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500000006

第6章 第一讲 文化政治的概念:比较与可比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3)

应该说,有些事情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即便想做也做不了的,因为条件还远远没有成熟。但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开始着手做的。通过分析现代西方兴起的具体过程和具体矛盾,拆掉在西方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的等号,就是我们当前应该做的。在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外,尚看不到其他具有普遍意义的“替换性方案”之前,在理论和实践上拒斥资本主义在所有领域里的普遍性的宣称(在某些领域里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其他一些领域里就不能接受),就变得非常重要。对资本主义在所有和一切领域里的普遍性的宣称不能照单全收,就是因为这种普遍性宣称里面总是夹杂着太多非普遍性的、特殊的内容。

我们现在不妨做个语言试验,把“西方”缩小一点,就用“美国”来代替。那么我们能不能说美国就是资本主义,就是现代性,就是普遍的法和规律?当然不能。因为美国之为美国,它的历史、民族性、它的国家意志、它的文化和它在政治上的作为不单单就是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清楚的。把“美国”和“资本主义”拆开来看,正是为了更好、更深入地了解“美国”作为一个价值世界,一个生活世界,一个社会组织,一个意志的表征,是如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复杂的互动关系,了解这一对矛盾是如何你推动了我,我推动了你,你代表了我,我代表了你。这一对矛盾共同创造了美国这个世界历史的实体,界定了美国的自我肯定、自我生成的创造性。

把美国简化为资本主义,看似消除了美国的社会文化上的特殊性,实际上却是把美国不加界定地普遍化了。当西方左派理论把分析美国和分析资本主义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时候,一个明确的潜台词是:对美国以外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系统,也应该做如此分析,应该把它们统统视为资本主义的内部关系和内部问题。任何对美国以外地方的特殊性的强调都被视为民族主义或文化自我中心主义。这里被忽视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正因为美国以外的地方不具备美国社会文化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深刻关联和激烈矛盾,这些地方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上的相对于世界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发达性,成为这些地方形成自主的、合理的、人道的社会秩序的主要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抽象地谈论资本主义的普遍性、否定和无视美国或西方以外的生活世界的主体性,在客观上是西方知识分子拒绝承认非西方社会可以或应该具有独立的价值观、并具备捍卫这种价值观的集体意志的表现。在黑格尔的意义上,这是一个“自我”对“他人”的根本性的不承认。

简单地说,美国以外的国家往往不具备美国所具有的社会生活的内在强度以抵御资本主义的横冲直撞的物的逻辑,以便同它达成一种妥协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妥协体现在美国种种社会和政治制度安排上,也体现在美国国民整体的心理和自我认识上。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的确可以说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大多数美国人也的确相信他们生活在“最好的国家”里面。但这一切既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之赐,也不是美国国民主观力量的结果,而是来自这两者的辩证冲突。

在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里,美国以外的社会不仅在经济和技术上处于弱势,在政治、文化上,特别是在道德和价值观的自我肯定能力上,更是处于弱势。而价值领域的不平等,是当代文化政治和文化认同的根源性问题。本来,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在文化和价值领域是没有什么比较和可比性可言的(这一点在后面介绍康德和德国浪漫派的争论时还要谈),因为每一个文化和价值体系在其原初的自我理解上都是普遍的。但资本主义的世界性发展把这种自在的普遍性表述统统变成了“特殊”、“局部”的东西。如何在自身的历史境遇里建立起主一客观的辩证法,如何把这种辩证冲突内在化为价值世界的自我主张,是一切美国以外的国家、民族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处理这个问题的第一步不是在别人给你划定的“特殊性”地域里面负隅顽抗,而是要跳到外线作战,在“普遍性”的老巢再次确立普遍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并在这个历史的辩证法的广阔空间里重新理解自己的根本性认同。

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这门课就是要通过对现代西方的一系列经典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表述的阅读来证明,西方自我论述史上的种种“既自然又理性”的范畴在逻辑上是经不起推敲的。这当然不是说现代西方的自我认识只是一系列谬误,或者只有特殊意义而没有普遍意义。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要表明的不过是:现代西方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表述——它就是依据这种自我认识和自我表述去改造整个世界,改造一切他人及其固有的文化、社会制度和习俗的——最终不是一种真理论述,而是一种价值论述,一种文化论述。它并不代表或占有历史规律或客观真理,而是一种个人和集体的意志和理想的表达。在终极意义上,现代西方没有也不可能超越自我与他人、普遍与特殊性的辩证法;它没有也不可能超越文化的逻辑和政治的逻辑。这种文化政治的批判并不是要否定现代西方的历史意义。恰恰相反,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看到,现代西方的兴起,在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逻辑之上,是一个不懈的自我肯定、自我创造的意义和价值生产过程。现代中国若不只是要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存在下去,而且要作为一个生活世界和价值世界存在下去,就必须像现代西方那样进入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在文化和政治的逻辑中,将现代性变成自我认识和自我表述的语言——不是把它作为“普遍性”的规律,作为一种一成不变的形式,而是用这种材料和语言讲出自己的故事,塑造一个生活世界和价值世界的自我形象,表达一种集体的意志和富有感染力的理想。

