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800000016

第16章 通往禅悟之路(2)

(五)悟。从“不说破”起说到“桶底脱了”,完全觉悟贯通。如圆悟和尚行脚未悟,一天见法演和尚与客谈天,法演念了两句绝体诗:“频呼小玉元无事,为要檀郎认此声。”全不相干,圆悟听了就忽然大悟了。又有一个五台山和尚行脚到庐山归宗寺,一夜巡堂,忽然大叫:“我大悟也!”次日,方丈问他悟到什么道理。他说:“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又,沩山一天在法堂打坐,廊头击木鱼,里面一个火头(烧火的和尚)掷去火柴,拊掌哈哈大笑。沩山唤他前来问道:“你作么生?”火头说:“某甲不吃稀饭,肚子饥饿,所以欢喜。”沩山点头说:“你明白了。”我前所述的奥古斯丁,平日狂嫖阔赌,忽然听人一句话而顿改前非,也是和这些一样的悟。《孟子》上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其左右逢其源。”自得才是悟,悟就是自得。以上所讲禅学的方法,彻头彻尾就是一个自得。总结起来,这种禅学运动;是革命的,是反印度禅、打倒印度佛教的一种革命。自从把印度看成西天,加以介绍、崇拜、研究、选择,以至“得意忘象,得鱼忘筌”,最后,悟到释迦牟尼是妖怪,菩提达摩是骗子,十二部经也只能拿来做揩粪纸,解放、改造、创立了自家的禅宗。所以这四百年间禅学运动的历史是很光荣的。不过,这革命还是不彻底,刻苦行脚,走遍天下,弄来弄去,为着什么?是为着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就是“腊月二十五”。什么叫“腊月二十五”呢?这是说怕腊月三十来到,生死关头,一时手忙脚乱,应付不及。这个生死大问题,只有智慧能够解决,只有智慧能够超度自己,脱离生死。所以火急求悟,求悟的目的也就不过是用智慧来解决一件生死大事,找寻归宿。这不还是印度宗教的色彩么?这不还是一个和尚么?所以这种革命还是不彻底。从禅学过渡到宋代的理学,才更见有两大进步:(1)以客观的格物替代了主观的“心学”。如二程、朱子的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今日穷一理,明日穷一理,辨明事物的是非伪真,到后来,但可有豁然贯通的一旦。这是禅学方法转变到理学的进步。(2)目标也转移了,德山和尚教人做一个吃饭拉屎的平常人;一般禅学家都是为着自己的腊月二十五,始终只做个和尚。理学则不然。宋仁宗时,范仲淹说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后理学家无不是从诚意正心修身做起,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超度个人,不是最终的目的,要以个人为出发点,做到超度社会,这个目标的转变,其进步更伟大了。这两点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总之,宋明理学的昌明,正是禅学的改进,也可说是中国中古时代宗教的余波。

悟——禅宗的存在价值

[日]铃木大拙

禅宗修行的目的在于获得洞悉事物本质的新观点。如果各位屈从于二元论的规定而形成了条分缕析的逻辑思维习惯,我劝大家还是尽量摆脱这种习惯,这样才能多少接近禅的观点。虽然各位与我同住于一个世界,然而这个窗外的石头——我们只是习惯地称呼它为石头——对于我们各人来说真是同一个石头吗?各位啜一杯茶,我也啜一杯,行为似乎一样,但是在我们各自的一杯茶中,心境却不一样,有人的一杯茶里并没有禅意,而有人的一杯茶里却禅意盎然。这原因并不是外在的,因为一个人在逻辑理性的圆周内辗转,而另一个人却站在逻辑理性之外。所谓禅宗的新观点中其实并没有什么新东西,但是“新”这一语词却能表达禅宗观点的特性,所以比我们使用“新观点”这个词,用禅宗的话来说,这是“退一步”的表达方式。

获得新观点在禅宗叫“悟”,无悟则无禅,因为禅的生活是从“悟”开始的。“悟”可以定义为与理性逻辑理解相对的直觉性洞察。但我们先不必拘泥于定义如何,“悟”意味着在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中被隐没的、至今未被注意到的新世界的敞开呈现。请记住上面所说的这一点,并看一看下面的禅语录,我想,各位会明白“悟”究竟是什么。

初入丛林的一个僧人向赵州请教“心要”,赵州问:“吃粥了也未?”僧人答:“吃粥了也。”赵州应声说道:“洗钵盂去。”于是僧人突然大悟。

对此,云门评论道:赵州这番话中有什么特殊涵义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僧人又悟出了什么?但翠岩则反驳云门说:云门禅师理解得也不干净利落,所以这样评说,完全是画蛇添足,在宦官脸上添须。我以为,这个僧人没悟个什么,只是栽入地狱而已!

