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0700000015

第15章 竭蹶救亡

杨容,李怡等众人自回道人山后,只在山中勤练武艺,扎下寨来。又有山下不愿附清逃上山的村民数十户,俨然成村寨一般,开垦土地,狩猎采桑倒也安然得以生存。

吴三桂部清军因奋力攻打黑山门,从各处调集兵马,所以永昌府内各地把守清兵士卒更少,杨容等众人倒也可经常下得山来,盘查不甚太严,因清军兵力有限,虽一面和缅方谈判,另一面陈兵边境,以防南明和缅军联合。清政府此时下决心消灭南明永历帝等残部。【李定国占桂林,攻湖南,战广东时,清廷有放弃争夺南方之念。】

吴三桂令各部清军奋力攻打木邦门户黑山门,由于地势较险要,又有李嗣兴一部明军相助,清军也是一时难以攻下,加上吴三桂一直有私心,想做云南之主,让朝廷给兵给粮,故不愿短时间结束云南战事,以免清廷以云南无大战事而召调自已,因此南明军才得以守住黑山门,使白文选部入缅迎接永历帝时,而不成腹背受敌之势。

话说白文选命其子白绘为先锋,直出缅都阿瓦城下,萨尔温江边。[萨尔温江在中国境内称之为怒江]。自已隨后领兵跟进,扎营在江边,遣使过江与缅方交涉,意欲迎回永历帝等人,晋王李定国亦引兵在中缅边境,若巩昌国公白文选部得手更可接应白文选部,从而两部合兵拥戴永历帝向南撤退,建立抗清基地。不料白文选连派三批使者,尽为缅方所杀,无法和永历帝等人取得联系。

因天气炎热,白文选部众将士大多下马来休息,将士多己不堪瘴气之苦,多解衣甲而躺在树下,明军数千人马,在缅方数十万众大军看来更是显得少,缅军见明军士兵马匹很好,于是命三百缅骑渡江,奔明军营中抢马,不料白文选早有防备,命白绘伏兵营中。大开营门待缅骑冲入大营,营中白绘领兵杀出,四下截住缅兵便杀,那白绘将门虎子,挥动手中斩马刀上下翻飞舞,瞬息间便将三百余缅骑尽数杀尽,有十余骑拼死突出,亦尽被赶入江中被江水卷去,未被江水冲走,亦被白绘强弓尽数射杀。白绘箭术尽得白文选传,有百步穿杨之技。

缅方见三百骑尽被白文选部斩杀,仍以为明军不足为虑,缅大臣象牙简甚至告缅王;“汉军远来,衣甲不整,人数也不多,又身后有清军追杀,多已疲惫,只整顿军马待汉军渡河过半时,引兵击之自可得破!”缅王即令缅军只管把守江岸,心下却不以明军为重,以为待白文选渡一半时击之可获大胜,又下令严密封锁白文选引兵到来消息,教永历帝等不得知。

白文选自少隨张献忠参加农民起义入,大小数百仗文武兼备,怎会不识得缅方之计?于是砍树扎成筏排,命白绘从营中挑选百余士兵由白绘带领,径自大胆渡江,故作耀武扬威之势,以引缅军。

不多时百余骑便渡过了江,白文选命其余明军做好渡江准备,那缅军见明军百余骑渡江,又不好攻击,以为一攻击白绘等百余人,其它明军便不过江,白绘等百余人过得江来,跨马提刀尽往缅军阵中冲杀,对岸明军擂鼓令进兵,缅军那料到明军区区百人敢向缅军发动攻击?一下子纷纷大乱,一时抵挡不住。

白文选又命明军隨即渡江,顿时鼓声震天,喊杀之声阵阵,数千明军直扑缅方大营,缅方大军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纷纷逃散而去,缅王莽达喇在文武官员拥护下伧促逃入阿瓦城中,紧闭城门不敢应战,缅王君臣一时惊慌失措。此一战白文选部大获全胜,缴获大象十余头,军马物资不计其数,让那缅军不敢小看。【顾诚先生南明史】

