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600000001

第1章 马相伯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

马相伯(1840~1939年)宗教学者,江苏丹阳人。早年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先后创办震旦学院、复旦公学。

近代中国学者,很少有像马相伯那样有一个曲折漫长的读书历程。他幼年熟读传统经籍,青少年长期攻读神学和自然科学,20世纪初又接触新文化。马相伯勤奋好学,善于思考。读书很有成就。

他对数学饶有兴趣,写了一百二十多卷笔记

马相伯五岁时入故乡的私塾读书。那时的私塾老师只教识字句读的方法,只教字音,不讲字义,一般儿童只是像唱山歌般跟着老师莫名其妙地哇哇诵读。这是中国旧教育的传统方法,很难启发学童的心智。从小好动且富有好奇心的马相伯,看到新奇的事情便要问长问短,非要弄个明白。有一次,他跑到外面拼命地追赶月亮,终是徒劳。又有一次,他登楼开窗,拿了一根竹竿想去敲月亮。他曾向师长提出了许多关于月亮的疑问,如月亮是活的吗?月亮生在哪里?到了每月的初三、四或二十四、五日,又要问为什么月亮只剩了半个?还有半个哪里去了?然而,他的这些问题十有八九都遭到师长的训斥,或者是被胡乱敷衍过去。

他入学先读天主教经典,到了九岁,开始读儒家书籍。老师是一个经学家,常常为了一个字引经据典。一次,老师讲一篇八股文时,说这篇八股文曾为嘉庆皇帝所赏识,要以此文为楷模。他好奇地问:“皇帝也懂得做八股文吗?”老师大骂:“胡说!皇帝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何况八股!”他却不服气,因为当时还年轻,并不把一般士大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所谓“圣明”的天子视为特别,只觉得他也是一个平常的人。童言无忌,所以才敢提出那样的问题。

他在自己的家乡找不到一个可以满足求知欲望的良师,便想到别的地方去访求。一个冬天的晚上,十二岁的马相伯瞒着父母,仅带了几十个制钱,独自乘一只小船航行了十天,从镇江来到了上海,去新式学堂——徐汇公学报名读书。

当时的新式学堂都是外国教会开办的,充斥着浓郁的宗教气氛,但也注重学习科学知识。在那里,他接触到若干自然科学、法文、拉丁文,其中对于数学尤感兴趣。在初学代数、几何、三角时颇觉艰苦,便在课余常到土山湾(徐家汇)藏书楼的线装书中去翻寻中国古代的数学,用于参考对比,深化自己的理解。最初,他看见外国书上的开方、勾股等不甚明了,查考了中国古算术中的开方,看到有什么“赤方”、“王方”等算法,始恍然大悟。在研究数学时,他偶有心得或新的发现,常记之于册,后来竟积至一百二十多卷,他把这些笔记拟了一个书名《度数大全》,可惜后来都散佚了。马相伯回忆当年读书的情形说:“我研究数学,几乎发了狂,夜间睡觉的时候,仰视帐顶上,都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地出现了许多数目字,梦中也发现四处都是数目字,于是我始悟韩昌黎所谓:‘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的意境,实为笃学之士的甘苦之言!”

马相伯不但沉醉于西方学术,对国文也颇有研究。他说:“中国人太不讲求解释,不但意图囫囵吞,字句也是囫囵吞。中国的伦理学实在太不讲究了,只偏重行为一方面,往往有了很好的意思,不求甚解,不想发挥。比如‘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什么道,竟值得一死?又如‘无我’二字,‘我’字做什么解释?像这样囫囵吞枣的说法,还能阐明学问么?外国人不厌其解,外国人最好的是‘界说’,时人译做‘定义’,凡界内的必须解释清楚,界外的也要加以说明,此之谓界说。中国人不讲求界说,更不讲求逻辑;因此中国的伦理学也就太混统,说不出究竟。”因为马相伯国文基础好,学校便聘他为助教,教授其他低班的国文及经学。他一面当学生,一面做教员,学业比以前更有进步了。在徐汇公学,他一共读了八年书,获得文学科及宗教科的奖赏。

