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1700000010

第10章 帝王篇(9)

邓禹向他建议:“当今之计,不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大业,救万民生命。”刘秀把邓禹的意见作为中兴大计。在削平群雄,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用的仍然是“柔道”。冯异率兵去攻打长安,刘秀嘱咐他:“将军此去,不一定要掠地夺城,更重要的是除暴安良,安定人心。”

鉴于西汉一朝诸侯纵横、权臣跋扈和外戚篡位的教训,刘秀为了加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整顿吏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刘秀鉴于西汉末年“上威不行,下专国命”的教训,于是“退功臣而进文吏”,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不给功臣实权实职,削夺他们的兵权。功臣除了任边将之外,多在京城这就改变了西汉初年那种由功臣相继出任丞相,在朝执政的情况。

对于外戚在经济方面虽然优厚,但不让外戚干预朝政。对于宗室诸王,则仅封狭小国土,也严加控制。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制王公职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由尚书典守机密,出纳王命,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手中;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建武六年,刘秀将全国共并省四百多个县,吏职减省至十分之一。这些措施,强化了皇帝的权力,达到了“总揽权纲”的目的。

其次,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刘秀采取了不少措施安定民生,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下令废除什一税制,恢复三十税一制。

减轻赋税,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刘秀还大力提倡兴修水利,减轻和恢复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建武七年(公元31年)又把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遣散还乡,发刑徒屯田边境以代替征调戍卒。自建武二年至四年,前后9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规定民有被作奴婢而愿意归随父母的,听其自便,奴婢主如果拘留不放,就依法治罪,对于没有释放的官私奴婢,也在法律上给予一定的人身保障,规定杀奴婢的不得减罪,炙伤奴婢的要依法治罪,又废除了奴婢射伤人处死刑的法律。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对于广大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建武初年,全国户籍遗存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二,田野荒芜,到建武五年情况已有所好转,土地逐渐得到垦辟。光武帝末年,载于户籍的人口已达到2100多万。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刘秀默许农民在起义中获得的土地,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颁布“废旧令”,命令各州郡检查垦田亩数与户口、年龄实数。失败后,刘秀改用移民屯垦的办法来缓解土地问题上矛盾。

再次,尊贤下士,神化经学。刘秀不仅好学问,而且“尊贤下士”。他把尊贤看做是国家治乱兴衰的大事。他对不仕王莽朝的学士名人,悉为召见。凡应征召见的,刘秀均亲躬下问,量才授职。凡不愿为官的,刘秀也不强求,以礼相待,虚心咨询。刘秀视建太学重于修建王宫。刘秀深知儒学是封建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提倡儒家经学,并把图谶神学与之紧密结合起来。谶原是预决吉凶祸福的预言,讳是对经书的迷信解释。谶讳神学,主要是把阴阳五行用儒家伦理学说搅合在一起,使之带上神秘色彩,更具有欺骗性。但它自身自有不可克服的矛盾,谁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任意解释。王莽末年,许多地主豪族起兵,都是利用谶讳作为割据称雄的思想工具。刘秀夺取政权也利用谶讳制造舆论,统一天下后,遂极力宣扬谶讳,要求臣僚信奉。刘秀死前,更“宣布图谶于天下”,命令全国都要信奉谶讳。谶讳学说虽然是不科学的,但在当时加强对全国人民的思想统治起了一定作用。

此外,刘秀还重视节俭,反对厚葬的陈规陋习,并为此专门下过诏书。更难能可贵的是刘秀还反对吹捧,不准史官把自己的功德写进史书。

总而言之,刘秀统治时期,政治稳定,吏治清明,社会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生产,东汉初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口及垦田数不断增加,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很大发展,税收也随着增加。刘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分裂割据的国家恢复统一,并使国家从战乱萧条中逐渐走向繁荣兴盛。史家把刘秀统治的这段时期称为“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太学生出身,是历代帝王中文化程度最高的。

他在王莽末年起兵南阳,仅用近十多年的时间,便镇压了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了各地封建割据势力,完成了“江山重归汉,天下再姓刘”的统一大业,创建了东汉王朝,无疑是个出色的皇帝。但他的文治武功,比起他的先祖刘邦来又逊色得多。

鉴于西汉晚期大臣权势过重,皇帝大权旁落的教训,光武帝不让功臣、外戚把持军政大权,并从制度上加以改革,严加防范。另一方面则重视文治,提倡儒学谶讳,注重从儒生中选拔人才,客观上遏制了功臣、贵戚的势力,又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思想统治,使东汉出现了“四海兴平”的局面。

