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500000029

第29章 心理问题的治疗(3)

用暗示疗法治疗心理疾病时,通常都是用催眠术来进行。因为患者在患病期间,高级神经活动已经处于比较衰弱的状态,经过催眠,就可以使患者的大脑皮质处于暂时的抑制状态,这时给他们各种暗示性的刺激,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新的兴奋中心,抑制旧有的因精神创伤所产生的症状,慢慢地会使病情好转,消除症状。

进行暗示疗法时,起码要具备两项条件:一、作为暗示者,应当在被暗示者心目中有能使他信赖的较高威望。这样,暗示者(医生等人)在询问过病史和进行检查后,便可以用简短有力、充满信心的语言,对病人进行鼓励和诱导,告诉病人,他的病情会很快好转,最终可以完全根除。这样做法,就可以造成病人迫切期望治疗的心情,从而打下坚信能够治愈的心理基础。二、被暗示者本人要有充分的信心,有了足够的信心,才可以和暗示者双方密切合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有些暗示由于内容和方法安排得欠妥善,其效果往往会和暗示者本人的主观愿望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接受暗示的人,常常从兴趣出发,对于他感到具体的新鲜的东西特别敏感,从而容易接受其消极影响的缘故。德国法律心理学家柏替在他写的《法律心理》这本书里写道:有些电影包含有犯罪的具体情节,它的目的虽然是告诫人们,不要犯罪,犯罪者最终会得到恶报等等。但是,这样的暗示对于青少年的作用很小,甚至不起什么作用。反过来,它倒会暗示给青少年怎样去犯罪,引起“无妨犯一次罪”的冲动等等。因为青少年们往往被电影所表现的生动具体、鲜明新颖的形象所吸引,从而着迷于犯罪本身的动作,以及对犯罪行为产生魔力般的跃跃欲试的想象。

法律心理学家柏替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在我国,《少林寺》影片放映后,奔赴河南少林寺出家学艺的青少年,一时之间络绎不绝,以致报刊上不得不刊登出劝阻的文章;《大西洋底来的人》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据说报考海运学院的青年剧增;《血疑》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有些女孩子怀疑自己也得了白血病,甚至殉情死去……所有这些,无不说明了暗示心理对青少年的作用。这能单纯责怪青少年幼稚吗?我说不能,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中,有一条就是:他们看电影、看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不注意思想性,吸取成人们认为有益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去“各取所需”,只注意电影或电视剧里面他们感兴趣的情节。人们常常强调,对青少年观众和读者来说,更应当注意“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道理也就在这里。

对于青年人本身来讲,当你了解到自己的这种弱点的时候,就应当有意识地抵制消极的暗示影响,冷静地理智地去分析和鉴别真假、善恶与美丑的界限。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你持有“自我暗示”这一武器。你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不跟着外界别人的暗示去瞎跑。暗示,包括暗示疗法,并不是万能的、威力无比的。有些心理健康专家认为,神经比较脆弱的人,最容易接受暗示,这从反面论证了这个道理。

“疏导疗法”

我这儿有一篇是从1988年5月21日的《光明日报》上剪下来的剪报,文章的题目是《一张诊断书》。这是一篇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文章。

作者讲到他的妻子在“文化大革命”时,因为曾任过外国专家的译员,又自愿由首都调去边疆小城教书,于是“造反派”们便十分荒谬地怀疑她是特务,并宣布孩子是搞特务活动的掩护,本人根本不会生孩子……结果妻子被隔离审查批斗,不许会见孩子。致使她精神受到极大打击,被逼成头发散乱、眼神痴呆的疯子(精神分裂症)。后来,找到了当时已被“造反派”勒令靠边站的妇科专家林巧稚大夫作证。林大夫基于革命人道主义的医德,不怕风险,经过检查后,毅然开出了如下内容的诊断书:“患者是正常女性,腹部有多条妊娠纹,证明患者曾有过正常分娩。”当这位女同志听到林大夫的诊断证明后,她脸上露出惨笑,继而沉默,然后“哇”地一声,伏在林大夫肩头上,放声大哭起来。从此以后,她的病情逐渐好转,能够正常地工作,并生了第二个孩子。

你看,这位女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起因,不正是因为“造反派”离奇地诬蔑她“你是个男扮女装的特务,你根本就不会生孩子”而引起的吗?而病情痊愈,也是由于有了“患者是正常女性,曾有过正常分娩”的专家诊断的结果。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要谈的“疏导疗法”把她的病治好了。

那么,什么叫做“疏导疗法”?

