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2今“商”非彼“商”,寻找被阉割的商人气质
时过境迁,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河南商人在许多地方捉襟见肘,露出了自己的软肋,留下了一些震动全国、令商界深思的失败案例,
在任何地方、任何时期,一名商人要想经营成功,有两个方面素质缺一不可:一是要具备较为全面的基本素质;二是要有较高的专业化程度。而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商场上,河南商人在这两个方面都稍逊风骚。
不错,历史上中国最早的“商人”起于中原腹地河南,豫商身上流淌着的是悠久、正统的经商血液。然而,即使3500年前的“豫商”真的是全国“商人”的祖先,中原地区几千年来的“重农抑商”风气,也早已将他们的“商人”气质阉割得奄奄一息了。
从历史传承来看,吕不韦之后,河南再也没出过能够纵横于全国、领一时之风骚的大商人。几千年来,在经商方面,河南人既缺乏晋商、徽商的气派和传承,又缺乏江浙粤等沿海地区商人的精明和生意头脑,多为“杂货铺老板”式的经营头脑。
从现实中看,河南的商业文化底蕴并不丰厚,河南人经商意识的落后、迟钝,经商手法的陈旧、单一,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小农意识和急功近利等心态,都曾制约了河南商业的发展,也妨碍了河南人成为出色的当代商人。
究其原因,河南为内陆农业大省,经商从来都是“副业”。即使有人要做生意,也大多以“杂货铺”为主要经营形式,以“赚点小钱,够养家糊口就行了”为主要经商目的。
直到今天,乡下的农民洗了泥腿、进了城,城里的职工办了下岗、退了休,普遍想到的谋生之道,还是租间门面房,开个杂货铺,甚至连门面房也可以不租——集贸市场摆个摊儿,马路边扎辆售货车儿,生意就可以做起来了。经营杂货铺,投资有限,场地有限,每天赚不了几块钱——发展空间也有限,唯一的好处就是省心省事儿,甚至连做账都可以省掉。所以人们常形成一种错觉:认为做生意真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不需要专门的经验、技术,谁都可以干。
20世纪90年代起,在河南的各个城市,亚细亚、郑百文等大型百货公司接连陷入经营困境,生意红火的倒是个体摊贩聚集之处,如郑州的苑陵商场、敦睦路服装市场、开封的相国寺大市场、洛阳的关林市场等等。这个现象,凸显了河南人“做小生意绰绰有余,做大生意捉襟见肘”的“杂货铺老板”素质。小生意毕竟成不了气候,犹如农业社会里的小自耕农小块经营,商业难以大规模地展开,社会资源的分散、浪费也在所难免。
河南人不是不想做大买卖。改革开放以来,省内不少城市都建起了一座座大商场,然而大商场的经营者,往往墨守着老祖宗经营杂货铺的成规,或顶多在扩大面积、升级装修上做做文章。结果是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规模效益递减,在日趋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弱点毕露,最后将商场撂荒,或干脆关门大吉。
由于以经营杂货铺的心态来做生意,所以河南商人脑子里想的不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地将生意做好、做大,而是人人只顾自己眼前的蝇头小利,杂念横生,兵多乱营,因此而常常把市场掏空、把品牌做砸。
比如,原阳大米曾经被誉为“中国第一米”,桥北市场曾是长江以北最大的大米集散地。然而,原阳米市兴旺后,很多外埠大米到原阳镀金,借原阳米的牌子外卖,有的在产地就换上“原阳大米”字样的包装,而“有毒大米”至少在3年前就已出现在该米市上了。2000年12月,广州查获9.35吨有毒的“原阳大米”,全国哗然。原阳大米身价大跌,原阳米市瘫痪。
又比如,河南省尉氏县以盛产优质棉花著称,2001年,那里却出人意料地爆出了“假棉花”大案,不法棉贩购入当地新棉后,加入废棉、化纤下脚料,再掺入滑石粉,让假棉变“白”。还有人往棉花里浇白糖水,待棉花变粘后再掺沙,让棉花又白又压秤,恶意坑害消费者。此案被媒体曝光后,严重影响了河南当地的棉花收购和销售产业。
要走出这样目光短浅、利益短视的怪圈,必须树起长远规划和诚信经营的观念,重新寻找在急功近利中迷失了的优秀的商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