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8900000017

第17章 智慧品德用人术(1)

67.用人者的胸襟要宽广

无论在何时何代,用人者都必须具备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要有宽广的胸襟和情怀。早在古代,荀子对领导者提出过很严格的要求,他要求作为领袖的人,不仅要有学问,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品德,这种品德须长年不断地自我修养才能达到。因此,要有活的学问加上自修而来的品德,才算具备担任领袖的条件。一个出任重要职位的人必须具备:实用的才学、谦虚的做人态度和高尚的品德。

用人者的高尚品德包括哪些内容呢?其一是要用人之长,宽恕之短。人有所长,必有所短,正因为其短处才显现出其长处,因此不能忌讳人的长处而只看重人的短处。

其二是要奖励人的长处,要容忍人的短处,使人能尽自己的力量;反之,如果不使用人的朝气,摒弃人的暮气就不能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不使人的长处和短处各得其所,就不能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从古代用人的经典上,我们看到"任贤使能"是用人的一个最高法则。这一法则语出《吴子·料敌》:"陈功居列,任贤使能。"大意是,根据功绩来任官职,重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宋代王安石《兴贤》又说:"国以行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就是说,国家重用有德的人就能兴盛,舍弃贤才而独断专横就会衰亡。这个道理说起来可大可小,一个国家如果不重用人才就会走向衰亡,一个军队如果不重用人才就会战败,同样,一个企业如果不重用人才就难以兴旺发达。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赢得了人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商战中取得胜利,必须要有一流的企业家来制定正确的决策,一流的科技人才开发尖端产品,一流的管理人才进行监督生产,一流的销售大军来推销产品。

海容乃大,广纳百川。"任贤使能",还需要企业家有宽广的胸襟。凡是唯才是举,任人唯贤的人,事业上没有不成功的。反之,妒贤忌能,任人唯亲,企业就会失去战斗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一败涂地。

68.忠义也要两全

用人要有过人的胆略,更要有领率万马千军的气魄。对于忠义之才,一定要大胆使用,放心使用。三国时的刘备就很有用人之胆。他既有知人之明,又有善用之量,正如陈寿所说:"先主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以久战沙场20余年的老将,枉屈盛情,三请躬耕于野、后俟27岁的青年诸葛亮于隆中草庐。从而赢得了"千兵易得,一将难逢"的军师,可谓慧眼识英雄;北方角逐期间,他识拔下级军吏赵云,任之为主将。北征汉中,他擢拔部曲出身的"猛将魏延于卒伍",出任汉中太守,而"一军尽惊"(《三国志·魏延传》)。还有庞统、法正、张飞、关羽、李恢、马超、黄忠等,刘备都把他们放到足以发挥才能的岗位,量才器使,让他们为蜀汉政权建立和巩固作出更大的贡献;所有这些,都堪称我国历史上识拔人才,使用人才的佳话。

在用人问题上,刘备是最有成功经验的。刘备强调忠义,争取各个阶层和各个阶段的人才。刘备出身下层,自难赢得上层官僚地主集团和地方强大割据势力的支持。他说他"靖匡汉室、翦除国贼曹操"是"忠义奋的",他以勤王汉室的"忠",争取上层集团的同情和支持,并在董卓、袁绍、公孙瓒、吕布、曹操等群雄混战的隙缝中,求得生存,发展自身势力。更重要的还以"仗义疏财"、"舍身取义"的"义",招揽下层民众,团结和收揽各阶段、各阶层的人才。刘备集团的人才,较之孙曹集团的一个明显特征,便是出身微贱,来自社会下层。关羽张飞是游民,糜竺张世平是商人,魏延是部曲,赵云是下级军吏;诸葛亮自称是布衣,住草庐,耕陇亩,但这些人在一个"忠义"思想的团结下,终于依靠人气旺盛,而三分天下,这是由于刘备的忠义用人策略运用得当的结果。刘备重信义,因而众士仰慕,患难相随,"若水之归海";刘备就是以忠义思想教育部众,招揽人才,终于逐步由小而大、由弱而强,如此才能凝聚起一支散而复聚、败而再起的兴复汉室、与孙曹抗衡的坚强队伍。

