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800000012

第12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2)

所谓“妖”,是指它的内容多男欢女爱;所谓“浮”,是指它的音调较雅乐正声为高,因此也就更凄婉动人。

吴声歌曲演唱的特点,是末尾有众人帮腔的“送声”。《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说:“凡歌曲终皆有送声。《子夜》以‘持子’送曲,《凤将雏》以‘泽雉’送曲。”《通典·乐典》说:“《阿子》《欢闻歌》者,晋穆帝升平初,童子辈或歌于道。歌毕,辄呼‘阿子汝闻否’,又呼‘欢闻否’,以为送声。后人演其声以为此二曲。”

吴声歌音韵悠扬柔美,它的伴奏,也以弦乐器为主。《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说:“吴声歌。旧器有篪、箜篌、琵琶,今有笙、筝。”

4.西曲歌例

西曲歌产生的时代较吴声稍晚,其地域在今湖南、湖北、四川及河南一带,所以又称“荆楚西声”。

据《古今乐录》载,西曲主要有“舞曲”和“倚歌”两大类,计三十四曲,一百四十多首。其中,著名的有《石城乐》《乌夜啼》《莫愁乐》《三洲》《采桑渡》《江陵乐》《安东平》《那呵滩》(以上舞曲歌),《青阳度》《女儿子》《夜度娘》《来罗》《平西乐》《寻阳乐》《白附鸠》《拔蒲》(以上倚歌),《孟珠》《翳乐》(以上舞曲兼倚歌),《杨叛儿》《西乌夜飞》《月节折杨柳歌》(以上普通歌)等。

舞曲歌主要产生在宋、齐、梁三代。它是与舞蹈紧密配合的舞词。据《古今乐录》载,旧舞均十六人,梁时改为八人。

倚歌是什么,古人没有明确的说明。《乐府诗集》卷四十九引《古今乐录》说:“凡倚歌,悉用铃鼓,无弦有吹。”可见倚歌是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中的铃和鼓伴奏的。也由此可以推知,它的音调较舞曲歌高亢,情绪较舞曲歌热烈。

西曲产生的主要地区荆、郢、樊、邓都是长江中游及汉水西岸的大城市,所以西曲的内容虽然仍有许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但却充满水边船上的情调。比如《石城乐》(五首之三):

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执手双泪落,何时见欢还。

又如《襄阳乐》(九首之一):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再如《那呵滩》(六首之四五):

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西曲歌》的内容很丰富,除了男女恋情之外,还有采桑采莲,养蚕织锦等普通人民的劳动生活描写,当然其中也往往穿插有爱情。有一些乐歌直接描写的就是民间歌舞的场面,我们可以根据它们推想其表演和娱乐的情况。

倚歌《翳乐》二首这样写道:

阳春二三月,相将舞翳乐。曲曲随时变,持许艳郎目。

人言扬州乐,扬州信自乐。总角诸少年,歌舞自相逐。

不独扬州如此,整个江南都是如此。

5.西曲歌的特点

西曲和吴声一样,也是促柱繁弦,音高而凄婉的。庾信《乌夜啼》诗说“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子夜》《前溪》都是吴声歌)。

舞曲歌有送声与和声。和吴声的短小而无意义,多由虚字衬腔的送声相比,舞曲歌的送声和声大都与歌曲有关,意思明确。如《乌夜啼》的和声“夜夜望郎来,笼窗窗不开”;《襄阳乐》的和声“襄阳来夜乐”;《襄阳蹋铜蹄》的和声“襄阳白铜蹄,圣德应乾来”;《那呵滩》的和声“郎去何当还”。有的和声很长,甚至有送有和。如《三洲歌》的和声“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欢将乐,共来长相思”;《西乌夜飞》的和声“白日落西山,还去来”,送声“折翅乌,飞何处,被弹归”等。这也就是所谓“其声节送和,与吴声亦异”。

