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6900000007

第7章 走向人生的"最辉煌"非如此不可顾准传(1)

无须任何没收政策,却肃清了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残余经济势力,顾准的"逼走法"很快被推广到各大城市,外资企业相继以和平的方式离开中国。

争论结束,真理打败了谬误。然而,因为得罪了某些高层,顾准今后的人生之路注定崎岖坎坷。此时,一种传言开始在官场上悄然流布:顾准这个人就是不服用。

红色土豪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顾准作为上海地下党干部,离开革命圣地延安。不久,他摇身一变,变成了顾老板。当时,共产国际业已解散,党员缴纳的党费又杯水车薪,中共不得不绞尽脑汁筹措经费。华中局在党中央的建议下,成立了许多由党委投资、以私人名义注册的公司。

这些被称作"党产"的企业同工商局备案的其他公司表面上一样,但活动能量却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

它们可以调动大量的资金,利用军队、地下党等各种关系网进行内外贸易,一些海外华商和国民党大员为了追逐高额回报,也暗中同"党产"公司秘密交易。经华中局书记邓子恢(1896-1972)批准,华中财委指定由顾准来负责华中区的"党产"工作。腰缠万贯的顾老板大笔一挥,"利丰棉业公司"挂牌营业,汪璧担任会计,协助他开展工作。

顾准先搞大规模的棉花收购与出口,继而扩大到棉纱、棉布等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最后利用地下党的关系开拓了上海市场,使利丰逐渐成为远近闻名、如日中天的"民营企业"。

顾准一鼓作气,又兼任了鸿济外贸、大成贸易等公司的总经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作为党产的"总舵主",顾准每天过手的资金成千上万,但他克己奉公,以清教徒般的自律将所有利润全部上缴,不留一个铜板。

1946年6月,国共谈判破裂,内战全面爆发。由于华中党产摊子铺得太广,一时难以收手,为处理好善后工作,顾准在大军压境的危情下依然坚持了三个月,才同李一氓一起向山东撤退。渤海区是山东最为富庶的地区,在此,顾准同中央财政经济部的秘书长薛暮桥(1904-2005)展开了一场耐人寻味的争论。当时,渤海区在财政厅长顾准的经营下,生产的粮食完成上缴和储备后仍有大量积余。

顾准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趁此机会帮老百姓提高生活水平。邻近的敌占区正好缺粮,粮价很高。顾准颁布了一条新规,准许治下有富余粮食的农户拿出一部分到敌占区的市场上交易,换取他们各自所需的物品,尤其是区内短缺的茶叶。

政令下达后,渤海区的百姓欢呼雀跃,纷纷推着小车去自由贸易。同时,顾准又在边界设卡,照章收税,大大提高了区委的财政收入,一举两得。

可惜,这一消息传到西柏坡(党中央所在地),薛暮桥不高兴了。财政经济部领导中共在全国的财经工作,薛秘书长给顾准发去了申饬的电报,说他资敌。出于战争的考虑,当时的解放军严禁对敌占区输入粮食。然而,顾准对薛暮桥的论调却不以为然,他发了封辩解的电报,不谈什么苍生大义、阶级敌人,而是从尊重常识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切切实实地为百姓谋利。

薛暮桥固执己见。两人通过电报你来我往,谁也不能说服对方,一直处于胶着之势。

彼时的中共党员皆信"真理不是权威的孩子,而是时间的"。因此,无论是中财部部长董必武,还是华东局书记饶漱石、副书记陈毅,都静观这场辩论,并不插嘴或干涉。

上海滩的钱袋子

1949年5月,解放军进攻上海。进攻前夕,陈毅命令攻城部队"不准开炮,不准爆破,就是子弹也要长眼睛,避免误伤市民"。

作为接管上海的干部,顾准和潘汉年、刘晓等人在丹阳县集合待命。

眼看胜利在望,大家都很兴奋,来到一个小饭庄喝酒庆祝。回顾地下党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在上海战斗的往事,畅想新中国的明天将何等美好,顾准醉了……五月二十四日,先头部队攻入上海市区,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1900-1954)在吴淞口登船,仓皇撤离。