综观光武帝一生,从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到安邦治国,颇有传奇色彩,故毛泽东认为“光武可以读”。显然,毛泽东欣赏光武帝,主要是看重其以少胜多,并统一中国的军事才能。

八、乱世枭雄治世能臣

——魏武帝曹操

曹操自古就是史学家们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主要是他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军;“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称王称霸之野心;“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人品恶劣,等等。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这就是毛泽东对曹操的总评价。

【曹操小传】

魏武帝曹操,生于155年,死于200年。汉魏之交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现安徽毫县)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少年时代的曹操机智过人,放荡不羁,20岁时被举为孝廉,官升洛阳北部尉。黄巾起义爆发后,官升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

在董卓专权、东汉王朝将倾之际,各地豪强拥兵割据。

189年,曹操拥兵5000,与董卓相抗,190年参加讨伐董卓的联军。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来到洛阳,官升建德将军、镇东将军等职,开始参入朝政。不久,曹操威迫汉献帝迁都于许(今河南许昌东),官升大将军,被封武平侯,总统军政大权,占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建安十三年,官至丞相,统军南下,企图夺取荆州,继而进兵江东。赤壁一战,曹操兵败孙刘联军,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逐渐成形。

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封魏公,二十一年,进封魏王。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在政治舞台上,曹操从一个小小的洛阳北部尉,最后被晋封魏王,无疑是仕途享通的。在军事天地里,曹操成功地指挥了官渡、柳城、当阳等至关重要的战役,并注释了《孙子》,写出了十余万言的兵书,可谓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军事家。在文学领域中,曹操精深的文学修养和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一首:“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观沧海,真可谓雷霆万钧气势雄浑.烘托出诗人心存宇宙、吞日吐月的博大胸怀。一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的《龟虽寿》,悲凉中不乏坚毅,不可阻挡的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光芒闪烁,永生不灭。

【毛泽东评点】

明末事不能与汉末比。

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

——以上各条均见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武帝纪>批语》,《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37一13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杀降不详,孟德不为也。

做土皇帝,孟德不为。

——以上二条均见《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刘表传>批语》,《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4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等等……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1页。

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指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l卷,第204页。

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说刘备刚到四川,立足未稳。曹操不肯去,隔了几星期,后悔了。曹操也有缺点,有时也优柔寡断。这个人很行,打了衰绍,特别是打过乌桓,进了五百多里,到东北迁安一带,不去辽阳打公孙康。袁绍的儿子衷尚等人,要谋害公孙康,公孙康杀了袁尚兄弟送头给曹操,果然不出所料。“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害。”

——转引自陈晋《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人物精选》(上卷),第691页,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

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

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看到问题所在。曹操批评衰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为我所用。

——《要政治家办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15—216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他那时打了的基础。

——转引自芦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见1993年12月20日《光明日报》。

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张贻玖《毛泽东读史》,第61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转引自王年一《大动荡的年代》,第39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而已。

——《讲堂录》(1913.10—12),《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7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

——毛泽东1954年7月23日致李敏、李纳的信,《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第5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三联书店1992年2月版。

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转引自毛岸青、邵华《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书法》,见《嘹望》1993年,第12期。

【鉴赏】

曹操自古就是史学家们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主要是他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军;“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称王称霸之野心;“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人品恶劣,等等。特别是随着《三国演义》的普遍流传和戏剧舞台上对曹操造型的奸相脸谱化,把曹操视为“旷世奸雄”的观点为更多的人所普遍接受。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就有这种倾向。毛泽东在《魏书》的《武帝纪》和《刘表传》中,圈画批注得较多,在其文章、讲话、谈话、诗词中论及曹操时,也都对曹操给予较多的肯定。

在《武帝纪》中叙及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时,汉将刘岱不听鲍信的劝告,在山东东平与百万青州黄巾军决战,结果失败被杀。清代史学家何焯认为,刘岱之所以失败,是没有采用光武帝刘秀镇压铜马起义军“坚营自守”,“绝其粮道”的办法,待铜马军粮尽,人心浮动退兵时,乘势击之。

