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2200000004

第4章 篆刻流派解析(3)

沈世和(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代康熙年间),字石民,江苏常熟人,长期居住苏州。工书画、精篆刻,不拘时风,直接汉法,卓然成家。印作结构善变化,布局不事造作,用刀劲挺,印风明快,名重一时。与汪士慎、徐乾学、王鸿绪等交善。康熙辛丑(1721)年成《人味山房印谱》,康熙壬寅(1722)年成《虚白斋印谱》四册。

汪泓(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末清初),字宏度,一作弘度,安徽歙县人,汪关之子。工治印,得家传,能自出机杼,新意常见,得梁氏指授,自成一家,艺风娟秀典丽,不轻为人作,求觅其作品往往需历时长久。治印爱用上好的冻石,拒镌巨印。名流巨公珍爱其作品超过梁。后周亮工曾为其作。

(七)朱简派

朱简是一位集艺术实践与理论于一身的篆刻家。其篆刻艺术继文、何、苏、汪之后自成一家,独树一帜,并且首次对前人一些失误的篆刻作品作出批评,起了开拓性的作用。因此,应划为单独的一派,而不能划为扬州派或何震派。

朱简(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代万历年间),字修能,号畸臣,后更名为闻,安徽休宁人,居黄山。爱远游,工诗,与李流芳、陈继儒等倡和。究心于文字学,尤精古篆。篆刻不拘时尚,印文笔意浓重,动感强,有草篆意趣;用刀,以切为之,生涩劲辣,苍莽峻峭;印风奇不离正,豪气焕发。印学有创见,判断战国玺印云:“所见出土铜印璞极小而文极圆劲,有识、有不识者,先秦以上印也”。曾在十四年时间,于万历辛亥年(1611)成《印品》一书。又著有《印经》、《印章要论》、《菌阁藏印》、《修能印谱》、《印书》等。

朱简一反汪关的光洁冲刀,而扬其碎切刀法,力求刀痕显露,以印文线条的粗拙浑厚为美,不为形似所拘,追求神韵和豪放气势。朱简篆法广取周秦两汉之篆体,刀法迥异文、何等家的冲刀法,而别出心裁地以切刀法治印,既能表现出用笔的书写感,如起笔、收笔的回锋凝重感,运笔的疾徐、提按、转折等笔法的明显表现;又能表现用刀刻石的镌刻感,刻一笔画,往往由多次碎切刀衔接而成,刀痕明显,有笔意,又有刀味。他在文中说:“吾所谓刀法者,如字之有起伏、有转折、有缓急,各完笔意,不得孟浪,非雕镂刻画,以纯为古,以碎为奇之刀也。”这说明他的刀法的全部含义即是表能所意。下面是他对刀法与书法完美统一的论述:“刀法也者,所以传笔法也。刀笔浑融,无迹可寻,神器也;有笔无刀,妙品也;有刀无笔,能品也;刀笔之外而有别趣,逸品也;有刀锋而似锯牙燕尾,外道也;无刀锋而似墨猪铁线,庸工也。”他在章法上的见解也有独到之处。他在《印经》中说:“吾所谓章法者,如诗之有汉,有魏,有六朝,有三唐,各具篇章,不得混乱。非字画盘屈,以长配短,以曲对弯之章也。”他还指出了篆刻之“五病”:“学无渊源,偏旁凑合,篆病也;不知运笔,字画描写,笔病也;转折峭露,轻重失宜,刀病也;专工乏趣,放浪脱形,章病也;心手相乖,因便苟完,意病也。”这些理论,对后世有很大启发和帮助。他能不顾情面地在《印品》中加“谬印”一栏,批评当时名家的失误作品,为篆刻史上增添了崭新的一页,为后世对篆刻艺术的评论分析,起了示范作用,有特殊的意义。他的切刀法为后来的丁敬的碎切刀法开创了先河。