由于吴声、西曲的广泛流行,在当时已经有专门演唱的艺人出现。《西曲·青骢白马》说:“问君可怜六萌车,迎取窈窕西曲娘。”又《莫愁乐》说:“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旧唐书·音乐志》说:“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莫愁也许就是“西曲娘”一类的人。

北朝乐府民歌

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

流行于北方的民歌,与吴声、西曲的风格迥然不同。北方民族性格粗犷直率,北方民歌也十分豪放。从语言、曲调和演唱风格上,原本和南方乐歌有很大的差别。《折杨柳枝歌辞》之四说: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可见北方乐歌和南方乐歌差别是很大的。《乐府广题》记载:

北齐神武(高欢)攻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神武恚愤,疾发。周王下令曰:“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剑弩一发,元凶自毙。”神武闻之,勉坐以安士众,悉引诸贵,使斛律金唱《敕勒》,神武自和之。

斛律金演唱的这首《敕勒歌》是一首在北方流传很广的著名民歌,但是,据《乐府诗集》载,“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故其句长短不齐”。“易为齐言”,也就是翻译成汉语。翻译以后的《敕勒歌》是一首异常优美的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们今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看到的北方乐歌,从形式上看,和南方民歌的差别不是很大,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政权以后,很多都向比自己高明得多的中原汉民族文化学习。比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就下令禁止使用鲜卑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只准使用汉语。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北方民歌,是南朝萧梁乐府所录,可能是经过整理的。

这些民歌中,著名的有《捉搦》《企喻歌》《琅琊王歌》《陇头歌》《雀劳利歌》《高阳乐人歌》《幽州马客歌》《地驱乐歌》《折杨柳枝歌》及《木兰诗》等。它们大多表现北方羌、氐、鲜卑、匈奴等民族的游牧生活及战争,表现他们开朗乐观,热情爽朗的性格。比如下面这几首北朝民歌:

折杨柳歌(五首之一):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琅琊王歌(八首之一):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

北方民歌中也有不少表现婚姻爱情主题的,但是北方民族豪放直率的性格,使这些乐歌的风格与南方民歌迥然不同。

地驱乐歌(四首录二):

驱羊入谷,自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侧侧力力,念君无极。枕郎左臂,随郎转侧。

折杨柳枝歌(四首之一):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这种大胆真率,热情泼辣的表露,在南方民歌中是绝对没有的。

东晋以后,虽然以长江为界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但是文化的交流却没有废止,一方面,北方乐歌在南方传播,并且被乐府机关采用;另一方面,南方乐歌更是大量传入北方,受到北朝朝野上下的一致喜爱。这种南北乐歌的差异与交融,促进了南北朝乐府民歌的繁荣,也为唐代诗歌的革新奠定了基础。

外国音乐的传入

1.西域各国音乐的传入

除了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外,南北朝时期更是西域音乐与佛教音乐大量传入中国,并对中国音乐产生了深巨影响的时代。

自汉代张骞和班超通西域之后,中国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一直没有间断,到南北朝时,往来更加频繁。西域诸国人来到中国,有些因为爱慕中国的山川风物、文化艺术,乃至长住不返,子孙逐步汉化。北魏时杨□之《洛阳伽蓝记》中记载:

永桥以南,圜丘以北,伊、洛之间,夹御道有四夷馆。道东有四馆,一名金陵,二名燕然,三名扶桑,四名崦嵫;道西有四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曰慕义。……西夷来附者处崦嵫馆,赐宅慕义里。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古罗马帝国),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谓尽天地之区已。乐中国土风,因而宅者不可胜数。

西域各国与中国的交往,固然主要是商贸往来,但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西域诸国如龟兹(今新疆库车)、安国(今中亚布哈拉)、康国(今中亚撒马尔罕)、疏勒(今新疆疏勒)、天竺(今印度)等地具有强烈异国情调的乐舞,很快受到中土人士的喜爱。《通典·乐典》载:

自宣武以后,始爱胡声。洎于迁都,屈茨琵琶、箜篌、胡、胡鼓、铜钹、打沙罗、胡舞,铿锵镗,洪心骇耳。抚筝新靡绝丽,歌音全似吟哭,听之者无不凄怆。琵琶及当路琴瑟殆绝音。皆初声颇复闲缓,度曲转急躁。按此音所由,源出西域诸天、诸佛韵调。娄罗胡语直置难解,况复被之土木,是以感其声音,莫不淫躁,竞举止轻大飙,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脚弹指,撼头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

这里所说的“胡乐”,已经不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而是来自西域龟兹、安国、西凉、天竺、疏勒等国的音乐。所使用的乐器屈茨琵琶、胡、胡鼓、沙罗等也与中原旧有的“琵琶及当路琴瑟”不同。而“铿锵镗,洪心骇耳,抚筝新靡绝丽,歌音全似吟哭”的艺术风格也与中国旧有的音乐完全不同。至于所产生的使人“感其声音,莫不淫躁,竞举止轻飙,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脚弹指,撼头弄目”的艺术效果,也与中原音乐以“中和”为主的宗旨大异其趣。

《隋书·音乐志》载:“苻坚之末,吕光出平西域,得胡戎之乐,因又改变,杂以秦声,所谓秦汉乐也。”就明确指出“胡戎之乐”是出自西域的。又载:“杂乐有西凉、鼙舞、清乐、龟兹等,然吹笛、弹琵琶、五弦及歌舞之伎,自文襄以来皆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习尤盛。(陈)后主唯赏胡戎乐,耽爱无已,于是繁手淫声,争新哀怨,故曹妙达、安未弱、安马驹之徒,至有封王开府者,遂服簪缨而为伶人之事。”所谓“繁手淫声”,是指旋律更加复杂多变,乐器的演奏也变得更加繁复。所谓“争新哀怨”,是指乐曲的结构和风格都与前不同,表现的情绪也更加丰富。而乐工的地位也大大提高,以至于有“封王开府”者。

北朝统治者经常娶北狄、突厥女子为后,随陪送而来的人中,有大量的乐人,成为西域音乐传入中国的一条重要渠道。公元568年,北周武帝娶突厥阿史那氏为后,龟兹、疏勒、安国、康国等从媵,带来了这些国家的音乐。《旧唐书·音乐志》说:

周武帝聘虏女为后,西域诸国来媵,于是龟兹、疏勒、安国、康国之乐大聚长安。

对中原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外国音乐中,对我国音乐影响最大的有龟兹乐、西凉乐、天竺乐、康国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等。其中,又以龟兹乐的影响为最大。

2.龟兹音乐的影响

西域各国的音乐水平都很高,而“屈支国(即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语)。大约在公元四世纪末,后凉吕光与龟兹交战,获胜,带回了一个完整的龟兹乐队和许多龟兹乐曲。吕氏灭亡后,又为后魏所得,并传入中原,立刻受到人们的喜爱。《隋书·音乐志》载:

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平中原,复获之。其声后多变易。至隋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凡三部。开皇中(581-600)其器大盛于闾。时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等,皆妙绝弦管,新声奇变,朝改暮易,持其音技,估炫公王之间,举时争相慕尚。

据《隋书·音乐志》所载,一部完整的龟兹乐队,“其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笛、箫、筚篥、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铜钹、贝等十五种”。“工二十人”。从使用的乐器来看,与中原音乐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其乐曲有歌曲《善善摩尼》、解曲《婆伽儿》、舞曲《小天》《疏勒盐》等。

3.西凉乐的影响

吕光把龟兹音乐带到凉州,与凉州地区流传的中国旧曲相结合,变为一种新声,称为“秦汉伎”,后来改为“西凉乐”。《隋书·音乐志》载:

西凉者,起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之声为之,号为秦汉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扬泽新声》《神白马》之类,生于胡戎。胡戎歌非汉、魏遗曲,故其乐器声调,悉与书史不同。其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其乐器有钟、磬、弹筝、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长笛、小筚篥、横笛、腰鼓、齐鼓、担鼓、铜钹、贝等十九种,为一部。工二十七人。