疏导法也叫做“排泄法”,或者象通常所讲的“打扫烟筒法”,即把积存的心理郁闷打扫干净,使神经通路畅通无阻。当人们遭遇到突然发生的、意外性的精神打击后,别人往往劝他“你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不要憋在心里做病!”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采用的“排泄”情绪的方法;而别人的善意劝告也就是一种“疏导”。

医学心理学劝告人们:该哭的时候就哭,该笑的时候就笑;“喜怒不形于色”在日常生活里不该提倡,因为强行压抑自己情绪的表露,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我劝青年朋友们不要为了保持所谓的“尊严”和“体面”,而强行压抑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必被一些传统的旧礼教所束缚。

疏导法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心理治疗方法,也是疗效十分显著的一种心理疗法。即使是严重的心理疾病,用思想感情上的疏导、排泄,往往也可以治疗好。上面讲的那位女知识分子的病,就相当严重了;但她不是靠服药,而是用排泄法这种心理疗法,治好了她的病。这种方法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用它治好的病例很多,你甚至从中外古今的小说里,都可以找到真实动人的描述和介绍。

怎样去疏导排泄不健康的心理?总的原则是应当使自己的生活富有情趣,因为一个生活情趣丰富多样的人,总会有机会去排泄疏导他的情绪,不致因烦闷而使自己的心理不健康。

谈到这里,我愿向朋友们推荐我国当代美学家、同时也是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位老前辈朱光潜先生,在五十年前写给青年的《谈美》一书结尾中的一段话,作为考虑疏导法时的参考。他说:“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性情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找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这段话,我在解放前旧大学学心理学的时候,几次读它,很受教益。后来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和观察周围人们的情况,我越发感到多读、多听、多看一些东西,丰富自己的情趣,的确可以促进发展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到的创造力,从而美化自己的心灵,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使心理更加健康并能预防心理疾病。比如说,我发觉习惯于用各种艺术情趣来充实自己的青年,很少是情绪忧闷的人,因为他们用各种有意义的兴趣活动,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相当紧凑,使自己感到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有自己的天地、乐园和追求的目标,时时刻刻都会有充足感、满意感。

我们现在正在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精神生活内容也就更需要丰富充实,每个人的生活也就愈加需要富有情趣。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自然、美丽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根据我的生活印象,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教育影响,对于教师来说,是很难和它竞争的。”这段话说明了美化陶冶心灵的重要性。列宁在狱中给他妹妹写的信中讲道:“有时一个人的心情恶劣,是由于单调的印象或单调的工作所引起的疲劳造成的。”列宁的意思很明显,是指为了保持心理健康,生活应该富有情趣,而不要过分地单调刻板。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人格。”这最后一句,也就是说学习可以使一个人的人格,更加趋向于完美和谐。当然,在广泛的兴趣当中,你应该选择一个中心的兴趣。丹麦有句谚语说得好:“聪明人接触各种知识,但是他精通一门来认识世界。”

我想,不仅学社会科学的青年人,应该用文学艺术滋润自己的心田;学自然科学的青年人,更应该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我认识一位青年人,他整天摆弄计算机,天天忙于编程序,苦思结构如何如何,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也缺乏文学艺术的调剂。结果,他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情感枯燥乏味的人,后来他竟然变得性情烦躁而不能自制,脑筋也变得迟钝了。你看,文学艺术的甘露,对于学自然科学的年轻人讲来,该是多么需要。看来,文学艺术的业余爱好,不但不会浪费你的时间,反而会使你的思想萌发出新的嫩芽。