69.任人唯贤

古人指出,贤明的统治者能够举贤任能,不避亲疏,不拘前后,在这样以德用人的明主旗下,一定能够招揽天下的英才,成就霸业。

三国时,刘备旗帜鲜明,政治针对性强。刘备是汉室后裔,打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这是孙曹政治上致命的弱点。在正统观念几成为社会普遍政治信仰的封建时代,刘备打出这一旗号,自较孙曹更易取得民心,招揽人才。刘备常说:"每与曹操反,事乃可成。"刘备靠这一点起家,也是靠这一点收揽各地区、各阶段的人才。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几乎无不打上这种反曹正统观念的烙印。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在刘备南下荆州时加入刘备集团的,赤壁战后,双双表封左右军师,才加入刘备集团的。而名将黄忠原是曹魏的裨将军,归附刘备后,定军山一役,勇冠三军,擢为后将军。军师诸葛亮,早在汝南就学名师曲玖时,就曾骂"操为国贼",表示"决不北向,委身曹氏";刘备手下主将赵云,也称"国贼曹操也"!另一军师庞统,年青时,誉称"荆楚儒学高俊",他骂北方军阀和曹操混战是"雅道陵迟,恶人多而善人少"。法正、费中、黄忠等也都出于"尊奖王室",又慕刘备英才盖世,尔后才加入刘备集团。这些堪称三国时期不可多得的文武英才。他们加入刘备集团,然后成为核心人物;时间地点不一,最初的动机也不尽相同,但带着强烈的反曹正统观念,则是他们的共同点。刘备打着这样的政治旗号,南征北战,左冲右突,从而收揽了面北人才,发展了自己势力,由于刘备能够举贤任才,所以天下人才纷至,使刘备的实力得到空前壮大,终于拉起一支鼎足三分的反曹队伍。

除此之外,刘备还懂得化敌为友则我益强敌益弱的道理,能够化敌为友,壮大自己削弱敌人。他善于收容对方、敌方人才,并予以信任培养,刘备集团中不少核心人物,都来自敌方。例如法正,时称"奇有智术,著见成败",原是刘璋的军议校尉;战将马超,在往奔汉中时,闻刘备英名,"密书请降";还有如董和、许靖、刘巴、李恢、杨洪等著名文武官员,原先也都是曹操、刘表、刘璋的部属。在他们归降之后,都得到了刘备充分的信任和培养,壮大了刘备集团的力量,为刘备创建和巩固蜀汉政权,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70.用人要以信待人

用人之道,不仅在于重视用人,而且在于讲究信用。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与讲究信用都是成功事业的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如果不能重视人才和知人善任,人才本身再有能量,也难以发挥。既要用,又对人家不放心,不信任,那么纵然有九牛二虎之力,有诸葛孔明之智,也无法使其才华施展。

聪明领导对于长期在本公司工作的人,根据他们的能力,在一定时期内就给他们晋升或加薪;对于那些从别的单位吸收进来的人员,亦根据他们的技能予以重用,没有歧视表现。如此才能使全体员工产生归属感,并为本公司效力。

楚汉相争时,楚人季布,行侠仗义,在楚很有名气。有个名叫曹邱的人,常借权重获取钱财,季布很看不起他。曹邱拜访季布,季布不理他。曹邱便说:"楚人常言"得黄金百两,不如季布一诺"。你在梁、楚一带名声如此之大,这都是我替你到处宣扬的结果啊!而你为何却要拒绝我呢?"季布听了,非常高兴,便把他当做上宾来招待。临走时,季布还送了一份厚礼。后来曹邱继续替季布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

"一诺千金"就是由此而来的。作为一种赢得被统御者信任的艺术,它在统御谋略中应有重要位置。战国时,商鞅采用一诺千金的办法招揽人才,并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使国家日益强大,这就是一诺千金则众望所归的例子。

