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07

第7章 的曲调和 也显然不同,好像现代歌曲前面的一个引子。(2)

以不同的音作主音(古人称为“调首”),即产生不同的调式,如以宫音作主音的宫调式(略如现代的1调式),以羽音为主音的羽调式(略如现代的6调式),以商音为主音的商调式(略如现代的2调式)等。不同的调式,由于各音之间的关系不同,如新音阶的宫调式半音位置在第三音与第四音、第七音与第八音之间(如今天的大调式),而羽调式的半音位置在第二音与第三音、第五音与第六音之间(如今天的小调式),所以构成的旋律“色彩”也不一样。我国先秦时期的音乐,就已经使用到许多调式。《韩非子·十过》载晋国乐师师旷对晋平公弹琴,就奏了“清商”、“清徵”、“清角”等调。《战国策·燕策》载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发尽上指冠”。宋玉《对楚王问》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歌“引商刻羽,杂以流徵”。

即使同为一个调式,它的主音又可以有不同音高,也会因此产生不同的色彩。即如现代音乐以“1”为主音的大调式或以“6”为主音的小调式,又可以1 = C、1 = D、1 = E……或6 = c、6 = d、6 = e……等构成C大调、D大调、E大调,或c小调、d小调、e小调等。这在中国古代,称为“旋宫”。

《礼记·礼运》说:“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具体地说,即宫音可以分别与黄钟、大吕、太簇等各律高度相等,构成黄钟宫、大吕宫、太簇宫等十二个不同的宫调式。同样道理,也可以有黄钟商、大吕商、太簇商;黄钟角、大吕角、太簇角;黄钟徵、大吕徵、太簇徵;黄钟羽、大吕羽、太簇羽等。《周礼·春官·大司乐》中就提到“圜钟(即夹钟)为宫,黄钟为角,太簇为徵,姑洗为羽”,“函钟(即林钟)为宫,太簇为角,姑洗为徵,南吕为羽”,“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太簇为徵,应钟为羽”,就是指夹钟宫、林钟宫、黄钟宫、黄钟角、太簇角、大吕角、太簇徵、姑洗徵、姑洗羽、南吕羽、应钟羽等调。以五声配十二律,可得六十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八十四调,虽然在实际的使用中,并非所有的调都用到。

两周时期的器乐

1.八音

两周时期的乐器已经相当丰富,已经出现了编制宏大的钟鼓乐队,其器乐的演奏水平也达到很高的高度。

这一时期,除了以马尾做弓的拉弦乐器以外,几乎所有的管弦打击乐器都已经出现了。古人把这些乐器按照不同的制作材料,分为八种,称为“八音”,即上面所引《周礼·春官·太师》所说的“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金:钟、、(于)、铎

石:磬

土:埙

革:鼓、鼗

丝:琴、瑟、筑、筝

木:、

匏:笙、竽

竹:箫、管、篪、

先秦的乐器,见于记载的有七十余种。仅《诗经》所载,就有二十九种之多。

金类的乐器,仍以钟最为重要。作为乐器的钟,和平常所见的圆形钟不一样,是像两片瓦合在一起的样子,因为圆形的钟残响时间太长。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大型的编钟,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半音齐全,几乎能演奏所有宫调的乐曲。最为奇特的是有的钟敲击不同的部位,能发出两个不同的音。

石类的乐器,仍以磬为主。这时的磬仍以石制,但也有少数是玉制的。除了单独的特磬以外,用作音乐演奏的编磬,规模也比较大了。

土类的乐器,主要还是埙。

革类乐器,指各种各样的鼓。

丝类乐器,是弹拨类的琴、瑟、筝和击弦类的筑。

琴是古代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传说神农、伏羲时代就已经出现。又说舜做五弦之琴,周文王增加了两条弦,就成为后世著名的七弦琴。这些传说未必可靠,但是,至少在西周时期,琴就已经被广泛使用。

瑟也是古代重要的弦乐器之一。最初的瑟,有五十弦,后来被减为二十五弦。在《诗经·关雎》中,就有“琴瑟友之”的描述。弹琴鼓瑟甚至成为上流社会的必修课,《礼记·曲礼下》就有“士无故不撤琴瑟”的记载。《论语》和一些其他典籍记载了许多孔子和他的弟子弹琴鼓瑟的故事。

