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向他建议:“当今之计,不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大业,救万民生命。”刘秀把邓禹的意见作为中兴大计。在削平群雄,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用的仍然是“柔道”。冯异率兵去攻打长安,刘秀嘱咐他:“将军此去,不一定要掠地夺城,更重要的是除暴安良,安定人心。”
鉴于西汉一朝诸侯纵横、权臣跋扈和外戚篡位的教训,刘秀为了加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整顿吏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刘秀鉴于西汉末年“上威不行,下专国命”的教训,于是“退功臣而进文吏”,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不给功臣实权实职,削夺他们的兵权。功臣除了任边将之外,多在京城这就改变了西汉初年那种由功臣相继出任丞相,在朝执政的情况。
对于外戚在经济方面虽然优厚,但不让外戚干预朝政。对于宗室诸王,则仅封狭小国土,也严加控制。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制王公职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由尚书典守机密,出纳王命,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手中;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建武六年,刘秀将全国共并省四百多个县,吏职减省至十分之一。这些措施,强化了皇帝的权力,达到了“总揽权纲”的目的。
其次,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刘秀采取了不少措施安定民生,发展生产,减轻赋税,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下令废除什一税制,恢复三十税一制。
减轻赋税,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刘秀还大力提倡兴修水利,减轻和恢复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建武七年(公元31年)又把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遣散还乡,发刑徒屯田边境以代替征调戍卒。自建武二年至四年,前后9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规定民有被作奴婢而愿意归随父母的,听其自便,奴婢主如果拘留不放,就依法治罪,对于没有释放的官私奴婢,也在法律上给予一定的人身保障,规定杀奴婢的不得减罪,炙伤奴婢的要依法治罪,又废除了奴婢射伤人处死刑的法律。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对于广大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建武初年,全国户籍遗存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二,田野荒芜,到建武五年情况已有所好转,土地逐渐得到垦辟。光武帝末年,载于户籍的人口已达到2100多万。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刘秀默许农民在起义中获得的土地,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颁布“废旧令”,命令各州郡检查垦田亩数与户口、年龄实数。失败后,刘秀改用移民屯垦的办法来缓解土地问题上矛盾。
再次,尊贤下士,神化经学。刘秀不仅好学问,而且“尊贤下士”。他把尊贤看做是国家治乱兴衰的大事。他对不仕王莽朝的学士名人,悉为召见。凡应征召见的,刘秀均亲躬下问,量才授职。凡不愿为官的,刘秀也不强求,以礼相待,虚心咨询。刘秀视建太学重于修建王宫。刘秀深知儒学是封建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提倡儒家经学,并把图谶神学与之紧密结合起来。谶原是预决吉凶祸福的预言,讳是对经书的迷信解释。谶讳神学,主要是把阴阳五行用儒家伦理学说搅合在一起,使之带上神秘色彩,更具有欺骗性。但它自身自有不可克服的矛盾,谁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任意解释。王莽末年,许多地主豪族起兵,都是利用谶讳作为割据称雄的思想工具。刘秀夺取政权也利用谶讳制造舆论,统一天下后,遂极力宣扬谶讳,要求臣僚信奉。刘秀死前,更“宣布图谶于天下”,命令全国都要信奉谶讳。谶讳学说虽然是不科学的,但在当时加强对全国人民的思想统治起了一定作用。
此外,刘秀还重视节俭,反对厚葬的陈规陋习,并为此专门下过诏书。更难能可贵的是刘秀还反对吹捧,不准史官把自己的功德写进史书。
总而言之,刘秀统治时期,政治稳定,吏治清明,社会秩序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生产,东汉初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口及垦田数不断增加,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很大发展,税收也随着增加。刘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分裂割据的国家恢复统一,并使国家从战乱萧条中逐渐走向繁荣兴盛。史家把刘秀统治的这段时期称为“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太学生出身,是历代帝王中文化程度最高的。
他在王莽末年起兵南阳,仅用近十多年的时间,便镇压了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了各地封建割据势力,完成了“江山重归汉,天下再姓刘”的统一大业,创建了东汉王朝,无疑是个出色的皇帝。但他的文治武功,比起他的先祖刘邦来又逊色得多。
鉴于西汉晚期大臣权势过重,皇帝大权旁落的教训,光武帝不让功臣、外戚把持军政大权,并从制度上加以改革,严加防范。另一方面则重视文治,提倡儒学谶讳,注重从儒生中选拔人才,客观上遏制了功臣、贵戚的势力,又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思想统治,使东汉出现了“四海兴平”的局面。
综观光武帝一生,从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到安邦治国,颇有传奇色彩,故毛泽东认为“光武可以读”。显然,毛泽东欣赏光武帝,主要是看重其以少胜多,并统一中国的军事才能。
八、乱世枭雄治世能臣
——魏武帝曹操
曹操自古就是史学家们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主要是他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军;“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称王称霸之野心;“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人品恶劣,等等。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这就是毛泽东对曹操的总评价。
【曹操小传】
魏武帝曹操,生于155年,死于200年。汉魏之交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现安徽毫县)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少年时代的曹操机智过人,放荡不羁,20岁时被举为孝廉,官升洛阳北部尉。黄巾起义爆发后,官升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
在董卓专权、东汉王朝将倾之际,各地豪强拥兵割据。
189年,曹操拥兵5000,与董卓相抗,190年参加讨伐董卓的联军。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来到洛阳,官升建德将军、镇东将军等职,开始参入朝政。不久,曹操威迫汉献帝迁都于许(今河南许昌东),官升大将军,被封武平侯,总统军政大权,占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建安十三年,官至丞相,统军南下,企图夺取荆州,继而进兵江东。赤壁一战,曹操兵败孙刘联军,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逐渐成形。