何焯又由此联想到明朝末年统治者镇压李自成的失败,说明镇压李自成的将领们都不理解刘秀的办法的奥妙,急于与起义军交战,结果都步了刘岱的后尘。言下之意是说,假如明朝将领采用刘秀的战法,便可将起义军打败,明朝就不会灭亡。毛泽东不赞成何焯的见解。理由是“明末事不能与汉末相比。”明末与汉末相隔1000多年,单从军事上讲,战略战术,武器装备,交战双方的主客观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刘秀“坚营自守”、“绝其粮道”的战法对铜马有效,对明末的李白成就未必有效。这是因为何焯用一种形而上学和静止的眼光去看问题,忽略了汉末与明末不同的历史条件。

《文帝纪》载:建安八年,曹操颁布了一道法令:“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累于内,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泽东读到这里,批注道:“赤壁之战,将抵何人之罪?”意思是反问曹操:既然你颁布的军令要追究败军之将的责任,那么赤壁之战的惨败应该由谁来负罪呢?赤壁之战,曹军失败虽然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作为主帅的曹操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指挥失误则是重要原因,应负主要责任,但事后却未见他有自贬自罪的举动,所以毛泽东有此一问。

这与诸葛亮的街亭失利,上书刘禅“自贬三等,以督厥咎”的严以律己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武帝纪》注记载,建安十五年十二月曹操下了一个《让县自明本志令》。其内容是叙述自己辗转征战的经历及许多内心活动,表明自己守义为国,并无取代汉室之意,为明此志,决定让出受封的阳夏、柘、苦三县,以解除别人的误会。卢弼对此作了考证、订谬,并对曹操提出许多指责。曹操在令中说,他曾告诉妻妾,自己死后,她们无论嫁到哪里,都希望为他说明无叛汉之心。卢弼在注中说这是“奸雄欺人之语”。曹操在令中说,自己之所以不放弃兵权,“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卢弼说这也是“奸雄欺人之语”,认为陈寿写《三国志》对这些话“削而不录”,“处小而擒大”。卢弼在注里又列注曹操军事生涯中的一系列败仗,指责他“志骄气盛,言大而夸”。对曹操让出食邑中三县一事,卢弼在注里引别人的话说,“文词绝调也,惜出于操,令人不喜读耳”。

同类推荐
  •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名家散文经典)

    《冰心散文精选》精选了冰心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笑、梦、闲情、好梦、往事(一)(节选)、往事(二)(节选)、寄小读者(1923-1926)、再寄小读者(1942-1944)、再寄小读者(1958)、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小橘灯、忆意娜、一寸法师、樱花赞、一只木屐、尼罗河上的春天、腊八粥、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和玫瑰花等。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文思流畅,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清明如水,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是“新文人随笔丛书”中的一册。收录了作家凸凹大量的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一篇篇精美的随笔会使您回味无穷
  •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热门推荐
  • 走路去巴黎

    走路去巴黎

    她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巴黎,然而在应征空姐失败后,她的梦想也随之破灭。此后霉运不断光顾她,先是男友弃她而去,接着母亲生意失败。被生活所迫,她想去应征秘书,却被骗去当起了保姆。尽管如此,她心里却从未放弃。他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幸运儿,出生在富裕家庭,有聪明的头脑和英俊的外表,从浪漫之都回国帮助父亲打理事业。出于挑剔和洁癖,他总找不到一个满意的保姆,愤怒之中,他设下圈套,捉住了飞蛾扑火的她。当他遇上她,仿佛一切都在变化,她超常的家务天分,能够融化味蕾的美味佳肴,还有那永不言败的乐观天性……竟让他冰冷的面具一点一点地松动。然而意外重重袭来,让人措手不及。
  • 超级机器人分身

    超级机器人分身

    陈新的小伙伴叫钢镚,它是一台很有文艺范的机器人,网络小说、流行音乐、日本动漫是它的最爱。当然,这是建立在钢镚能吃饱的基础上,为了养活这个大胃王,陈新不得不写小说,拍电影,做游戏,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公司做成了网络互动娱乐的巨无霸。当然,陈新也没有忘记搞一搞副业,像扮演扮演超级黑客、走私走私军火、提升一下中国制造业水平、维护世界和平等等……新书《电脑附身》7月1日发布,具体请看公告
  • 不可思议的末日

    不可思议的末日

    首先这并非是讲述如何在末日求生!而是怎么创造末世,将世界玩弄于鼓掌之中。掀起丧尸狂潮!带领恶魔入侵!引导虫族降临!在这末日游戏之中,一切都由我一手缔造!诸君一起来创造一次末日的狂欢盛宴吧!ps:新坑《不可思议的圣遗物》已开.
  • 勾请总裁的情人