先秦时期的另一重要弦乐器是筝。筝大约是起于秦地的乐器,传为蒙恬所造。李斯《谏逐客书》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筝最早为五弦,战国末定为十二弦。它的声音较琴、瑟高而锐。

木类的乐器有、。这是两件很奇特的木质打击乐器。是一个边长二尺四寸,高一尺八寸的方形漆筒,中间有一个木制的连柄。音乐开始的时候,由它先敲击发声。是一只伏着的木制老虎,背上插有二十七根木条,音乐结束的时候,由演奏者用一根竹尺横划木条出声。

匏类的乐器有笙和竽。匏就是葫芦。笙和竽都是把多管尾部有簧片,中有音孔的竹管插在匏上而成。三十六簧的叫竽,十九簧至十三簧的叫笙。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乐器,《诗经》中,就有六首有声无词的“笙诗”。

竹类乐器,有箫、管、篪、。先秦时期所说的箫,不是后世的洞箫,而是被称做“参差列凤翼”的编管排箫,所以它又名“参差”。屈原的《九歌·湘君》中,就有“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诗句。

篪是一种竹制横吹的管乐器,和笛相似,八孔。,是一种用苇制作的吹管乐器,三孔。

2.曾侯乙墓编钟

先秦的乐器最值得一提的,是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钟鼓”乐队的乐器。

曾侯乙是战国时曾国(今湖北随县、枣阳一带)的一个叫“乙”的侯爵,他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在他的墓内东室出土琴(十弦)、筝(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两件、悬鼓一具。在中室出土编钟一套、编磬一套,建鼓(大鼓)一面、篪两件、笙三件、排箫两件、瑟七件和鼓等,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先秦乐器的实物资料。其中最了不起的是编钟。

这套编钟共六十五枚,全长约10.79米,高2.67米。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钮钟十九枚,分三组排列,中层一组为十一枚长乳甬钟“琥钟”。二组为十二枚短乳甬钟“嬴钟”。中层三组及下层三个组均为长乳甬钟“揭钟”,共二十三枚。其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几乎十二个半音俱全,可以奏出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完整乐曲,并能与现代乐队合奏。它由三个乐工持丁字形木槌演奏,音色十分优美,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卓越的表演艺术家

1.师旷与师襄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演奏和演唱水平很高,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

宫廷乐师中,晋国的师旷、卫国的师涓、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襄都善鼓琴。《韩非子·十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而习之,遂去之晋。晋平公觞之于施夷之台。酒酣,灵公起,公曰:“有新声,愿请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而自投, 故闻此声者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不可遂。”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师涓鼓究之。

文章下面还说师旷鼓琴,奏“清徵”,“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又奏“清角”,“一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之年”。上述说法虽几近神话,但我们可以推想师旷演奏技巧的高明。

《列子·汤问》记载郑国的乐师师文向鲁国的乐师师襄学琴的事:

瓠巴鼓琴而鸟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柱指钧弦,三年不成章。师襄曰:“子可以归矣。”师文舍其琴,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钧,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且小假之,以观其后。”无几何,复见师襄。师襄曰:“子之琴如何·”师文曰:“得之矣,请尝试之。”……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彼将挟琴执管而从子之后耳。”

能让师襄如此赞叹的琴艺一定是十分高超的。

从这个记载还可以看出,先秦时的音乐家已经认识到只靠技巧是奏不出好的音乐的,它必须要“内得之于心”,也就是说要有真情实意,要与乐曲有感情上的某种契合。《韩诗外传》载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就一次次地说自己“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最后终于从乐曲的感情推知它是“文王之操”。

2.俞伯牙与钟子期

在南方楚国的这片肥沃的艺术土壤中,也孕育出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吕氏春秋·本味》便记载了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佳话: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高诱注说伯牙和钟子期“悉楚人也”。他们的技艺和欣赏水平是惊人的。“高山流水”成为知音的代名词。《高山》《流水》更被后代琴家谱成琴曲,至今流传不绝。

