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过,可是她不肯说。”
“等她酒醒过来,好好替她检查一下,是否有其他的疾病。”霍金士嘱咐道。
第二天,霍金士又特地去查问这位女工的情形,领班告诉他,女工说什么也不肯去看医生。
“你带我去看看她。”霍金士说。
到了女工宿舍之后,霍金士看到昨天酗酒的女工坐在床沿,显得很憔悴。
“你怎么不去看医生?”霍金士用手按按她的前额,很温和地问。
“我没有病。”女工说。
“你在撒谎,”霍金士亲切地责备她,“看你都成这个样子了,怎么会没病?”
“我真的没有病。”
“那你内心是不是有什么痛苦?”
女工只是连连摇头。
霍金士也有点不知所措了。领班低声对他说:“一定是她心里有什么事,不愿意对别人说。”
这句话提醒了霍金士,他想起自己有一个专治心理疾病的医生朋友,也许能对这个病人有所帮助。于是,他马上让人去把那位朋友请来,为这个女工看病。
两天之后,终于,霍金士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这个女工有一个继父,她母亲又体弱多病,继父对女工心怀不轨,所以家庭生活非常不和谐。
每当她看到继父那双眼睛盯着她时,内心便会不由自主地感到害怕。日久天长,自然形成一种恐惧心理。这种事当然不便向别人诉说,而继父对她的侵犯又愈来愈明显,这一切在她内心形成一股强大的压力,经酒精一刺激,便无法控制了。
“这类抑制情感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是非常危险的,”那位医生朋友说,“尤其是年轻女孩子,感情一遇到波折,如不及时宣泄,多少要在心理上产生一些障碍。”
“用什么办法可以预防这种障碍?”霍金士非常关切地问。
“让心理医生随时注意,一发现她们之中有不正常的人,马上调查出她的病因,施以适当的治疗或开导。”
“好,我接受你的建议。”
果然,不久后,霍金士出台了为员工心理减压的措施。直到霍金士去世之后,公司的这种做法依然没有改变。有人认为,这种及时为员工进行心理减压的做法,是霍金士食品公司屹立百年而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出现了压力负荷。作为一名出色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应该照顾好员工的情绪,及时为员工进行心理减压,这样才能使工作得以正常地运转,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培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培养他的品德
阳虎的学生在天下为官的,比比皆是。有一次阳虎在卫国却遭到官府通缉,他四处逃避,最后逃到北方的晋国,投奔到赵简子门下。
见阳虎丧魂落魄的样子,赵简子问他说:“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呢?”
阳虎伤心地说:“从今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培养人了。”
赵简子问:“这是为什么呢?”
阳虎懊丧地说:“许多年来,我辛辛苦苦地培养了那么多人才,直至在当朝大臣中,经我培养的人已超过半数;在地方官吏中,经我培养的人也超过半数;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中,经我培养的同样超过半数。可是没想到,就是由我亲手培养出来的人,他们在朝廷做大臣的,离间我和君王的关系;做地方官吏的,无中生有地在百姓中败坏我的名声;更有甚者,那些领兵守境的,竟亲自带兵来追捕我。想起来真让人寒心啊!”
赵简子听了,深有感触。他对阳虎说:“只有品德好的人,才会知恩图报;那些品质差的人,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你当初在培养他们的时候,没有注意挑选品德好的加以培养,才落得今天这个结果。比方说,如果栽培的是桃李,那么,除了夏天你可以在它的树荫下乘凉休息外,秋天还可以收获那鲜美的果实;如果你种下的是蒺藜呢,不仅夏天乘不了凉,到秋天你也只能收到扎手的刺。在我看来,你所栽种的,都是些蒺藜呀!所以你应记住这个教训,在培养人才之前就要对他们进行选择,否则等到培养完了再去选择,就已经晚了。”
阳虎听了赵简子一番话,点头称是。
企业在培养人才时,一般最注重培养其才能。殊不知,从长远打算,这种做法是危险的。培养一个人的才能固然重要,但培养一个人的品德更为重要。因为,有才无德的人不但很难把工作做好,甚至还会落井下石。
企业想度过难关,裁员不如集聚力量
松下公司是由松下幸之助创办的一个大型电器王国,在其70多年的历史中,松下公司也多次遇到生存危机,但是,松下幸之助每次都凭计谋度过了难关。
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经济大滑坡,松下公司的产品也大量积压。有人向松下幸之助建议减员一半,以度过眼前的难关。这个消息透露出去后,整个公司人心惶惶。
此时松下幸之助恰巧有病住进了医院。松下公司的两位高级总裁武久和井植到医院看望松下。
“你们对公司目前的困难有什么高见吗?”松下问。
“看来除了减员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井植说。
松下在病床上欠起身,语气坚定地说:“我已经决定一个人也不减!”