马相伯入徐汇公学学习普通科学十年,二十岁起进高等专科学习,二十五岁在耶稣会初学院研究中国文学及拉丁文学,至三十一岁得神学博士学位,才正式告别学校的读书生涯。到了书中关节无法转变时,也要请神仙前来救急

因为书读得多了,马相伯对于所读的书,就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他认为,研究中国的古文,《左氏春秋》是第一本好书。它的好处在于什么样的体格都完备,什么样的美都有。有时候大气磅礴,真似长江大河;有时候细针密线,犹如天衣无缝;有时挖苦得刺人骨髓;有时同人辩驳又妙语连珠。此种文章,不但在过去的文言文当中被视为宗匠,即使现在做白话文也应当奉为圭臬,至少要把它的不朽处继承下来。太史公的文字实在是得左氏的薪传,不过左氏之文,只是所谓“记言”、“记事”之文,而太史公则进了一步,他的《史记》不独记言记事,并且常常出以己见。左氏与司马迁之文与李杜之诗,真是百读不厌。李太白天马行空般的天才,是学不来的。杜工部的天才不亚于李白,但他的性格却与李不同,他常怀拯物济世之志,悲天悯人,而他的诗又字字推敲句句锤炼,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马相伯在读古书时还谈到,杜诗虽是千古不朽之作,而杜赋却是一无可取!这也是因熟读杜甫,对杜甫有一个完整认识,才能获得如此真知灼见。杜甫诗因为源自生活,有广阔的素材源泉;而他的文赋,几乎都是与达官贵人的应酬之作。中国的应用文,实在有许多缺点,而篇章的结构,更是不好。比如苏东坡的上皇帝疏,王安石的上皇帝疏,都可算得有数的杰作,但它们都是有头无尾,论而不断,弄得一篇煌煌大文,到末了只以寥寥数行颂圣的文字草草了事!马相伯认为这不是中国文人的过错,而是当时的环境限制了它。中国的小说有一种共同的毛病,就是它们不知道小说的叙述,只是截取人生之历程或社会某部之一段加以描写,使读者于这一精彩的断面可以窥得人生社会的缩影或轮廓。还有一种大毛病,就是小说家到了书中的关节无法转变时,就如同打了结解不开时,便用神仙来救一下急,好的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西厢记》等都不能免。

马相伯曾想在传统经学上用一番功夫,但翻了翻经学的旧注解,发现极为繁琐,如《诗经》上的“采采卷耳”四个字,就足足地写了三卷书,然而这些注疏只是在书本上兜圈子,在字眼上打滚,不看还可以,看了反而把人弄得头昏眼花。经学完全是空虚的形式,他毅然决然地断了研究经学注疏的念头。

他认为中国人受经学的毒害实在很深:一是冬烘头脑,一是欺饰心理。

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清道光皇帝是很简朴的。有一次,皇帝的套裤膝头处破了,他不愿做新的,把两只破套裤送给内务府织造局,叫他们把破的地方织补一下。织造局遵命把两只套裤破处织补了两个形似月亮的团块,并以补月亮名之,这一织补报销用银五十两。道光皇帝虽然节俭,但生在深官,不知民间的生活费用,自然对于这种报销也就信之不疑。后来皇帝看到一个大学士的套裤上也打了两个月亮团案,问花了多少银子。这个大学士很觉狼狈,怕说少了令内务府的人难堪,便尽量夸大了数目答。当皇帝得知仅花了二十两银钱时很是惊讶,问:为什么这样便宜?马相伯讲完了故事后说:“道光皇帝的故事,原来只是专制皇帝身处深宫内的必然结果,还不能算是什么冬烘头脑,而那个大学士的回答则表示中国的经学所造就的士大夫之说谎的习惯。”