日本一本新出版的《青年心理学》里,调查一批青年工人的业余时间,大部分是用于:(1)长时期的闲聊;(2)看电视成瘾;(3)酗酒解“愁”;(4)逛街、串商店;(5)玩牌成癖好等。这些办法固然也能排泄无聊和烦闷,但它既白白地浪费掉时间,又危害身体健康,也消磨斗志。而且一旦成习惯,想要矫正过来也很困难,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我说,这些疏导排泄情绪的办法都不足取。对于青年人说来,正确的疏导排泄情绪的办法是:欣然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自觉地经受文明的洗礼,主动地争取艺术的熏陶,积极地提高理论的修养。这样做下去,你的气质会更加美好,你的人格会更加完善。

“运动疗法”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被人们公认为是典型的“古典美人”。可这位“古典美人”却是一位病恹恹的“病美人”。尽管贾宝玉对“多病多愁”的林妹妹,情深如海、终生不渝;无奈黛玉体质过弱,最终“香魂一缕随风散”,“魂归离恨天”。这一典型的爱情悲剧曾经赢得了多少青年男女的辛酸同情的热泪。小说毕竟是小说,酿成悲剧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我们看罢《红楼梦》这部小说后,不能不联想到,若是林黛玉有一个健康的身子骨,那该是多好!

保持心理健康,当然不是单凭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就能办得到的。很多运动健将患有心理疾病,便足以驳斥这种“唯身体健康论”者的主张。所以“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句话,说的有点绝对化,不十分恰当。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烈士身陷囹圄,在敌人的监狱、集中营里、法庭上,以病弱的身躯坚持对敌斗争。他们人格高尚,正气凛然,尽管身体健康状况极差,可他们的心理却是健康的。

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来看,大量的生活实践证实,身体健康与否,的确会影响心理健康。无论是体力劳动者或是脑力劳动者,在劳动过度的情况下,都需要身心双方的休息和调剂。这是因为,生理和心理两者构成人的统一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的亏损,足以影响其他方面。好多病态心理或心理疾病的根子,都是身体方面出了问题。林黛玉这个“病美人”就患有多种病态心理的症状。她经常以泪洗面,抑郁寡欢,神经质地多愁善感,性格孤僻、内向、猜疑等等,这些都和她体弱多病是相互联系着的。所以,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会经常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对于心理健康大有妨害。

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他的这句名言,现在已被公认为是一句真理。的确如此,坚持运动和锻炼,是可以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你看过《钟楼怪人》这部电影吧?这部电影是从小说《悲惨世界》改编过来的。小说的作者法国大文豪雨果,40岁时患心脏病,但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运动,一直活到80岁,并且坚持从事大量艰辛、繁重的文学创作,心理始终保持健康的状态。

从生理学上看,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体各脏器的侧枝循环,使关闭的血管网开放,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加速进行。这样一来。肌体的各个内脏器官就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且能够及时地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人的肌体的新陈代谢就可以更加旺盛起来,各种内脏器官的功能也就更加充沛,并富有生机。

当然,虽说运动锻炼对于防治心理疾病和增进心理健康大有好处,可也并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样的运动和锻炼。运动的方式,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一般正常的青年人,可以适当地做些长跑球类比赛等比较剧烈的活动,使身体处于无氧代谢状态,这样可以增强正在发育成长的体质。可是,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青年人说来,还是暂时从比较温和的活动人手为好。比如,打太极拳、做体操、散步、慢跑等等,使身体处在正常有氧代谢状态。简而言之,(1)不要做力所不及的锻炼活动;(2)循序渐进,运动量和强度要由小渐大,逐渐的增强,符合每个人自己身体的条件。