武久和井植听了,都大吃一惊。
松下接着说:“如果我们减人,别人就会看出我们的困难,别人的公司就会趁机给我们讲条件,我们的处境就会愈加艰难。如果我们不减人,外界就会认为我们是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便不敢小看我们。”
“没有这么多的活干怎么办呢?”武久问。
“办法我已想好了,改为半天上班,工资按以往标准分发。”
武久和井植回到公司,集合起全体员工传达了松下的决定。
员工们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欢声雷动,所有的人都发誓要尽力为公司而战,公司上下出现了万众一心、共度难关的局面。
别的公司听说松下公司不减一人,而且只上半天班发全天工资,顿时感到松下公司不愧是日本实力雄厚的公司,定有灵丹妙药和回天之力。
后来,松下公司的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只用两个月的时间,便把产品全部推销出去。接着不但停止了半天工作制,而且还要加班加点地干才能把大批订货赶制出来。
我们知道,企业以人为本。很多企业在陷入困境后,以裁员的方式来减少开支。其实,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这样不但缩小了企业的规模,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当企业在陷入困境后,最好的办法不是裁员,而是集聚力量团结一致。
企图不劳而获,最终会成为幻灭的泡影
晚上,紧挨着大道,强盗躲在附近的小树林里,他准备抢劫。像一个冬天没吃过东西的熊一样,强盗用生气的眼睛扫视着田野。啊,一辆巨大的货车,货物堆得高高的!
“太好了,”强盗咕哝道,“这一定是贵重的货,运到市场去的,我想,一定全是绸缎布匹!哈哈,斯蒂夫,不要放过好机会,稳捞油水了,这就是说,今天我不会白辛苦了。”
货车开过来了。“停车!”强盗吆喝着,他朝着赶车人的脑袋,打过去结结实实的一拳。可是,别忙!这回他可不只是和乡下佬较量力气,那赶车的,又壮又棒,像块石头似的抵抗着攻击。
战斗持久而猛烈:强盗被他的敌人打掉了足足十二个牙齿,一只手也被打断了,残废了,一只眼睛也被打瞎了。强盗终于在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在战斗中杀死了赶车的人。然后转过来抢东西,却发现今天他赢得的,不过是一车玩耍用的气球而已。
现实生活离奇多变,它往往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平静和详。一些人常常心存侥幸,总想不劳而获,甚至为了随时可能幻灭的泡影,不惜作恶、犯罪、惹麻烦。其实,诚实的劳动才最可靠,它会为我们赢得一切。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在苏格兰一个小镇上,一位年迈的鞋匠决定把补鞋这门本事传给三个年青人。在老鞋匠的悉心教导下,三个年青人进步很快。当他们学艺已精,准备去闯荡时,老鞋匠只嘱咐了一句:“千万记住,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三个年青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踏上了旅途。
过了数月,三个年青人来到了一座大城市各自安家落户,从此,这座城市就有了三个年青的鞋匠。同一行业必然有竞争。但由于三个年青人的技艺都不相上下,日子也就风平浪静地过着。
过了些日子后,第一个鞋匠就对老鞋匠那句话感到了苦恼。因为他每次用四颗钉子总不能使鞋底完全修复,可师命不敢违,于是他整天冥思苦想,但无论怎样想他都认为办不到。终于,他不能解脱烦恼,只好扛着锄头回家种田去了。
第二个鞋匠也为四颗钉子苦恼过,可他发现,用四颗钉子衬补好底后,坏鞋的人总要来第二次才能修好,结果来修鞋的人总要付出双倍的钱。第二个鞋匠自认为懂得了老鞋匠最后一句话的真谛,暗中窃喜。
第三个鞋匠也同样发现了这个秘密,在苦恼过后他发现,其实只要多钉一颗钉子就能一次把鞋补好。第三个鞋匠想了一夜,终于决定加上那一颗钉子,他认为这样能节省顾客的时间和金钱,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会安心。
又过了数月,人们渐渐发现了两个鞋匠的不同。于是第二个鞋匠的铺面里越来越冷清,而去第三个鞋匠那儿补鞋的人越来越多。最终,第二个鞋匠铺也关门了。
日子就这样持续下去,第三个鞋匠依然和从前一样兢兢业业为这个城市的居民服务。当他渐渐老去时,他才真正懂得了老鞋匠那句嘱咐的含义:要创新,而且不能有贪念,否则必会为社会所淘汰。
又过了几年,鞋匠的确老了,这时又有几个年青人来学这门手艺,当他们学艺将成时,鞋匠也同样向他们嘱咐了那句话:“千万记住,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
做什么事都有既定的、行之最有效的规则,所以,我们既不能被固有的规则束缚了头脑,也不能钻规则的漏洞,做损人利己之事。聪明的人懂得如何在原有规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此来更好地发展自己。
与丰厚的待遇相比,人更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
某户人家养着一只小狗,有一天,小狗忽然走失了,这户人家马上报了警,盼能找回小狗。几天后,小狗被好心人找到并送到了警察局,警察立刻通知了这家人。在等待主人到来的空隙,警察突然发现这只小狗不但没有欢喜的神情,反而悲伤地流泪。警察相当好奇,低头问小狗:“你走丢了,现在好不容易可以回家,应该高高兴兴的,怎么还流泪呢?”