马相伯爱读旧体诗,尤推重杜甫,读《杜工部集》,常爱不释手。他说:“杜甫的诗可算无奇不有,而他的描写天才更是独步千古。他的这种技术实在妙不可言!比如他的赞马的诗,把马的状貌神态都一一描写入微,尤在能把一匹千里马的奇特的地方,提要钩玄地烘托出来,并且所描写的马各各不同。”如《重马》、《房兵曹胡马》、《瘦马行》等篇诗句,“杜甫的作品,命意、布局、造句处处都登峰造极,其描写天才尤其令人惊心动魄,我从前每读他的集子,总是不忍释手。”

“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少年马相伯读法国通史,当看到课本中有对中国所下的评语,讥讽我们的民族没有资格生活在世界上、呼吸天地间的空气时,激起了他的愤怒。十八岁时,法国领事署欲聘他做秘书,被他拒绝了:“我学法语,是为中国用的!”法国领事只得作罢。他后来说:“洋人自以为是天之骄子,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可是我们中国人切不可自卑自辱,对他们奴颜婢膝,要有民族自尊感,要有维持国家民族尊严的反抗精神。应该无所畏惧,理直气壮,压倒他们,才称得起中华儿女。”年轻时马相伯曾认真研究过古罗马大哲学家西塞罗的演说学。他在中国驻东京公使馆任参赞时,因发表一篇外交演说,获得了“中国第一大演说家”的称号。他的演说从不预备底稿,能随机应变,触景取材,靠着平时读书所积累的丰富知识,每次都讲得有声有色,抓住听众的心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留日学生发生学潮,五十七岁的马相伯重渡日本,进行调解。这次演说很是沉痛,他告诫留学生:“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当时三十三岁的梁启超聆听了马相伯的演说,记录了这次演说词,并将其作为谒见马相伯的礼物。马相伯演说临时自由发挥,听众要做笔记,很不容易。但他看了梁的那篇记录稿,大为赞扬。此后常对人说:“我的演说只有梁启超听得明白,他能够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朱守芬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同类推荐
  • 成功人士不说

    成功人士不说

    短跑比赛,只差0.01秒,结果就会差很远。人生中,每天不起眼的细微差别,决定着一辈子的成败!本书从30种微小细节入手,总结了成功的方法,引总结了成功的方法,引用知名人士如马云、史玉柱、巴菲特、比尔·盖茨等人的亲身经验,告诉你为什么只要抓住平常日子中被忽略的机会,就能做出惊人的成就
  • 提高青少年思考能力的35种方法

    提高青少年思考能力的35种方法

    思维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处世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你我的成败!本书结合现实生活,向青少年朋友介绍了35种实用的思维方法,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生动的故事案例,帮你解读思维的本质,让正确的思维方法为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导航。
  • 杰出青少年的思维力训练

    杰出青少年的思维力训练

    弹奏一首动听的乐曲,需要训练;写得一手好字,需要训练: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需要训练;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运动员,需要训练……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同样需要训练。经过训练让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是每个杰出青少年制胜的关键! 本书为你提供了34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希冀能对你有所帮助!
  •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洛克菲勒给子女的一生忠告

    一本书真实记录了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神话的种种业绩,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商业方面的智慧。我相信,现代许多商业类书籍的很多观点都出自这里,只是形式上不同而已。阅读本书,你还可以学到洛克菲勒的处世哲学。相信这位在世98年的商业巨人,肯定有着别人所不可替代的处世思想与智慧。如此,即使把此书看做成就财富人生的圣经也不为过。它将向你展示一位商业巨子如何从无到有创造财富,又如何抓住每一分钱来赚取更多的财富的。
  • 人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人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热门推荐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并没有卓越的资质,却令人顶礼膜拜。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传记、家书、日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参考了众多资料,从曾国藩的家训、日记、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来剖析他,并列出了八大黄金法则,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 纨绔少爷魔女妻