目前西方很多政治哲学家都在讨论如何“超越”民族国家,但是这种“超越”很成问题。个别民族国家的帝国扩张并不是对民族国家的超越,某种特殊文化或文明形态的霸权地位和全球影响也并不是普遍的世界文化。这种超越往往并没有克服种种自我与他人的界限与隔阂,而只是把自我的逻辑强加于他人,无视他人的存在,或力图压制他人的世界。

我们这门课的思路则是要全面思考不同社会经济系统和文化传统的相关性和相依性问题,认识一个相互关联的世界,对一个多元的价值和政治系统进行乌托邦式的探寻,而这个多元系统允许具有根本差异性的生活方式和主体立场的共存。

我想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普遍性和可比性这两个概念植根于特殊性中,涉及到根本的物质和历史特殊性:比较及其过度伸展——伸展进普遍性话语——是特殊性的文化思想表述。这也就是说,普遍性不过是特殊性的特殊的表现,是特殊性的一种过度陈述。普遍的东西是特殊的东西的一个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表现,是其政治表达和自我肯定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一种带黑格尔意味的辩证法的语汇来说,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自我意识,但却并不是它的客观真理。

普遍性不过是特殊性的一种自我理解,特殊性一旦获得自己文化哲学或政治哲学的表述,就必然会超越自己。它的整个内在逻辑要求超越特殊性,把特殊的东西作为普遍的来表达。在座的诸位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并不是对它的特殊性的认同,而是对它特殊形态中包含的普遍内涵的认同。我们说认同中国文化,在小的意义上说是自己觉得它好,从大的意义上说,是觉得别人也会觉得好的。这是中国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哲学的延伸。推己及人,现代西方人大概也是这么看他们自己的文化。只是有时候他们那种“己之所欲,必施于人”或者“己之所欲,勿使人欲”的做法,会引起我们的反感。这时候我们就能感觉到一种“他人”的逻辑,一种另一个主体的排他性边界或者说自我中心的局限性。此时我们对他人声称的“普遍性”的质疑,并不能反过来为我们自己文化的“特殊性”提供合法性,但它却应该促使我们去思考一种真正的,超越这种“普遍与特殊”的对立的普遍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一种我们感情上和理智上都不能完全接受的“普遍性”——比如西方现代性、后现代性、全球化等等——的质疑,我们同中国文化之间难以割舍的纽带,才有价值论和文化上的内涵。因为它们都指向了一种未来的可能,一种新的综合的可能性。总而言之,我们通过一种特殊的东西,把普遍的东西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东西,但同时也反过来把特殊的东西理解为一种普遍的东西。这么讲似乎很抽象,很绕圈子,但这门课就是力图把一个抽象的辩证过程具体化,落实到对当代世界性矛盾的分析中去。为此,我们首先要求诸历史,以便重新审视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和观念的历史起源和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对普遍性假设提出疑问,并不是要暗示,人们可以轻易地退回到各种以宗教、种族、族群和性别本质主义或“被建构性”为基础的身份政治话语。我生为中国人我就是中国人,我生为女性我就是女性。这样的所谓身份认同,是有一种本质论的意思在里面。任何基本的身份和归属都有复杂的、盘根错节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它们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巨大的心理能量和政治能量,因此它们绝不是一些当代西方学院派理论家所想像的那样,可以像剥洋葱那样给一层层消解掉,最后什么也剩不下。但另一方面,那种给每个集体或个人规定一种本质的身份认同,先定下一个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身份,一个本体的立场,然后一切都由此为准,一步步推导出来的做法,在理论上同样很成问题,客观上也是行不通的。这两种极端都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多元决定”(overdetermination)的问题和矛盾。

我们也不是要从文化或文明的视角来划定全球冲突的战线。这就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相反,对普遍主义话语和意识形态的批判旨在追究普遍性概念的历史和政治渊源,为的是便于从内部重新思考这个概念。我们针对普遍性问题的立场不是要退回到特殊性,而是询问它是从哪儿来的,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人服务的。普遍性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被人说出来的话语。这套话语有具体的政治的、历史的渊源、特殊的历史的条件和物质文化的条件。追寻这个渊源,从内部把它复杂化。从不同组成部分的矛盾冲突中,可以发现没有任何所谓普遍的东西是铁板一块的,它总是不稳定的,内部四分五裂的,充满张力和冲突的。我们要做的则是在重新进入普遍性话语的内部时把它打开,在重新表述,在拆开并重新组合的过程中,给历史和时间一个机会,把新的东西容纳进去。