顾准被任命为中共上海市财政局长兼税务局长,随接管委员会入驻南京路的金门饭店。

由于需要接管的部门众多,人手不够,上海地下党赶来帮忙。年轻的地下党员顾树桢见到顾准后非常兴奋,对他的年龄发生了兴趣:"顾局长,您究竟多大年纪?"顾准道:"三十四。"顾树桢惊讶道:"我念大学时就看你写的《银行会计》,来见你前,猜测至少也有五十岁了。"顾准笑道:"出书时我十九岁。"顾树桢这才恍然大悟,对顾准更是敬佩有加。

五月二十七日,顾准率顾树桢等人接管财政局。当他坐在豪华的局长室传唤原国民党财政局局长汪维恒(1896-1971)时,汪突然要求同顾准单独谈一谈。

顾准沉思片刻,答应了。待旁人退下,汪维恒爆出一个惊天大猛料:其实我是共产党。1925年,汪维恒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李克农(1899-1962)手下干情报工作,潜伏在胡宗南的三十四集团军。后受陈诚举荐,任少将军需署长,在国共内战时为共产党源源不断地提供军事情报。

上海解放前夕,他秘密策反国民党上海市市长陈良(1896-1971),结果却被陈市长委任为财政局长。

汪维恒告诉顾准,他早已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只等接管领导上门。而且,他还有台湾军事设施和美军顾问团的绝密情报,要立即呈交给自己的上线潘汉年。

顾准打了个"了解"的手势,又使了使眼色,让门外诸人进来。汪维恒心领神会,当着众人的面对顾准鞠躬行礼。顾准厉声道:"你就是国民党上海市财政局局长汪维恒?""是。"汪低着头回答。

"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委员会财经接管委员会,正式接管上海市财政局!"汪维恒马上让随员递过大印、钥匙和账册,由他双手呈送给顾准。接管手续完成后,忍俊不禁的顾准派人将汪维恒秘密送往潘汉年处。

他这才舒了口气,并点燃一支自己最爱的飞马牌香烟。飞马烟是新四军当年生产自救时由二师烟厂创建的品牌,虽说后来同"中华"齐名,但因用料低廉、工艺简陋,事实上是劣质烟。但顾准酷爱这一品牌,对它怀有深厚的革命感情,长期只抽飞马牌香烟,结果死于肺癌。

几天后,新政府在国际饭店的丰泽楼大宴上海各界人士。陈毅市长邀请梅兰芳、周信芳等艺术家为全体军政干部上演了《贵妃醉酒》、《打渔杀家》……

新时代开始了。国民党留下的是一个物价飞涨的烂摊子,工业也陷入瘫痪状态。

一万多家工厂,只有30%维持开工;面粉业由于北运道路不畅,产量不到内战前的十分之一;占工业总产值75%的轻纺业,也因缺原料、无销路,基本停产。

遏止通货膨胀、恢复上海经济,是摆在顾准面前最急迫的重任。为稳定物价,新政府用人民币从市民手中兑换一钱不值的金圆券。

但因物资供应跟不上,成了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华东局财委和市政府反复研究,提出两个空洞的解决方案:1.繁荣上海工商业的生产与流通。

2.积极增加政府的税务收入。问题是,在接管中,尚能盈利的民营企业都被华东财委要走了,留给上海的只有经营不善的国营企业,如自来水厂、发电厂,顾准想要开源节流,异常艰难。

同时,企业家人心惶惶,骑墙观望,都不敢扩大生产。社会矛盾也空前激烈,工人视业主为"反动派",有的甚至认为应该像土改一样把工厂的资产直接分给工人阶级。

对此,顾准采取的办法是:尽快扶植民族工商业,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培养税源,打击偷税漏税。

从晚清到民国,税制管理一直十分混乱,偷逃现象严重。逃税越多,税率越高;税率提高,逃税更厉害。

为了正本清源,顾准把过去遗留的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悉数废除,并公布了一项新规:允许私营企业按人民币物价重估全部财产价值,使之接近实际情况。