且说永历帝等一干人并不知白文选己领兵到阿瓦城外,永历帝和马吉翔等一帮人惶惶不可终日,每每派使入见缅方,却无意联络李定国等人,连沐天波等人也不见。

缅方吃了败战,白文选又兵临城下,缅方无奈,只得派人到永历帝处;“尔等君臣既来家避难,我王以礼善待尔等,何以命白文选,李定国二部兵马杀军民,掠我财物是何理?”那永历帝顿时无言以对,倒是沐天波;“尔等岂知,上邦大国君臣到尔小邦荒蛮之地,尔等当以礼相待,派兵勤王。护圣上归国,却反而将圣上禁在此偏僻之地,对外不通消息,对内不以礼相待做何理?如今反诬天朝大军掠尔财物杀尔军民?”缅使不敢答。原来沐天波世居云南,封黔国公,在边境是威名远扬,连缅王也惧他,是故来使不能答,反是马吉翔和永历帝耳语半响,竟许缅使曰;“既是我家之兵,不妨下诏,让其退出缅境。巩昌王和晋王见诏,必会引兵退去,以免干戈再起。”遂下诏命命白,李二王退兵。

沐天波和王启隆等人料想缅方可能吃了败战,便谏永历帝;“不可也此,此番缅方恐吃了白文选和李定国的亏,何不趁此让缅方将圣上礼送出境,得晋王和巩昌王两家之兵,或可东山再起,况南方各处尚有许多抗清义军。”永历帝;“自朕登基致今,大明曾拥有南方诸省,兵马百万尚不能抗击清军,如今势穷,李定国和白文选部不过近万人马,如何能敌清军?今幸缅王纳朕在此,得以安定。如何可在马背上四处漂泊?若晋王等光复大明,尚可一去。”遂与马吉翔等商议,诏书不多时草诏而成,加上朱批付缅使而去。

白文选大破缅军,士气正盛,欲引兵攻打阿瓦城,又命人潜入城内寻找永历帝等人下落,城一旦攻破可迎了永历帝等人便走,勿使缅王从各地调兵勤王,一旦退过萨尔温江,又有晋王领兵接应。计较停当,准准下令要攻城。

忽报缅使到,白文选便在营中接着,各文武将佐两边站定,缅方使臣入内见这阵势,心中暗想;“不愧是上邦天朝,如此穷途末路,仍是威风凛凛!”心中唯是敬服白文选。入得营中,相见礼毕。拿出永历帝诏书,白文选等尽伏地接诏,原是命自已退兵不可造次!又恐攻城时缅方对永历帝不利,思之良久长叹一声,下令退兵。又命人回报晋王隨后引兵而退。

白文选部刚退出缅境,缅王忽又得报自腾越州铜壁关边境,又有一支明军入境,由于缅方不许明军带武器入境,两军又起争执刀兵相见,原来此部人马乃是怀仁侯吴子圣所领人马,磨盘山之战中和李定国等部失散后,慢慢收拢兵士,沿永历帝入缅路线追赶进入缅甸,大小数十战,和缅方互有伤亡,亦是准备强行入缅迎接永历帝,缅方经过和白文选一战,知明军战斗力,加之这怀仁侯引兵直进大有直取阿瓦城,不迎永历誓不休之势。

吴子胜部沿途收拢不少失散明军将士,势力有所壮大,竞连连克缅军,兵锋直指阿瓦城,又命人速下木邦报知晋王,请李定国出兵接应。缅方无奈又只得命人逼永历帝等下诏,让怀仁侯退兵,还派人告诉吴子圣称永历已去了福建,被国姓爷郑成功接着,吴子圣不知是假,以为永历帝真去了福建,只得引兵入境向往木邦而去,沿途收聚败兵联络各大小山寨头领。

自此大凡有事,缅方总是逼永历帝等下诏节制各部明军,白文选,李定国二人也曾二次领兵入缅,然而缅方早有准备,白文选在离阿瓦城七十里外架设浮桥,命明军先锋分七条船渡江。然而缅方烧断浮桥引兵据守,烧沉明军五条战船。二人仍无功而返,只得收兵回国,暗中派人和沐天波联络。当时李定国、白文选部活动于滇缅边境一带,同据守福建海岛郑成功、张煌言部等拥明势力还断断续续保持着秘密联系,当然知永历帝仍在缅甸,并未“航闽”因此仍然不断地派遣使者,甚至出兵迎接永历君臣,白文选率领兵马一直推进到缅甸都城阿瓦附近,九月间永历朝廷收到晋王李定国迎驾疏,和致廷臣书其中写:“前此三十余疏未知得达否?今此缅王相约何地递?而诸公只顾在内安乐全不关切出险一事奈何?奈何?”缅甸当局又要求永历帝发敕书退兵,明军等候多日不得要领,只好拔营而回。

