而对一切都喝彩。克利斯朵夫恰恰看不惯他们的喝彩。连恶劣的作品也认可,可恨!但克利斯朵夫又说,最不该拍手的反而是那些伟大的作品。?

“太轻薄了!你们只作出热烈的表象!……算了吧,这恰好成了反证。你们还是等音乐闹剧结束时再喝彩吧。那些段落是写给如莫扎特所说的‘驴子的耳朵’,不懂音乐的人的。你们随便拍手吧,本来你们的叫嚷也是音乐会的一部分。但是跑到贝多芬的《弥撒祭乐》之后鼓掌,你们不觉得可笑吗?你们一无所知,一无所见,一无所感,一无所悟!你们却把艺术家的痛苦当作一出戏,把贝多芬临终的血泪描写看作演戏!对着耶稣的十字架你们竟喊:‘再来一次!’这个圣人痛苦挣扎的一辈子结果被你们愚蠢地作为一个小时的消遣。”?

不肯就此罢休的克利斯朵夫头脑一热,越过群众如一颗炮弹直轰那个圣坛,那个禁地——庸才俗人避难的批评界了。同行被他骂得面目全非。有一个人胆敢攻击最有天才的作曲家,最前进的乐派代表,哈斯莱。这个天才写过的标题交响曲有些偏激,但毕竟是才华横溢的作品。克利斯朵夫因为自己小时候见过那人,而且对他保留有纪念,一直心怀感激。现在那愚蠢的批评家竟来批评他心中的天才,他被气得大声反抗:?

“反了!反了!这世界上除了王法还有别的法纪。天才不仅不会因你的批评而走庸俗的道路,他还会自创法纪,使其成为大家的规律。”?

有了这段专横的开场白,克利斯朵夫就狠狠抓牢这倒霉的批评家,把他近来写下的荒谬文字一一指出,加以痛快淋漓地批评。?

受侮辱的是整个批评界。对于论战他们总不去沾染,不愿笨头笨脑地去舌战;对于克利斯朵夫他们很了解,知道他内行而且没有耐心,至多不过是有几个人含蓄地说这样优秀的作曲家跳出本行乱撞真太可惜了。不论意见怎样,他们认为他与他们一样享有批评家的特权:可以批评一切而自己不受批评。但由于克利斯朵夫破坏了同行间的默契,他立刻被看成公敌。在他们看来,胆敢冒犯为国增光的宗师的一个青年必须给予剧烈回击。不过他们不会写那些有系统的辩论文章 。——新闻记者虽有他们特殊的本领,可不顾对方评论而照例自弹自唱,现在他们也不愿与有充足实力的敌人在阵地上对垒。

——在他们经验的指导下,他们知道报纸的读者只喜欢报纸实事求是,若有辩论的口气,反而会降低威信,不如直接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更有力的是否定。重心定律不也这样教导大家吗:一粒石子抛下来比抛上去容易得多。这样一来他们便逐日在显著的位置用阴险、挖苦和侮辱的短文无所不至地批驳克利斯朵夫,把傲慢的他形容成可笑的傻子,却从不指名道姓。他的言论被他们改得荒唐滑稽;又讲他的轶闻秘史,一大半凭空捏造且编得很精致,借此来批驳克利斯朵夫和城里的人,尤其是与宫廷方面的关系。他的外表、面目、服装被勾勒出一幅漫画,这种传播频繁出现,大家终于认为克利斯朵夫真是这副模样了。?

由于杂志社还未挨打,克利斯朵夫的朋友们对此满不在乎。外面的攻击现在仅是警告:人家有意把克利斯朵夫与杂志社分清,不想拉它下水。但他不怕声誉被毁着实令人奇怪;于是他们又暗示他:再不检点,编缉部的其它人就难免受难了。亚陶尔夫?梅和曼海姆刚开始受的攻击不猛烈,但社里的人已开始紧张了。曼海姆只觉得好笑,他的父亲、伯叔、堂兄弟以及无数的家族,自命对他的行为有监护义务,现在一定又为之愤慨了。但亚尔陶尔夫?梅却认为事关重大,嫌克利斯朵夫使杂志社受牵连,结果被克利斯朵夫不客气地反驳。其余几个认为是克利斯朵夫替他们在梅身上出了气,竟也不说什么。暗中高兴的是华特霍斯,他说真正的厮杀必须砍破几个脑瓜。当然不把自己包括在砍脑袋的行列中;他以为自己靠着他的门第与社会上的关系位于绝对安全地带,而让他的犹太同志们吃些亏也有好处。不过高特林和哀朗弗尔可是会回敬的。