71.品德比才能更重要

从用人的角度来说,德与才是不可分割的。对于水来讲,德使它温和柔润,这样才可以行船载物或灌溉良田,无德之水会泛滥成灾,殃害百姓。对于木来讲,德使它能曲能直,这样才可以造船做桨,或作为栋梁椽檩,无德之木逢强则曲,遭曲则折,只能做引火之用,永远成不了大气候。所以,以德服人是最好的统治方法。

古人指出,德行与所负的重任不相称,那么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灾祸;能力与所居的职位不相称,那么必然会造成极大的祸害。所以用人要尽量处理好德、才的关系,使德与才能够相互助长。

汉代陈是,平心待物,乡里人有争论,有是非,都来求他判定。陈是于是告诉他们的对错,以至诚之心对待,时人日:"宁可受刑罚,再也不希望被陈是先生瞧不起。"有一年庄稼收成不好,百姓贫穷,盗贼夜晚来了,停歇在梁上。陈是训示说:"做人宜当自勉,不善的人,他的本性不坏,是迫于饥寒。时间长了就行为不正,像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盗贼大惊,跳到地上,对陈是叩头请罪。陈是说:"看你的相貌,不像作恶的人,应当克制自己,重新做好人。"于是,送给小偷两匹布,让他回去了。从此,颖川城没有盗贼。

宋代的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对德和才的关系,有过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凭借。一个人的才力,必须受品德的统领;只有好的品德,才能更好地引导人,使他的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否则,一个道德低下的人,他的才能,只会把他引导到错误的道路上去。同样,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只有以自己的才能为凭借,才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他认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这就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他的才能越大、技术越高,他必然会用他的才能和技术来更好地为人民、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而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也就能更加和谐融洽了;相反,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他必然会以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才能来谋取自己的私利,损害他人的利益,而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也就必然更加恶化了。今天看来,司马光强调"德"对"才"的统帅作用,认为在才与德的关系上,德占有重要的地位的思想,还是有重要意义的。

古人认为,"德与才,不可偏重,譬之于水,德在润下,才即其载物溉田之用;譬之于木,德在曲直,才即其再楫栋梁之用;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德而无才以辅之,则近于患人,才而无德以主之,则近于小人。世人多不甘以愚人自居,故自命每愿为有才者,世人多不欲与小人为缘,故观人每好取有德者,大较然也。二者既不可缘,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毋宁无才而近于愚人。自修之方,观人之术,皆以此为衡可矣。"

毫无疑问,德与才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德像水的源流,水要活起来要靠才的推动,德才具备则清波荡漾、川流不息,永远有前进之势。德又像树木的根,只有它深深植于沃壤之中,才的枝叶才会繁茂。德才相济则万倾林涛,勃勃生机,永葆其生命的旺盛。纵观天下成功的事例,都是德才相济的典范。

72.贵在真诚用人术

在企业经营中,如何识才,如何用才?这个问题,对于每一个企业家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这样讲,以诚求才和用才者--必胜。

纵观古今中外,以诚求才的领导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经验,他们的做法也大同小异,都是围绕着一个"诚"字做文章。

(1)人与人之间需要以诚相待,领导与部属之间也需要心与心的交流。要了解一个人的心,并不是仅凭读几本心理学教科书就能做到的。学习心理学固然有必要,但那毕竟只是些表面文章,人们只能从中借鉴一些与人相处的方法。拿着心理学教科书去与人打交道,无论你把对方的心理分析得多么透彻对方也绝不会向你敞开心扉。你也许会问长问短,甚至不惜逢迎。

(2)要做一个好领导,就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人与人相处,总要有一方先打开胸襟,诚心诚意地接纳他人。如果彼此间等待对方先有所表示,那么别指望会有互相理解、彼此合作的那一天了。领导与部属之间要想保持良好的关系,老板就应该去做先打开胸襟的人,主动向部属表示友好,用自己的诚意去换取部属的真诚。

(3)有的人意志坚强、性格倔强、不惧怕困难,领导就应不断地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而有的人性格比较脆弱,一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畏惧不前,对于这样的人,领导单说两句鼓励的话是不够的,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设身处地能够理解他的苦恼,然后再帮助他解除苦恼。