赵州的“洗钵盂去”,僧人的“悟”,云门的选言判断,翠岩的断语——这些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互相贬损,或只是大惊小怪?依我看来,它们都是指示着一条路。无论上述僧人向何处去,他的悟当然也绝不是徒劳。

德山是《金刚经》的权威,有一次偶尔听说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说,便到龙潭那里请教。一天夜里,德山在门外打坐思索禅的奥秘,龙潭问:“何不入内?”“因为里边真暗。”龙潭便点烛给德山,德山刚接过,龙潭一口吹灭。当下德山心灵豁然大悟。

百丈陪其师马祖外出,偶然见野鸭子飞,马祖问:“是什么?”“野鸭子。”“甚处去也?”“飞过去也。”马祖突然扭住百丈的鼻头,百丈负痛失声,马祖说:“纵然如此仍道飞过去了么?不是一直在这里吗?”这一句话使百丈背上冷汗顿出,于是大悟。

洗钵、吹烛、扭鼻,这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要依照云门大贼:“如果没有,那么他们为什么悟到了禅的真理?如果有,那么这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是什么?而这悟又是什么?这是什么样的新观点?”

宋朝的禅师大慧手下有个叫道谦的和尚,多年习禅却未能开悟,他十分绝望。他常常被任命为使者派往远方城市,在路上要奔波半年,他想,这更会妨碍他研究禅理。他的朋友宗元对他很同情,说了如下劝慰的话:“我也和你一起去,虽然我仅有微力,但会尽力帮助你,即使一边赶路,也可以一边用功。”一夜,道谦哭诉道,愿请他帮忙解决一生的心事,宗元说:“途中可替的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道谦恳切地问其详,宗元说:“着衣、吃饭、屙屎、放尿、驮个死尸路上行。”道谦当下领悟,不觉手舞足蹈,于是,宗元便告别:“你此回方可通书,宜前进,吾先归矣。”道谦便一人继续前行。半年后,他完成使命回到寺里,正巧大慧偶然下山,路上碰见,大慧看着道谦的脸,说:“你这回别也。”

试问,友人宗元向道谦说了那番恳切的忠告后,道谦心头闪现出的是什么?

香岩是百丈的弟子,百丈去世后,他到同辈的沩山那里去,沩山问他:“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那里聪明伶俐,但靠这种聪明伶俐得到的‘禅’,不外乎是出自理性分析的理解,而这恰恰是堕入生死之路的根本原因,虽说如此,你也算参得些禅理的人了,那么试以一句话说出:父母未生前,你自身是什么?”香岩无言以对,茫然退出,回到宿舍后把先师讲录与其他典籍翻出一一检寻,但怎么也找不到一句合适的答语,于是他又回去向沩山反复讨教,沩山只说:“其实我也没有教你的,如果你这样仿效我,日后你总有一天要骂我,即使我有什么可说给你的,那也是我的而不是你的。”香岩沮丧之极,便埋怨沩山的生硬,并决心把历来熟读的而今却不能帮助自己的书籍统统烧掉,并暗下决心:“一生再也不学这难解又不可教的佛法了,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劳心神。”他辞别沩山,到南阳忠国师旧居结庵而住。一天扫地时,扫帚偶然碰到瓦砾,飞起的瓦砾击中竹子,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突然省悟,理解起来没有丝毫滞碍,那正是与亡故的父母重逢的意愿哩!不仅如此,他对沩山拒绝明确示教的缘由也有了深入的理解,他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沩山对他并不真心,而是教给了他什么的话,那么他永远也得不到这一体验了。