这番带有历史具体性的重新思考还将表明,作为特殊性的自我意识,普遍性概念是通过特殊性的内在的历史和政治逻辑产生出来的。而这种当前我们认为好像具有普遍性的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假设,关于主体性的假设,实际上都是从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活形态产生的,这种生活形态可以有许多视角去分析。

我们现在选择一个特殊的、学文学的同学不很熟悉的一个角度,就是资产阶级国家产生的角度,尤其是宪政国家产生的过程,来分析启蒙主义的普遍理性概念的形成。今天是开场白,我们只能把问题先点出来。在后面的讲座里,会展开更为具体的分析。

读康德和黑格尔时大家要特别注意看伦理世界是怎么在康德的概念世界里产生和确立下来的。康德、黑格尔都假定先有一个自然状态,这是德国浪漫主义的痕迹。虽然康德和浪漫主义是对立的,但康德哲学这个有关自然状态的假设,如果同美国《独立宣言》里的“天赋人权”概念作比较,就可以看出来,它还是带有很强的德国文化色彩。这个德国色彩主要是指当时的德国还不是工商社会,德国人对英、美、法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既羡慕又有恐惧心理,因而力图在“自由”和“秩序”之间找平衡,想为市民阶级自私自利(这里用这个词不含贬义)的“理性”找出一个“自然”而和谐的说法,同时把它控制在一个更大的“理性”范围,即传统权威和集体权威的范围之内。前面那个“理性”是历史上的“新东西”,是黑格尔所说的推动历史的“恶”和“冲突”;后面那个“理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德国这个相对落后的欧洲社会里面的“旧”东西,是“善”与“和谐”,但它本身并没有力量。英、美、法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就不用做这种考虑,因为他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在现实中为自身所属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开辟道路,所以他们更强调实践,强调人为的秩序,即制度。

大家也许知道,德文里面有两个词都可以翻译为理性,一个是Verstand,一个是Vernunft,但英文和中文一样,都只有一个“理性”可用。我们不妨称Verstand为理性,它的意思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具理性”差不多,是人有效地通过手段达到目的的理性,是技术性的工商理性。Vernunft则是理性2,它含有智慧或历史理性(黑格尔)、社会理性(马克思、韦伯)、文化理性(尼采)的意思,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拿人的聪明才智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能力派什么用场,是用于更有效的相互盘剥、相互屠杀,还是用于和自然和别人更好的和平相处,等等。在德国哲学里,一直有理性和理性2的冲突,德国哲学传统在现代西方思想里面是比较偏向理性2的,到了谈“存在”的海德格尔和今天谈“交往”的哈贝马斯,仍是如此。中国的儒、道思想谈的都是理性2,不屑于谈理性,所以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上同德国哲学传统有一种亲近感。

同类推荐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 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

    正当全党全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工作,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时候,而且是以长篇报告文学形式描绘声绘色精神文明的一次壮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重点推出这部报告文学,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一件带有开阳意义的工作。可以相信,本书不仅是一个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弘扬时代精神的好书,它的面世将支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充分发挥出激励人、鼓舞人、鞭策人的积极的作用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热门推荐
  • 香殒泪

    香殒泪

    年仅十五,她痛失处子之身,只隔了两年,她却忘得一干二净。两相见,形同陌路,谁也不认识谁。二十芳华,她一朝成为名门贵将,费劲心思想为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挡风遮雨,不料反被下了药,一夕之间,她妹妹成了妃,她却沦为奴!当她尽忠职守,努力为自家光宗耀祖时,一道满门抄斩的圣旨,把她逼入绝境!想报仇,却下不了杀手!了无生趣的她,心灰意冷悬河自尽,却被路人相救,以为他就是自己的良人,满心欢喜的与他喜结良缘那夜,迎接她的,竟然又是刀光血影!重出江湖的将门之女,掀起一场翻天覆地的政变!========================================后续简介(看过公众章节以后再看):他是西夏帝王!从昏君到明君,又从明君沦为暴君!逼她撇下忠臣的名誉,起兵谋反!他是逆臣国舅,野心勃勃,但在看尽她辛酸苦辣之后,却含笑着束手就擒!江山一半一半,谁与争锋?他是一国首富!为她弃商从甲,却站在她敌人的背后,故意与她为敌!他是隐世王爷!无心无欲,一次偶然邂逅,他的身份尽数被她利用殆尽!却是那般甘之如饴!他是她最完美的军师,却在最后关头,弃她离去,成为敌国的猛将,处处与她争锋!到最后,究竟谁才是她的夫?衣带解尽,面前的,却不是她心爱的男子!----------------------------------------------------------------------------他们是她的儿子,一个被封为太子,一个流浪在外,只是他们嘴里所喊的母亲,永远都不是她!她往日的贴身侍婢,霸占了她母亲的身份,也霸占了她心爱的男人!成了一国之后,逼她俯首称臣!她的双胞姐姐,直到她二十岁那年才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却口口声声说要杀了她!她们姐妹,一个是佛,一个是魔,一个最爱兴风作浪,一个却努力治安平天下!好几次形势所逼,双胞姐妹身份互换,在朝廷与江湖之间,闹得沸沸扬扬!到头来,她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却成就了她姐姐的名号!------------------------------------------------------------------------------------这是一个凌驾肉欲之上的爱情故事!凡是看过一点文章内容的就会知道,简介里所写的人物身份,很好辨认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欲成魔