小狗回答:“警察先生啊,你有所不知,我是离家出走的!”
警察吃惊地回道:“你家主人虐待你吗?为什么要离家呢?”
小狗悲伤地说:“我在主人家已经待了好多年,从一开始就负责家人的安全,平时看门,偶尔四处走走,看看有没有陌生人闯入,一直很尽忠职守地执行我的工作,当然主人也感觉到了,平时见到我会摸摸我、拍拍我,一有假日也会带我出去散散步。那种保守一家人的成就感,那种受重视、疼爱的感觉,让我更加提醒自己,好好照顾这一家人。直到有一天……”
“怎么样?”警察关心地问道。
“有一天家里请来几个工人,在门口装了防盗器,从此我失业了,看门不再是我的职责,家人也不需我保护了,整天无所事事,对家庭一点用都没有。虽然主人还是一样地饲养我,但是实在受不了这种受冷落的感觉,所以才会离家出走,宁愿过着流浪的日子。”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会因为丰厚的回报而减弱对荣誉感和成就感的追求。成就感,不是生命中“额外”的享受,而是保护生命力的“根本”因子。金钱并不能持久地起到激励作用,人们更渴望获得尊重、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分清轻重缓急,不要为了一些小事而转移了目标
18世纪末,澳大利亚这块“新大陆”被发现。消息很快被探险家们带回欧洲。1802年,英国和法国各派出一支船队驶向“新大陆”,都想占领这块宝地。英国方面由弗林斯达船长带队,法国方面则由阿梅兰船长领军,两位船长都是长期叱咤海上、经验异常丰富的航海家。双方都知道对方也派出了占领船队,因此都不甘示弱,拼抢非常激烈。
当时法国方面的船只技术较为先进。阿梅兰船长率领的三桅快船捷足先登,第一个到达了今天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港,并将它命名为“拿破仑领地”。正在他们准备插旗扎寨之时,突然发现了当地特有的一种珍奇蝴蝶,于是兴高采烈的法国人全体出动,一齐去抓这个蝴蝶。
巧合的是,就在法国人深入大陆腹地猛追蝴蝶的同时,英国人也来到了这里。当法国船队映入他们眼帘时,船员们都以为法国人已经占领了此地区,心情无比沮丧。弗林斯达船长命令部属登岸,准备有风度地向法国人祝贺。谁知到了岸上一看,既看不到法国人的影踪,也看不到任何占领标志。于是,英国人立即紧急行动起来,把大英帝国的各种标识插得遍地都是。
当法国人带着漂亮的蝴蝶标本回来时,却吃惊地发现,他们的“拿破仑领地”已经不复存在了,英国人正严阵以待,俨然以胜利者的姿态向他们介绍“维多利亚”的领地归属。
为一只蝴蝶失去了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就这样在一天之内完成了由法属殖民地向英联邦体系的过渡。留给浪漫的法国人的,只能是一些可怜的蝴蝶标本和无尽的沮丧。
做什么事都要明确目标,从大局出发,分清轻重缓急,决不能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放弃或转移目标。否则,抓住了芝麻,丢掉了西瓜,到头来自己得到的只能是沮丧和懊悔。
不管要做的事多么不起眼,都万万不能忽视细节
国王理查三世和他的对手里奇蒙德伯爵亨利要决一死战了,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我前几天给国王全军的马都钉了掌,现在我得找点儿铁片来。”
“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敌人正在推进,我们必须在战场上迎击敌兵,有什么你就用什么吧。”
铁匠埋头干活,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
“我需要一两个钉子,”他说,“得需要点儿时间砸出两个。”
“我告诉过你等不及了,”马夫急切地说,“我听见军号了,你能不能凑合?”
“我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牢实。”
“能不能挂住?”马夫问。
“应该能,”铁匠回答,“但我没把握。”
“好吧,就这样,”马夫叫道,“快点,要不然国王会怪罪到咱们俩头上的。”
两军开始交战了,理查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人。“冲啊,冲啊!”他喊着,率领部队冲向敌阵。远远地,他看见战场另一头几个自己的士兵退却了。如果别人看见他们这样,也会后退的,所以理查策马扬鞭冲向那个缺口,召唤士兵调头战斗。
他还没走到一半,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地,理查也被掀在地上。
国王还没有再抓住缰绳,惊恐的畜生就跳起来逃走了。理查环顾四周,他的士兵们纷纷转身撤退,敌人的军队包围了上来。
他在空中挥舞宝剑,“马!”他喊道,“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
他没有马骑了,他的军队已经分崩离析,士兵们自顾不暇。不一会儿,敌军俘获了理查,战斗结束了。
从那时起,人们就说: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
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
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
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所有的损失都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