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5“骆驼精神”传帮走天下,忌念“茴香”与“萝卜”
说起“骆驼”,人们就会想起漫天黄沙之中响起的幽幽驼铃声,和它们稳步前行的身影。骆驼自古以来就被看成是苦耐劳和勤恳努力的象征,在骆驼身上体现了敬业、执著、拼搏、进取等品质。明清以来,徽商的执著、敬业有目共睹,于是把徽州商帮的形象概括为“徽骆驼”,并把徽商的执著、敬业与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称为“徽骆驼精神”。
徽州人经商,特别是在早期,由于经验、资本的匮乏,无任何优势可言,失败是经常的,成功者十分有限,时人有“吾乡业贾者什家而七,赢者什家有三”的感叹。徽商依靠的只有自己不辞劳苦,执著拼搏的“骆驼精神”,他们不怕挫折,锐意进取,有着“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的执著。徽州民谣就唱到:“青竹叶,青赳赳,写封信啊上徽州。叫爷不要急,叫娘不要愁,儿在苏州做伙头。儿在外学生意,学好生意我再上徽州,天啊地啊老子娘啊,没有出息我就不回头。”
传说徽商离家做生意,必带三样东西,一个是米粉,一个是背东西用的网兜,还有就是绳子。带米粉,是说他到一个地方,如肚子饿了,只要找当地的人要点水来冲一下,调一下就可以吃,根本不用花钱。网兜是用来背东西。至于绳子徽州的老人们解释说,是在必要的时候用来上吊的。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由此可见徽州人对经商的执著。徽商希望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理想,非到走投无路,他们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经商之路返回家乡的。
鲍直润是清代嘉庆年间著名的徽州盐商,他经营盐业之初,一再失利,可称得上是“举步维艰”。但是他从不放弃,为筹得资金,甚至将家中田产悉数典押。家中人曾苦劝鲍直润不能再将家产全部押上了。但鲍直润却认为:“今江山口岸,众商星散,势将食淡,所谓人弃我取,譬如逐鹿,他人角之,我倍其后,机不可失。”依然率领兄弟奔走各地,经营盐业,终有大成。
徽商就是凭借这种执著,走出了小山村,克服了资金匮乏、人地生疏等诸多困难,发展成为明清商界首屈一指的商人集团。
徽商的执著不钻牛角尖,他们做生意更讲究变通,正如所有的优秀商人一样,他们绝对不会抱着现有的东西死守不放,如果市场已经证明此路不通,他们绝不幻想市场会重新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而是积极地寻找对策,转换经营地点或经营行业,使自己获得更多利润。
明代弘治年间歙县商人许秩,曾经商于河北,因考虑到若死守此一地,势必会影响事业的发展,于是便南到闽广,北至衮冀,纵横大江南北开拓商业。十余年后,所积资本已十分可观。许氏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又到青齐、湖湘、济北等地拓展家业,最终“资财甲于乡,为大贾人”。
有人曾劝他:“你年岁已大,守成亦足自乐,何苦历此险阻呢?”许氏却不以为然。一日读《史记?货殖列传》,知四川人热衷于经营,于是在浙江买了一只船,溯流而上,直达成都,从蜀地至齐鲁之间搭建贸易渠道。
为了经商,徽人多“出恒数载一归,亦时有久客不归者。新婚之别,习为故常”。歙县《许氏族谱》里记载了许永京与其父经商的故事,许永京与其父经商客死异乡其子继其志最后终于“恢复前业”。
正是由于他们在经商过程中的不断开拓进取,因此才有徽商“足迹几遍宇内”的特色。但徽州人什么买卖都做,唯有茴香和萝卜干是他们的忌讳。有谚说:“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因为“茴香”谐音“回乡”,“萝卜”谐音“落泊”。从前徽州人送子外出习商当学徒,都要叮嘱儿子要好好干,不能做“茴香萝卜干”。
徽商正是凭着他们特有的徽商精神,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完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至于发展为雄视天下的大商帮的目标。许多徽州商人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并不满足于在某一行业中所得的成就,而是积极寻求资本增值的新增长点,开拓新的行业。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发扬光大。徽商自强不息的“徽骆驼”精神使其聚合而形成了宗族化、集团化的商帮,整整影响中国商界300余年。“徽骆驼”所造就的徽商精神,不仅是徽商的巨大财富,更是徽商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