"三顾茅庐",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这是一个脍炙人口、传颂千古的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听说诸葛亮极有才能,便恭恭敬敬地亲自去寻访。诸葛亮当时隐居在隆中,人称"卧龙先生",并称住处一带的高冈为卧龙岗,他就住在冈前的茅庐里。刘备经徐庶介绍,曾先后三次专程拜访他。头两次诸葛亮故意避而不见,最后一次才见了面。刘备苦口婆心地请求了半天,诸葛亮才答应出山相助。从此,诸葛亮当了刘备的军师,出了许多奇谋妙策,打了许多胜仗,奠定了蜀汉的国基。

因为刘备当时访求贤才,是那样的虔诚,所以后人比喻多次登门拜访,叫"三顾茅庐"。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三"字在这里并非只是代表次数,而是包含着更深一层的意思--真诚。

例如美国的时装大王戴维·史华兹的成功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美国有5千多家大服装公司,竞争异常激烈残酷,几乎每天都有服装公司破产倒闭。在这个充满"血腥味"的战场里,史华兹的服装公司却能由小变大,后来居上。其成功奥秘就在于:他具有刘备那样宽阔真诚的胸襟和求贤若渴的精"神,他以真诚之心所聘请的杰出人才使他的企业充满生命力。

73.以德用人方能成功

在中国历代,统治者的道德与他们统治的政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唐朝时唐太宗以公德治天下,自己勤俭持政,为天下人作出表率,所以便有了"贞观之治"这样中国历史上的全盛时期,而比他早执政数十年的隋炀帝却荒淫无度,所以天下一片混乱,暴动骚乱不止,这两个人的执政结果就足以说明德行治天下的道理。晚清时,天下处于纷争的乱世,太平天国和捻军此起彼伏,此时曾国藩高举道德治天下的大旗,带动一批士人扑救危火,终于使清朝又多维持了几十年的江山。所以后人在评价曾国藩时说道:

"满清之所以中兴,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者,盖非人才消长之故,而实德业隆替之征也。波洪杨石李陈韦之才略,岂不能比拟于曾胡左李之清臣?然而曾氏标榜道德,身体躬形,以为一世,但其结果竞能变易风俗,换回颓靡,吾姑不论其当时就应之手段,思想之新旧,成败之过程如何,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益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由此可见,在危难之世,道德的号召力是巨大的,成功的领导人能够巧妙的运用道德的力量,一举改变天下的局势。

同类推荐
  • 千年之书

    千年之书

    好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是屹立在知识海洋中的灯塔,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超薄阅读,享受着厚重的积淀和丰硕的收获。徜徉在文字和图片之间,品味思想与文化的饕餮盛宴!几千年来,人类前进的第一个足迹,世界文明创造的每一项成果,都被保存在书籍宝库中。书籍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引领着人类不断向前。读书,就可以把千年来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时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的知识、教训吸取过来,就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进步。一本好书,往往凝聚着一个人思想的精华,蕴藏着时代特有的气息,作者的灵魂也寄居其中,永远不死不灭。打开书,把这个灵魂解放出来,它就会同你交谈,和善温雅地告诉你所有的秘密。
  •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就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要想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要有一群卓越的员工为之而奋斗。然而,在绝大部分的企业里,员工的素质良莠不齐,有高有低,有好有差。众所周知,一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
  • 毛泽东名言故事

    毛泽东名言故事

    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成为我们的口头禅,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毛泽东很多永载史册的文章、气势磅礴的诗篇、家喻户晓的题词、沁人心脾的格言,甚至已经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它们早已经深入人们的内心,化作我们的行为
  •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人一生不可不防的十八种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小人、哈巴狗、墙头草、笑面虎、伪君子、大嘴巴、瘾君子、红眼病、多疑者、忘恩负义者、贪婪者、赖皮鬼、窝里霸、滥施暴力者、轻浮人、二管家、自负狂、假面人,这18种人无论哪一种人都会使我们的人生蒙受损失,甄别并防范18种人,方能趋利避害,左右逢源,走向成功。
  • 多彩校园