禅宗不是靠师父的说明令弟子开悟的,悟决不允许有理性的分析,因此,它是无论如何反复说明论证都不能传达给体验者之外的任何人的经验。如果靠分析能使人明白、理解,靠说明能够表达、传递,那么这“悟”不成其为“悟”,而变成了概念的“悟”,是僵死的东西,在那里已没有了禅的体验了。因此,禅师训导所能做的唯一的工作,就是指示其注意的目标,暗示其可行的途径,而要达到目标,则必须由本人自行去做,谁也代替不了。而所谓的“指示”或“暗示”,则随处皆是,信手可拈,当悟的心机成熟,到处会撞见会心之物,微弱的声响,任何话语,突然开放的花朵,无意中的跌跤等细琐小事,都成了使心灵彻悟的契机,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某种意义上却产生了超越均衡的结果,而悟的一切原因与条件都在于心灵。心灵只不过在等待成熟的时机,一旦以某种原因在心灵中形成了这种时机,鸟飞、铃响,只要有这样的契机就会忽然回归本来的故乡,发现本来的面目,即原来从开始就没有任何遮蔽的东西,都会源源不断地呈露在面前。所以在禅宗那里并没有什么需要说明、教导的东西,惟从自身中产生。

宋代著名的儒学家、诗人、政治家黄山谷初到晦堂处学禅,晦堂说:“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黄山谷正准备回答,晦堂制止说:“不是,不是。”于是黄山谷大惑不解,无言可对。此后,两人曾在山中散步,当时正好木樨盛开,香气四溢,晦堂说:“闻木樨花香么?”“闻。”“吾无隐乎尔。”黄山谷于是恍然大悟。

在上述各例中,我想已经大体可以说明悟是什么,如何获得悟了。但也许会问,“细读你的说明指示,仍有未尽明白处。假如‘悟’总是有某种内容的,那么难道不能清晰地加以记述吗?您举的事例和您的论说大多是心理意图性的,所以我们所明白的仅仅是风的方向,而那只小船最终究竟应该停泊在哪个港口呢?”

对于这个问题,禅者会这样回答:在内容上,悟也罢,禅也罢,凡是能被理性理解的可以证示、记述、提示的东西一概没有。因为禅与概念没有关系,悟是一种内在的知觉——不是对个别的对象的知觉而是对实在本身的知觉。悟的最后归宿是自身(self),除了回归到自身之外别无他处。所以赵州说“吃茶去”,南泉说“这茅镰子我使得正快”。自我正是这样运动的,如果要把握它,就必须在这“运动”中去把握。

由于悟是直透存在底蕴的,所以获得悟常常是人生的转折点,但必须是彻底的干脆的,那种沾皮带骨的“悟”比不悟还恶劣,请看下面的例子:临济挨黄檗三十棒时,一旦悟入,便全然不同了,“黄檗佛法无多子”!这便是他新生的宣言。再见黄檗时,他便劈面一掌。有人会想,这是多么傲慢无礼呀!可是临济这种粗暴行动却有着他的充足理由,而黄檗也对这种寒暄方式颇感满意与欣慰。

德山一旦悟禅,便立即取《金刚经》的疏抄烧掉,那曾是他最宝贵的东西,无论到哪里都背着,须臾不可离身的。但悟后他却这样宣告:“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入巨壑。”

前面曾提到过的关于“野鸭子”对话的第二天,马祖上堂说法,百丈却走出来把为老师礼拜铺的坐具卷了起来。通常卷坐具是说法结束的意思,马祖没有责怪,下坛回方丈去了。一会儿叫百丈问道:“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汝昨日向甚处留心?”“鼻头今日又不痛了也。”因此马祖认为百丈已经悟透了。

在上述例子中,我想可以说明由于悟的获得,心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吧。在悟之前,僧人们是多么无力,他们好像在沙漠中迷路的旅人,但一旦悟入,他们却如同一个绝对权威的君主王,他们对谁也不再屈从,他们便是自身的主人!

