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富翁开着加长林肯轿车经过一个村落时,看见路旁有两个乞丐正在拔草吃,富翁随即停下车。
“你们为什么吃草?”
“我们实在是没有食物……”一个乞丐说。
“真是的,上车吧,到我家去。”
“我家里还有老婆和两个孩子……”这个乞丐又嘟囔道。
“把他们全部叫来!”富翁指了指另一个乞丐,“还有你,把你的家属也叫来。”
“我家人多,除了老婆,还有五个孩子。”另一个乞丐说。
“没关系,都叫来,快去!”
就这样,乞丐和他们的家属都上了车。一个乞丐的老婆感激地说:“老板,您真好,把我们这样的穷人都请去您家。”
富翁说:“我长期在国外,后院一直没人打理,草长到两米多高了,你们到那儿啃去!”
你或许会指责这位富翁没良心,不懂施舍,可现在社会中,这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只是故事中的“草”被转化了载体而已。乞丐愈来愈贫困,富翁则越来越富裕。
有一个国王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出门,三人回来时第一个人用一锭银子赚了10锭,国王奖给他10座城堡;第二个人用一锭银子赚了5锭,国王奖给他5座城堡;第三个人的那锭银子一直包着未动,国王将他那仅有的一锭银子也夺过来赏给了第一个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让他多多益善。”这则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的故事成为经济学重要的原理“马太效应”的最初来源。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20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而《马太福音》中说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也成为对于“马太效应”最精辟的注解。更通俗的解释,“马太效应”就是“赢家通吃”——“肥马饱了也喂草,不顾瘦马饿着跑”。
马太效应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由此,用以测量贫富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指数应运而生。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把它作为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介于0~1之间。
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数据,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在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基尼系数都超出0.4。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8,超过了0.4的警戒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贫富差距正在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仅占总收入份额的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份额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