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封魏公,二十一年,进封魏王。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在政治舞台上,曹操从一个小小的洛阳北部尉,最后被晋封魏王,无疑是仕途享通的。在军事天地里,曹操成功地指挥了官渡、柳城、当阳等至关重要的战役,并注释了《孙子》,写出了十余万言的兵书,可谓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军事家。在文学领域中,曹操精深的文学修养和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一首:“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观沧海,真可谓雷霆万钧气势雄浑.烘托出诗人心存宇宙、吞日吐月的博大胸怀。一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的《龟虽寿》,悲凉中不乏坚毅,不可阻挡的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光芒闪烁,永生不灭。
【毛泽东评点】
明末事不能与汉末比。
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
——以上各条均见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武帝纪>批语》,《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37一13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杀降不详,孟德不为也。
做土皇帝,孟德不为。
——以上二条均见《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刘表传>批语》,《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14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等等……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
——《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1页。
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指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l卷,第204页。
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说刘备刚到四川,立足未稳。曹操不肯去,隔了几星期,后悔了。曹操也有缺点,有时也优柔寡断。这个人很行,打了衰绍,特别是打过乌桓,进了五百多里,到东北迁安一带,不去辽阳打公孙康。袁绍的儿子衷尚等人,要谋害公孙康,公孙康杀了袁尚兄弟送头给曹操,果然不出所料。“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害。”
——转引自陈晋《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人物精选》(上卷),第691页,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
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
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看到问题所在。曹操批评衰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为我所用。
——《要政治家办报》,《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15—216页,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他那时打了的基础。
——转引自芦荻《毛泽东谈二十四史》,见1993年12月20日《光明日报》。
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张贻玖《毛泽东读史》,第61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转引自王年一《大动荡的年代》,第393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而已。
——《讲堂录》(1913.10—12),《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7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
——毛泽东1954年7月23日致李敏、李纳的信,《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第5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三联书店1992年2月版。
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转引自毛岸青、邵华《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书法》,见《嘹望》1993年,第12期。
【鉴赏】
曹操自古就是史学家们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主要是他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军;“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称王称霸之野心;“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人品恶劣,等等。特别是随着《三国演义》的普遍流传和戏剧舞台上对曹操造型的奸相脸谱化,把曹操视为“旷世奸雄”的观点为更多的人所普遍接受。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就有这种倾向。毛泽东在《魏书》的《武帝纪》和《刘表传》中,圈画批注得较多,在其文章、讲话、谈话、诗词中论及曹操时,也都对曹操给予较多的肯定。
在《武帝纪》中叙及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时,汉将刘岱不听鲍信的劝告,在山东东平与百万青州黄巾军决战,结果失败被杀。清代史学家何焯认为,刘岱之所以失败,是没有采用光武帝刘秀镇压铜马起义军“坚营自守”,“绝其粮道”的办法,待铜马军粮尽,人心浮动退兵时,乘势击之。
何焯又由此联想到明朝末年统治者镇压李自成的失败,说明镇压李自成的将领们都不理解刘秀的办法的奥妙,急于与起义军交战,结果都步了刘岱的后尘。言下之意是说,假如明朝将领采用刘秀的战法,便可将起义军打败,明朝就不会灭亡。毛泽东不赞成何焯的见解。理由是“明末事不能与汉末相比。”明末与汉末相隔1000多年,单从军事上讲,战略战术,武器装备,交战双方的主客观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刘秀“坚营自守”、“绝其粮道”的战法对铜马有效,对明末的李白成就未必有效。这是因为何焯用一种形而上学和静止的眼光去看问题,忽略了汉末与明末不同的历史条件。
《文帝纪》载:建安八年,曹操颁布了一道法令:“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累于内,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泽东读到这里,批注道:“赤壁之战,将抵何人之罪?”意思是反问曹操:既然你颁布的军令要追究败军之将的责任,那么赤壁之战的惨败应该由谁来负罪呢?赤壁之战,曹军失败虽然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作为主帅的曹操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指挥失误则是重要原因,应负主要责任,但事后却未见他有自贬自罪的举动,所以毛泽东有此一问。
这与诸葛亮的街亭失利,上书刘禅“自贬三等,以督厥咎”的严以律己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武帝纪》注记载,建安十五年十二月曹操下了一个《让县自明本志令》。其内容是叙述自己辗转征战的经历及许多内心活动,表明自己守义为国,并无取代汉室之意,为明此志,决定让出受封的阳夏、柘、苦三县,以解除别人的误会。卢弼对此作了考证、订谬,并对曹操提出许多指责。曹操在令中说,他曾告诉妻妾,自己死后,她们无论嫁到哪里,都希望为他说明无叛汉之心。卢弼在注中说这是“奸雄欺人之语”。曹操在令中说,自己之所以不放弃兵权,“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也”。卢弼说这也是“奸雄欺人之语”,认为陈寿写《三国志》对这些话“削而不录”,“处小而擒大”。卢弼在注里又列注曹操军事生涯中的一系列败仗,指责他“志骄气盛,言大而夸”。对曹操让出食邑中三县一事,卢弼在注里引别人的话说,“文词绝调也,惜出于操,令人不喜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