此外,在这里有必要对“悟”这种心灵开发作几点回顾与总结。

(1)常常有人以为,禅宗修行是依靠冥想产生自我暗示状态,这从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中可以证明是完全错误的。禅宗的“悟”绝不是依靠高度的思维集中,产生一定的预期的意识状态的现象,而是新观点的获得。意识发生以来,我们总是用一定的概念性分析性的方法去对应内外的各种条件,禅宗修行一举倾覆了这个基础,使这个旧的骨架在全新的基础上重建。因此,在禅宗里面,对相对性意识产物的形而上学性象征性命题的冥想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2)如果不能“悟”,那么任何人都不能参到禅宗的真理。所谓“悟”,即在意识中突然闪现出过去连做梦也没有梦到过的全新的真理,无论理性与论证堆积得多么深厚,在这一悟中,顿时便会引起一场精神的大变化(catastmphe),堆积超过一定的度,全部堆积物便会坍塌。这时你看崭新的世界便豁然呈现,水到了零度就会结冰,液体变为固体不再流动,“悟”在求道者已感到绝望的极限时就会不期而至。从宗教角度来说它是新生,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它是获得新观点,人们会觉得世界如今焕然一新,感到这新的世界甚至隐没了佛教称为“无明”的所有二元论的丑恶。

(3)悟是禅宗的存在价值(reasonforbeing),没有悟,禅宗便不是禅宗了,因此,禅宗训练、教育的全部力量都倾注于悟的开发。禅宗并不把悟看作是自然会来的,即凭胡思乱想消极等待也能等来的漫长过程,而是抱着拯救求禅弟子的热情,为迫使他们进入非悟不可的绝境才提出那些似乎不可理解的问话来让他们体验的。通常哲学、宗教的指导者所进行的理性辩证、谆谆解说在这里都不能得到所期望的结果,弟子们为此而常常困惑不解,这种现象在佛教携带着高度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及复杂的瑜伽修行体系进入中国的初期格外普遍。因此,它使比较现实的中国人对如何把握佛教的核心感到为难。菩提达摩、六祖慧能、马祖道一、石头希迁以及其他中国禅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而禅宗的形式与发展便是很自然的了。在他们的努力下,悟,被置于对经典的研究之上,与禅成为一体,因此,无悟之禅如同没有辣味的胡椒一样不可思议。当然,也有着应该叫做“过剩”的悟,这是必须注意避免的。

(4)在强调禅宗的“悟”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禅宗的禅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其他宗派所奉行的“禅那”体系是不同的,通常说到“禅那”,是指那种指向一定思想内容的冥想或疑心。这思想内容,在小乘佛教常常是“无常观”,在大乘佛教常常是寻求“空”,当心灵被训练到意识甚至无意识的感觉都消失,出现了完全的空白状态的时候,换句话说,即所有形式的心灵活动都从意识中被排除出去,心灵中一丝云彩也没有,只剩下广袤蔚蓝的虚空的时候,可以说“禅那”便到达成功了,这可以称之为迷醉(ecstasy或extasy)或梦幻般境界(trance),但不能称之为禅宗的禅。禅宗的禅必须“悟”,必须是一气推倒旧理性作用的全部堆积并建立新生命基础的全面的心灵突现,必须是过去从未有过的通过新视角遍观万事万物的新感觉的觉醒。而“禅那”之中并没有这个意思,因为它不过是使心灵归于宁静的训练,当然这是禅那的长处,但尽管如此,也不能把它与禅宗的禅等同看待。

同类推荐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热门推荐
  • 绝世剑域

    绝世剑域

    一代剑神楚天河与敌人展开惊世决战,本该就此斩杀唯一对手,从此傲世苍生!却因为意外的毁灭爆炸,碎裂肉身。却未如想象那般死去,而是携带不屈意志,坚毅剑魂,重生夺舍,来到存在腥风血雨的“梦幻大陆”,就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强者巅峰,再次为他尘封开启!神者,以剑之名,斩天慑地,唯我独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萌宠狐狸王妃