让他们不愉快的是克利斯朵夫的死心眼儿使他们的朋友,特别是女朋友,跟自己关系弄得很坏。最开始的几篇文章 ,他们认为这种玩笑开得很妙:他们钦佩他捣乱的勇气,也以为只消一句话便可使他降低斗志,至少对他们的男女朋友手下留情。可是他们想错了,克利斯朵夫疯子一样蛮干着,简直让人不可理喻。如果让他肆意妄为下去,大家都不用活了。他们的朋友们已经哭叫着冲到社里来发火了。他们想方设法让克利斯朵夫留点儿情面,而他根本不听。双方都动了气,但克利斯朵夫态度依旧。华特霍斯看着那些着急的朋友很好笑,不动声色地故意袒护克利斯朵夫。他比他们更欣赏克利斯朵夫那股痴劲儿,佩服他不为自己留后路,只顾埋头撞人。而曼海姆则更乐于看这场锣鼓喧天的闹架,他看着克利斯朵夫拳打脚踢,觉得把疯子带入循规蹈矩的人群中来真是好玩儿。受妹子影响,他也开始认为克利斯朵夫有些傻头傻脑,但他更喜欢他了。他要在他喜欢的人身上寻找快乐。这样他和华特霍斯出于不同目的分别支持克利斯朵夫。?

他很务实,虽然自以为不实际,为朋友着想,他认为应把他的利害关系与最前进的音乐团体联系起来。?

瓦格纳友谊会是这个城市与德国其他城市一样具有的反抗保守思想的代表。现在瓦格纳的声望已被世人公认,作品也进了德国所有歌剧院的节目,现在替瓦格纳辩护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但瓦格纳的胜利也不是大家心悦诚服的,而是硬争取来的;像在这样与时代潮流完全隔绝的小城里,大众骨子里的保守心理仍很牢固。只知道自命不凡地宣扬自己古老的名气。德国人天生对新思想新潮流有顾虑,他们懒得体会那些虽未经过几代人咀嚼的真实而强烈的东西,而且这种恶习比别的地方表现得更厉害。

瓦格纳的作品无人敢非难,但大家也不乐意接受受瓦格纳思想影响的作品,这一点正是上面所说的民族性的表现。倘若瓦格纳友谊会能够热心保护所有艺术界的杰出力量,那么有许多有益的事可供他们做。有时他们也确实尽力做了,鲁克纳和胡戈?沃尔夫便是例子。但瓦格纳成为大宗师之后的自私会波及全会门徒,拜罗伊特既然不演他人作品而成为信仰独一无二的天堂,那么拜罗伊特的小支部成就成为信徒们尊崇的一个上帝的小教堂。充其量他们不过在把几个忠实信徒的神位供在旁边的小桌上,而这些信徒同时必须对多才多艺的圣人、音乐、诗歌、戏剧、玄学等各方面的祖师表现出五体投地的信仰,同时循规蹈矩地服从他神圣主义的一字一句。?

同类推荐
  • 蜀山剑侠传2

    蜀山剑侠传2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茵梦湖

    茵梦湖

    本书荟萃了作者十三篇抒情小说,如名篇《茵梦湖》《白马骑者》《燕语》等,还精选了他十九篇抒情诗。其中《茵梦湖》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莱因哈德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情爱甚笃,可是伊丽莎白的母亲却把女儿嫁给了家境富裕的埃利希。多年后,莱因哈德应邀去埃利希在茵梦湖的庄园,旧日的恋人相见却是一片惆怅。小说谴责了包办婚姻,不仅主题鲜明,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其优美的笔调,清丽的风格,生动的故事,对人物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施拖姆的时代已经久远了,但是相信,他的作品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两个人的寂寞

    两个人的寂寞

    只需要彼此祝福吧,再也不要见面,再也不要联系,再也不要去介入对方的幸福。不伤害你,不伤害自己,更不要再去伤害其他人。两颗心,就那么一直凉下去凉下去,彼此相依,再也感觉不到温暖。谁曾想像过到最后能给与对方的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两副柔弱的肩膀,加在一起仍然承受不住现实的爱情,爱就如此不堪承受生命之重。
  • 夜色温柔

    夜色温柔

    描写的是一个出身寒微但才华出众的青年对富有梦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终如何遭到失败、变得颓废消沉的故事。
  • 可可西里狼

    可可西里狼

    一支解放军的测绘分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执行测绘任务,在那里和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和人性中的善恶发生的悲怆、凄惋、鲜为人知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北大周末智慧课

    北大周末智慧课

    关于爱与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千百年来谁也说不清,爱里含着恨,恨中又有爱,爱恨交织,爱与恨是一对冤家。没有绝对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由的爱与恨。在人生的长河里,爱与恨各是两个支流,沿着哪条河流都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也只是能让人明白一些道理,无法让你明白爱与恨的真谛,智者也只是能给你一些经验,也无法教你判断爱与恨的是非。爱了,恨了。快意人生,敢爱敢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长河中迷失自己。爱与恨只有自己用心去体会。
  • 阳光照进现实