先秦时期的歌唱艺术

1.歌唱艺术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歌唱艺术也有很大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歌唱。自古以来,歌唱就受到特别的喜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晋书·孟嘉传》)的说法。在一切郊庙祭祀、燕享朝会乃至行军作战中,都有乐舞歌唱。《周礼·乐师》记载:“凡乐成则告备,诏来瞽皋舞,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凡军大献,教恺歌,遂倡(唱)之。”又:“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而拊。……大飨亦如之。大射,帅瞽而歌射节。”又:“小师,掌教鼓、鼗、、、埙、箫、管、弦、歌。大祭祀,登歌击拊,下管应鼓,彻歌。大飨亦如之。”又:“瞽,掌播鼗、、、埙、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太师。”又:“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和而歌之。燕亦如此。”

除了这些正式的场合以外,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随时随地都在唱歌。《礼记·乐记》说:“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人们舂米的时候,会唱起劳动之歌,只有在邻里有丧事的时候才不唱;在居住的里巷中,人们也常常在相与唱和,只是里巷中有人出殡的时候才不唱歌。

《礼记·乐记》载:“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孔颖达疏说:“乐必发于声音者,言人欢乐之事发见于声音。言内心欢乐,声音发见前,嗟叹之,咏歌之。”

其实,不仅是欢乐之事,一切喜怒哀乐之事都会情动于心而发为声音。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载:

晏子对曰:“夫田成氏甚得齐民。其于民也,上之请爵禄行诸大臣,下之私大斗斛区釜以出贷,小斗斛区釜以收之。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终岁,布帛取二制焉,余以衣士。故市木之价不加贵于山,泽之鱼盐龟鳖蠃蚌不加贵于海。君重敛,而田成氏厚施。……故周齐之民相与歌之曰:‘讴乎,其已乎苞乎,其往归田成子乎!’”

这是齐国的相国晏婴回答齐景公的话。田成氏是齐国的卿大夫,他为了夺取齐国的政权,采用收买民心的手段,用大斗把粮食借贷给老百姓,用小斗收回。杀一头牛,自己留一点,其余的都给士民;每一年,收取的布帛只留下够做两身衣服的,其余的都留给士民。他把山里的木头运到市场,但是价格和山里的一样;把鱼盐龟鳖等海产品运到市场,价格也不高于海边。所以齐国的人唱“讴乎,其已乎苞乎,其往归田成子乎”这首歌,表示他们的心都归向田成氏。这是他们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希望。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说: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这是一位男子,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就想与她一起唱歌,用歌声来表达对她的爱慕之情。

《诗经·魏风·园有桃》说:

园有桃,其实之。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

这是用唱歌来抒发心中的忧愁。

《孔子家语·困誓》记载:

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为咎者,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之终。匡人解甲而去。

孔子的样子有一点像一个恶人阳虎,匡人搞错了,所以拿着武器把他和学生围起来了。孔子制止了子路想与匡人打斗的冲动,而是和他一起弹琴唱歌,通过歌声,让匡人知道认错了人,从而避免了一场流血冲突。

《周礼·春官宗伯》记载:

女巫……旱则舞雩。……凡邦之大,歌哭而请。

“舞雩”是求雨的舞蹈。遇到大的旱灾,女巫要边歌边哭,用歌声去感动上苍,希望它降下甘霖。

2.歌唱艺术理论的出现

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有关歌唱发音的理论,出现了专门的声乐教师,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歌唱家。

《礼记·乐记》载师乙的话说:“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意思是说,唱歌人的声音上行时要像扛举重物一样的有力,下行时要像重物下坠一样的流畅,转折处要像折断木头一样的干脆,终止时要像枯槁的木头一样一动不动,有时需要像矩形一样地方折,有时需要像圆形一样地圆转,总之,整个声音要像一串珍珠一样地连贯。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夫教歌者,使先呼而诎之,其声反(按:顾广圻谓‘反’应作‘及’,当从)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教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教歌的人,首先对学生要进行考试,让他先大声地唱,再慢慢减小音量,要能够达到“清徵”的高度,才有学习唱歌的资格。“清徵”是多高呢?宫、商、角、徵、羽五声相当于唱名,是没有固定音高的,在不说明宫调的情况下,按黄钟宫计算,黄钟音高约等于现在的f2(参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以此作宫音,那么,徵音的高度则约等于现在的c2。“清徵”即高八度的徵音,也就是c3,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海c”。对于歌唱者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高的音,但是,从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民歌和戏曲演唱来看,这又确实是一个很起码的要求。