在运动疗法当中,最简便易行的一个项目就是“跑步”。谈起跑步的好处来,我们的老祖宗原始人,就已经在生活实践中领悟到了。在远古时代,原始人靠跑动才能获得肉食和用以御寒蔽体的兽皮;另外,经常跑动也使原始人变得勇敢和有毅力。跑步的好处这么大,难怪相传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在峭壁上刻下了这样的话:“你想变得强壮吗?那你就跑吧!你想变得美丽吗?那你就跑吧!你想变得聪明吗?那你就跑吧!”至于怎样跑法更科学,我觉得也不必强求一律,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而定。有些医生说,开始的时候,每周跑两次就够了,经过一、两个月后才逐渐的增加次数等等,所有这些建议或主张,只能供参考而已。

我想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的詹姆斯·费赖斯博士的一句话,作为这次谈话的结束。他说:“我告诉病人们进行锻炼。跑跑步,别总休息,是心理学家对患者的新劝告。”

“休闲疗法”

你也许从来没有听到过“休闲疗法”或“闲暇疗法”吧?是不是觉得它很新鲜?“休闲”和“疗法”怎么能够连在一起呢?你也许会把“休闲疗法”理解成为“娱乐疗法”,可是这样的理解,是不太确切的。因为“休闲”的意义是积极的;而“娱乐”,却往往使人仅仅想到消遣解闷。

“休闲”,或者说“闲暇”,它的意思是指,使你从职务工作和给你指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古希腊人把休闲理解为是“学习、做学问的时间”,自己做自身学问的意思。因而休闲不是单纯地消极的休息和玩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最好的财产是休闲”,休闲意味着为了追求学问的余闲。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咱们是为休闲而忙碌地工作着的。”他又说:“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知识、幸福和‘休闲’,休闲是获取知识与幸福的条件,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你看,从这两位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对于休闲意义的解释,休闲不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吗?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8:精神分析新论

    弗洛伊德8:精神分析新论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本书来源于弗洛伊德1932年所做的演讲,是《精神分析导论》发表15年以来研究实践和反思的成果。《精神分析五讲》由弗洛伊德1909年为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所做的五次演讲稿组成,它从叙述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作研究癔症开始,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观察事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关于宣泄法、压抑、梦、失误、性欲和移情等重要思想和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精神分析运动史》一文是对精神分析产生、发展和分裂过程的历史总结。《精神分析纲要》既是向读者介绍精神分析基本原理的指南,又是弗洛伊德对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全面而精辟的总结。
  • 哈佛心理学大全

    哈佛心理学大全

    内心强大才能真正强大,心理健康才会真正健康。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人的思想库”,是诞生世界精英的摇篮,为全世界培养了众多商业名流、政治领袖和知名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诺贝尔奖得主。哈佛人的成功与哈佛心理学理念密不可分,哈佛人用亲身实践启迪我们完善健康心理,享受幸福人生!
  •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伺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本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
  •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心理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心理常识更是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贴近普通人。本书选取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常识,通过列举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权威专家的著名心理学试验以及对人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心理常识进行阐释,达到让心理学改变生活的目的。本书无论是从知识的全面性上,还是从专业性上,都是那些渴望拥有成功人生的朋友的最佳选择。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热门推荐
  •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提升职业精神的经典读本,铸就负责态度的行动指南。 最大的人生智慧就是感恩做人,最强的工作能力就是负责做事。唯有在感恩做人、负责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事业的满足、成功的喜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会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
  • 再见月朗星稀夜

    再见月朗星稀夜

    这是一本古典言情小说,以主人公的纯美爱情为主线,提现了作者对善良和丑恶分界的判断。通过文中不同人的人格与性格折射出来的幻影,塑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在不同角色的摩擦与折射之中渐渐丰满人物的形象,希望给那些仍然执着于黑白论调的人一个很好的提醒。本书在三个人的纠结情感中,有幸福有伤痛,最终以岁月静好,相守一生收尾,总算让那些读者没有失望。圆满而美好!
  • 凤颜惊华:嚣张黑帝公主