    纨绔少爷魔女妻

    本书已经进入半价促销,看完只需要原来的一半价格,大概两块多,亲亲们不可错过哦……=======文案:她是魔界恶女,翻云覆雨,所向披靡。她外表娇弱,却是个十足剽悍,典型的表里不一、她也是传奇学院的风云人物,叱咤风云的学生会副会长。他是江南恶少,吃喝嫖赌,欺压善良。他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令人们深恶痛绝,是为江南第一纨绔。然而本是江南第一恶少的人本是人们眼中如垃圾的人本是社会渣滓败类的人竟然让人跌破眼镜那朝中有着天下第一公子之称的最年轻的少相那战场中有着所向披靡的战神之称的冷酷少帅那令万千少女芳心暗许视为梦中情人的俊少年竟然就是曾经人们口中的纨绔子弟,恶霸少爷,败类垃圾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而她却是创造了这个奇迹的人。本文属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浪漫温馨文,美男多多!一次意外,两次穿越,还多了一个天才的小鬼头。烈焰:神界宠儿,以为自己想要的一切,从来都是唾手可得,只是在遇到她之后,才知道原来有一样东西是永远都得不到的,然而这种遗憾却成了一种幸福。蓝少逸:何其幸运,遇见了她,从一个纨绔子成为一个天降奇才,这一生再无所求,只愿与你相守永生永世,此情海枯石烂,至死不渝!沈子言:身为王爷,责任重大,却一再与她错过,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即使倾尽所有野再所不惜,可是还有机会吗?神秘势力的首领,各国的皇帝,神医……都因她而甘愿堕入情网,只是这情能归何处?场一:她:“从今天开始,我高兴你得让我更高兴,我不高兴你得让我高兴起来,我生气你得让我不生气,我很生气你就得做我的出气包!”他:“你干脆叫我给你做牛做马得了!”她:“太好了,我还真是这么想的!”他:“…”场二:她:“娘子说的话永远不会错,娘子说的话你永远都要服从,娘子说的话要比任何人的都重要。娘子的做的事永远是正确的,娘子做的事你永远都要支持,娘子的做的事你永远都不准反对也不准怀疑。”他:“那你要是做错了呢?”她:“如果我做错了,那一定是你的错;如果我坚持没错,你再说我错了,那也是你的错;如果我不承认我错了,那我就没有错;就算是我错了,你也要说我没错;如果你坚持我错了,那你就是错上加错;总而言之,我永远不会错,千错万错都是你的错!”他:“…”…更多精彩,且看恶魔公主与纨绔少爷的雷人组合。多多支持呀!!!!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影行天下》推荐好友的文文《风云初落》流风回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梦回红楼!

    梦回红楼!

    素手执红楼,悠然入梦来。碧玉绾青丝,暗香盈衣袖。眉心常微蹙,身若弱柳扶。天生国色姿,佳人颜如玉。琴艺倾天下,才华动京华。回眸一笑时,倾国亦倾城。红尘滚滚飞,情缘自难测。蓦然回首处,与君两相悦。是非风雨起,得失唯心知。问江山美人,孰重复孰轻?她是世家闺秀,诗才斐然,人雅如兰,颜倾天下。淡看富贵荣华,心不在红尘,人偏履世俗。只因为,红尘中有他。他是当朝皇子,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前程无量。览尽世间佳丽,心静如止水,不曾起波澜。直到遇见才貌绝世的她,终于动心动情。两情相悦,携手成约。只盼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相守。却不料,宫闱纷争起,瞬间风起云涌,变幻莫测。宫闱深深,波澜迭起,枝节横生。于繁华纷争处看爱情,方才能看透情深清浅。风雨起时,为了爱情,她是隐忍成全,还是唯有逃离?当爱情与权利相冲撞之时,于他而言,江山美人,孰轻孰重?平生极爱红楼,独爱红楼,痴爱红楼,奈何红楼未完,为之常叹。红楼女子,最爱黛玉,容颜倾城,气质如兰,文采斐然,不染凡尘。个人借红楼小写黛玉,想给她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架空历史,穿越时空,无关名著,圆己之梦。若是喜欢,还请多多捧场支持,收藏推荐,给雨竹一份信心。若是不喜,请不要鄙视与苛求,多多包涵。推荐区:借此机会,推荐雨竹自己的第一篇文:《雁翔红楼》请亲们关照一下啦
  • 最佳营养搭配家常菜