这对饱受多年通胀之苦,账面金额与实际资产严重不符的实业界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

接着,顾准连续在税务局主管的《税务通讯》上撰文,阐述自己试图建立依法征税体制、反对运动式征税的观点。四十多年后,经济学家戴园晨在一篇文章中回顾道:"这种依法还是不依法的争论,当时以顾准的去职告终。而今,税收的随意性仍是经济工作中的陋习。"而具体的征税方案,顾准则大胆采用了税政处副处长吕若谦的建议:自报实交,轻税重罚。

由于税率很低,给正在复苏的工商业创造了宽松的经营环境,也为暂不熟悉业务的共产党税务人员提供了学习的时间(曾有税务干部看到一家人露天摆了十几桌办喜事,上前查问酒席是否交税)。但在抽查稽核中,遇有瞒报或少报的,则课以重罚。

定下政策后,署有顾准大名的征税公告贴满大街小巷,并在报纸上全文刊登。

时隔二十年,上海市民发现,顾大才子又回来了。不到两个月,新政旗开得胜,不仅税金大量入库,通胀也有效遏制--顾准的工作得到了陈毅与陈云(时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的高度认可。

信心满满的他找到地政局长汪维恒,建议同自己联手,以地价税回收外滩的"万国建筑群"。

汪维恒极力支持,同后来官至外交部部长的黄华(1913-2010)一道从旁协助。

由于新中国不承认过往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底气十足的顾准对私有土地估价后征收重税。上海解放后,洋商们陷入经营窘境,此刻又面临天价的税单,一个个直冒冷汗,只好将各自的豪华建筑拱手相让,以抵交欠税,而后溜之大吉。

无须任何没收政策,却肃清了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残余经济势力,顾准的"逼走法"很快被推广到各大城市,外资企业相继以和平的方式离开中国。

谁敢在顾准手里逃税?

解放之初的上海,经济任务繁重。既要从财力上支持肃清残敌、调运粮食、供应煤炭、抢修公路桥梁,又要疏散、救济十几万难民,清除城市垃圾、恢复交通秩序,还要为市民注射防疫针、改造租界供水系统各自为政的紊乱状态。

并且,上海还苦苦支撑着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在资金支持上,顾准功不可没。

当然,高效的工作离不开科学的团队建设。据时任顾准的秘书陈新华回忆:

一次,顾准突然对我说:"我总是觉得自己一个脑袋实在不管用,接触面不广,考虑问题的局限性很大。我们能不能想个法子,把全局员工调动起来,号召大家面对严峻的形势,都来动脑、动口、动手。"他拧着眉头,紧闭着嘴唇,额头上显出深深的皱纹。忽然,他伸出左手狠劲往下一劈,朝我道":对,来个"大脑袋"活动!""什么叫"大脑袋"活动?"我纳闷地发问。"集中所有人的脑袋,融汇每个人的智慧,这岂非"大脑袋"?"他笑着说。"大脑袋"活动开始了。每到周六下午,全局员工都要到位于外滩6号大楼的本部学习。顾准亲自上大课做报告。

说是报告,更确切讲是谈心。因为他讲话从不用稿,而是针对大家的思想动态坦诚地和员工们交换意见,谈心里话。员工们根据局长的讲话,随时可以递张条子,写上三言两语都行。每当此时,顾准总是详细地做出解答,然后像珍藏宝贝似的把这些凌乱不堪、毫无规则的小纸片小心翼翼地夹在自己的笔记本里。

为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他总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多少次,他都是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午饭,一边用心听着汇报。有一回,我觉得他实在太辛苦了,便主动为他写好了上大课的稿子。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大传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关羽:名将·武圣·大帝

    山西关夫子——关羽,生前为将、为侯;死后封王、封帝;成圣、成神。他的传记载于史籍,他的故事在说话、话本、小说、稗史以及民间口头演绎流传;他的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勾画塑造;他的道德情操被讴歌赞颂;他的“神灵”被膜拜奠祀,以致于“庙食盈寰中,姓名遍妇孺”,成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影响久远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崇拜长期不衰。非但如此,就是在国外如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关羽也受到相当的崇敬,有众多的信徒。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热门推荐
  • 捡个仙君来压寨