    多彩校园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

    培养敬业务实、视企业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打造当家做主、堪当重任的自主型员工。公司是老板的,事业是自己的。工作看似是替别人赚钱,实际是为自己打工。打造自动自发的职业精神,迈向双赢卓越的职场之道。老板不在自动自发,做一名当家做主的员工。
  • 玻璃唇

    玻璃唇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婚姻保卫战

    婚姻保卫战

    出轨俱乐部的规模越来越大,丛苇决定上美容中心和健身中心,从身心两个方面为弃妇们塑造全新形象。而蔡琴心的事情牵扯到了华氏家族的核心问题,丛苇也卷进深不可测的旋涡,婆婆被撞成植物人,俱乐部遭遇了一系列麻烦……
  • 极品拳

    极品拳

    高中生李加倍刻苦练习T拳,克服重重困难,夺得T拳冠军的艰苦历程。说明运动本身是艰苦的,取得成绩是甜蜜的。而真正快乐是运动的过程,至于冠军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这哪里是运动,这是我们人生成长的道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追失忆妻

    狂追失忆妻

    再度睁开眼,早已从北方换到了南方,天呐,她重生了!不仅成为富商女,还有个高富帅老公,尼玛,这个身体的主人,居然爱了他十年。可是,为什么老公视她如蛇蝎?更悲催的是老公心里还有个公主!偶买噶,小三找上门,还要给她道歉,抢了她所爱之人,搞错有木有?打倒小三,踹了总裁老公。哪知总裁老公缠上她,要吃回头草?哼,看她如何整治回头的老公以报十年之仇!这个社会太给力,这个地球太危险,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精彩小片段】“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今生这么有缘吗?”某男见她凑上脸来,还一副痴情的样子,顿时觉得恶心,不理会她,管自己打开车门上车去。正要将车子启动时,某女那轻轻的声音又传来:“其实千百年前我们就认识了,那时是春天,你追着我跑了很远,还在我身上留下了你的牙印,成就了千古佳话。”某女见冷皓尊听的云里来雾里去的,就邪邪的一笑继续说道:“那时我叫吕洞宾。”说完不等某男的反应转身就走。某男立即反应过来,这女人竟然变相的骂他是狗。他什么时候被人这样的侮辱过,用力捏紧了拳头,恶狠狠的朝某女的背影吼道:“沐轻柔,你最好是真的失忆了,否则我一定会让你后悔!”【精彩片段二】“臭小子,难道你不知道什么叫‘朋友妻不可欺’吗?”某男凌厉的目光看向对面的男子,可是对面的男子很悠闲,完全不把他的厉光看在眼里。“据我所知,你好像从来都没有把她当成你的妻子。”“那我现在把她当妻子了,你给我离她远点。”“那我现在不把你当朋友了,所以,我不答应!”【精彩片段三】“不是让你温柔点吗?你尽然......尽然......”把伤口给High裂了。某女已经从脸红到脚趾了,真没脸把后面的话说完。某男故做一副含羞状,朝某女眨眨眼,“老婆,我第一次,没有经验。”噗!某女差点昏倒。天呐,这货尽然还会装萌,主啊,请你降一道符收了他吧。本文走搞笑小清新路线,外加小大大的宠爱,喜欢的亲们就赶快收藏吧!推荐朋友的文文!《妃子不倾国》(大爱哟!)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 羽灵

    羽灵

    正?邪?亘古不变的话题。世上又何来绝对的正义与纯粹的邪恶?昔日同门是否会因以后的立场不同而挥剑相向?修仙一说又是否是镜中花,水中月?伊人倩影,音犹在耳,为何终随纷飞花逝?温语相问,君心何失。为何只刹那,便是一生。
  • 冷玥华歌

    冷玥华歌

    天打雷劈,她来到这个神奇的世界,修真竟然也有学院制?还时不时有魔界来袭?这学生也当得太危险了吧!一众天才俊男美女之间,丑小鸭的修仙奋斗史正式展开,腹黑帅哥,正太养成,卧底无间道,阴谋与爱情,女王与后宫……咳……一个都不能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