    最佳营养搭配家常菜

    《美食天下(第1辑):最佳营养搭配家常菜》中不仅分门别类地对食物本身以及食物搭配后的营养功效作了科学论述,而且还将相对应的食物搭配落实到具体的食谱,使读者不仅知道怎样搭配食物更营养,还知道如何使家常菜烹调得既有营养又色香味俱全,从而更健康地享受美食,享受生活。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贪杯娘子戏郎君

    贪杯娘子戏郎君

    【事出有因】:嗜酒如命,二十一世纪古灵精怪的少女,医学界的天才,年方二十就名躁天下的一级整容大师苏菲,因为一次意外的醉酒事件,一时失手,将一个因黑帮火拼而毁容的黑道大哥休整得太过奶油,失了男人威信,被千里追杀,不幸坠入山崖,穿越到了名不见经传的东起国,故事由此拉开帷幕…【文案】:东起国盛产美男子,尤以四大美男闻名天下,平常女儿家,只要能被四大美男其中一人看上一眼,已觉生而无憾,死不足惜。偏生这四大极品俊男,无一例外地栽倒在同一个没心没肺的女人身上,黯然神伤。她本天资过人,冰雪聪明,为了躲避三位姐姐的嫉妒陷害,却装疯卖傻,明哲保身。她本闭月羞花,倾城之貌,为了反抗爱财老爹的包办婚姻,却自毁容貌,置身事外。女儿家,谁人不喜胭脂水粉、绫罗绸缎,偏偏她苏醉儿就是个例外,好学不学,偏要学那疯癫的济公和尚,美酒佳肴穿肠过,烦恼忧愁身后抛。有人说,女人的美丽似花,花开花谢终有时,女人的魅力却似酒,越陈越香越醉人。这个嗜酒成性,大智若愚的女人就像一壶陈年佳酿,芳香四溢,耐人寻味,让四个眼高于顶、俊美如仙、霸夺天下的男人也丢了心,失了魂。她的豪情万丈,她的巧笑嫣然,她的调皮捣蛋,她的慧黠沉静,她的一颦一笑,早已镂刻成亘久的思念,藏在心中许多年。群雄逐鹿,五国争霸,争的是江山,亦是美人。殊不知江山易得,佳人的心,却是倾囊也难得。最终谁能抱得美人归?且看小舞09年泣血之作《贪杯娘子戏郎君》。传说中的四大美男:【上官云倾】:东起国最年轻有为的少年将军,骁勇善战,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便将小小的东起国版图扩大了整整三倍,连皇帝都敬畏之。传说中,此男容貌俊美非凡不足以慑敌,每每上战场,总要戴上狰狞的青铜面具,虽鲜有人见过其真实容貌,却因蒙了一层神秘面纱而意外成为东起国四大美男之首。【皇甫俊驰】:名为东起国太子,却从不关心朝政。此人挥金如土,拥有良宅美姬无数,典型的败家子代表,本来不足以推崇,却因生得一副邪魅风流,颠倒众生的妖孽相貌而备受女子青睐,成为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典范,稳居东起国第二美男宝座。【司徒少游】:乃脾气古怪倔强,人称老泼皮的无涯大师之唯一入室弟子,武功造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去无影,行踪飘忽不定,常以一袭紫衣示人。
  • 雨杀芭蕉

    雨杀芭蕉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