    捡个仙君来压寨

    她容颜绝色,惹来桃花无数。奈何算尽天机,却终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前世她视他为仇敌,今世他费尽心思成为她的伴侣。一个对感情一无所知,一个断了情根,他所做的一切,会得到原谅吗?罢了罢了,她只是一只孤独的小狐狸,有如此芳华夫君在身边,还纠结个什么过往呢?这委实麻烦,左右她都不记得了!
  • 冷君虐之恨殇(完)

    冷君虐之恨殇(完)

    红颜倾城,倾国倾城。她有绝世的容貌,倾国的容颜。她的人生真的应了倾国倾城。一场意外的战争,将她推到了争斗的风头浪尖。国仇家恨,生离死别,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孰是孰非?一边是至深至爱的人一边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敌国皇帝她的爱最后情归何处?
  • 盛唐风月

    盛唐风月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四年,大唐帝国如日中天,京兆长安恰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都市,没有之一。姚崇、宋璟、李白、王维、张旭、吴道子、颜真卿、公孙大娘、裴旻、郭子仪……当此一时,盛唐的天空群星璀璨。生逢盛世,作为一介江郎才尽泯然众人矣的神童,杜士仪担心的不是天下大势,而是如何在这第二次人生中活得更精彩。盛唐风月,有的是雄风傲骨,有的是自信从容,有的是出将入相,有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八年笔耕,九部作品,继《朱门风流》、《奸臣》、《冠盖满京华》、《富贵荣华》之后,2013府天新作《盛唐风月》,带你领略一个真正的盛世大唐!
  • 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本教材紧扣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从班主任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由案例导入理论问题,又理论联系实践,突出案例教学与活动的组织和设计,不仅贯彻教育部提出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操作性等原则。
  • 重生归来:邪王宠妻上天

    重生归来:邪王宠妻上天

    前世,她是将军府最受宠的三小姐。虽位及皇后,却有名无实。为保家人,忍辱偷生,终落了个鸟尽弓藏,抄家灭门的下场。当一切回到原点,她翻然醒悟。一心在手,天下我有!拜师学艺,接受传承;机关算尽,运筹帷幄;纵横朝堂,驰骋江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为随心所欲,逍遥九天。
  •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有一种你无法理解的神奇生物:她有一双如雾如梦的眼睛,如屎一般的浪漫情怀。小强一样打不死的精神,杂草一样令人忧伤的命格,周围只要是雄性生物都会爱上她,没爱上她的一定是恶毒的男配女配,总能在“无意”间将她对立面的人弄的生不如死,凄惨无比。不幸的是,苏瑾就没爱上她。幸运的是,苏瑾决定主动出击。
  • 我的老师非人类

    我的老师非人类

    他对她一见倾心,为抱得美人归,他不惜现出白狐原形,却不想掉入小魔女的怀中。一计不成再生二计,为接近心上人,他换个身份成为了小魔女的家庭教师,在小魔女的指导下追求美人,谁料,美女追不到,却教魔女拐了心。可恨那魔女得知他狐王身份后却对他说:“老师,变个狐样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左手哈佛校训,右手西点军规

    左手哈佛校训,右手西点军规

    哈佛大学和西点军校:不仅是两所大学的名字,更是精神和智慧的象征。众多哈佛学子的成功,是哈佛大学人生哲学教育的硕果、素质教育的结晶。哈佛教育的一大核心理念,正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塑造卓越的自我,学会创造自己的卓越人生。在西点军校的百年校庆上,罗斯福总统曾经对西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这整整一个世纪中,我们国家其他任何学校都没有像她这样在刻有我们民族最伟大公民的光荣册上写下如此众多的名字。”
  •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在本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本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本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与爱一起成长

    与爱一起成长

    此书是对70余名当代大学生情感经历的口述实录,融可读性、真实性、文学性于一体。此书是对莘莘学子情感个案的实录与刻画,重在故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