    阳光照进现实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前世今生爱相随

    前世今生爱相随

    【本故事纯属虚构】林青青同学意外坠马,竟然穿成了一朝废后,不就是一个皇后吗,她不稀罕!她要做一个混吃混喝的小米虫!她要活色生香地调戏美男!哦!NO!她不要和顺治玩亲亲!什么?他胆敢接乌云珠入宫!这还没完,他竟然和乌云珠夜夜狂欢!好你个顺治!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穿回现代当明星去!呃!怎么顺治的影子总在她眼前晃呀晃,晃得她忧心忡忡......好吧!她当他已改过自新,在穿越之门开启的时刻重新穿越回去......
  • 封魂罐

    封魂罐

    古玩浪子卷入考古谜案,一个战国封魂罐。牵扯各路人物,共赴千年古迹闵王台。手足兄弟离奇失踪,却留下当年父亲的一本日记和一串神秘数字87201,触摸封魂罐之人相继人间蒸发。散发异光的鱼鳞,诡异邪毒的小虫。辟邪血沁的玉器……事件愈演愈烈,而线索扑朔迷离,仿佛有幽魂暗中操控一切。所有人深陷重重悬案。不能自拔,阴魂频频托梦,是真是假?是中邪还是阴谋?
  •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弃妃冷魅:独霸帝王宠

    弃妃冷魅:独霸帝王宠

    祈敛玉,普普通通千金小姐一枚,小时拜师学艺,会毒术,第一次嫁人只因为她是宰相的女儿,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便受了冷落;第二次又为了公主和自己师弟能顺利在一起,不得不嫁人拉关系,可是却被一把大火终结了一切……终于经历了风风雨雨才找到那个对的人,殊不知他却陪着她经历了两朝颠覆,默默在背后支持她,只是没想到这么一个爱自己的人却还要被另一个喜欢自己的人背后刺了一剑......
  • 腹黑少爷迷糊妻

    腹黑少爷迷糊妻

    人人道,贺濯阳是当今社会纯度最高的黄金单身汉,要智谋有智谋,要财富有财富,要长相有长相,要风度有风度,简而言之那就是要什么有什么。女人无限爱慕,男人无限嫉妒。哎,谁人知道他也很烦恼啊。“那个,如果你没什么事情的话,请向路边躺一躺,我还有急事!”这种人也能当老师?没看他满身是伤吗?难道他身上的血在她眼中是菜汤吗?上官云释,本少爷和你杠上了!片段一“少爷!少奶奶和夫人吵架了!”“吵就吵吧!婆媳问题自古就有,不吵才是古怪!下去吧!”贺濯阳对那人挥了挥手,便又将注意力放在文件之上。“少奶奶说了,要是你不去帮她的话,她明儿个就给你带绿帽子!那个送帽子的人绝对是……”管家的话还没传完,便看见自家少爷飞也似的跑了出去。片段二“哎呦!贺大哥,你就陪陪人家嘛!人家好不容易才见着你!”办公室里,刚刚送走瘟神的贺濯阳又开始头皮发麻!不是已经送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酝酿了好久才酿出笑容,这才抬头向门口看去,然后他傻眼了!上官云释媚眼如丝的走了进来!“老公啊!桃花运很盛嘛!嗯?”“呵呵呵……”贺濯阳干笑,很是讨好的笑道:“都是老婆照顾的好!”片段三“你就是黑道皇后?”贺濯阳瞪着眼前同样不可置信的上官云释,他眼中迷迷糊糊的小妻子,原来便是黑道人人闻风丧胆的黑道皇后。“你就是赤炎的国王?”上官云释非常受打击的看着自己老公,平时被他欺负欺负就算了,竟然敢……“哇……哇……”上官云释一下子蹲在地上哭了出来。“喂……好好的你哭什么啊?”“我被你欺压这么久,要是被别人知道了我丢不丢脸啊?我以后怎么带弟兄啊!……呜呜……”“……”推荐好友文文惹上豪门冷少龙妻凤夫王爷,王妃爬牆了师兄,你别跑强索妾欢长官,矜持一点总裁,轻一点
  • 喜鹊泪

    喜鹊泪

    草奴男友为了她而身亡,一只喜鹊,一把玉如意,把齐宣带回百年前的时空。万万没有想到男友的前世竟然是清朝康熙帝第四子胤禛!为了报恩,她把自己献身给康熙。没想到,她无欲无求却换来别人更多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