西凉音乐对中原音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北魏乐府所奏基本上是西凉乐,据《旧唐书·音乐志》说:“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

至于天竺、康国、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疏勒、安国、高丽(今朝鲜)等国的音乐也很发达,到隋代,同被列入“七部乐”和“九部乐”中。

4.西域来的音乐家

西域音乐的传入,并对中原本土音乐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和一大批来到中原的西域音乐家分不开的。

前面提到的曹妙达,本是曹国(今撒马尔罕东北)人,其家族人都善弹胡琵琶。《旧唐书·音乐志》载:“后魏有曹婆罗门,受龟兹琵琶于商人,世传其业。至孙妙达尤为北齐高洋所重,常自击胡鼓以相之。”后来唐代琵琶妙手多以曹姓,如曹保、曹善才、曹刚等,大概都是这一族的后裔。

这些西域音乐家中,对中原音乐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是苏婆。

《隋书·音乐志》载:

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因而问之,答云:“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调有七种。” 其七调,勘校七声,冥若合符。

隋朝时音乐理论家郑绎受其启发,重新提出七宫、十二律旋相为宫以成八十四调的理论,对西域音乐与中国音乐的融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佛教音乐的巨大影响

1.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佛教虽然是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但是受到上自皇帝百官,下至士庶妇孺的崇信而得以广泛流传,却是在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后赵、前秦、后秦、北凉、北魏、西魏等国都大力提倡佛教。前秦苻坚甚至发兵攻破襄阳,以迎取高僧道安。道安在长安时,曾领僧众数千人之多。后秦姚兴迎请名僧鸠摩罗什到长安,四方前来长安的义学沙门达三千多人。北魏时,天下佛寺多至三万有余,天下僧尼有二百万之众。仅洛阳一地,最盛时“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天平元年,迁都邺城,洛阳余寺四百二十一所”(杨□之《洛阳伽蓝记》)。

南朝统治者也大都崇信三宝,大力提倡佛教,尤其是梁武帝。他曾多次舍身同泰寺,让群臣出资将他赎回,借此为寺院敛财。在他的大力提倡下,南朝佛教最盛时佛寺多达二千八百四十六所,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余人。

2.佛教音乐与中国音乐的交融

随着佛教的兴盛,佛教音乐也得以在中国流行。

佛教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歌咏赞叹,以颂诸佛菩萨,以及宣传教义经文,都可依一定曲调歌唱,称为“梵呗”。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五《经师篇·论》说:

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昔诸天(指五天竺)赞呗,皆以韵入弦管。五众(指我国佛教徒)既与俗(指天竺方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

这种传自西域的“梵呗”,与中国的歌谣一样,也是一种配合金石管弦的歌唱形式。《高僧传·经师篇·论》又说:

东国(指中国)之歌也,则结韵而成咏;西方(指天竺)之赞也,则作偈以和声。虽复歌、赞为殊,而并以协谐钟律,符靡宫商,方乃奥妙。故奏歌于金石,则谓之以乐;赞法于管弦,则称之以呗。

也就是说“乐”和“呗”仅仅是歌唱的内容不同而已。

由于梵文和汉语的差异,直接用天竺传来的佛曲演唱汉译的偈颂,会产生“声繁而倡促”之弊,即曲调长而曲折,文字少,一字一音难与相配的毛病。《高僧传·经师篇·论》说:

自大教(指佛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倡促;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

这种原因,造成了佛教音乐与中国音乐的交融。中国僧人在歌唱汉译的经文偈赞时,在天竺佛曲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中国民间音乐,这种新的佛曲演唱形式,被附会到曹植身上,称为“鱼山梵唱”。

