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就要到了,为了抵御寒冬,布莱克威尔岛监狱是苏比衷心企求的过冬地:整整三个月不愁食宿,没有“北风”和警察来纠缠不清。于是,苏比打定主意开始实施自己的入狱计划。
他先是想在一家豪华的餐馆饱餐一顿,然后声明自己身无分文,这就可以把自己交到警察手里。然而,侍者嫌弃他裤子和皮鞋过于破旧,没让他进门。
在马路拐角上有一家铺子,大玻璃橱窗很惹眼。苏比捡起块鹅卵石往大玻璃上砸去,他笑着等警察抓他走。警察却当他不存在,转而追一个赶车的人去了。
接着,苏比想通过调戏一个衣着简朴颇为讨人喜欢的年轻女子来引起不远处的警察注意。但没想到她竟反过来勾引苏比。
情急之下,苏比拿了一位衣冠楚楚的绅士的一把绸伞。没想到这位绅士倒心慌了,拱手把伞让给了苏比,原来这把伞来路不正。
最后,苏比受到从教堂飘出来的赞美诗的“感召”想从善。突然跳出来一个警察,认为一个流浪汉绝不会与教堂周围幽静的环境、柔和的灯光、动人的音乐有联系。苏比因为闲荡的罪名被捕了。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
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将矛头直指当时的美国社会,真实地反映了不明是非、颠倒黑白的社会现实。虽然小说的情节显得很荒诞,但真实反映了犯罪者的一种心理状态。流浪汉苏一次又一次地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只不过是希望在冬季来临时,监狱能解决自己的温暖与食宿问题。其实,人们为什么要犯罪,正如故事中的苏比一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物质因素在作怪。
据《北京晚报》报道,持刀在北京站广场抢劫的69岁老汉付达信被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判处2年有期徒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付老汉不满意法官“判得太轻了”,自称抢劫是“为了反映生活困难问题”及“入狱养老”,竟恳求法官重判自己。这样的案件,听来着实令人不安,也应当引起人们的深思。
据媒体报道,日本在押犯人有10%是老年人,而大多数犯罪根源是对社会福利保障不满。可见,物质是人生存的基本前提,物质的短缺会直接诱发犯罪。
1935年,时任的纽约市长拉古迪亚在纽约贫民区法庭旁听了一桩面包偷窃案庭审。
犯罪嫌疑人是一位老太太。当法官问老太太偷面包的动机时,老太太抽泣着回答:“我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几个饿着肚子的孙子,要知道,他们已经两天没吃到任何东西了。”最后法官裁定,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老太太要么交出10美元的罚款,要么选择10天的拘役。显然,这位穷苦老太太根本掏不出10美元,因此她只能“选择”拘役。
拉古迪亚从旁听席上站起身,脱下自己的帽子,往里面放进10美元,然后面向旁听席上的人说:“现在,请每个人另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我们为自己的冷漠所付的费用,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与社区。”
众人面面相觑,随后,每个人都默默地从衣袋里掏出了50美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奔波劳累,目的只有一个,即最大限度地获取物质财富。有时候,犯罪是人在物质资料短缺的情况下的一种极端表现。
资源分配的不均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因素。物质资料在整个社会民众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政府在进行物质资料分配时,能尽量实现社会公平,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激励制度,就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无奈犯罪”固然有值得同情的因素,但以这样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显然于事无补,于法不容。政府应加大公共救助力度和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不断增加社会扶助渠道,细化工作方案,把一些可以解决的不安定因素消弭于无形,如此才能消除“无奈犯罪”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