(八)歙派

以程邃为首的歙派,有人又将其称为徽派,为了与前面讲过的何震皖派相区别,邓散木把他称为歙派,是比较恰当的。歙派将明清篆刻美学观引向茂劲浑朴一路。白文印凝重浑朴,朱文印仿古玺的形成,以大篆为主,合小篆于一印,并作较粗笔画的印文而出新意。均为前人所不及,促进了篆刻流派的进一步发展,在篆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程邃(1605~1691),字穆倩、朽民,号垢区,垢道人,青溪、野全道者、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擅画山水,自成一家。精篆刻,善书法,能诗文。居南京十余年,明亡后,重气节,不肯应贤良招,移居扬州,是一位能书善画擅诗文的篆刻家。收藏丰富,长于金石考据之学。作画喜用枯笔干皴,书画用笔凝重浑朴,治印用刀也如此。不轻为人作印,传世作品很少。其白文印取法浑朴一类的汉印,参以己意而出新意。印文方中寓圆,不露圭角,疏密均衡自然,苍浑凝重。加朱文印以钟鼎款识之大篆参合小篆入印,并作较粗笔画的印文,追求苍淀古朴凝重的风格。这种朱文印形式新颖,周亮工曾评论云:“复合款识录大小篆为一,以离奇错落行之,欲以推行一世。”吴先声也称赏他:“有意于奇”。这在当时印坛较为沉寂的情况下,是一种创新,但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呆板。他的朱文印文中有些不规范的字,这是当时文字不发达所造成的历史局限。由于他创造的印章风格,与以前诸家有明显区别,加以他的籍贯是歙县,所以称其为歙派的创始人。当时宗法他的篆刻家还有黄吕、汪肇龙等。其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

黄吕(活动于清代乾隆年间),字次黄,号六凤山人,又号凤六山人,安徽歙县人。起溟子,工诗文,善书法,擅绘画。其篆刻,生平折服程邃,作品遒劲苍秀,有秦、汉遗风。作行书印款识,娟秀活泼。1756年后与汪启淑往来甚密。

江肇龙(1721~1780),初名肇,字雅川,号松麓,安徽歙县人。善篆书,精篆刻,与程邃风格类似,但不及程邃之造诣。

(九)如皋派许容

许容(生卒年不详),字实夫,号默公,又号遇道人,江苏如皋人。康熙二十二年官福州府检校。早岁为邵潜弟子。善诗文,通六书,书法长小篆。画工山水,王石谷誉为“荆、关再出”。治印,宗法汉人,参以前贤,布局疏朗,刀法稳健,时出新意,印文常诸体相杂,时有不协调现象、布局失于松散,陷于匠气。后人称之为“如皋派”。康熙庚申(1680)年成《谷园印谱》四本,另著有《说篆》、《印略》、《印鉴》、《韫光楼印谱》、《篆海破难草》等。他曾将传统的用刀方法归纳为“用刀十三法”。其艺术风格,虽独具一家,自成一派,名重一时,但后人法者甚少。

(十)云间派王睿章

王睿章(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代康熙年间),字贞六,一字曾麓,号雪芩,又署岑翁,江苏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世居航头镇。家贫,以刻印为生。工诗,懒收拾,存世甚少。篆刻,曾师张智勇,章法稳雅,刀法茂劲,不善多字印布局。所作世称云间派。乾隆庚申(1740)年,成《醉爱居印赏》三册,年已八十左右,黄之隽、徐达照筹为之序;另著有《印言》、《花影集印谱》。其印风工柔,略为习气,但在当时有一定名望。