    我欲成魔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恐怖世界,踏着那众神与诸仙的尸骨,斩道求真。方辰本是一介凡人,机缘中得到了上古魔门传承,却因此满门灭族,心魔化道,太初魔功露出狰狞,一路血海尸骸,步步沉沦魔海,吞噬血肉,掠夺灵魂,千年再回首,他站在了魔道巅峰,俯视诸天万界……
  • 僵尸暴君太疯狂

    僵尸暴君太疯狂

    他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的僵尸之王,历经沧桑等待死去千年的爱人女巫转世!她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天煞孤星,不受家人宠爱镇上的煞星,以为嫁给心爱之人便能拜托命运的捉弄,岂不知出嫁的路上被劫亲,她来到一个陌生的孤岛上救她的人非但绝美得不像人还要让她以身相许,当她坠入他无边无际的爱河时却发现她不过是一个替身,而他的身份竟然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僵尸,天帝的阻挠、亲人的相继离去、可怕的真相一步步揭开后她该情归何处?
  • 宫妃策:无敌皇后

    宫妃策:无敌皇后

    她只是一个小小护士,为什么老天如此捉弄,将她带到异世,为了生存代人入宫,并且卷入宫廷的斗争之中。在钩心斗角的皇宫中,她又该何去何从,又该如何保住自己犹如蝼蚁般的性命呢?又如何运用她现代人的智慧与医学知识为自己谋得一丝生机?她假扮太监潜伏宫中,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逃出皇宫。可是就在她做了许多努力之后,她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皇帝。此时的她该如何抉择?是挥剑斩情丝?还是留在宫中?最终她选择了自由,于是她布下金蝉脱壳计逃离宫中!他一个高高在上的皇上,为了救她而身中剧毒,为的只是让她跟他回去。她答应了他,因为她的命是他的,她的情,她的爱,也早已给了他。重新回宫,那便意味着要重新与皇后,皇太后**。她认定了自己是慕容宛儿,只有这样才有生机。恢复女儿身的她又该如何面对后宫残忍的争斗,又该如何保住自己,保住自己在宫中的亲人?满心憧憬爱情的她却受到了最大的伤害,她最爱的人却是伤她最重的人。她生无所恋,喝下皇太后赐下的毒酒,可是却发现珠胎暗结。胡太医冒死将她救出,她也发誓不再进宫。可是他却放下江山去寻她,并多次以命相救。她已死的心又再复燃。为了追逐爱情她第三次入宫,此次的她该如何对抗后宫之主的皇太后以及皇后。又是如何保住他的孩儿?欲知详情,请进入董小宛的世界,与她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 星空倒影

    星空倒影

    在历史的苍穹中,被选中的人会成为星辰,照亮整整一个时代,接受后世万代的景仰。我们称他们为“英雄”。我不是英雄,我这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不过是在英雄的身侧,看他们亲手擦亮历史的夜空。或许我可以说,我是在那片星光闪烁的苍穹下,真实而微不足道的……一个倒影……(新作盟出品)
  • 贵族高中学生会

    贵族高中学生会

    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各个帅得令人惊艳,能力非凡;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各个家世可怕,高贵优秀;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不近人情,没有一个是有了固定女友的;传说月溪学生会七大执委神秘极了,除了主席颜天易偶尔在公众场合亮相,其余六位都是神龙不见首尾。这是真的么?!
  •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邪帝倾情:逆世预言师

    邪帝倾情:逆世预言师

    【古言《宁王妃:庶女策繁华》求支持!VIP读者群:繁华玉煞532855907】,废材也可以活的风生水起。誓死不离。奈何却惹到了那么一个高傲霸道的男人。男人将她紧紧的压在自己的胸膛上,她,一双凌厉的眼睛里闪着的都是势在必得的光芒:“凌云天纵,因飞机爆炸穿越到陌生大陆的废物预言师身上虐渣男贱女,收宝器萌宠,以后不要让我再看见你!”女子狠毒一笑:“怎么?”“不然我见一次,强宠溺爱,世界排名第一的杀手,爱一次!”