    萌宠狐狸王妃

    白夕颜,千年雪狐一只。莫名其妙的预言“得雪狐者得天下”,使得她在即将化身为人之际遭到围捕。好歹她也是千年雪狐,居然沦为了宠物?不过看在对方是个温润如玉的大帅哥的份上,她就不计较了。反正三个月之后她化身为人,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了。白夕颜并不是只省事的狐狸。四处惹麻烦,却总逃不过这九皇子的手掌心,于是,白夕颜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这九皇子简直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狐狸!>祁如墨,凤翔国九皇子。看似清雅无双,实则腹黑无比。某只小狐狸既然跟了他,那就是他的人了。他的人,他自当拴在身边一辈子,也自当护在手心一辈子。敢惹他的人,下场绝对很凄惨。公主想要拔某只小狐狸的毛?!那就把公主的头发全剃了!皇后竟想要处死某只小狐狸?!那就给皇后送杯毒酒去!太子想要娶某只小狐狸为妃?!那就把太子殿下给阉了!>片段(一)“市井女子,居然也妄图做太子妃?!”官家小姐们不遗余力的嘲讽道。某女迷茫抬眸,她什么时候要嫁太子殿下了?!真是莫名其妙!“哼!如此低贱的身份,也就配嫁给那宰猪的!”官家小姐们依旧咄咄逼人。“众位小姐的意思是,太子是宰猪的?”某女故意作迷茫状。“胡说!!太子殿下是我们的梦中情人!怎么会是宰猪的!”“噢,我明白了,原来众位小姐的梦中情人是宰猪的。”某女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某男嘴角上挑,拉过某女,清雅笑道,“既然众位小姐想嫁宰猪的,本殿明日就请旨为众位小姐赐婚!”片段(二)“白夕颜!”某男脸色苍白。“夫君大人,怎么了?”某女作无辜状。“你给我喝的什么?!”“就是你平时喝的茶嘛!”某女作委屈状。“你。。。”某男话未出口,已经向茅房奔去。某女勾起狡黠笑容,祁如墨,披着羊皮的狐狸也斗不过我这只真狐狸,叫你以前老整我!拉死你!>一对一宠文。喜欢的亲们可以点击加入书架。另外厚着脸皮推荐一下俺的完结文《女人,乖乖跟朕回家》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神界秘史

    神界秘史

    一个修真界的炮灰,因为自己的努力与巧合,靠着战争利器,征战异界,打造一个传奇。这是一个强者的国度,这是一个暗黑的世界。从另一个视角,剖析世界的格局。杀戮不是目的,征服只是手段。想实现梦想,只能不断挑战。所谓秘史,不是指男女私事。而是对表象的深一点层次的探讨。
  • 空间神舍

    空间神舍

    她本是世间一个很平凡的剩女子,一直希望努力挣钱带领家人共享幸福生活。每天像个蝼蚁一样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勤劳工作求生存。一天,失业的她因一时的失意而难得地管了件闲事,大难不死的她迎来了后福——拥有一间神奇的小木屋……实现了她最终的梦想!
  • 大神戒

    大神戒

    当一枚可以穿梭世界的神戒从天而降,林扬表示不能淡定。汉末三国,一个夜光瓶,你出价千金?一个音乐盒,你当成传家宝?绝世武功,仗剑江湖!倩女幽魂?仙剑奇侠传?西游记?这是要成仙的节奏?风骚的人生,从林扬走进一个个世界开始。咱的口号是,我是林扬,我喂自己袋盐。(扣扣群,529942076。)
  •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下一轮经济危机2:中国凭什么幸免于难

    虽然人们将爆发的危机命名为美国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同样那么艰难?如果说,中国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外部环境的恶化,那为什么中国的股价下跌得比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要严重呢?作者认为,这一轮经济危机的实质在于创新的停滞。创新停滞导致生产力增长乏力,社会支出大于社会产出,主权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而政府基于社会和经济稳定的诉求,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释放流动性,制造通胀。“货币把戏只能收到表面的一时之效,从长远看它肯定会让国家陷入更深重的灾难。”政府对解决危机的一次次拖延,使危机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 总裁前妻的秘密!

    总裁前妻的秘密!

    【正文已完结】“叶守守,你还要霸着陆太太这个名分多久?”婆婆携着趾高气昂的小三,来到她面前。“我怀了你老公的孩子,现在,你这个下不出蛋的母鸡,该退位了吧!”“抱歉,不是我不离婚,是向荣他不想,你可以试着和他谈谈,要不要我借你电话?”结婚三年,身为丈夫的他,从不动她,却又在每次她危急的时刻救她!面对他屡次的背叛,她练就了一身应付小三的本事,这种事情,经历多了,也就麻木了。但——身为她妹妹的女人怀了丈夫的孩子,这种言情狗血大戏,竟然会出现在她身上!“陆向荣,我们离婚!”她冰冷的美眸满是坚决,手执着份离婚协议书。男人坐在沙发上,慢条斯理的抬起眸子看她:“理由呢?”“老公冷淡!”“……”就在两人准备离婚的这个节骨眼上,她却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可——这个孩子是谁的?守守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