(十一)浙派

1西泠前四家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钝丁、砍林、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丁居士、龙泓山人、孤云石叟、研林外史、胜怠老人、独游杖者等,钱塘(今杭州)人。与金农、汪启淑往来密切。仕途不成,隐市卖酒。爱好金石文字,精鉴别,富收藏。工诗文、善书法,非至交不书。擅长绘画,写梅笔致苍秀,兰竹、水仙也具面目。篆刻宗法秦汉,力挽时俗矫揉妩媚之失,于文彭、何震之外另树一帜,为浙派开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其印作用刀以切为主,苍劲钝拙,突出笔意;印文参用隶、楷点画;布局变化多端,时出新意;印风朴茂涩拙。著有《砚林诗集》、《龙泓山馆诗钞》、《武林金石录》、《龙泓山人印谱》等。丁敬的主要成就是指出篆刻不应该受《说文》的限制,不要“墨守汉家文”,而是要广采博取“六朝唐宋”等印章的妙谛,来一个“离群”,走自己的创造之路。丁敬的传世印章主要有方细朱文印、方粗朱文印、圆细朱文印、方圆结合细朱文印、仿明人大篆细朱文印、仿战国小玺朱文印、仿汉白文印、仿汉凿玉印、方文圆转白文大印、仿倒薤体印、柳叶篆体印等六种朱文印和五种白文印。丁敬在篆刻史上,反对泥古不化,提倡借古开今,开创了浙派。其风格为后来的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钱松等继承和发展,成为篆刻史上影响最大的流派。

蒋仁(1743~1795),初名泰,后得“蒋仁之印”古铜印而更名,字阶平,号山堂、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杭州)人。布衣终生。性孤冷,寡言笑。工诗,风格清雅拔俗。书法从米芾上溯二王,参学孙过庭、颜真卿、杨凝式等。擅画山水,有幽逸之趣。篆刻以丁敬为宗,不轻为人奏刀,传世之作不多,为西泠八家的前四家之一。印作布局平实,风貌苍浑自然,着重拙意,突出天趣。著有《吉罗居士印谱》。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大业,号小松,又号秋庵、秋影庵主、散花滩人和莲宗弟子等,浙江仁和(杭州)人。树谷子,以孝闻。监生,官济南同知,勤于职事。工诗,富收藏,甲于一时。擅长碑版鉴别考证。绘画、山水法董源、巨然,淡墨简单有金石韵味;花卉宗恽寿平,饶有逸致。书法最精隶书,结体参钟鼎法,颇古雅。篆刻师丁敬,旁及秦、汉、宋、元各家,有出蓝之誉,西泠八家之前四家之一。他以为治印需:“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所作之印,布局平稳自然,善变化,以拙处得巧,得汉人之髓;印文,突出隶楷笔意,深明缪篆之法;用刀稳健。楷书印款有晋人风味,自我一格。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武林访碑录》、《嵩洛访碑目记》、《岱岩访古日记》、《秋影庵主印谱》等。

奚冈(1746~1803),初名钢,字纯章,更字铁生,号萝庵、奚道人、蒙道人、鹤渚生、野蝶子、蒙泉外史,散木居士、梦龛外史、冬花庵主。安徽歙县人,后移居浙江钱塘(今杭州)。性僻介,不应科举试,终生不仕。曾游日本。工诗词,善书法,四体均能。绘画,山水潇洒自得,时人誉其与黄易、吴履为“浙西三妙”,属娄东派绘画风格;花卉有恽寿平气韵,非常超脱。篆刻宗秦、汉。推崇丁敬,继承了丁敬的风格,为西泠八家之前四家之一。印作布局变化丰富,印文方中求圆,拙中求放,风貌古朴,能得隽逸之趣。行为边款也有一定功力。著有《冬花庵烬余稿》,后人辑编的《西泠八家印谱》中收录其印作较多。

以上为浙派前期的四位篆刻家,因居西泠,创西泠印社,与后来的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四人同称为“西泠八家”。其中又分为“前四家”和“后四家”。浙派的印章艺术给后人以很大影响,在印学史上又一次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汉印形式。”它不但以碎切短刀来创造富于金石味的印章艺术,而且在篆字的隶化、简化上作出一定的创造性贡献。