沐天波见缅方渐渐派人把守永历帝等居住地,知事情可能有变,于是找原李定国部下总兵王启隆商议;“如今晋王等人武力迎驾,已是不可能了,缅方极可能将圣上给吴三桂,然而圣上却听信马吉翔等一帮小人之言,大明最后一脉恐要亡在这帮人手上了。”王启隆也道;“时下马吉翔,李国泰等人专权,锦衣卫又掌握在马吉翔之弟手上,一时怕也奈何不得?”那沐天波乃有胆识之人乃道;“可召得力家丁数十人,将马吉翔等人尽数除去,外面有晋王兵马接应,带上锦衣卫数百一同出去。”王启隆也答道;“唯有如此,若万般无奈时可先保太子突围。”两人歃血定谋,分头准备。怎奈天亡大明二人之谋,被马.李二人觉察,他们谎奏永历帝说沐天波、王启隆私下勾结缅甸,准备谋害皇室,永历帝朱由榔没有弄清情况,就下令把沐天波家丁李成、王启隆家丁何爱各付其主立即处死,沐天波王启隆虽未因此遇害,但他们为了挽救明室最后一片苦心却化作了泡影。

李定国见沐天波事又不成,黑山门又被吴三桂大军攻破,只得和白文选,吴子圣等引兵向东撤退,命刘文秀之子刘震,化装潜入永昌府。按杨容留下地图,来寻杨容,李怡。李定国亲笔书信一封,让刘震投沧江而来。

同类推荐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强兵

    强兵

    喜欢铁血军史的兄弟请捧场!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汉末匹夫

    汉末匹夫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一个山贼如何在一个混乱的年代闯出一个新的天地,看李自强如何铸造一个新的盛世天朝!
  • 历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历史上的今天(大全集)

    本书将带你走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史世界,对每一个事件进行详细的阐述。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一千多个条目,五十余万字的容量,带你重温历史的记忆。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历史,读史也充满了乐趣。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剑弑八荒

    剑弑八荒

    浩瀚大陆,宗门繁多,群雄乱战,逆天夺命。一剑可破山河,秀口微吐,可食日月。转身间,星海齐动,执手风云!重活尊者,青衣仗剑,偌大天地,唯一人求索。
  • 异世穿越:逆天狂后归来

    异世穿越:逆天狂后归来

    世间之中有无数个选择,无论是正还是反,错一步满盘结输。现代女穿越古代,本以为可以避免选择的难题,却又陷入选择的困境。当婚恋、感情、友情遭遇选择的时候,她无奈、困惑甚至随意的处之,但放弃的随波逐浪,带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折磨;究竟什么选择才是正确的呢?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墨芊想选择平淡,但是命运却令她不断地波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七月情缘

    七月情缘

    "人与鬼的宿缘,不是前世的依恋,只是今生的依偎。既然前生没有与你牵手,就让此生不再错过。他许她的诺,今生不变,她诺他的誓言,只因为那一句:姑娘我爱你!宿命的安排,缘分的定数,重生后的命途,穿越后的宿命。即便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只因为心中有彼此爱,心中爱彼此,路就在心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哈佛家教精华读本: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

    哈佛家教精华读本: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

    《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哈佛家教精华读本》是以哈佛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分别从智力开发、激发求知欲、开发记忆力、训练思维力、培养创造力、开发艺术才能、培养动手技能等十四十方面展开阐述,借鉴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广大父母们深入全面地展示了哈佛的育人哲理,从而帮助父母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纠正家教中的错误。
  • 碧游灵宝

    碧游灵宝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话说鸿蒙未判还是混沌的时期,在这个空间里没有任何的生命到处是狂暴的混沌黑洞,吸收着宇宙的力量。因有数不清的混沌黑洞不停的吸取混沌世界的力量,混沌世界开始完结流露出新的篇章……
  • 这个江湖不太冷

    这个江湖不太冷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争斗。人这一世,谁都逃不过江湖。但即使逃不过江湖,我也要远离江湖,和她平平淡淡……
  • 盗个皇帝做老公

    盗个皇帝做老公

    身价过百万的设计师,因出师未捷而无端卷入一伙高级盗墓贼中;神秘地宫他们一无所获,自己却惹上了大麻烦?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