同类推荐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著名歌剧欣赏

    著名歌剧欣赏

    ,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包括《白毛女》、《江姐》、《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等。其中包含了歌剧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歌剧欣赏》定位为歌剧欣赏入门普及型书籍,收集了世界著名的歌剧,及其创作的背景、故事等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在埃及早期的历史上,皇室的宫殿都有设防的塔楼及胸墙。而这些建构物纵使在往后失去军事价值时,仍出现于领导阶层的庄院上。在第十二王朝时,埃及已扩充疆土至整个尼罗河流域,为了保卫他们新获的南方边境。
热门推荐
  • 邪门当道

    邪门当道

    什么?犯罪学院?欺诈师!造假师!盗窃师!伪装师!陷阱师?木槿年转过头,勾起嘴角邪恶一笑,身负血海深仇,气概无双。对着身旁战战兢兢地血族仆人说,他本应是天生的人之骄子,“你今晚要是想喝血,却因故流落人间,被弃乡野。他曾一记长剑,斩杀八头恶龙。他曾力抗两大绝世宗门,挽狂澜于即倒,先给小爷磕一百个响头。”,神魔共惧
  • 杀戮法师

    杀戮法师

    身为法师的丁翼,感觉压力很大!一会捅死了重甲武士,一会砍死了高阶刀客!一不小心放个魔法,又秒了一群高抗法师!丁翼说……你们怎么这么脆皮啊……害的老子成超级杀人魔,天天被卫兵追杀……
  • 豪门邪少的冷妻(大结局)

    豪门邪少的冷妻(大结局)

    她没有友情,也不相信爱情,人生一片平淡,唯一的目标只有报仇,为了达到目的,她可以舍弃所有,接受附带条件的婚姻,在这个令人羡慕的富庶豪门中,与魔鬼一样的老公斗智斗勇,然而她发现这只是一个巨大的陷阱,等着她跳进去,从此深陷……司徒碧瑶:因为母亲是被别人包养的小老婆,所以她愤恨,厌恶,然而,就算是这样的母亲也终于离她而去了,于是她开始了疯狂的报复计划,却不知不觉走入别人设下的陷阱。凌灏瑾:凌家的大少爷,也是凌氏集团的年轻董事,多金、英俊、邪恶,他的身上有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为了这个秘密,他选择了与她成为伙伴。凌灏白:凌家的二少爷,她的同学,也是她的初恋,为了自己的目的,她舍弃了他,致使他成为她道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

    失去工作热情,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保守公司秘密,就能赢得老板的信赖;做事要做到位,就能永立于不败之地……掌握顶级工作细节,让老板看见你就喜欢。本书选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细节。结合理论,使所有职场人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根据自己的实际,从成功的经验中不断总结创新,得到收获。
  • 救了豆腐救错郎

    救了豆腐救错郎

    【穿越】他本是地府的帅气霸道又无赖的狼王,好心救你,你却吞了姑娘一颗心!一次穿越转生的报复,他是不争气的公子,她是威风卖豆腐的厉害丫头:我说你,我们成亲仅是一纸契约,扑你老爹怀里撒娇去。
  • 你可以说不

    你可以说不

    马登的成功励志作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响全球成千上万年轻人的命运。《你可以说不:这辈子绝不这样过》精选马登最经典的成功理论,指导年轻人勇于对命运说不,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孩子走在马路上,有交通危机的顾虑;孩子去上学,有被大孩子欺凌的可能;现在更有被报复社会的极端人员危害的可能;孩子去游乐场游玩,也会发生无法预知的危险等等。身为家长的您,不可能每天24小时一直守护在孩子的身边保护他。即使发生意外时您在孩子身边,也有可能和孩子一样不知所措。所以,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概念,也要跟孩子一起学习预防发生意外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急救方式。本书介绍了如何防止交通意外,在校园、游乐场、家庭等各种环境下的意外发生及预防。针对孩子已发生的几大意外作说明,让父母,老师以及孩子可以清楚了解各种意外发生的预防。这是一本让孩子了解危险,远离伤害,家长和老师们必备的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