2西泠后四家

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出生于金石世家,乾隆时廪生。癖好金石文字学。精墨拓,荟集碑版拓片多达数百种。收藏古印、书画、佳砚甚富。摹制商、周款识,意与古会。工书法,宗李阳冰,所作篆书遒劲挺拔雄伟。善画,山水、梅、兰、竹、松均见功力。精篆刻,宗法丁敬,兼及秦汉,为浙派西泠八家的后四家之首,印作秀丽工致,自成风貌,楷书印款极为工秀。著有《求是斋集》、《明画姓氏均编》、《古今画人传》、《求是斋印谱》等。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恭寿、老曼、曼龚、夹谷亭长、种榆道人、胥溪渔隐等,浙江钱塘(杭州)人。富收藏。嘉庆拔贡,曾任溧阳知县,淮安同知等。溧阳任时,以宜兴砂陶土制紫砂壶,并镌刻铭词,人称“曼生壶”,得者珍视如璧。工书法,行草、篆、隶书均潇洒自然,自成一格。善画,山水盎然意远,在姚公绶和程嘉燧之间,花卉、兰竹也颇具神采。篆刻继丁敬、黄易印风,参以汉法,刀法劲挺泼辣,印文点画有动感,突出神态,使浙派面目为之一新,为西泠八家之一。著有《种榆仙馆集》、《桑连理馆诗集》、《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等。

赵之琛(1781~1860),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宝月山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平生未入仕途。擅长金石文字,阮元《积古斋钟彝器款识》中的古器文字多半其手摹。工画,花卉笔意潇洒,敷色清雅,山水师法元人,以萧疏幽澹见长,晚年信佛而常写佛像。书法,篆、隶、行、楷自成一格。篆刻,为陈豫钟弟子,尽黄易、奚冈、陈鸿寿等各家之长,集浙派之大成,西泠八家之一。所作章法平稳妥贴,极尽分朱布白之能事;印文结构不但秀美,还善于应变;用刀爽朗挺拔;楷书行款秀劲涩辣。其印作,为陈鸿寿所推许,被后人作为学习浙派印刻艺术的蹊径。著有《补罗迦室集》、《补罗迦室印集》。

钱松(1818~1860),本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铁庐、耐清、老盖、西郊、秦大夫、未道士、云和山人,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与胡震交善。绘画、近江贯道,山水设色苍古有金石气,梅、竹也具功力。书法,以隶书和行草见长。善琴瑟乐曲。酷爱金石文字。篆刻得力于汉印,尝摹刻汉印二千方,赵之琛观后誉为丁敬、黄易之后第一人;又参效丁敬等诸家;用刀,一洗陈法,切中带削,线条的立体感甚强;章法大胆,时出新意;后期作品的主体风格虽自成面目,但受浙派的影响仍时有流露。后人列为西泠八家之一。著有《铁庐印谱》。有人将钱松另列一派,认为其风格不同于浙派。但从其传世篆刻作品来看,有不少作品受浙派风格的影响,只因他渗透了自己的个性,成一家风格,却没有跳出浙派的范围,因而应将他划为浙派。钱松的篆刻艺术对后人有一定影响,法者不少。如他的好友胡震的篆刻艺术就受其影响很深;以后的吴昌硕、赵古泥等名家亦受到过钱松的影响,在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十二)邓石如的篆刻

邓石如(1739~1805),初名琰,字石如;因避仁宗琰讳,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又有完白、古浣、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仙樵长等别署。安徽怀宁人。布衣,少好篆刻,为寿州寿春书院诸生,后客梅府,因得纵观历代吉金石刻,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墨尽乃就寝,寒暑不辍八年,遂工四体书。篆法宗二李,而纵横阖辟之妙则得史籀,稍参隶意,杀锋以取劲折,故字体微方,与秦汉瓦当额文为尤近,结体极严格而浑融无迹。篆刻宗二汉,后以小篆入印,刀法圆转苍劲,识者评曰“印从书出”。性廉介,名成后,仍以书刻自给,遂以布衣终。文物出版社就曾汇编其专集行世。