    凤颜惊华:嚣张黑帝公主

    她被迫穿越,异世嚣张横行。嘿,这个世界真好玩,有趣的事,有趣的人排排队一篓筐~这个妖孽小白脸惊才绝艳,那个黑脸将军冷峻内敛,还有帅得掉渣的皇子霸气凌厉……前面的那位帅哥,说你呢,请留步!本文是魔妃系列三部曲中最后一部,前两部已完结,欢迎阅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她是金牌猎人,以猎杀罪犯为生,身手矫健,性格狂妄。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病死王爷的陪葬侍妾,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却被王妃欺辱,继子坑害,人人当她还是柔弱无能的下等侍妾,想要害她性命。她斗毒妇,整渣男,呛皇帝,与病弱王爷联手掀起翻天巨浪。要誓众人俯首称臣,再不敢造次。只是那冷淡无情没有人味的王爷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热情?病娇王爷稍稍靠近,温文一笑:“本王给你送一道餐后甜点如何?”“不要。”孟青珺断然拒绝。病娇王爷马上变脸,威胁道:“不要也得要。本王将自己做为甜点送给你,岂容你拒绝?”孟青珺抵死不从,...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特工太子妃:忽悠一个江山玩

    特工太子妃:忽悠一个江山玩

    初遇那晚,我与他携手同醉。我指着夜空说:唐楚,我来数星星。你智商差点儿,就数月亮吧!抱着一颗琼瑶的心来对待穿越新生,结果还是金庸了。好吧,既然摆脱不了打杀的命运,那就让我来助你开疆拓土,忽悠一整片江山!咱轻轻的来再轻轻的走,挥一挥衣袖,不留一个活口!
  • 平台:自媒体时代用影响力赢取惊人财富

    平台:自媒体时代用影响力赢取惊人财富

    运用社交媒体创造一个赢得注意力的平台则是成功的关键。新媒体技术已经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一切。如此简单、如此快速,真正的竞争是获取那些有可能购买你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的注意。在如今这个日益喧嚣的世界中,如此低投入,如此的巨大成功,这是全球第一部让你的个人品牌、产品营销和服务迅速实现一夜成名、万众瞩目的奇书。这是一本教你怎样赢取话语权、怎样把滞销变畅销的分步指南。无名之辈也可以获得声明,成名要趁早,大赢特赢!他将告诉你一个很多人都不注意的秘密: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真是前所未有!
  • 亲梅煮马

    亲梅煮马

    某年,话剧表演。她演祝英台,他演马文才!他愣是让马文才逆袭!她指责他胡闹!祝英台该和梁山伯化蝶归去,才算完美!而他说:只有没用的男人,才会让心爱的女人陪着自己死!于是,那年,他们的表演成了全校最大的笑话,她气了他一夏,任他怎样哄骗都不搭理他!……多年后,他学成归国,继承家族企业;而她,混迹商场,成为都市白领一枚。某夜,公司宴会,她是公司职员,他是神秘宾客。他们佯装互不相识。他英俊潇洒,谈笑自若;她插科打诨,应付自如。他说:梅小姐,我们可是在哪儿见过?看着眼熟。她暗想:可不是吗?二十多年前便见过了。彼时,她不是他的青梅,他不是她的竹马,他们只是宾客之谊。后来,大雪漫天,他们被困荒野。他背着她寻找出路。她问:我们是不是要死了?他说:哪能啊,我还没将心爱的女人娶回家,死不了!她问:谁啊?我见过没?他说:见过。她说:那行,如果我们能活着出去,我帮你娶她。他说:不用,你答应就好……
  • 山寨新娘:宝贝,打击盗版爹地

    山寨新娘:宝贝,打击盗版爹地

    酒吧兼职最后一天,却被醉汉缠上,无奈捎回家,随手扔到角落里,第二天,她习惯性的一脚踹开浴室门,然后,“偶的神!这是人还是妖”只见一美男紧紧抱着膀子用比小白兔还要娇羞的眼神看着她,“你……你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