    勾请总裁的情人

    乌云、狂风、暴雨……一栋白色的别墅在暴雨闪电中若隐若现,耸立在郊外。屋子全黑着,只有一楼的客厅一角亮着一盏壁灯,萤弱的灯光更加显得屋内诡密异常。放眼望过去,在大理石铺设的地面上躺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头破血流,看不清面容,全身上下被绳子捆绑的结结实实;女的面容佼好,一双惊惧的大眼睛死命的盯着不远处的被绑男子,而她自己也被绑着双手,动弹不得。“哥,亏了我……
  • 玛丽亚的舞毯

    玛丽亚的舞毯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美人多谋

    美人多谋

    力挽狂澜。那让她生不如死的曾经,她的生活,还是杯水车薪?当一切都改头换面,拼得一己之力,也要护住如今拥有的一切前世捉襟见肘,方如萱决定,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都将成为昨日梦靥。如今,重生在家破人亡的前一刻,她要富甲一方。
  • 一光年的恋人

    一光年的恋人

    三年前,一场人为海啸摧毁了泽坂,也带走了羽薇深爱的柠岚。三年后,成为杀手的羽薇来到索曼黑市,只为查明制造那次海啸的真凶,而换取情报的代价是成为黑市BOSS夜祗桑的执事。与此同时,寻找时空少女的上弦月一行人也来到了索曼,意外发现羽薇竟然也是时空少女之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女帝传说之凤临九州

    女帝传说之凤临九州

    阿雅新文《逆凰》简介:本文小虐,结局幸福。女主非万能,至少开始不是万能。简介:凤凰之格,后星之兆。天生便该出于众人之上,立于后宫正位。身为丞相庶女的慕清裳却空有凤凰之格而无凤凰之命。被迫嫁与厉王为妾便是她噩梦的开始.——新婚之夜,她的丈夫不屑的嘲讽,“青楼下贱女人生的女子,也是贱人!居然妄想王妃正位?”——她以为的真心恋爱换来的却是无情的利用,“若不是因为你的身份,你这样的女人给本公子提鞋也不配?”——高高在上的帝王俯视着她,“朕是皇帝,想要谁就是谁,何况王弟已经将你送给朕了!”历尽折磨,她凄然惨笑,原来这个世界早已癫狂了。滚滚红尘中,终究会有她一方栖息的天地,满天飞雪中,他发白如雪。而立于身侧的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柔弱女子:“你伤心,我便陪你伤心。你要恨,我便陪你恨。你要报仇,我便陪你报仇!”结局HE》》》》》》》》》》》》》》》》》》》》》》今生,她是一国公主。逆父,弑兄,叛夫,离家。背国.宁可我负天下人,也决不让天下人负我!面对属下背叛,她冷笑:能背叛的果然都是自己人,敌人是永远没有机会背叛的。面对爱人的离弃,她悠然:君既无心我便休。面对天下大乱苍生遭劫,她漠然:天下与我何干?一个杀手的灵魂,无心无情无爱,怎能期望她心怀天下?................................曾经,她属于他时,他不愿要她。所以,他只能一生追随她的背影。曾经,她爱他时,他不爱她。所以她离去之后,他只能默默的思念。他给过她一生的承诺,当诺言无法实现时,他用江山做赔,宁可负天下,也不愿负她。她是他一生的劫,一朝相遇,永世沉沦。明知道我不能爱她,无法爱他,他却依旧不能不爱她。沈瑜:“即使你不再属于我,即使你不再是原来那个你,你依然是我要守护的人。”燕希:“朕拥有天下,却为何独独错失了你?”轩辕凌:“我若负你,江山尽毁,天人共诛!”玉连城:“你是我今生的劫啊。”秦书岩:“公主,书岩立誓之日便说过,一生无悔!”卷一芳华初显女主在龙腾国的公主生涯,稍微有点拖拉。卷二南燕深宫女主南燕生活,与前世一样的俊颜,不同的深情,是缘是孽?卷三凤在江湖看美丽女主如何仗剑江湖。卷四官场风云(暂拟)卷五征战四方男女主携手,策马扬鞭,笑傲诸国。卷六凤临天下女帝生涯(绝对不是走武则天那一款路)。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