邓石如为清代中期的篆刻大家,他以李斯小篆为根基,广取博采秦汉金石汉字之妙谛,熔为一炉,化于无形,从而创造出自己的刚健婀娜的篆书个性,又以刀代笔,将自己的篆体再现于印石上,成为篆刻史上第一位直接从篆法演印法的篆刻家。在他以前的文、何、汪、朱及博采众长的丁敬,也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邓石如在篆法、刀法、章法及印论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后人称他的篆刻艺术为邓派,或称皖派,为篆刻艺术全盛时期的到来作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继之而起的晚清六大家都受他的影响。他与丁敬是清代中期最有影响的篆刻家,为晚清篆刻艺术的鼎盛起了重要的作用。

(十三)晚清六家的篆刻

晚清时期,是中国篆刻艺术史上的全盛时期,出现了许多独具风格,自成一家,独树一帜的篆刻艺术家,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吴熙载、钱松、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和黄士陵等,被后人称为晚清六家。其中钱松西泠八家之一,在前面已作介绍,以下只介绍其余五位篆刻家的艺术成就。

同类推荐
  • 探索世界:神秘的星空

    探索世界:神秘的星空

    每一个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总是挂满点点繁星,让抬头仰望的人无限神往。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_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会对自己头顶的这片星空浮想联翩。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十二星座的故事风靡全球……还有许多神秘精彩的故事,尽在本书中!
  • 探索世界:动物世界里的杀手

    探索世界:动物世界里的杀手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 体生命,奥妙无穷。《动物世界里的杀手(彩图版)》由江文编著,本书以新 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 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 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 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 航海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航海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航海史是人类历史史册上的一宏伟篇章,从木船的制造到帆船的出现,以及之后大型油轮,舰艇、航空母舰等民商用船和军用船舶的发展,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的增加以及航线的不断拉长,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轨迹和航海家们的足迹来遨游广阔的海洋,了解发生在浩渺大海中的那些点滴过往!
  •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馆漫游:海洋知识浏览

    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神奇的世界

    神奇的世界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神奇现象,而实际上,这些现象不仅仅限于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在一些人们没有接触到的领域,神奇的现象同样存在。本书从灾难、生活、亲缘、灵异、预言、历史等八个方面向读者结介绍了古今中外各种神奇的现象,一则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从另一种角度了解神秘的大千世界。
热门推荐
  • 末世隐猎者

    末世隐猎者

    奇怪的是只有哺乳动物发生了变异。变得非常强大。那位宅男要成为末世里的猎人,2012年12月21日,而那只变异犬,获得了隐身异能,而那只变异犬在那位宅男的帮助下,则是那位宅男的忠实伙伴。一位宅男在变异犬的帮助下。,庞大的陨石群夹杂着宇宙细菌降临地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礼仪常识(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礼仪常识(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礼仪常识:社交、日常生活、办公事务、服务业、商务等。
  • 紫忆百合:静景纯白

    紫忆百合:静景纯白

    她、只想脱离哥哥给自己设下的港湾,向哥哥证明她自己也可以好好活下去。他、只想好好的在青春里放纵一场,却不曾想到遇见了她相遇与相知、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他们之间究竟又有着怎样的羁绊?
  • 杠上不良太后

    杠上不良太后

    母后很冷血,屠尽后宫嫔妃三千人,血染青石,铁血手腕,无人敢惹!母后很嚣张,丞相将军唯命是从,禁军都尉以她为尊,天下百姓只知太后,不知皇上!母后很无耻,上青楼,逛赌场,调戏丞相,戏耍皇弟,吃喝嫖赌样样俱全!母后很无良,无事爱采草,阁主、丞相首富都扑倒,身为皇帝,时常被踢出去割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二十年前的一宗强奸案

    二十年前的一宗强奸案

    排级护士李莉太漂亮了,她的光芒遮蔽了医生刘东爱慕的视线。如果不是二十年前的那宗强奸案,李莉也许永远也不会属于他。可是,当李莉终于成为刘东的新娘,他的内心真会如表面一样笑得灿烂吗?这段看似平静的婚姻,其实埋伏着汹涌的波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