上面所说的“疾呼中宫,徐呼中徵”是一个音准问题。这里的宫、徵都是泛指。也就是说,无论大声地唱或者小声地唱,无论唱得快还是唱得慢,都必须中宫中徵,如果连音都唱不准,那么老师教授的方法根本就算不上是教。

《孟子·告子》记载说:“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歌声优美的王豹和绵驹,竟使得一个地区的歌唱技艺得以提高。

3.韩娥和秦青

这些歌唱家中最著名的是韩娥和秦青,《列子·汤问》记载了他们的传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注:韩国善歌者也。)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仿)娥之遗声。”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三日不息”成为后代形容歌声美妙的专用词语。

同类推荐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何日君再来:流行歌曲沧桑史话

    我国第一部研究整理中国二三十年代流行歌曲断代史的专著。叙述的是从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问世到1949年中国大陆不再唱流行歌曲为止,二十多年间流行歌坛的风云变幻。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流行音乐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步前进,引领了从中国大陆到东南亚一带流行音乐的潮流,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上的大国风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该书通过对22位作曲家、38位词作家和43位歌星、29位演唱电影歌曲的电影明星的介绍、研究,展示了那二十多年间中国流行歌坛的几度辉煌。以如此恢弘的规模提供如此博大和厚重的信息量,在全国范围内无第二部作品。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热门推荐
  • 军魂斩

    军魂斩

    联合了所有的正道门派的精英,这些精英成了他统一修真界并且伐天的中坚力量。统一修真界后武安阳感觉凭自己和手下的道行根本没有办法胜得天兵天将,他决定从新修炼自己的道法提高自己的道行,武安阳借正道与魔教之间的大战,从当上修真界的帝君之后他便把大全交给望尘界的师父来处理自己则隐姓埋名退居人间……
  •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李思博:妇幼健康顾问,养生专栏作家。出身中医世家,遍读中医经典和现代医学著作。近年专心于妇幼保健研究,对于育儿、早教有丰富临床经验。作品遍布《健康向导》、《闺房》、《尤物》、《女人花》、《爱人坊》等杂志。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打黑

    打黑

    国内首部全景展现打黑风暴的纪实小说,深入第一线揭秘黑社会幕后的真实故事。
  • 笔仙惊魂

    笔仙惊魂

    小武、慕凡、柳丝丝、凌菲儿是两对情侣,租住在一套古旧的四合院。因为停电,四人玩了请笔仙游戏,他们犯下笔仙游戏的两大禁忌——追问笔仙的死因、没有送走笔仙。他们被告知,如果没有送走笔仙,笔仙就会一直缠着他们,这是一个不死不休的诅咒。神秘的黑衣老太,诡异的黑猫,邻居异样的眼神,蹑手蹑脚的影子,居住在坟场的房东,幽怨的歌声时不时在夜半响起,四人在噩梦与真实之间穿梭,濒临崩溃……究竟谁被笔仙附体?怎样才能让诅咒消失?一连串恐怖事件背后,是谁在张牙舞爪?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一个爱喝酒的男人在北京、深圳等地漫游,在两个女人之间纠缠,在一个又一个酒桌上感悟人生。主人公“不合规矩”地生活着,并用酣畅的语言表露“不合规矩”的内心。我们见面而很少说话,因为我们足在摇滚乐中见;我们见面可以说很多话但却什么都记不住,因为我们是在酒后地。但我们必须要相见,因为我们已小会独处,我们已不会安静。爱情只是啤酒产生的泡沫,生活如此强大,青春如此深刻!
  • 医神皇妃

    医神皇妃

    她是隐在乱世中不染尘埃的仙子,亦是个孤女他是一国皇子,他得她救命之恩,忘忧之上一见难忘深深王宫之中,他视她陌路,她淡然处之一纸休书,断了五年夫妻情份,她远走天涯,身边始终有另个他伴随五年后,她失忆,也已成了别人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